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瓷王,长5米多,高近4米,厚3米多,重25吨,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最完整的藏瓷。通体金光四泻,犹如佛光普照,雍容华贵,既像虎头,又像白菜(百财)。
奇石藏瓷中的“藏”是代表它来自于青藏高原,“瓷”是由于整体坚硬、质密,石胎较白似象牙,石面富有光泽,石皮颜色古朴宝气,质感莹润,如陶瓷之釉面,故取名“藏瓷”。是近几年发现的稀贵石种,资源量极其有限。
藏瓷产于西藏藏东地区最为著名的景观“三山三江”峡谷地带不足一公里的山涧中。上游的雪山有着和喜马拉雅山脉相近的年龄,形成于距今约4.5亿年前,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地壳活跃,地下岩浆不断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使岩层的构成复杂多样。周围众山中,唯独此座山,岩石富含镁、钙等元素,使得岩石质地较白,为藏瓷体表漆化奠定了基础。西藏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前沿,是中国大陆地震频度最高、强度最大的省份。自1900年有记录以来,年均有一至三次六级以上地震和年均六次五级以上地震。而藏东处于横断山脉与三江相交处,是西藏地区地震中心。强度高而频繁的地震,使得山上的岩石崩裂,滚落到周围,其中有的滚落到江河中,但因为石头的体积大,风力和江水搬运有限,所以,藏瓷只存在于河流中上游的不足一公里的河段。这条河流由源头有着数千万年历史的雪山积雪融水汇聚而成。天然落差大、水流急,这和此地区独特的自然地貌和地形结构是分不开的,此地三条大江与三列山脉相间分布: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从西向东依次分布,与北面唐古拉山东麓、南面喜马拉雅山、中间念青唐古拉山交错。山脉海拔多在4000~5000米左右,山脉之间有深邃的河谷,山岭与河谷的落差1000~2000米,河流顺势而下,故而水流湍急。春季,遗落在此江河里的石头,经过雪水和冰块的撞击、冲刷,清除了松软的表层。到了夏季,汛期来临,水量增大,水势强而有力地冲刷、打磨,经过上千万年反复循环,在其表面形成坚硬而光亮的包浆层,温润而细腻。藏东地区多风,风速常达到每秒30米以上,劲风常卷起浪头拍打石体,使江水残留在石体表面;冬春季节厚厚的冰层覆盖了整个江面,随着太阳升起、温度升高,表层的冰开始融化,融水渗入石体。残留在石体的江水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太阳照射下(藏东地区,水和空气中尘埃杂质含量少,太阳辐射强度大。各地平均年日照时数在2180~2700小时之间,比我国东部同纬度的长江流域要高出30%,太阳总辐射量在5800~7000×106J/㎡之间,5月总辐射量最高,月总辐射量达607~754×106J/㎡),蒸发后水中矿物质氧化、沉淀并渗入石头表皮,在表皮形成一层氧化膜,经过千万年的日积月累,渗入石皮的氧化膜渐渐变厚,形成了淡淡的黄色,而石表凹进去的部位易滞留更多的江水,沉积更多的矿物质元素,在阳光的强照射下,形成颜色更深的橘色。石头凹凸有致、颜色深浅不一,石表形成明显的纹路。另外,藏东地区昼夜温差大,有时温差高达50度,中午骄阳似火,夜晚寒气逼人,石头也随气温的升降而热胀冷缩,形成开片花纹。
藏瓷王,是西藏青年杰才2009年从西藏5000多米海拔的高山上,经过2年修路、雇车等,风吹雨打、日晒夜寒,历尽无数坎坷之后获得,几经辗转于2011年运到了青海西宁,为此他把拉萨180多平方米的房子和所有积蓄都花费了进去。但遗憾的是,由于耗时两年,藏瓷王的“一只耳朵”在山上被人撬走留下了后天缺憾,杰才也因此无数次内疚。2012年由于西宁市政府开发计划涉及藏瓷王存放之处,所以被迫再次搬家,藏瓷王被75吨的大吊车吊上卡车,不管怎么调整位置,总是放不稳。杰才只好到处寻找一块合适的石头将其垫稳,在偌大的院子里转了几圈找了几块都不合适,杰才突然发现一个石友帐篷角落下露出来一块金光闪闪的小石头,大约长20多公分、厚10多公分,高10多公分,而且似曾见过。问了问对方,要价2万元,拿到车上一试竟然与藏瓷王耳朵断裂处合而为一,放上后藏瓷王立即稳如泰山。杰才立即悄声拿回去与卖主软磨硬泡,最终1万元赎回了藏瓷王的“耳朵”。杰才不得不慨叹,藏瓷王的得到及其“耳朵”的失而复得,是天意更是缘分。
奇石藏瓷中的“藏”是代表它来自于青藏高原,“瓷”是由于整体坚硬、质密,石胎较白似象牙,石面富有光泽,石皮颜色古朴宝气,质感莹润,如陶瓷之釉面,故取名“藏瓷”。是近几年发现的稀贵石种,资源量极其有限。
藏瓷产于西藏藏东地区最为著名的景观“三山三江”峡谷地带不足一公里的山涧中。上游的雪山有着和喜马拉雅山脉相近的年龄,形成于距今约4.5亿年前,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地壳活跃,地下岩浆不断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使岩层的构成复杂多样。周围众山中,唯独此座山,岩石富含镁、钙等元素,使得岩石质地较白,为藏瓷体表漆化奠定了基础。西藏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前沿,是中国大陆地震频度最高、强度最大的省份。自1900年有记录以来,年均有一至三次六级以上地震和年均六次五级以上地震。而藏东处于横断山脉与三江相交处,是西藏地区地震中心。强度高而频繁的地震,使得山上的岩石崩裂,滚落到周围,其中有的滚落到江河中,但因为石头的体积大,风力和江水搬运有限,所以,藏瓷只存在于河流中上游的不足一公里的河段。这条河流由源头有着数千万年历史的雪山积雪融水汇聚而成。天然落差大、水流急,这和此地区独特的自然地貌和地形结构是分不开的,此地三条大江与三列山脉相间分布: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从西向东依次分布,与北面唐古拉山东麓、南面喜马拉雅山、中间念青唐古拉山交错。山脉海拔多在4000~5000米左右,山脉之间有深邃的河谷,山岭与河谷的落差1000~2000米,河流顺势而下,故而水流湍急。春季,遗落在此江河里的石头,经过雪水和冰块的撞击、冲刷,清除了松软的表层。到了夏季,汛期来临,水量增大,水势强而有力地冲刷、打磨,经过上千万年反复循环,在其表面形成坚硬而光亮的包浆层,温润而细腻。藏东地区多风,风速常达到每秒30米以上,劲风常卷起浪头拍打石体,使江水残留在石体表面;冬春季节厚厚的冰层覆盖了整个江面,随着太阳升起、温度升高,表层的冰开始融化,融水渗入石体。残留在石体的江水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太阳照射下(藏东地区,水和空气中尘埃杂质含量少,太阳辐射强度大。各地平均年日照时数在2180~2700小时之间,比我国东部同纬度的长江流域要高出30%,太阳总辐射量在5800~7000×106J/㎡之间,5月总辐射量最高,月总辐射量达607~754×106J/㎡),蒸发后水中矿物质氧化、沉淀并渗入石头表皮,在表皮形成一层氧化膜,经过千万年的日积月累,渗入石皮的氧化膜渐渐变厚,形成了淡淡的黄色,而石表凹进去的部位易滞留更多的江水,沉积更多的矿物质元素,在阳光的强照射下,形成颜色更深的橘色。石头凹凸有致、颜色深浅不一,石表形成明显的纹路。另外,藏东地区昼夜温差大,有时温差高达50度,中午骄阳似火,夜晚寒气逼人,石头也随气温的升降而热胀冷缩,形成开片花纹。
藏瓷王,是西藏青年杰才2009年从西藏5000多米海拔的高山上,经过2年修路、雇车等,风吹雨打、日晒夜寒,历尽无数坎坷之后获得,几经辗转于2011年运到了青海西宁,为此他把拉萨180多平方米的房子和所有积蓄都花费了进去。但遗憾的是,由于耗时两年,藏瓷王的“一只耳朵”在山上被人撬走留下了后天缺憾,杰才也因此无数次内疚。2012年由于西宁市政府开发计划涉及藏瓷王存放之处,所以被迫再次搬家,藏瓷王被75吨的大吊车吊上卡车,不管怎么调整位置,总是放不稳。杰才只好到处寻找一块合适的石头将其垫稳,在偌大的院子里转了几圈找了几块都不合适,杰才突然发现一个石友帐篷角落下露出来一块金光闪闪的小石头,大约长20多公分、厚10多公分,高10多公分,而且似曾见过。问了问对方,要价2万元,拿到车上一试竟然与藏瓷王耳朵断裂处合而为一,放上后藏瓷王立即稳如泰山。杰才立即悄声拿回去与卖主软磨硬泡,最终1万元赎回了藏瓷王的“耳朵”。杰才不得不慨叹,藏瓷王的得到及其“耳朵”的失而复得,是天意更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