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邱广东,广州市广园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初中骨干校长,广州市白云区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第四批骨干教师指导教师,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五届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多次被聘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师大、淮南师院、合肥师范学院国培教学专家。2017年7月14日中国教育报撰文《邱广东,快跑者的慢教育》介绍事迹。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新时代数学》数学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编写组主要成员,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中国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杂志》《教学月刊》《教学与管理》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篇,论文《慢教育的冷思考》被人大复印材料全文转载。
1.据了解,邱校长在数学领域创造了不少“神话”,曾作为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新时代数学》数学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编写组主要成员,能否谈谈您对目前数学教育的看法?
我一直深信,教师站得更高,学生才会走得越远。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基础学科,在基础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方向的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育正在深入人心,不断指导、改进一线教师数学教育理念和行为。但是,当下我们的数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感觉数学枯燥晦涩,老师数学教学程式化,以应试为目标的数学学习变成了机械反复训练的题海战术,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数学应有的生动鲜活的数学思维和智慧没有得到体现,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学的痛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这些年来,我一直把追求回归数学教学的本真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我非常赞同章建跃先生关于“三个理解”的论断,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要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以上三个理解概括起来就是对数学教育的理解,只有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2009年-2018年,我担任安徽省淮北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和安徽省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担任广州市第四批骨干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带领青年骨干教师,“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学生”,思考学生学习数学中遇到的困难,分析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做课改实验,开展课题研究,开展教学交流。所带领的工作室先后培养出5位市学科带头人和一名省特级教师,多人获得省优质课大奖,一名全国一等奖。我们工作室和南京、杭州、无锡、上海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长三角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联盟,先后在南京、上海、杭州举办三届教学研究高峰论坛,有效推动了本区域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您的论文《慢教育的冷思考》被人大复印材料全文转载,请您谈谈发表这篇论文的成因?您眼中的“慢教育”对于当下的教育有着怎样的意义?
教育,是对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其特征更像是农业。受教育功利思想的影响,现在的学校教育很多时候呈现出“大容量、快节奏”“疾风暴雨”特点,“多、快、好、省”的课堂模式被许多教师奉为“圭臬”,教育那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感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在《慢教育的冷思考》一文中表达了对当下一味追求效率的课堂教学的担忧,希望能引起更多教师对教育的“快”与“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引起教育同仁的深思。
我从事教育工作32年,现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我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就是“慢”和“真”。2017年7月14日,《中国教育报》撰文《邱广东,快跑者的慢教育》介绍我的事迹。我认为,慢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日本知名教育学者佐藤学曾指出,“教育,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沉淀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慢教育的应然状态。慢教育本质上蕴含着生命化教育的特征,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推崇和个体成长规律的尊重,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理解教育的本质是教师应该明确的首要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教学的价值取向,还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只有全面、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把学科的教育价值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教育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教育是“慢”的事业,“慢教育”不能等同于低效、无效教育,教育绝不能以“教了多少”和“教了多快”论好坏。“慢教育”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根本,关心知识的溯源与迁移,能有效地促成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教育方可显示其本来面目。
3.2019年12月6日,“广州市邱广东名校长工作室启动仪式”中,您指出工作室以“做有思想有情怀的校长、办有灵魂有文化的学校”为共同愿景,以“成就老师成长,成就学校发展,成就学生幸福”为发展理念,是什么促使您确立这一愿景和理念的动机呢?贵工作室在运作中又是如何落实的?
时光荏苒,转眼我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已经工作了32年。三十多年来,我先后在六所学校工作,从薄弱农村学校到省示范高中到市级重点初中,从安徽教育到广州教育,从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到学科首席教师,从教研组长到教科室主任到校长,到长三角名校长到全国骨干校长,一路走来,在收获幸福和快乐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躬自省自己的教育历程。如果说是什么动力支撑着我,我想,可能与我本人性格和多年对教育的感情和认识有关,教育是崇高的职业,更是值得一生追求的事业。对我而言,我始终对教育有深深的感恩之情,正是源于教育工作,不仅使我个人修养不断在提升、事业不断在进步,同时,也给我这样一个普通教师带来了幸福和尊严。
2019年,我被授予“廣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感到责任很大,使命光荣。我把这一使命当做自己在教育的再出发的起点,广州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是教育发展的沃土。我相信,在全体工作室成员的努力下,我们工作室一定会在“成就老师成长,成就学校发展,成就学生幸福”为发展理念指导下,服务广州教育,为广州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初心就是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我们的使命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校长,我会以“做有思想有情怀的校长、办有灵魂有文化的学校”为共同愿景,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2019年12月21-22日,我们工作室参加了“第十五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校长论坛内容充实,精彩纷呈。通过聆听诸位国内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教育管理知识,也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甚至是思想的冲击。工作室成员在学习后随即进行了研讨交流,希望在今后能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和应用,促进个人的专业品质提升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良性发展。
大家一致认为:名校长工作室今后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示范、指导作用和工作室成员间的团结合作,探索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提升校长管理水平办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名校长工作室成为培养、成就名校长的摇篮。充分利用好工作室平台,不断加强自主研修和实践学习,全力提升个人理论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做贡献,为广州市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新时代,教育面临更多元、更复杂的任务和目标,但其核心使命当数立德树人。德育工作是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的培养关键,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教育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对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工作室研修要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重点,要在落实的途径、方法和效果上积极开展研究,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4.在2020年3月5日,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教体局组织全县各学段教师,通过“创先泰克教育云”平台观看您的《以生命自觉成就教师教育人生》视频讲座,您认为“合格教育人”应具备哪些能力?能否结合您的教育历程、广园中学的教师队伍建设谈谈新形势下教师如何“以生命自觉去成就教育人生”?
教育是门科学,只有把对学生的热爱与教育的智慧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西方有句谚语:“无知识和智慧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我理解,“没有教育智慧的爱也是黑夜中的远征”,教师的教育智慧来源于教师的内心的生命自觉和专业化发展的完美结合。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为老师们明确了努力的目标。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把“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化作“生命自觉”目标和行动,用“生命自觉”的姿态去实践,使得自我生命认同与职业认同相统一,实现幸福的教育人生。
(1)良知自觉。教师要把个人的价值放到社会、国家利益的大背景下考虑,处处反省自己作为教师的社会良知和教育担当,要有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既要教书还要育人,始终把学生的发展当做神圣的使命,决不可随波逐流,向有偿家教说不,向虚假教育说不,时时关注人的发展,而不是关注分数;时时关注学生终生的发展,而不是眼睛盯着升学率。
(2)信念自觉。教育是给人带来幸福的事业,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优秀教师与平庸是格格不入的,优秀的教师应是属于仰望星空的、思考未来的教师,是有思想的教师。面对当下教育的种种现象,做为特级教师始终要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一方面是对生命的意义的尊重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对教育真正意义的敬畏和思考。只有如此才能够坦然面对世俗,坚守教育根本。只有教师站得更高,学生才会走得越远!
(3)行动自觉。三尺讲台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教师只有深深地植根于课堂的沃土之上,才能使得自己教育人生精彩有意义。人的幸福来源于对对事业的不断追求,作为教师,对于教育的追求就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体验。教师的生命价值只有在教书育人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充分得以实现。
(4)反省自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实践 反思=教师的成长。”当下,一些教师的成长无一不显现出这一规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这对我们来说无异于是最好的忠告。为师之道,在不断学习、自我完善。不断学习是提升专业水平、改善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未经思考(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教师不僅是一种职业、一种事业,更是一门艺术。吕型伟先生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让我们以生命自觉的姿态扎根于教育沃土,在对教育的追求中享受到人生的价值和幸福,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1.据了解,邱校长在数学领域创造了不少“神话”,曾作为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新时代数学》数学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编写组主要成员,能否谈谈您对目前数学教育的看法?
我一直深信,教师站得更高,学生才会走得越远。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基础学科,在基础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方向的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育正在深入人心,不断指导、改进一线教师数学教育理念和行为。但是,当下我们的数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感觉数学枯燥晦涩,老师数学教学程式化,以应试为目标的数学学习变成了机械反复训练的题海战术,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数学应有的生动鲜活的数学思维和智慧没有得到体现,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学的痛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这些年来,我一直把追求回归数学教学的本真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我非常赞同章建跃先生关于“三个理解”的论断,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要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以上三个理解概括起来就是对数学教育的理解,只有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2009年-2018年,我担任安徽省淮北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和安徽省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担任广州市第四批骨干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带领青年骨干教师,“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学生”,思考学生学习数学中遇到的困难,分析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做课改实验,开展课题研究,开展教学交流。所带领的工作室先后培养出5位市学科带头人和一名省特级教师,多人获得省优质课大奖,一名全国一等奖。我们工作室和南京、杭州、无锡、上海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长三角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联盟,先后在南京、上海、杭州举办三届教学研究高峰论坛,有效推动了本区域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您的论文《慢教育的冷思考》被人大复印材料全文转载,请您谈谈发表这篇论文的成因?您眼中的“慢教育”对于当下的教育有着怎样的意义?
教育,是对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其特征更像是农业。受教育功利思想的影响,现在的学校教育很多时候呈现出“大容量、快节奏”“疾风暴雨”特点,“多、快、好、省”的课堂模式被许多教师奉为“圭臬”,教育那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感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在《慢教育的冷思考》一文中表达了对当下一味追求效率的课堂教学的担忧,希望能引起更多教师对教育的“快”与“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引起教育同仁的深思。
我从事教育工作32年,现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我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就是“慢”和“真”。2017年7月14日,《中国教育报》撰文《邱广东,快跑者的慢教育》介绍我的事迹。我认为,慢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日本知名教育学者佐藤学曾指出,“教育,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沉淀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慢教育的应然状态。慢教育本质上蕴含着生命化教育的特征,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推崇和个体成长规律的尊重,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理解教育的本质是教师应该明确的首要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教学的价值取向,还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只有全面、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把学科的教育价值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教育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教育是“慢”的事业,“慢教育”不能等同于低效、无效教育,教育绝不能以“教了多少”和“教了多快”论好坏。“慢教育”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根本,关心知识的溯源与迁移,能有效地促成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教育方可显示其本来面目。
3.2019年12月6日,“广州市邱广东名校长工作室启动仪式”中,您指出工作室以“做有思想有情怀的校长、办有灵魂有文化的学校”为共同愿景,以“成就老师成长,成就学校发展,成就学生幸福”为发展理念,是什么促使您确立这一愿景和理念的动机呢?贵工作室在运作中又是如何落实的?
时光荏苒,转眼我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已经工作了32年。三十多年来,我先后在六所学校工作,从薄弱农村学校到省示范高中到市级重点初中,从安徽教育到广州教育,从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到学科首席教师,从教研组长到教科室主任到校长,到长三角名校长到全国骨干校长,一路走来,在收获幸福和快乐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躬自省自己的教育历程。如果说是什么动力支撑着我,我想,可能与我本人性格和多年对教育的感情和认识有关,教育是崇高的职业,更是值得一生追求的事业。对我而言,我始终对教育有深深的感恩之情,正是源于教育工作,不仅使我个人修养不断在提升、事业不断在进步,同时,也给我这样一个普通教师带来了幸福和尊严。
2019年,我被授予“廣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感到责任很大,使命光荣。我把这一使命当做自己在教育的再出发的起点,广州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是教育发展的沃土。我相信,在全体工作室成员的努力下,我们工作室一定会在“成就老师成长,成就学校发展,成就学生幸福”为发展理念指导下,服务广州教育,为广州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初心就是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我们的使命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校长,我会以“做有思想有情怀的校长、办有灵魂有文化的学校”为共同愿景,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2019年12月21-22日,我们工作室参加了“第十五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校长论坛内容充实,精彩纷呈。通过聆听诸位国内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教育管理知识,也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甚至是思想的冲击。工作室成员在学习后随即进行了研讨交流,希望在今后能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和应用,促进个人的专业品质提升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良性发展。
大家一致认为:名校长工作室今后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示范、指导作用和工作室成员间的团结合作,探索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提升校长管理水平办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名校长工作室成为培养、成就名校长的摇篮。充分利用好工作室平台,不断加强自主研修和实践学习,全力提升个人理论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做贡献,为广州市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新时代,教育面临更多元、更复杂的任务和目标,但其核心使命当数立德树人。德育工作是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的培养关键,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教育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对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工作室研修要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重点,要在落实的途径、方法和效果上积极开展研究,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4.在2020年3月5日,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教体局组织全县各学段教师,通过“创先泰克教育云”平台观看您的《以生命自觉成就教师教育人生》视频讲座,您认为“合格教育人”应具备哪些能力?能否结合您的教育历程、广园中学的教师队伍建设谈谈新形势下教师如何“以生命自觉去成就教育人生”?
教育是门科学,只有把对学生的热爱与教育的智慧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西方有句谚语:“无知识和智慧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我理解,“没有教育智慧的爱也是黑夜中的远征”,教师的教育智慧来源于教师的内心的生命自觉和专业化发展的完美结合。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为老师们明确了努力的目标。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把“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化作“生命自觉”目标和行动,用“生命自觉”的姿态去实践,使得自我生命认同与职业认同相统一,实现幸福的教育人生。
(1)良知自觉。教师要把个人的价值放到社会、国家利益的大背景下考虑,处处反省自己作为教师的社会良知和教育担当,要有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既要教书还要育人,始终把学生的发展当做神圣的使命,决不可随波逐流,向有偿家教说不,向虚假教育说不,时时关注人的发展,而不是关注分数;时时关注学生终生的发展,而不是眼睛盯着升学率。
(2)信念自觉。教育是给人带来幸福的事业,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优秀教师与平庸是格格不入的,优秀的教师应是属于仰望星空的、思考未来的教师,是有思想的教师。面对当下教育的种种现象,做为特级教师始终要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一方面是对生命的意义的尊重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对教育真正意义的敬畏和思考。只有如此才能够坦然面对世俗,坚守教育根本。只有教师站得更高,学生才会走得越远!
(3)行动自觉。三尺讲台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教师只有深深地植根于课堂的沃土之上,才能使得自己教育人生精彩有意义。人的幸福来源于对对事业的不断追求,作为教师,对于教育的追求就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体验。教师的生命价值只有在教书育人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充分得以实现。
(4)反省自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实践 反思=教师的成长。”当下,一些教师的成长无一不显现出这一规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这对我们来说无异于是最好的忠告。为师之道,在不断学习、自我完善。不断学习是提升专业水平、改善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未经思考(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教师不僅是一种职业、一种事业,更是一门艺术。吕型伟先生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让我们以生命自觉的姿态扎根于教育沃土,在对教育的追求中享受到人生的价值和幸福,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