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贸易战原本是给特朗普的一记反击,但如今看来这场博弈似乎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欧和解,欧盟1500万吨的需求量能否“代替”中国?这场落脚到大豆行业的战争究竟会何去何从?对中美双方的农业贸易又有怎样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烽烟再起。继美方提出将对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片提高加征税率后,上周五(8月3日),中国公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距7月6日中美各对340亿美元产品开征关税至今1个月里,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已经波及到具体行业。
大豆只是一个反击点
商务部最新公布的征税清单显示,水果、蔬菜及坚果制品、动物制品等众多农产品依然是征税重点。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对中国农业出口总额为210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分析普遍认为,中美贸易战势必将对两国农业尤其是美国农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冲击。
所以,此次大豆贸易的本质是打蛇打七寸,中国作为美国农业的主要出口国,对进口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能够快准狠的向特朗普施加压力。目前中美贸易还处在一个谈判过程中,双方更多的是增加谈判筹码,接下来的半年、未来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里,贸易战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谁都无法预判。换言之,此次大豆贸易战取决于双方的博弈情况,一旦达成和解,大豆贸易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美豆并不会烂在地里
近日美欧和解,欧盟答应进口更多美国大豆,有人认为欧盟1500万吨的需求量和美国年均约1.1亿吨的大豆产量相比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欧盟大豆市场根本就不能“代替”中国。
事实上,这一战中方高估了大豆贸易对美方的伤害度。据了解,美国的大豆年产量1.1个亿,而近几年的大豆出口量只不过是5000万吨左右,其中7成出口到中国,不到3成出口到欧盟,还有少部分出口至其他国家。如果中国大量减少美国大豆进口,短期内欧盟市场基本无法填补空缺,但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是被迫的反击,如果双方能够和解,那么最终问题可能并不会如此严重。然而,这场贸易战不是简单的加征关税,贸易战双方不是为了互相伤害而互征关税,而是涉及到多方长期利益的一个博弈。我们不能贸然认为如美国网民所说,丢失了中国这个大客户,多出来的美国大豆只会烂在地里。
从另一个角度看,此次中美大豆贸易战只是关税的提高,并不是断绝贸易关系。据了解,自从我国宣布对美国大豆进口加征25%关税之后,美国CBOT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下跌近20%,但我国大豆进口成本却反向的出现了上升,近日更被爆出巴西大豆出口价格比美国大豆每吨高了66美元,溢价已靓子至近4年来的最高点。
所以,一旦巴西的价格涨到增加关税之后的美国大豆价格,美国大豆仍然会成为进口渠道之一。那么此次贸易战1招绝国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我国大豆缺口空间宽裕
“美国少进口一点,就从其他国家多进口一点。”从大豆的全球局势来看,在近几年全球大豆生产格局中,大豆总产量约3亿多吨,其中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为三大主要原产地,其中1/6的产量来自于乌拉圭、玻利维亚等一些国家。客观上看,大豆产量格局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从美国进口少了,势必要从其他大豆产量较高的国家去进口。比如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
除了进口格局的调整,市场自身也会促进我国大豆需求的调整。核心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大豆需求量真的那么高,对大豆的需求不可替代吗?大豆是我国主要蛋白质和油脂的来源,但其中进口大豆主要是饲料需求。一旦成本价格上升,需求会自然而然的随着市场调整。打个比方,如果这一段时间水果的价格和以前的消費价格相比突然间一下涨了很多,你势必就会少吃一点。
除了价格倒逼需求所带来的一定量的缩小,还有一个原因:大豆并不是一个完全刚需的商品,我国大豆需求量并不是固定需要1亿吨。举例而言,目前从美国少进口的大豆可以从其他国家多进口,但如果其他国家的大豆价格也都开始涨得很高,我国的进口量需求反而会从2000万吨,减少到1500万吨或者1000万吨。因为大豆的需求量其实是受国内的消费者的能够承受的价格水平所影响的。而且我国进口的大豆,除了食用大豆油之外,很大一部分是豆粕,用来供给养殖业,如果养殖业产品的价格上不去,豆粕的价格太高,豆粕自然会被其他蛋白粕所取代。
所以,需求量涉及的是一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两者会相互影响。如果贸易战持续下去,需求量和进口格局都可以相应调整,解决方案有很多。这次的问题其实主要在于贸易战是否会长期持续。
妥协是大概率事件
中美贸易战还在持续,它究竟会是长期还是短期尚无法评估。但从我国未来长期的发展角度来看,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很大程度上会做一个相对的妥协。这一次贸易战中,大豆其实是一个谈判的筹码。原本按照全球发展的大势,我们的关税水平整体水平可能会越来越低,甚至说零关税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长期来看,包括大豆的关税,未来可能完全取消掉。“大家拌拌嘴皮子是可以的,大家吵吵架是可以的,但最后总有人要妥协。当然也不是只有中国妥协,美国也会有妥协,从目前来看,一些关键核心科技还是掌握在美方,而科技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谈判能力。如果中国想长久的和平的发展,还是需要通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通过更加深入的改革开放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美贸易战烽烟再起。继美方提出将对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片提高加征税率后,上周五(8月3日),中国公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距7月6日中美各对340亿美元产品开征关税至今1个月里,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已经波及到具体行业。
大豆只是一个反击点
商务部最新公布的征税清单显示,水果、蔬菜及坚果制品、动物制品等众多农产品依然是征税重点。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对中国农业出口总额为210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分析普遍认为,中美贸易战势必将对两国农业尤其是美国农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冲击。
所以,此次大豆贸易的本质是打蛇打七寸,中国作为美国农业的主要出口国,对进口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能够快准狠的向特朗普施加压力。目前中美贸易还处在一个谈判过程中,双方更多的是增加谈判筹码,接下来的半年、未来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里,贸易战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谁都无法预判。换言之,此次大豆贸易战取决于双方的博弈情况,一旦达成和解,大豆贸易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美豆并不会烂在地里
近日美欧和解,欧盟答应进口更多美国大豆,有人认为欧盟1500万吨的需求量和美国年均约1.1亿吨的大豆产量相比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欧盟大豆市场根本就不能“代替”中国。
事实上,这一战中方高估了大豆贸易对美方的伤害度。据了解,美国的大豆年产量1.1个亿,而近几年的大豆出口量只不过是5000万吨左右,其中7成出口到中国,不到3成出口到欧盟,还有少部分出口至其他国家。如果中国大量减少美国大豆进口,短期内欧盟市场基本无法填补空缺,但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是被迫的反击,如果双方能够和解,那么最终问题可能并不会如此严重。然而,这场贸易战不是简单的加征关税,贸易战双方不是为了互相伤害而互征关税,而是涉及到多方长期利益的一个博弈。我们不能贸然认为如美国网民所说,丢失了中国这个大客户,多出来的美国大豆只会烂在地里。
从另一个角度看,此次中美大豆贸易战只是关税的提高,并不是断绝贸易关系。据了解,自从我国宣布对美国大豆进口加征25%关税之后,美国CBOT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下跌近20%,但我国大豆进口成本却反向的出现了上升,近日更被爆出巴西大豆出口价格比美国大豆每吨高了66美元,溢价已靓子至近4年来的最高点。
所以,一旦巴西的价格涨到增加关税之后的美国大豆价格,美国大豆仍然会成为进口渠道之一。那么此次贸易战1招绝国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我国大豆缺口空间宽裕
“美国少进口一点,就从其他国家多进口一点。”从大豆的全球局势来看,在近几年全球大豆生产格局中,大豆总产量约3亿多吨,其中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为三大主要原产地,其中1/6的产量来自于乌拉圭、玻利维亚等一些国家。客观上看,大豆产量格局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从美国进口少了,势必要从其他大豆产量较高的国家去进口。比如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
除了进口格局的调整,市场自身也会促进我国大豆需求的调整。核心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大豆需求量真的那么高,对大豆的需求不可替代吗?大豆是我国主要蛋白质和油脂的来源,但其中进口大豆主要是饲料需求。一旦成本价格上升,需求会自然而然的随着市场调整。打个比方,如果这一段时间水果的价格和以前的消費价格相比突然间一下涨了很多,你势必就会少吃一点。
除了价格倒逼需求所带来的一定量的缩小,还有一个原因:大豆并不是一个完全刚需的商品,我国大豆需求量并不是固定需要1亿吨。举例而言,目前从美国少进口的大豆可以从其他国家多进口,但如果其他国家的大豆价格也都开始涨得很高,我国的进口量需求反而会从2000万吨,减少到1500万吨或者1000万吨。因为大豆的需求量其实是受国内的消费者的能够承受的价格水平所影响的。而且我国进口的大豆,除了食用大豆油之外,很大一部分是豆粕,用来供给养殖业,如果养殖业产品的价格上不去,豆粕的价格太高,豆粕自然会被其他蛋白粕所取代。
所以,需求量涉及的是一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两者会相互影响。如果贸易战持续下去,需求量和进口格局都可以相应调整,解决方案有很多。这次的问题其实主要在于贸易战是否会长期持续。
妥协是大概率事件
中美贸易战还在持续,它究竟会是长期还是短期尚无法评估。但从我国未来长期的发展角度来看,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很大程度上会做一个相对的妥协。这一次贸易战中,大豆其实是一个谈判的筹码。原本按照全球发展的大势,我们的关税水平整体水平可能会越来越低,甚至说零关税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长期来看,包括大豆的关税,未来可能完全取消掉。“大家拌拌嘴皮子是可以的,大家吵吵架是可以的,但最后总有人要妥协。当然也不是只有中国妥协,美国也会有妥协,从目前来看,一些关键核心科技还是掌握在美方,而科技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谈判能力。如果中国想长久的和平的发展,还是需要通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通过更加深入的改革开放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