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求助者是一位初二学生,性格内向敏感,缺乏自信心,因自己的好朋友都有比较要好的异性朋友,而自己却从没任何异性朋友,感到十分孤独,近一个月来,有次校外集体活动中没有任何异性与其主动搭讪从而对自我产生怀疑并因此情绪失落,焦虑烦躁,前来咨询。咨询师通过判断认为该求助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在咨询过程中采用了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基本好转,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不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王某,女,汉族,14岁,未婚,普通中学初二学生,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躯体疾病,无家族精神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出生于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没有固定稳定工作,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弟弟年龄小,因为弟弟年龄小同时父母有些重年轻女,所以父母给予王某的关心比较少。
王某学习一直刻苦努力,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王某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内向敏感,还是比较自卑缺乏自信心。进入初二之后,自己的朋友都有异性朋友,而自己却没有没有任何异性朋友。
(三)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68分,属于中度焦虑。
2.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5分,属于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近一个多月以来,一回家就会感到焦虑烦躁,情绪低落,晚上睡不好觉,白天也没精神学习,吃饭也没什么胃口,注意力不集中,也不大愿意跟同学相处。
(二)个人陈述
我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但我一直成绩保持不错,我的朋友家境比较好,很爱玩学习也不错,她们都有异性的喜欢,而只有我没有任何人喜欢。有次校外集体活动,她们都有异性朋友主动打招呼,而却没有任何一位异性主动和我聊天,我回来之后想想觉得特别受伤,你说这是为什么呀!我就那么差么!其实我也很想和异性接触,我一回家就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一直在提醒着我是没有人喜欢的,我觉得自己好失败啊。我感到十分焦虑和烦操,心情特别低落,吃饭也没什么胃口,睡眠质量也不好,搞得上课无精打采的,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到了学习效率,觉得好苦恼。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心理咨询师的观察结果
求助者衣着整洁,举止得体,五官清秀,讲话声音比较低,说话时和咨询师目光交流很少,不太敢看咨询师的眼睛。意识清楚,思路清晰,但情绪总体低落。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助的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拘谨,感觉不够自信,很害羞。
四、评估与诊断
(一)根据临床资料,该求助者目前精神、生理、社会功能状态的评估
1.精神状态:焦虑和烦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
2.生理状态:吃饭没胃口,睡不好觉。
3.社会功能状态:学习效率和人际交往均受到轻微影响。
(二)诊断结果及依据
1.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求助者的不良情緒是近1个多月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也不太强烈。不良情绪的产生是近期学校校外集体活动自己没有任何异性主动交流等现实生活因素导致,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求助者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具有如下特征:
(1)由于朋友们都比较受异性欢迎而自己却不受欢迎甚至没有任何异性朋友主动和自己交流的现实生活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体验到不良情绪;
(2)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1个多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自己朋友有异性朋友而自己却没有异性朋友这一事件,即没有产生泛化;
(4)不良情绪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基本上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社交,但效率有所下降。
(三)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相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完整;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抑郁症相鉴别:求助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质量降低。但没有早醒,没有昼重夜轻现象,没有自杀倾向,没有精神运动性抑制,没有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状。
3.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质量降低等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为1个多月,内容未泛化、社会功能只受到一定影响,其内心受到现实刺激,内心冲突具有现实意义,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该求助者虽表现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睡不好觉等症状。但其不良情绪反应是由现实生活因素引起并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只是效率有所下降。从严重程度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是很强烈,逻辑思维正常,没有泛化,社会功能没有严重受损。从病程看,持续时间较短,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5.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无器质性病变,过去无重大身体疾病。
2.社会原因:出生于农村家庭,孩子较多,没有得到父母过多的关爱,造成王某性格内向,不够自信,心思细腻敏感,容易受到伤害;由于性格内向,与人交往比较被动,所以朋友不是太多,依赖比较亲近的朋友,当朋友们有了异性朋友之后,王某一个人的时间比较多,比较孤独脆弱没有依靠,就容易钻牛角尖。 3.心理与行为方面的原因:
(1)错误的认知:认为没有异性主动过来和自己交流就是不对的,不如别人好。
(2)错误评价:我是个失败的人。
(3)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敏感,比较自卑,不够自信。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依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以及符合咨询目标有效性的七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经与求助者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
1.帮助求助者适应自己暂时没有异性朋友的状态,接纳自己没有暂时没有异性朋友主动交流等现实情况,不再总是陷入焦虑烦躁和低落的情绪中。
2.帮助求助者意识到并且改变她的一些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恢复正常的饮食和睡眠。
4.改善求助者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状况。
5.改善求助者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恢复正常的学习效率。
(二)远期目标
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改变其错误认知,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增强自信心,促进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
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简要地说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这些非理性观念有三个主要特征。
1.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如:我必须要成功。
2.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制定它的好坏一样,如:我是一个失败的人。
3.糟糕至极:是一种对事物的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觀念。如:这次高考失败,我的前途是没有希望了。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持非理性观念的人们一旦陷入严重的情绪困扰状态中,往往难以自拔。这就需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治疗。
另外,求助者年纪较轻,智力良好,这也为运用着重于认知取向的合理情绪疗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帮助求助者看到自己的不合理观念,经过与不合理观念辩论,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从而帮助个体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二)双方责任、权利、义务
与来访者共同阅读咨询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等内容,明确心理咨询的作用、意义和局限性。向来访者说明保密原则的重要性,但同时请来访者理解保密例外的情况;强调“助人自助”的原则,使来访者认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明白心理咨询只能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不能替代来访者解决问题,最终的答案还得自己去寻找。
(三)咨询时间与费用
每周1次,每次1h左右。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咨询过程
(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共两次
1.第一次咨询
时间:2018年6月28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4)确定主要问题,共同协商咨询目标
方法:
摄入性会谈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保密原则。
(2)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积极倾听求助者,以一种尊重、热情、真诚的态度,使求助者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3)做心理测验。帮助求助者完成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
(4)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5)初步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2.第二次咨询
时间:2018年7月4日
目的:
(1)巩固咨询关系。
(2)进一步澄清咨询目标
(3)进行咨询分析,向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和咨询原理。
方法:
会谈法;家庭作业
过程:
(1)与求助者一起回顾初次制定的咨询目标,对咨询目标进行澄清和确定。
(2)通过共情和安全感的建立,帮助、鼓励求助者宣泄情绪,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为认知改变做准备。
(3)向求助者具体介绍合理情绪疗法,使求助者可以理解和接受该理论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解释。通过举例子,让求助者明白合理情绪疗法中的ABC理论,理解其中A,B,C各代表什么意思。向求助者讲解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4)布置家庭作业:在确定求助者理解了ABC理论之后,针对目前最困扰求助者的问题,即朋友都有异性朋友而自己外出集体活动却没有异性搭讪这个诱发事件,让求助者针对这个诱发事件写出心中所有的针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并请求助者下次咨询时带过来。
(二)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共两次
1.第三次咨询 时间:2018年7月11日
目的:
(1)使求助者意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2)如果想转变情绪及行为后果,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对于诱发事件的看法。
方法:
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包括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和家庭作业)
过程:
(1)针对目前最困扰求助者的问题,即朋友们都有异性朋友,校外集体活动中自己没有被任何一位异性同学搭讪,这个是诱发性事件(A),求助者情绪低落,焦虑,睡眠质量下降,饮食不规律,这是由诱发性事件引起的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本次咨询针对求助者回去后写出的对这个诱发性事件的所有看法,咨询师引导求助者看到并总结隐藏在其中的不合理信念。
(2)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信念替代这些不合理信念。
(3)最后,布置家庭作业。
让求助者回去之后,自己继续就这一诱发性事件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再把一些可以替代这些不合理信念的合理信念写下来。另外,针对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事件(可以是负性的,也可以是积极的),继续写出心里对这件事的所有的想法,识别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并自己就一些不合理信念试着进行辩驳,尝试找出可以代替那些不合理信念的合理信念。这些都让求助者写在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中,咨询师会事先向求助者提供合理自我分析报告的表格,让求助者作为参考。并要求求助者在下次咨询前至少再写出三件事的自我分析带过来一起探讨。
2.第四次咨询
时间:2018年8月11日
目的:
(1)巩固上一次咨询中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结果;
(2)就求助者的人际交往、注意力等其它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3)对求助者进行自信训练和放松训练。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包括自信训练,放松训练和家庭作业)
过程:
(2)检查上次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看求助者回去之后是否巩固了上次辩论的结果。询问求助者经过上次辩论回去之后是否有什么改变。同时可以从求助者自己对生活中其它事件的分析里了解求助者是否掌握了这种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
(2)进一步使求助者意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受到的影响、以及低落、焦虑的情緒都是由于对诱发事件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只要改变了这种不合理的信念,求助者的这些症状都会得到缓解。
(3)增强自信心。
(4)对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让求助者学会通过多种方法,如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因为当求助者一个人的时候她会感到焦虑,所以对她进行放松训练,这样每当她感到焦虑的时候她就可以自己进行放松,使求助者更容易接受自己是一个人的现实情况。
(5)布置家庭作业。求助者回去之后继续就朋友们都有异性朋友而自己缺没有任何异性朋友搭讪这一诱发事件就之前的建立起来的合理信念进行反复强化;求助者回去之后每天晚上写下自己的三个优点或者当天做得好的事情,第二天早上要回顾一下;每天找一个异性同学说一次话,时间不限制,将每次的感受记下来;每当自己感到焦虑、心情低落的时候,自己进行放松训练,逐步消除焦虑感。
(三)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共一次
1.第五次咨询
时间:2018年8月18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使求助者学会用理性思维方式思维;
(2)学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求助者拥有较现实的、较理性的、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3)引导求助者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运用这种合理情绪疗法来帮助自己。
方法:
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对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
(2)对前四次的咨询成果进行巩固和总结;
(3)了解求助者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否自觉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4)请求助者再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咨询前后测验结果的对比。
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49分,低于SAS标准分的分界值50分。
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48分,低于SDS标准分的分界值53分。
可见,与咨询前相比,求助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都得到了缓解。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来咨询之前,我总是那些想法苦苦纠缠着,不能自拔,越想就觉得越焦虑和失落;来咨询之后,当咨询师点出我的这些想法是不合理的之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我试着用一些合理信念来替代这些不合理信念之后,我觉得人真的轻松了很多,焦虑也没那么严重了。以后我自己也会继续运用这种合理情绪疗法,遇到事情时先主动分析一下对这件事的所有的想法,看看有没有不合理的,然后自己试着去做出改变。我觉得自己通过这次咨询真的有很大收获,自己成长了很多。
(二)咨询师的评估
咨询目标已基本实现。改变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情绪困扰大大减轻,食欲和睡眠质量基本恢复正常。求助者通过咨询,能够进行自我探索,学会用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产生的不合理信念并与之进行辩论,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
(三)咨询前后二次心理测验结果比较:症状明显减轻
(四)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饮食和睡眠方面都有提高,上课注意力也能集中了,学习效率恢复了;与同学们的交流也渐渐多了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4]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不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王某,女,汉族,14岁,未婚,普通中学初二学生,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躯体疾病,无家族精神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出生于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没有固定稳定工作,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弟弟年龄小,因为弟弟年龄小同时父母有些重年轻女,所以父母给予王某的关心比较少。
王某学习一直刻苦努力,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王某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内向敏感,还是比较自卑缺乏自信心。进入初二之后,自己的朋友都有异性朋友,而自己却没有没有任何异性朋友。
(三)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68分,属于中度焦虑。
2.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5分,属于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近一个多月以来,一回家就会感到焦虑烦躁,情绪低落,晚上睡不好觉,白天也没精神学习,吃饭也没什么胃口,注意力不集中,也不大愿意跟同学相处。
(二)个人陈述
我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但我一直成绩保持不错,我的朋友家境比较好,很爱玩学习也不错,她们都有异性的喜欢,而只有我没有任何人喜欢。有次校外集体活动,她们都有异性朋友主动打招呼,而却没有任何一位异性主动和我聊天,我回来之后想想觉得特别受伤,你说这是为什么呀!我就那么差么!其实我也很想和异性接触,我一回家就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一直在提醒着我是没有人喜欢的,我觉得自己好失败啊。我感到十分焦虑和烦操,心情特别低落,吃饭也没什么胃口,睡眠质量也不好,搞得上课无精打采的,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到了学习效率,觉得好苦恼。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心理咨询师的观察结果
求助者衣着整洁,举止得体,五官清秀,讲话声音比较低,说话时和咨询师目光交流很少,不太敢看咨询师的眼睛。意识清楚,思路清晰,但情绪总体低落。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助的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拘谨,感觉不够自信,很害羞。
四、评估与诊断
(一)根据临床资料,该求助者目前精神、生理、社会功能状态的评估
1.精神状态:焦虑和烦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
2.生理状态:吃饭没胃口,睡不好觉。
3.社会功能状态:学习效率和人际交往均受到轻微影响。
(二)诊断结果及依据
1.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求助者的不良情緒是近1个多月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也不太强烈。不良情绪的产生是近期学校校外集体活动自己没有任何异性主动交流等现实生活因素导致,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求助者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具有如下特征:
(1)由于朋友们都比较受异性欢迎而自己却不受欢迎甚至没有任何异性朋友主动和自己交流的现实生活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体验到不良情绪;
(2)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1个多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自己朋友有异性朋友而自己却没有异性朋友这一事件,即没有产生泛化;
(4)不良情绪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基本上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社交,但效率有所下降。
(三)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相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完整;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抑郁症相鉴别:求助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质量降低。但没有早醒,没有昼重夜轻现象,没有自杀倾向,没有精神运动性抑制,没有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状。
3.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质量降低等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为1个多月,内容未泛化、社会功能只受到一定影响,其内心受到现实刺激,内心冲突具有现实意义,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该求助者虽表现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睡不好觉等症状。但其不良情绪反应是由现实生活因素引起并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只是效率有所下降。从严重程度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是很强烈,逻辑思维正常,没有泛化,社会功能没有严重受损。从病程看,持续时间较短,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5.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无器质性病变,过去无重大身体疾病。
2.社会原因:出生于农村家庭,孩子较多,没有得到父母过多的关爱,造成王某性格内向,不够自信,心思细腻敏感,容易受到伤害;由于性格内向,与人交往比较被动,所以朋友不是太多,依赖比较亲近的朋友,当朋友们有了异性朋友之后,王某一个人的时间比较多,比较孤独脆弱没有依靠,就容易钻牛角尖。 3.心理与行为方面的原因:
(1)错误的认知:认为没有异性主动过来和自己交流就是不对的,不如别人好。
(2)错误评价:我是个失败的人。
(3)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敏感,比较自卑,不够自信。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依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以及符合咨询目标有效性的七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经与求助者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
1.帮助求助者适应自己暂时没有异性朋友的状态,接纳自己没有暂时没有异性朋友主动交流等现实情况,不再总是陷入焦虑烦躁和低落的情绪中。
2.帮助求助者意识到并且改变她的一些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恢复正常的饮食和睡眠。
4.改善求助者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状况。
5.改善求助者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恢复正常的学习效率。
(二)远期目标
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改变其错误认知,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增强自信心,促进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
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T)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简要地说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这些非理性观念有三个主要特征。
1.绝对化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如:我必须要成功。
2.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制定它的好坏一样,如:我是一个失败的人。
3.糟糕至极:是一种对事物的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觀念。如:这次高考失败,我的前途是没有希望了。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持非理性观念的人们一旦陷入严重的情绪困扰状态中,往往难以自拔。这就需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治疗。
另外,求助者年纪较轻,智力良好,这也为运用着重于认知取向的合理情绪疗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帮助求助者看到自己的不合理观念,经过与不合理观念辩论,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从而帮助个体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二)双方责任、权利、义务
与来访者共同阅读咨询双方责任、权利、义务等内容,明确心理咨询的作用、意义和局限性。向来访者说明保密原则的重要性,但同时请来访者理解保密例外的情况;强调“助人自助”的原则,使来访者认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明白心理咨询只能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不能替代来访者解决问题,最终的答案还得自己去寻找。
(三)咨询时间与费用
每周1次,每次1h左右。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咨询过程
(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共两次
1.第一次咨询
时间:2018年6月28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4)确定主要问题,共同协商咨询目标
方法:
摄入性会谈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保密原则。
(2)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积极倾听求助者,以一种尊重、热情、真诚的态度,使求助者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3)做心理测验。帮助求助者完成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
(4)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5)初步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2.第二次咨询
时间:2018年7月4日
目的:
(1)巩固咨询关系。
(2)进一步澄清咨询目标
(3)进行咨询分析,向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和咨询原理。
方法:
会谈法;家庭作业
过程:
(1)与求助者一起回顾初次制定的咨询目标,对咨询目标进行澄清和确定。
(2)通过共情和安全感的建立,帮助、鼓励求助者宣泄情绪,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为认知改变做准备。
(3)向求助者具体介绍合理情绪疗法,使求助者可以理解和接受该理论及其对自身问题的解释。通过举例子,让求助者明白合理情绪疗法中的ABC理论,理解其中A,B,C各代表什么意思。向求助者讲解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4)布置家庭作业:在确定求助者理解了ABC理论之后,针对目前最困扰求助者的问题,即朋友都有异性朋友而自己外出集体活动却没有异性搭讪这个诱发事件,让求助者针对这个诱发事件写出心中所有的针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并请求助者下次咨询时带过来。
(二)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共两次
1.第三次咨询 时间:2018年7月11日
目的:
(1)使求助者意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2)如果想转变情绪及行为后果,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对于诱发事件的看法。
方法:
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包括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和家庭作业)
过程:
(1)针对目前最困扰求助者的问题,即朋友们都有异性朋友,校外集体活动中自己没有被任何一位异性同学搭讪,这个是诱发性事件(A),求助者情绪低落,焦虑,睡眠质量下降,饮食不规律,这是由诱发性事件引起的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本次咨询针对求助者回去后写出的对这个诱发性事件的所有看法,咨询师引导求助者看到并总结隐藏在其中的不合理信念。
(2)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信念替代这些不合理信念。
(3)最后,布置家庭作业。
让求助者回去之后,自己继续就这一诱发性事件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再把一些可以替代这些不合理信念的合理信念写下来。另外,针对一些生活中遇到的事件(可以是负性的,也可以是积极的),继续写出心里对这件事的所有的想法,识别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并自己就一些不合理信念试着进行辩驳,尝试找出可以代替那些不合理信念的合理信念。这些都让求助者写在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中,咨询师会事先向求助者提供合理自我分析报告的表格,让求助者作为参考。并要求求助者在下次咨询前至少再写出三件事的自我分析带过来一起探讨。
2.第四次咨询
时间:2018年8月11日
目的:
(1)巩固上一次咨询中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结果;
(2)就求助者的人际交往、注意力等其它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3)对求助者进行自信训练和放松训练。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包括自信训练,放松训练和家庭作业)
过程:
(2)检查上次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看求助者回去之后是否巩固了上次辩论的结果。询问求助者经过上次辩论回去之后是否有什么改变。同时可以从求助者自己对生活中其它事件的分析里了解求助者是否掌握了这种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
(2)进一步使求助者意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受到的影响、以及低落、焦虑的情緒都是由于对诱发事件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只要改变了这种不合理的信念,求助者的这些症状都会得到缓解。
(3)增强自信心。
(4)对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让求助者学会通过多种方法,如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因为当求助者一个人的时候她会感到焦虑,所以对她进行放松训练,这样每当她感到焦虑的时候她就可以自己进行放松,使求助者更容易接受自己是一个人的现实情况。
(5)布置家庭作业。求助者回去之后继续就朋友们都有异性朋友而自己缺没有任何异性朋友搭讪这一诱发事件就之前的建立起来的合理信念进行反复强化;求助者回去之后每天晚上写下自己的三个优点或者当天做得好的事情,第二天早上要回顾一下;每天找一个异性同学说一次话,时间不限制,将每次的感受记下来;每当自己感到焦虑、心情低落的时候,自己进行放松训练,逐步消除焦虑感。
(三)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共一次
1.第五次咨询
时间:2018年8月18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使求助者学会用理性思维方式思维;
(2)学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求助者拥有较现实的、较理性的、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3)引导求助者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运用这种合理情绪疗法来帮助自己。
方法:
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对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
(2)对前四次的咨询成果进行巩固和总结;
(3)了解求助者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否自觉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4)请求助者再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咨询前后测验结果的对比。
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49分,低于SAS标准分的分界值50分。
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48分,低于SDS标准分的分界值53分。
可见,与咨询前相比,求助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都得到了缓解。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来咨询之前,我总是那些想法苦苦纠缠着,不能自拔,越想就觉得越焦虑和失落;来咨询之后,当咨询师点出我的这些想法是不合理的之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我试着用一些合理信念来替代这些不合理信念之后,我觉得人真的轻松了很多,焦虑也没那么严重了。以后我自己也会继续运用这种合理情绪疗法,遇到事情时先主动分析一下对这件事的所有的想法,看看有没有不合理的,然后自己试着去做出改变。我觉得自己通过这次咨询真的有很大收获,自己成长了很多。
(二)咨询师的评估
咨询目标已基本实现。改变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情绪困扰大大减轻,食欲和睡眠质量基本恢复正常。求助者通过咨询,能够进行自我探索,学会用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理论知识分析生活中产生的不合理信念并与之进行辩论,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
(三)咨询前后二次心理测验结果比较:症状明显减轻
(四)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饮食和睡眠方面都有提高,上课注意力也能集中了,学习效率恢复了;与同学们的交流也渐渐多了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4]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