浅谈如何适应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改革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411102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语文作为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如何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作为我们在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中去。转变教学行为和评价方式是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明确的一个事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 新课程; 改革; 创新; 以人为本
  Showing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middle school language Zhang Xiao-qing
  
   【Abstract】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course in the core status. Education goal, the value is mainly through the course to reflect and implementation. Language as the most basic course, will surely become the foundation education reform important task.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as we in a line language teacher, should actively into the new course reform experiment. Change the teaching behavior and evaluation method, is our Chinese teacher first clear a fact. To cultivate the overall abilities of the talents are our bounden duty. 
  【Key words】Chines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novation;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语文的改革是发展史必不可少的。所以,语文的改革和发展要紧跟时代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作用。从我读书到现在教书的十几年中,语文课程改革,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语文教师应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激烈竞争的年代,创新的能力,绝处逢生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耐力等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必备素质。思想开阔、视野开阔,有丰富的创造性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我们不能光教会学生如何读书,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当前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社会。教师的教育观念、理念、思维方式、培养人才模式都应具有创新意识。如教师在上初一语文《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跟着进入课文内容。接着老师提问:"山中友是指人还是物?如果要你写出这样一个题目你会如何选材?作者为什么把山中的一些自然景物看成自己的一些好友?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思维方式是否得到转变?"然后带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学校的一草一木、角角落落,并问,"三年以后,你再次漫步在校园中,你会觉得学校的一切都是你的朋友吗?"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上课提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意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语文教材有广泛的社会内容,教学时要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学有成效。语文教师除需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能力外,还需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教育是用已有的知识去为未来培养人才,教师必须继承和借鉴前人所创造的知识,然后才有可能更好的履行传道的职责,但是知识绝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它不断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量和质的变化,所以教师桶中的水必须是流动的水,是和知识河相连,保持其更新、更替、更换的状态。否则,一桶死水,因其不流动而终会走向腐化。因此,要求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教师拥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才能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本领,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教师要有敬业精神。把教育当做职业还是事业?这是当前教师应该明确的问题。记得有位校长曾经说过,"不要把教书当做养家糊口的职业,要把它当做一生奋斗的事业。"语文教师的劳动既繁重又艰苦,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就会得过且过,年年拿着老教案去上课,出工不出力。这样的教育行为,是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所以作为一名现代中学语文教师,面对着一张张渴望得到知识的脸,我们必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1世纪的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需要,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教师从教之日,就是重新学习之时。所以,教师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除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提高人文艺术修养外,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只有这样,现代语文教师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2. 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趋向人文化,以人为本。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理念。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口号。传统教育有"三个中心论",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整个一堂课,都是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框架展开的。学生只是像"道具"一样,被动地配合。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从教育思想到教学行为,都要有一系列的转变。
  2.1 由教师权威的教授向师生平等关系的人文关怀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学生有一种观念:老师是厉害的,要听老师的话,否则就不是好学生。
  2.2 由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一堂课如何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老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地丧失。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教师只是解决了自己的"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并不能保证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教师只有同时重视"育",即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每个学生本身的情况,综合地协调利用各种因素来影响,来"培育"学生,以便让学生自己会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做自我发展的主人。
  2.3 由注重教学的结果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转变。"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3. 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里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共和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学生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这些评价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了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
  3.1 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碰到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议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考试不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为惟一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3.2 考试的改革重点
  3.21 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内容。传统的考试多以答案惟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地内容为主,考试内容的这一变革使传统的题海战术,大量练习这种通过增强技巧的熟练性和速度、提高记忆的准确性来换取高分的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它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彻底打破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
   3.22 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的传统做法。传统的考试以纸笔考试为主,这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它无法适应考试内容方面日益重实践、重创新等的变化。比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不能单凭一张考卷加以说明的,它需要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加以操作,才能较好地做出评价。因此,新课程倡导考试方式灵活多样,应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自考、试卷、辩论、论文、特长、情景测试等。在非毕业、升学的考试中鼓励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综合应用中考查学生的发展情况。同时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利和空间。这些多样、开放的动态考试方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语文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语文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我们既不能有惧怕思想,害怕不能适应,被新课程改革淘汰,也不能跟着感觉走,人云亦云,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更不能认为新课程改革与自己无关,墨守成规,无所作为。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诚心接受,热情投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钻研教材,敢于探索,努力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树立决心、充满信心、建立自信、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语文新课改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主编:朱慕菊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主编:苏立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版
  [3] 《现代教育思想》主编:刑永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创新与创新教育》主编:漆权 上海教育出版部 2003年版
  [5] 《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本书编写组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其他文献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过去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现在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现在作业设计要有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1. 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做语文作业。  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
期刊
我是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深感实验对物理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也深切的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若离开了实验操作,物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握住她,才能够把握住物理教学的脉搏,吸引住学生,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任何一种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实验教学也是这样,也不能只考虑
期刊
【关键词】挂图;表格;元素周期表;系统图表法   化学图表是一种最机动灵活的视觉直观教具。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图表包括挂图、图片和表格等。在化学课本中最常出现的有化学仪器、化学实验装置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图,化学生产流程和重要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各类物质的互相关系图,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示意图等。为了上课使用方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经常需要放大绘制或拍摄成挂图或图片,放大或绘制
期刊
阅读是人生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幼儿学习成功的关键条件。早期阅读可以使儿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且能使儿童获得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当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在2岁以前,幼儿经过感觉、运动的探索,已具有了因果关系的观念;2岁-6岁之间,幼儿通过游戏、图画和语言,具有了使动作内向化和“分散”的倾向,因而发展了符号的功能。要发挥幼儿早期阅读的多方面发展功能
期刊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到作用。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在日常生活和各个教育环节中,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通过各种手段有机渗透。   1. 在“环境”中渗透“德”   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美国教育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不是由
期刊
“绘本是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是图文合奏,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种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相比较我们传统意义的“图画书”,绘本对构图、色彩、绘画技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正是由于绘本的这些特点,它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壮大了起来,幼儿教师们对绘本教学越来越重视,关于绘本的探讨也越来越多。那怎样才能让绘本教学更有趣呢?我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期刊
【摘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学习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创设计基于教育内容的环境教育,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快乐;健康     幼儿教育就是
期刊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这三年的工作中我发现,现在大部分幼儿的身上看不到感恩的影子,他们中普遍存在只知受恩,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懂奉献;只知被爱,不明责任的现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但是,我们现在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培养,尤其是感恩意识的培养。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年龄小,身心发展还处在
期刊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是指为了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步调,统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代表学校对学生家庭所进行的具有教育性质的访问。的确,家访在增进和加强家校间的沟通和联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家访工作,要做到“非常6+
期刊
【摘要】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  【关键词】幼儿;绘本;愉悦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