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h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简要介绍了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探讨了阻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并就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 发展对策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节约宝贵的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减少化学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讨现代农业的内涵、本质及特征,把握我国现代农业的现状和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由此可见,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大、低劳动、高产出、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形态,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二)现代农业主要特征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有其显著的特征:一是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二是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三是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四是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五是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六是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七是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八是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九是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
  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代性特征,纵观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改革开放前为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主要是从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重在改善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这期间全国各类水利设施资产总值达到1000多亿元,建成了4 700万公顷的灌溉农田、6万多座农村小水电和4700多万千瓦的排灌装机,农业机械工业快速发展,建成了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农机生产厂,农作物品种三次更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初步形成。这个阶段建设速度很快,但走了不少弯路,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2)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第二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注重从发展农业科技事业和引入现代生产要素两个方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而且把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国策。这一时期的现代农业建设开始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道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投入机制、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出现了农业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等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但农业基本建设出现弱化倾向,并开始影响农业稳定增长。
  (3)90年代末至今为第三个阶段。90年代末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农业发展思路逐渐明确,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加工技术、现代营销理念为支撑和先导,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一体化、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体系逐步确立。
  三、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发展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障碍。当前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几个方面:
  (1)农业投入总量不足、比重偏低。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的价格,以价格剪刀差掠夺农业补贴城市工业,改革开放后,“剪刀差”仍然逐年扩大。剪刀差掠夺了巨大的农业利润,使农业的积累受到制约,长期停留在小农经营模式上,同时,政府扶持的科研项目、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工业设计等方面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支持非常有限。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农民自身积累不足,加之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相对于工业投资而言,多年来农业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我国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的生产状态,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一是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明显偏低;二是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不大,不少贫困市、县是“吃饭”财政,农业投入严重依赖国家和省级投入;三是金融支农力度不够。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能力弱,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窄,邮政储蓄在农村只存不贷,农民和涉农企业贷款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2)农业载体功能较差。近些年由于农村取消义务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再加上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农业基础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改造缓慢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此同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也对基础建设、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3)农业规模效益偏低。近几年我国农业结构已逐步优化,但总体上产业规模偏小,再加上受传统农业影响,农民思想观念仍还较落后,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缺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有的超前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和创大业意识。另外受土地流转体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的影响,再加上农民传统思想严重,担心失去土地等核心生产资料,导致流转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土地产出率和规模效益较低。
  (4)农业服务体系滞后。一是农技推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三是技术骨干老化,推广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四是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难以承担农业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五是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农村科技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普遍存在,无法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全程服务。
  (5)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在农产品销售领域,从整体来看,农业市场体系建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产品流通主要还是依靠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被市场“边缘化”。同时由于批发市场流通环节多且链条长等原因,一些优质农产品卖不上价,对外辐射能力差。
  四、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1)牢固树立现代农业意识,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的领导。现代农业是以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是实现了农民组织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发展生态化,并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传统农业的旧观念、旧做法、旧体制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现代农业意识。建设现代农业,主力在农民,关键在领导,特别是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创新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加强现代农业的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发展纲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2)以工业化理念为指导,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实现新跨越。现代农业必须以产业化为支撑,农业产业化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渗透、联合,打破传统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相对分割的格局,形成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从而强化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通过突出地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科学整合资源,培育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推进农业企业向优势农产品集中的区域聚集,可以实现规模效应,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是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平台,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以托管、互换、租赁、入股等形式,将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流转,推动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二是通过贷款、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扶持,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强合作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带动能力,使合作组织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三是采取项目引导、政策倾斜等措施,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级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产业全面发展。
  (3)要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坚持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地方实际,科学制定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产品生产标准。按照“内引外联、内外共建”的思路,采取引入项目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协会农户联动和财政补贴促动等多种方式,加快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化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园区。积极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六个统一”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与此同时着力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以农业科技和现代管理为手段,在农业生产高效循环上实现新跨越。一要大力提升农民素质,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二要建设农业合作组织,培育现代农业发展载体;三要推广实用先进技术,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四要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成农业的金字招牌;五要推广高效循环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5)要努力完善市场化体系。一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鼓励和指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积极创建市级知名、省级著名和国家驰名商标,采取广告营销、展会营销、网络营销等多种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拓展销售市场;二是加快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构建顺畅高效、便捷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帮助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与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经销公司等销售网点建立长期供销合作关系,让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6)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在强化现代农业保障上实现新跨越。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巩固和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加大农村污染源治理力度,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农业装备建设,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推进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机配套水平和使用效率,力争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强气象预警预报装置和系统建设,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其他文献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师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建设人才。然而,近几年出现的高科技犯罪案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科技犯罪,顾名思义,犯罪者都是高智商、高知识、高技能的高科技人才,他们犯罪给社会民生带来的损失与影响是巨大的,触目惊心的。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加以预防这些有才无志的所谓高科技人才,将会成为社会文明安定的头号杀手。为什么会出现高科技犯罪现象呢?原因会有很多,但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
期刊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机构,学校的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随着知识的进步、科技快速发展和人类思想的不断解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也在不断地深入。时代的发展要求当代高校必须进行教育的创新,为社会培养大批人才。本文针对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阻力进行分析,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知识经济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改革开放30
期刊
摘 要:《制版技术》课程是视觉传达及其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选取“包装盒设计与制作”单元进行了全新的教学设计,充分展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与具体的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相挂钩,并完整的阐述了各个教学环节。  关键词: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 项目教学    一、教学前期设计  1.教学设计思想  以“项目教学”为主导,构建特定的学习情境,以任务趋动的方式将课堂教学转变为实际包装
期刊
摘 要:由于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亮度LED发光管的出现,使得大屏幕高亮度LED电子广告屏成为可能。与传统的霓虹灯广告在显示效果及其可修改性上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及LED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高亮度高清晰高性价比的LED点阵广告牌更具市场竞争优势。  关键词:LED 广告牌 设计    一、LED电子广告牌的定义  2011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权威尼尔森公司将户外L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省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发展问题日益凸显,经过长期摸索和建设,城中村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已形成了一定的系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本文通过借鉴其他省会和地区的实际经验,总结出建设石家庄市城中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政策和方法。  关键词:城中村 社会管理 体系建设    在石家庄市,城中村作为城市的特殊建设群,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城中村社会管
期刊
摘 要:元和元年,白居易在其《策林》中用了10篇文章来探讨了礼乐文教的相关问题,其中涉及学习要旨、继承和革新礼乐的原则、释教、淫祀、创作态度、采诗制度等。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不仅体系了其儒学思想,也对儒家诗学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策林》之10篇为探究基础,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来看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  关键词:白居易 礼乐文教观    礼乐文教观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从周代开始
期刊
摘 要:呼吸是歌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声的自然,准确、音准、音质的优美和歌唱时感情表达与呼吸有很大关系,良好的呼吸是正确揭示歌曲音乐形象的必要条件。笔者对歌唱中正确的呼吸与歌唱的用气等做了初步探索,以供大家商榷,不足之处请予指正。   关键词:歌唱 呼吸    一、正确的站姿  前苏联声乐家捷米采娃说得好:“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源泉。”歌唱发声时身体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就不能获得深呼
期刊
在西方美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几百年里,学院绘画艺术始终主导者传统绘画的发展,然而从印象派后期开始,架上传统美术的方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当代艺术思潮的兴起击碎了传统绘画的模式,涌现出各种思想流派和绘画体系,西画东渐,中国就像是新生婴儿疯狂的崇拜和学习缤纷多彩的油画。海外留学归来的刘海粟、潘玉良等力推当时西方新兴的绘画主流体系­——立体派绘画、印象派。莫奈、雷诺阿等大师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的重点也随之而发生重大的变化,即由原来单一培养目标逐渐朝着多元培养目标的方向而转移。而且,教育模式及教学理念也随之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之中,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运用于其中也是近年来舞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创新的模式,对于现代舞蹈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运用于高校舞蹈教学之中,旨
期刊
三维动画教学在各大院校已经较为普及,但是真正能在教会学生软件技术的同时兼备艺术性并且还能对三维动画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研究的少之又少。本论文着重探索在三维动画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艺术性和艺术表现形式更好的为技术服务,从而在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提高学生作品的艺术性,以及提高学生对三维动画创作的艺术把握能力。  一、偏重技术性而忽视艺术性的原因  三维动画在各大院校中都是学生们最有兴趣的课程之一,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