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喝面汤”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0303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20年11月17日《今晚报》副刊读到刘成章先生的新作,它从长篇小说《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外出买稻种,为了给新成立的合作社省钱,只吃家里带的干粮,又喝了“一碗不要钱的面汤”这一细节,回溯它的出处:清朝乾隆年间,佳州人逃荒到了包头,常讨一碗面汤充饥,有的饭馆只图赚钱,常常加以拒绝。佳州人气愤地质问:“你们准备倒的面汤,怎么还不让我们喝?”对方生硬怼道:“你们舍不得掏钱买一碗面,我们的面汤当然不给你们喝!”有一个常年在包头做生意的佳州人,名叫钞启达,年轻气盛,把卖面的打了一顿。事情闹到县衙后,县官当庭宣判:“以后凡是倒面汤,需朝街连喊三声,如若无人应,方可倒掉。”消息传开,人们都拍手称快。
   这一碗免费面汤所折射的社会意识,实在丰富而有趣。由此联想到三十多年前的旧金山,一个中国人在贫民窟和闹市交界处开小饭馆,旁边是一家住着许多靠社会救济为生者的客栈。冬天,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餐馆打烊,老板要回家,在门口被一位中年人截住。他穿大衣,外貌并不邋遢,神情严肃,眉老拧着,他向中国老板提问:“你们怎样处理剩饭剩菜?”老板不假思索,说:“客人吃过的,还能卖出吗?当然倒进垃圾桶。”“我不介意,能不能送给我?每天晚上过来拿。”他指指隔壁。老板认得他。他是客栈的长期住户,身强力壮,却没找工作,天天把手插在大衣口袋,庄严地游走,爱对人发愤世的议论。老板迟疑,本来剩饭剩菜属于“厨余”,送给他不是问题——但是若传开来,餐馆被视为“送免费食物”的慈善机构,客栈数十名住客闻讯涌来,在门外吼叫:“为什么不给我们?”怎么对付?处理不好,本小利微的小店迟早被愤怒的向隅群体砸掉。于是,老板果断地说,抱歉,不行。大叔气得哇哇叫:“好!看我饿成这样,见死不救的是你,有你好看的!”他狠狠地甩一下大衣下摆,走了。事后好几天,老板不敢大意,下工以后让家人来接,生怕无端挨砖头或拳头。
   站在中间立场看免费食物的处理,若侧重于平等,自然以送出为宜。但是,若把“发展”置于优先,便有了顾虑:大多數人都只喝面汤,不花钱吃面条,饭馆没面可下,“汤”将安出?鸡没了,哪里有蛋?所以,这样看来,县官的宣判,算是二者相权取其轻。
   “怎么处理剩余食物”这问题,即使由高级餐馆的经理回答也不容易。比如,客户A订一个50人的自助餐宴会,按人头算,每人100元。各样冷、热食物送上,食客各自拿喜欢的,都吃得饱饱的。宴会结束,A指着食物台问:“吃剩的,你们怎么处理?”经理想了三个答案:一、扔掉。不然会引起客人怀疑:原来你们给下一拨客人吃二手货,那么我们吃的会不会也是别人的二手货?二、让自家员工吃。这样做,也会让人产生贵店打工者被迫吃残羹剩饭的印象,但有些人会觉得比较人性化。三、头厨会作出妥善处理。实际情况即是如此,头厨以专业眼光检查,再便宜行事,或扔或自家吃或送回仓库——原因是:大凡自助餐,所准备的食物必多于吃掉的,因食客的口味有别。
   倘若经理为了不让A起疑心,跟他说要“扔掉”,那么,A若为人小气,要求把剩余饭菜打包带走,理由是:所有食物归我。这么一来,餐馆可能做了亏本生意。■
   摘自《今晚报》2021年5月10日
其他文献
前几天我去了一趟云南,在这个素以蔬菜水果品种多样性著称的地方,于仓促行程间硬挤出小半天,专程逛了逛昆明一处人气旺盛的菜市场。从水果档开始,一路被热情的摊主们塞过来各式水果,免费品尝。红的黄的,青的紫的,直接撕开外皮递到手上,我不禁坏坏地想到“多逛几家,我是不是试吃都能混个饱”。果然,没走完一半,已经腾不出手,此时恰走到熟食档,摊主们一边忙于称重切配,一边招呼我这个“过路”看客,变戏法一般把各种试吃
期刊
小镇不大,但同时开着两个木匠铺。两家的生意都还不错,因此,每天都会产生很多下脚料。   第一个木匠,用乡下人的话说,有点大大咧咧满不在乎,下脚料不是当劈柴烧了,就是干脆直接扔到了垃圾堆。第二个与其相反,心思缜密,会精打细算。他将那些下脚料做成精美的小木盒,或制作成简易的小木房子模型,很受城市孩子们的喜爱。很多家长慕名前来预购,简直有点供不应求。   同样的下脚料,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价值。纵观一下
期刊
在一个工地上,几个农民工边吃午饭边聊天。   一个看似很文静的小伙子说:“最近我读了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一个盲人,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看每一个一直善待我、陪伴我的人,感谢他们让我的生命变得有意义。第二天,我会黎明即起,望着黑夜渐渐转变为白天。第三天,我要在俗世里生活,置身于奔波营生的人群中。”   看过这,我突然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给你三天权力
期刊
做人要“先方后圆”  海 若   我常恨自己字写得不好,许多要写字的场合常叫人尴尬。后来我找到了根子上的原因——小时用的第一本字帖,是赵孟頫的。赵字圆润、漂亮,弧线多,折线少,力度不够。当时我只觉好看,谁知这一学就入了歧途。字架子软,总是立不起来。   学字要先方后圆。先把架子立起来,以后怎么变都好说。就像盖房,先起钢筋、骨架、墙面,最后的装修任你发挥。如果先圆再去求方,就像面对一个已装修完的
期刊
葡萄园里,铺天盖地点上了成千上万只蜡烛。闪烁的烛光在黎明前的葡萄园中跳跃着,如梦如幻。如果不是有照片为证,您一定觉得我是在吹牛。   而且,不是作秀,不是表演。不是某个明星富翁的生日晚会,也不是哪家大品牌的新产品发布会。   当地时间4月7日深夜,在法国勃艮第夏布利等几处产区的葡萄园,酒农们冒着严寒,连夜点燃了成千上万支特制蜡烛。因为根据天气预报,那一夜,破记录的倒春寒将袭击这一地区。刚刚抽芽
期刊
主打母婴用品、以女性为消费群体的品牌全棉时代,最近却因为一则多平台投放的短视频广告引发了女性群体强烈反感。在这则广告中,一名美女深夜被不明男子尾随,就在万分紧张之际,女孩灵机一动,拿出该品牌的湿巾卸了妆,露出“真容”成功地“解救”了自己。  对此,品牌方的解释是,“视频为广告创意”,只是为了“突出商品的清洁功能”,并强调自己尊重爱护女性。但是作为一名女性,看到这样的“创意”却觉得心里堵得慌。短短几
期刊
“马上就办”竟变成“马上造假”,不是说办不办,就是敷衍着办、假装办……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一篇题为《变了味的“马上就办”》的记者调查,再次引发了如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讨论。   很多相关讨论都集中在如何使“假马上”转变为“真马上”,认为“马上就办”的重要是“办”,让“假办”变为“真办”。这当然没错,但我认为,更关键的是找出“马上就办”变味的根源。如果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督促,能够解决形式主义所导致
期刊
近日,不少新媒体平台流传一个段子:“新冠密接成都案例:打牌,蹦迪,美甲,火鍋,茶馆;新冠密接北京案例:上班,开会,吃包子,加班,公交车……人在北京,今天你奋斗了吗?”应该说,无论创作者还是转发者,都没有什么恶意。如此调侃新冠密接者和感染者的生活工作状态,没有科学依据,且是片面无聊的,不过是恰巧吻合了大家对两地生活方式的印象,不该成为公众竞相转发的对象。   段子里带着看笑话的语气,随意抓出一些细
期刊
每个人都在年龄里生死。   刚出生,什么还没有呢,先有了年龄。无论活得多富贵,或者多卑微,死了,最后,比的还是年龄。这时,生命的好多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只有年龄留了下来。送行的人说,他比某某活得岁数大。一下子,就盖棺定论了。这,就是普通人一生的成就。   只要活不成爱因斯坦,每个人注定都是肉体凡胎,都是凡夫俗子。没有成就可比的人,也只好比比年龄。与人见面,问话大都从年龄开始。即使是再势利的人,也
期刊
近日,社交媒体上一篇题为《从职场消失的中年女性》的文章引发舆论热议。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48岁的服装企业高级跟单经理,公司受疫情影响破产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找到稳定的工作。从话题跟帖和相关新闻集纳中看,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很多后育儿期的妈妈身上,当孩子逐渐长大,她们想重返职场的时候,却发现职场的大门已经提高年龄门槛,或是无法对接她们弹性化的工作时间要求。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中年,意味着挣脱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