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9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高课堂质量,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目的性;切合实际
  化学是初三才接触到的学科,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有一定的难度。而对教师来说更是一个新起点,对于学生一点有关化学的知识基础都没有的前提下,教学是一个极端困难的事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要求学生能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也是一个极大挑战与尝试,针对有效的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当务之急。提高课堂质量方法很多,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课堂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下面谈谈我在提高化学课堂质量的“问题导学”的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
  问题设计要有目标,而且目标要明确,提问要从整体出发考虑教学的整体效应,每个问题的设计都要为一节课的课堂质量服务。例如《氧气》这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正在呼吸,我们呼吸需要什么气体?氧气为什么能供给我们呼吸?具有哪些性质才能供给我们呼吸?”。这样的问题设计能使学生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学生的目的明确,兴趣就会提高了。在教学中,一定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想在哪问就在哪问的做法应当摒弃。又如在学习纯净物概念时我在课堂上这样问:“由同事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这种说法对吗?错在哪里?”,我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是学生学习纯净物定义一个信息反馈。在教学中我们应以问促思,让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以问导学,让每一个问题为教学环节服务,只有做到有的放矢地提问才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思考问题往往会不全面,遗漏某些条件,得出片面结论,或者在学习新知识时,不善于循序渐进,全面把握住要点,如果教师能不断启发,追问、质疑、概括、小结。那么学生就会比较全面、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切记不要什么问题都要问,要为避免低级的、重复的、漫无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提问绝对不能多而且琐碎,串讲串问,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二、问题设计要有重点、难点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置问题提问。比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理解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3克碳与8克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克,为什么要说是完全反应?不完全反应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不是11克?”。这样提就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参加化学反应”关键字眼上,更能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定义中质量总和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不参加反应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学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巩固所学的新知。
  三、问题设计要有层次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问题,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提高。例如在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元素符号如何表示?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如何表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又如何表示?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方法和步骤?今天我们来解决化学方程式有关书写的问题”,很自然的导入新课。这样设计问题给学生熟悉的知识,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一堂课往往就是这样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
  四、问题的设计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
  问题过易或过难,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制心理。课堂中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就能把球投入篮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成功的喜悦。有很多教师喜欢对基础知识的提问时,面对的是后进生,而对知识难度较高的提问应对优等生。我认为这一点并不可取,对开后进生,将一些创造性、开放性的问题留给他们,即使回答不上来,也不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例如在学完化学式一课题时,我给一些后进生设计这个问题“从化学式C6H12O6能获得哪些信息?”,这样一来后进生能回答一到两点或更多,或者是沾边的回答,学生会感到惊讶,连自己也不相信回答对了,这样反而可以增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化学的激情。后进生之所以差很大程度上就是基础知识,问他们基础知识,他们很有可能以答不上来,这样他们会认为:我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我的化学没戏了,即使答上来也会认为我只能答这类问题,难一点的肯定就没戏了,教师都看不起我,反而刺伤了他们的自信心。我认为:基础知识类的问题,给优等生中脑子快但不踏实的学生,他们往往会有遗漏和不严密的地方,这样优等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进生通过旁听也以学到知识。比如在学完“金刚石和石墨”这些内容后我对某个优生提了这样的问题“请说说石墨的性质以及对应的用途?”,后来这学生却这样回答了。“石墨能导电可做干电池、铅笔芯”,对于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这样回答,很显然学生对基础知识不牢固,回答不明确,不严密,通过这样的提问优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对学习基础知识不牢固及不全面而响了警钟,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会对基础知识的关注度更高,更能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好化学时刻在提醒自己哪些是要特别注意的,找到自己化学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
  总之,教师课堂提问、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问题并进行课堂提问,就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现教师的教学魅力。因此,精彩而有艺术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这样才以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学教学参考》 2011.12
  [2] 姜海崇。初中化学课授课方略[N]。中学生学习报,2010.11
  [3] 陈海峰。如何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09(05):92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而世界上最无私、最神奇的爱是老师的爱。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播撒爱与收获爱的快乐和幸福;真正感悟到了神奇的爱与爱的神奇。  工作中我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孩子--白净的脸上有着不快乐的影子;言语不多,也不爱发言;学习上困难重重:作业记不清,字写得太草,听写字词对的少、错的多,口算速度也不快。他就是班中的王欣雨,在他的学习和生活上有这么多的困难,他能快乐起来吗?望着
期刊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随着教改的深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以致用。因此,英语教学必然也从传统的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向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转变,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日渐凸现。英语口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活跃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
期刊
《新课标》指出: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最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从语文教学角度浅谈一下课堂教学。  一、坚持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坚持提纲式的点拨,仅仅是点到为止,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自然引导,促使学生边
期刊
【摘要】《三国演义》中有一位驰名中外、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这就是被喻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他凭借自己超人的智慧,辅佐汉室宗亲刘备西据川蜀,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他素有匡天下之志,曾数次北伐,以图中原;在辅佐后主多年中,他本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讨伐魏国过程中,他多次出使东吴,联吴抗曹,不失为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但其也有不足之处。  【关键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智慧过人;匡
期刊
当今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剧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在重新审视自己所走过的历程(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迅猛发展的惨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的地理教材在设计、编排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时,更新观念,以“启发式”的教学为主线。教学
期刊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一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感到枯燥乏味,对数学没有兴趣和热情,因而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产生厌烦和自卑的心理。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甚至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情感目标,并在不同学段划分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体系。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评价学生
期刊
集体备课备什么?有人这样问过我。思索之余我想起了我看见过的许多现象:有的老师站在展示课的讲台上不知道做什么,眼睛不敢看听课人,甚至连学生他都不敢看;有的老师走上讲台了,但是找相应的教具就花费了很多功夫;有的老师在课程流程中想展示自己理想的图片,可是怎么也不能把图片贴上墙;还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对使用学具不小心划伤手的学生不知所措……所有看到的一切,我认为除了教师自身素质外,就是课前准备得不够充分,也就
期刊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企业需要的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措施。为此,目前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开展校企合作。本文对中外校企合作模式做了综合性的比较,提出了促进校企合作有效发展的几点思考和举措。  【关键词】校企合作;国外模式;国内模式;比较;思考和举措  一、国外校企合作典型模式  国外校企合作典型模式主要有一下模式:  1、德国“双元制”模式。  德国实施的是“双
期刊
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1925年1月,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中国共青团。  这个光荣的组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队伍前列,在建立新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骨干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期刊
【摘要】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如痴如醉的情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诱人的魅力。教师可以因文制宜、因时而设,积极创设出审美的情境,诱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充分张扬他们的鲜明个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心境,才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措施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