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显精彩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23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阅读时,往往只注意粗略的了解大意,不善于去欣赏、咀嚼精彩的细节描写;写作文时,也往往不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只是一味概括地叙述。殊不知,一篇文学作品的闪光点往往就在细节描写上。想一想自己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那些留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也往往是作品中的精彩的细节。请看《红楼梦》中写“笑”的一段文字:“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一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这里写了八个人的笑,全采用的细节描写,十分逼真地写出了各种笑态,十分贴切地反映了人物的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十分精彩的细节描写,他们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范进中举》一文中。有两处关于胡屠户的神态细节描写。第一处,胡屠户带了一副大肠、一瓶酒来庆贺范进进学,“吃到日西时分”,“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第二处,范进中举,喜极发疯,胡屠户被众人请去“治疯”,他“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两处细节描写十分精当、巧妙。衣服不是穿着,而是“横披”,既写出了胡屠户酒足饭饱,浑身发热的样貌,又更突出了胡屠户的俗气和傲气,他目空一切,根本不把穷困潦倒、窝囊透顶的女婿放在眼里。“而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除了表现胡屠户的职业特点和习惯性动作外,更突出了那股盛气凌人的凶劲。平常杀猪,当然要“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治疯”也积习不改,竟然用对付猪的方式来对付女婿,这样写,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令人忍俊不禁。
  俄国著名的小说家契诃夫写的优秀短篇小说《变色龙》塑造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虚伪狡诈的小丑形象。这个小丑一出场,就“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一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样子。这“新的军大衣”一“穿”,他俨然成了救世主。可是,随着“狗咬人”事件的出现,这个小丑却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践踏法律,信口雌黄,装腔作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硬是人模狗样地把一桩“狗案”弄得啼笑皆非,在众人面前,威风耍尽,机关算尽,洋相出尽,只得“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直走了”,活脱脱暴露出夹着尾巴落荒而逃的沙皇走狗的丑态。作者抓住“军大衣”这个服饰细节和一“穿”一“裹”这两个动作细节,十分准确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军大衣”再大,“穿”得再“新”,“裹”得再“紧”,总难遮住卑鄙的嘴脸和丑恶的灵魂。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冬天雪地里捕鸟的乐趣,完全从一个孩子的兴趣、从生活的情趣着眼,写得有滋有味,一幅“雪地捕鸟图”便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他写道:“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文字,一连用了七八个动词,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捕鸟的整个过程。每当学生们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就自然会引起共鸣,不少学生在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也留下过一些童年的印象,不过,经鲁迅先生这么细细一描绘,就变得那么清晰,那么鲜活,那么诱人起来。鲁迅先生善于抓住细微的动作,表现生活的情趣,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这在《孔乙己》、《社戏》等课文中同样可以看到。
  这些细节描写,无论是神态、服饰还是动作,都有很强的表达功能。有时,作者还善于通过细节的对比来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生活,反映历史面貌。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中几个人物穿鞋的细节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徐特立为自费创办家乡的一所小学,省吃俭用,竟然穿着草鞋上课堂;毛泽东的一双布鞋破烂不堪,杨昌济老师拿钱让他买双布鞋,他却买了书来读;刘俊卿家贫如洗,却贪图享受,向积劳成疾的父亲索要七块大洋买了一双高级皮鞋。这些细节,如同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人生追求。
  细节描写得益于作者的细心观察和细腻情感。因此,引导学生鉴赏细节描写、学习细节描写,就要首先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细节,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体验生活中的细节,研究生活中的细节,处处做有心人,处处做有情人,培养细腻的情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情文并茂的好文章来。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改革风生水起,探究性阅读、开放性阅读、自主性阅读、创新性阅读等阅读教学模式逐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探究性阅读提倡在合作的基础上多角度进行文本解读;开放性阅读和自主性阅读则提倡个性化阅读,并从“大语文观”角度来定位语文阅读;创新性阅读则从“死读书”中解脱出来,提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阅读。文章就此提出多元阅读并就其教学实践做探讨。  一、多元阅读的
现在不少高中学校都开设了“唐诗宋词选读”课程,里面节选了大量有关“怀才不遇”的诗词。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该类诗词,笔者认为有必要探究一下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实质及成因。  翻阅中国古典诗词,我们便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古代文人,他们要么悲叹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要么感慨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要么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这些诗人总是认为自己怀有济世之才,却苦于没有遇到明主,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快乐源泉之一,是带领我们走入语文艺术天堂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配合,逐渐在阅读中寻找喜悦,达到理解与领悟生活、体验与感知人生这一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目的。那么怎样教导学生快乐阅读,正确开展阅读教学呢?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具体策略。  一、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挖掘教材。
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水平、作文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构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语文课灵活多变的特点,我们构建了自主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引导精读,自主交流  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应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自由度和参与度,使课堂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自然地完成教学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教师必须明确
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尴尬局面,激活文言文教学呢?    一、“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很多人都认为,诵读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诚然,这毋庸置疑,但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况且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因为他们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中都是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历来有所畏惧,老师也是喜忧参半,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逐句翻译、串讲的做法已饱受诟病。那么该如何破除“言”之障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呢?怎样做才能逐层逐级地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呢?如何确保学生选修的知识有所收获,让选修课确实收到实效呢?  解决这些问题,要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主导思想,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应该更大程度的调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笔者以为,这一学习方式的落实,学生的自主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就会只流于形式,其结果必然是只开花不结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呢?  一、让学生敞开心灵的大门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拥有一颗博大无私、宽厚火热的爱心是每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教
文学是一种开放型结构,这决定了《外国小说欣赏》选修课程是开放型的。综观全书,选编的小说文本是开放型的。选修课程下的小说选本只是纷繁小说史的一些“点”,小说的容量、内涵相对较少,需要通过这些“点”来带动“面”。这个“点”一如一扇窗口是开放的,在学习过程中可由此对诸多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究。小说文本的这种开放型决定了欣赏也应该是开放型的,  文学是一种最具灵性的活动,多元化是小说欣赏的内在要求,小说
一、困惑和现状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英语写作的要求,突出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情感表达的要求。但是写作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在高三英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英语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  现状一:部分教师缺乏对整个高中阶段写作训练的整体规划,对学生没有系统地进行写作指导,缺少必要的语言输入。  现状二:还有的教师在写作
一、 整体设计思想  本课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五单元的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运用Predicting, Skimming和Scanning阅读策略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与消化。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提高,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注重策略指导与运用,促进动态生成。  二、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