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瑞典贡献过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欧维是个固执刻板的老头,妻子死后,生活的欲望泯灭,他准备自杀。可是每次上吊,都有生活闯入,慢慢的,意外而来的生活逐渐擦亮了他,终于,一个丧老头变成了一个不仅能守护社区也能守护婴孩的天使长。
欧维的故事,诠释了罗曼罗兰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说起来,罗曼羅兰的英雄主义,无论是在19世纪还是20世纪,都很好理解,也很能被分享,因为那时候大家都还愿意成为生活的斗士,愿意在生活的黑暗和光芒之间贡献自己的厮杀,用雨果的话说,如此,我们才算来过这令人百般眷恋又万般无奈的世界。但是,所有这些勇气和愿望,在21世纪,遭遇前所未有的退潮,好像就那么几年,我们从“小确幸”退到“低欲望”退到“丧”又退到“佛系”,一日三餐结婚离婚都随便都可以,好人好事坏人坏事都无所谓都关我屁事。《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罗曼·罗兰痛心那些“在二三十岁就死去”的人,那些在余生中,“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罗曼·罗兰要活到现在,看到现在的青年连二三十岁都懒得活,估计也写不出《约翰·克利斯朵夫》了。
如此心灵怠惰的世纪,真的史无前例。这让我想起一部叫《听见天堂》(2006)的电影。男孩米克在生命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被走火的来复枪弄瞎了双眼。父母把他带到盲校希望他能学点生存技能,但是绝望的米克没有任何动力去学习,他把盲文课本学习工具都扫到地下,这个世界已经与我无关。然后终于有一天,盲校的唐老师重新开启了他的天堂:当你看到一朵花,你不想去闻闻它的味道吗,下雪时,你不想走在上头吗?捧着它,感受它在你的手中融化吗?音乐家在弹奏时,他们会把眼睛闭上,为什么?这样可以感受更强烈的音乐,音符会蜕变,变得更有力量,音乐仿佛变成具体的触觉。你有五个感官,为什么只用一个呢?
生命千疮百孔,让我们不要再加深这遗憾。米克重新感受生命。蓝色,就像骑脚踏车时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棕色就像粗糙的树干。红色就像燃烧的火焰。米克的人生曾经像一张被揉皱的废纸一样没有一点可能性,但是,内心深处的欲望再度把他推到前台,推着他重新拥抱了生命。在我的心脏冷却之前,我不会放弃你。
不能放弃。宁愿疯狂,也好过冷漠。《37度2》(1986)是我们大学二年级时在没有字幕不懂法文状态下看的一部录像带电影,不过当时大家也都觉得看懂了。电影表现了一种高欲望的生命状态。霹雳激情的贝蒂和安于现状的写作者佐尔格相遇,贝蒂帮佐尔格打字,帮他找出版商,同时他们不舍昼夜地做爱,在燃烧自己的过程中,贝蒂慢慢变得疯狂,在持续的37度2低烧里变得歇斯底里。佐尔格最后选择结束了她的生命,但他们的爱情,即便是在贝蒂完全走样的情况下,也一点没有走样,因为,贝蒂带他眺望过最饱满的人生。这部电影和《新桥恋人》(1991)一起,成为八九十年代的青春圣经。《37度2》解释了,“爱你,就让你走”;《新桥恋人》解释,“爱你,就不让你走”,听上去路径相反的目标,但欲望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活着,就用自己的肉身向生命付费。
“我们要去大西洋,让巴黎在身后腐烂吧!”这是《新桥恋人》最终一路烟花的告别,只有接受过这样豪情又绝望的洗礼,我们才能理解《麦克白》理解《理查三世》,再一路从莎士比亚去理解美国黑帮电影黑色电影,理解香港警匪片,然后理解自己。为什么莎剧里的坏人,黑帮电影黑色电影中的坏人,久久地盘桓在我们心中?因为,在他们深渊的核心,是我们久违的,陌生的,渴望过的欲望。所以,被命运惩罚的坏蛋,在文本的意义上,从来没有被莎士比亚惩罚,就像《失乐园》中的撒旦,虽然被弥尔顿一步步贬为蛇,但他一直是史诗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唯一可以匹敌亚当的灵魂。
这是欲望。这是我们存在的基石。一个低欲望的社会,就是一个行尸走肉的安静世界,就像《超脱》(2011)表现的那样。
《超脱》是一部很厉害很丧的电影,人人都有厌世的权利,人人都有厌世的能力,主演艾德里安·布罗迪更是长了一张不需要理由就能厌世的脸。反正,电影从头到尾确实都是厌世的,如电影题目显示的那样,Detachment。但是,最后,布罗迪回去找萝莉雏妓,小姑娘远远看到他,一路狂奔。挂到他身上,那一幕令人泪奔,穿过生命的灰色长廊,依然能拥抱在一起,这是人间,“心都快冻僵了,应该让它轻轻跳一跳,蹦蹦也好”。
扶住摇摇欲坠的欲望,扶住它,在我们的心脏冷却之前。
(作者系影评人、著名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欧维的故事,诠释了罗曼罗兰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说起来,罗曼羅兰的英雄主义,无论是在19世纪还是20世纪,都很好理解,也很能被分享,因为那时候大家都还愿意成为生活的斗士,愿意在生活的黑暗和光芒之间贡献自己的厮杀,用雨果的话说,如此,我们才算来过这令人百般眷恋又万般无奈的世界。但是,所有这些勇气和愿望,在21世纪,遭遇前所未有的退潮,好像就那么几年,我们从“小确幸”退到“低欲望”退到“丧”又退到“佛系”,一日三餐结婚离婚都随便都可以,好人好事坏人坏事都无所谓都关我屁事。《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罗曼·罗兰痛心那些“在二三十岁就死去”的人,那些在余生中,“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罗曼·罗兰要活到现在,看到现在的青年连二三十岁都懒得活,估计也写不出《约翰·克利斯朵夫》了。
如此心灵怠惰的世纪,真的史无前例。这让我想起一部叫《听见天堂》(2006)的电影。男孩米克在生命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被走火的来复枪弄瞎了双眼。父母把他带到盲校希望他能学点生存技能,但是绝望的米克没有任何动力去学习,他把盲文课本学习工具都扫到地下,这个世界已经与我无关。然后终于有一天,盲校的唐老师重新开启了他的天堂:当你看到一朵花,你不想去闻闻它的味道吗,下雪时,你不想走在上头吗?捧着它,感受它在你的手中融化吗?音乐家在弹奏时,他们会把眼睛闭上,为什么?这样可以感受更强烈的音乐,音符会蜕变,变得更有力量,音乐仿佛变成具体的触觉。你有五个感官,为什么只用一个呢?
生命千疮百孔,让我们不要再加深这遗憾。米克重新感受生命。蓝色,就像骑脚踏车时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棕色就像粗糙的树干。红色就像燃烧的火焰。米克的人生曾经像一张被揉皱的废纸一样没有一点可能性,但是,内心深处的欲望再度把他推到前台,推着他重新拥抱了生命。在我的心脏冷却之前,我不会放弃你。
不能放弃。宁愿疯狂,也好过冷漠。《37度2》(1986)是我们大学二年级时在没有字幕不懂法文状态下看的一部录像带电影,不过当时大家也都觉得看懂了。电影表现了一种高欲望的生命状态。霹雳激情的贝蒂和安于现状的写作者佐尔格相遇,贝蒂帮佐尔格打字,帮他找出版商,同时他们不舍昼夜地做爱,在燃烧自己的过程中,贝蒂慢慢变得疯狂,在持续的37度2低烧里变得歇斯底里。佐尔格最后选择结束了她的生命,但他们的爱情,即便是在贝蒂完全走样的情况下,也一点没有走样,因为,贝蒂带他眺望过最饱满的人生。这部电影和《新桥恋人》(1991)一起,成为八九十年代的青春圣经。《37度2》解释了,“爱你,就让你走”;《新桥恋人》解释,“爱你,就不让你走”,听上去路径相反的目标,但欲望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活着,就用自己的肉身向生命付费。
“我们要去大西洋,让巴黎在身后腐烂吧!”这是《新桥恋人》最终一路烟花的告别,只有接受过这样豪情又绝望的洗礼,我们才能理解《麦克白》理解《理查三世》,再一路从莎士比亚去理解美国黑帮电影黑色电影,理解香港警匪片,然后理解自己。为什么莎剧里的坏人,黑帮电影黑色电影中的坏人,久久地盘桓在我们心中?因为,在他们深渊的核心,是我们久违的,陌生的,渴望过的欲望。所以,被命运惩罚的坏蛋,在文本的意义上,从来没有被莎士比亚惩罚,就像《失乐园》中的撒旦,虽然被弥尔顿一步步贬为蛇,但他一直是史诗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唯一可以匹敌亚当的灵魂。
这是欲望。这是我们存在的基石。一个低欲望的社会,就是一个行尸走肉的安静世界,就像《超脱》(2011)表现的那样。
《超脱》是一部很厉害很丧的电影,人人都有厌世的权利,人人都有厌世的能力,主演艾德里安·布罗迪更是长了一张不需要理由就能厌世的脸。反正,电影从头到尾确实都是厌世的,如电影题目显示的那样,Detachment。但是,最后,布罗迪回去找萝莉雏妓,小姑娘远远看到他,一路狂奔。挂到他身上,那一幕令人泪奔,穿过生命的灰色长廊,依然能拥抱在一起,这是人间,“心都快冻僵了,应该让它轻轻跳一跳,蹦蹦也好”。
扶住摇摇欲坠的欲望,扶住它,在我们的心脏冷却之前。
(作者系影评人、著名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