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御制品操纵明清漆器行情升降(上)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岁末,香港佳士得秋拍“千文万华——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专拍将中国漆器拍卖行情推至新高峰。是场专拍系中国市场2000年以降第二场漆器专拍。据前往香港竞拍的北京清赏阁主王冬透露:拍场人满为患,大部分拍品成交价远远超过估价,令业内行家大跌眼镜,精品多数被港台藏家收入囊中。35件拍品成交26件,成交额9302.4万港币,2件明代剔红漆器的成交价打破了中国漆器拍卖世界纪录:明永乐乾隆御题剔红雕双凤莲花盏托以3314万港币被台湾收藏家陈德福竞得,明洪武剔红瑶池祝寿图菱花式盘以2306万港币拍出。
  专拍中的多件漆器孤品皆创高价:602万港币成交的明嘉靖剔犀如意云纹六方执壶,创中国市场剔犀漆器的成交最高价——执壶高23.8厘米;直径16.2厘米的“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填金款剔彩龙凤戏珠纹渣斗,拍出542万港币;长29厘米的元代黑漆嵌螺钿荣归图长方盒,以506万港币创元代同类漆器中国市场最高价,方盒刻有“螺钿匠尹俊华”款,是元代漆器中非常罕见的刻款器;134万港币拍出的明成化剔红灵芝双龙纹长方盘,是成化朝最贵的漆器;88.4万港币成交的明隆庆剔红云龙纹圆盘,是已知私人收藏中唯一带铭款的隆庆漆器。
  王冬空手而返。他中意的“大明隆庆年制”官款剔彩盘,拍出了88.4万港币,远超预期。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品位最高的一场私人收藏漆器专拍。收藏家李经泽约藏700多件漆器,是已知收藏中国漆数量最大的藏家。国内出版的《中国漆器全集》都曾借其藏品。此场次上拍仅是其藏品的冰山一角。李经泽早年曾迁居日本,收藏漆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藏漆器主要以元明制品为主。”
  


  2001年4月30日,香港佳士得推出一场欧洲私人收藏漆器专题拍卖,26件拍品成交24件,成交额3954.62万港币,多数拍品成交价高出估价数倍,掀起了中国市场第一轮漆器拍卖高潮。其中,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拍出了1214.5万港币,是首件价格突破千万元的漆器。因鲜有中国藏家竞得高价品,大部分被欧美藏家竞走。
  其后,中国藏家逐渐将目光投向漆器,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等公司每季都增加漆器拍品数量。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隆重推出的“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拍,虽仅上拍十数件漆器,但品种丰富,来源可靠—都曾是著录于《中国古代漆器》《髹饰录解说》中的参考品,对内地的漆器收藏起到了重要的普及作用。200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龙游帝苑”专拍推出的两件漆器再创高价:明永乐剔红雕漆赶珠云龙纹盖盒拍出了1126.24万港币,是中国市场第二件价超千万元的漆器,明嘉靖剔红雕漆赶珠龙纹八仙贺寿图盖盒以286.24万港币成交。
  由于大古董商Eskenazi、J.J.Lally等人的介入,2006年欧美市场漆器价格大涨。纽约苏富比春拍,明永乐剔红庭院人物图大盘以119.2万美元成交海外市场首件价超百万美元的中国漆器。2007年,法国巴黎PIASA公司秋拍,推出了欧美市场唯一的私人收藏中国漆器专拍——“PROFESSOR&Mrs R.de STRYCKER珍藏”,明嘉靖剔犀黑漆如意云纹执壶创出了154.3752万欧元。
  综合2000年以来的漆器拍卖看,唱主角者乃元、明、清三代的剔红漆器,数量约占市场九成以上,高价品亦九成出自剔红器。究其原因,主要是宋代以前漆器基本都是考古出土物,脱水保存难度和成本高,且大部分收藏于公立博物馆,私人很难接触到。宋元时期占主流的素漆器虽然年份高,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但数量稀少。元、明、清三代的螺钿、戗金等漆器因保存不易,且市场精品不多,难引起藏家的兴趣。而剔红漆器是明清雕漆的主要生产品种,受永宣及乾隆宫廷审美风气的影响,两代生产大,传世精品多,造型咸备,髹漆工艺复杂、层次多,不易损坏,即便偶有破损,修补容易,因此受到了藏家青睐,尤其是出自名家之手,或者是带有年款的器物。如中国嘉德2006年秋拍550万元成交的清乾隆脱胎朱漆题诗菊瓣形盖盒,因外底内刀刻有填金的“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且款四周环绕刻有一首乾隆的御制诗,估价25万至35万元,成交价相当估价的20倍。
  剔红之外,以一色漆器、剔彩、剔犀及戗金、百宝嵌等漆器的行情较好。笔者粗略统计了近8年来的漆器拍卖行情,将十余类漆器的行情略述如下:
  
  剔红为王,永宣之后数乾隆
  
  剔红就是雕漆中的雕红漆,是元明清三代漆器中数量最大、品种最丰富的一类,公私机构所藏明清漆器,八成以上为剔红器。与雕漆中的剔黑、剔黄、剔彩、剔绿因制作技法相同,故皆归于剔红一类。历年漆器拍卖中,价高者十之八九都是剔红漆器。据笔者统计,历年约5件成交价超过千万元。
  


  以香港佳士得李氏家族旧藏专拍为例,35件拍品中剔红漆器占到了15件,纵贯宋、元、明、清四代。明永乐乾隆御题剔红雕双凤莲花盏托足内以针刻“大明永乐年制”楷书款,宽17.5厘米,为金属胎,通体素地雕朱漆花纹,盏外壁及盘心雕双风缠枝莲花纹,盘外壁和足雕缠枝莲花,托内褐漆刻填金乾隆御题诗。原为英国著名收藏家大维德爵士夫妇旧藏。湖北武汉北宋墓葬出土过此种造型的黑漆实物。此器被誉为永乐御制漆器的巅峰之作,相同的永乐款盏托仅有2件,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但这两件均无乾隆的御题诗。永乐帝酷爱雕漆,迁都北京后,从全国征召雕漆高手,在北京设立果园厂,专门雕制御用漆器,所制器物工艺水平直追宋元,将漆器制作推向了顶峰。拍场上的天价漆器都为永乐御制器。专拍中成交的洪武菱花式盘宽34.3厘米,木胎,盘心的圆形开光内,以锦地上雕刻苍松、桃树、梧桐、山石,主题人物是西王母及二仙女,西王母身穿大袖长袍,头戴凤冠,手持笏板,身后祥云弥漫,二仙女掌扇,王母前一仙女手托蟠桃,右侧二仙肩背灵芝等物前来祝寿,雕刻精细,充满吉祥之意。目前尚未发现与此类似的永宣漆器制品,此盘著录于《中国漆器全集》《中国漆器精华》。有行家指出,“李经泽将此盘的时期订为洪武,但是实际上从工艺看,应是宣德之后的制品,构图、漆质、磨工与宣德传世器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香港佳士得2001年漆器专拍中,曾以1214.5万港币成交过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盒直径32厘米,刻“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盒是存世尺寸最大的永乐牡丹纹盒,被欧洲买家竞走。200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也以1126.24万港币拍出过一件明永乐剔红雕漆赶珠云龙纹盖盒拍卖,盒直径23厘米,刻有“大明永乐年制”及后刻的“大明宣德年制”双款。此盒是少见 的云龙纹剔红漆器,也是宣德改永乐款的典型器,所知此类改款的永乐剔红漆器存世数量不超过30件,北京故宫有13件。“永乐雕漆纹饰一般以花卉最为常见,人物次之,龙纹饰最为稀少。”类似的龙纹漆盒仅台北故宫收藏有1件,尺寸、纹饰、刻款方式皆与此盒一致。上海博物馆、日本东京博物馆藏有宣德款的龙纹剔红漆盒。2006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一件直径34.3厘米的明永乐剔红庭院人物图大盘拍出了119.2万美元,此盘多次现身拍场,早在1988年就拍出过286万港币。
  宋元剔红器物成交的数量较少,价超百万元的仅十余件。200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成交过一件南宋剔红花卉双鸟纹圆盘,直径26.5厘米,224.5万港币,是最贵的一件宋代剔红漆器。元代传世器略多于宋代,2006年北京诚轩秋拍407万元拍出的元代张成造剔红牡丹纹盘,直径20厘米,近圈足处刻有“张成造”直行楷书款,木胎,盘内外黄漆素地上髹朱漆百道,“口沿圆厚饰锦纹,风格与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元代嘉兴杨茂造剔红梅花纹盘口沿装饰相同,盘心布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盘相似,均以一朵盛开的大花为主题纹饰,四周辅以四朵小花装饰。此盘心满雕一朵盛开的牡丹,四周伴有含苞微绽的花蕾四朵,牡丹枝叶舒卷自如。外壁亦雕刻四朵缠枝牡丹装饰,底髹黑漆,断纹自然。”原为日本藏家收藏,1976年著录于《龙泉集芳》。张成、杨茂、彭均宝三人是元代最著名的雕漆名家,张成擅剔红雕漆,传世作品稀少,且多收藏于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张成款的剔红栀子花图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剔红挟杖观瀑图圆盒、安徽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剔犀漆盒。张成子张德刚被召至北京果园厂,承父业,为明代皇宫雕刻漆器,“奠定了明早期宫廷剔红漆艺的风格”。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348万港币成交的元代剔红莲塘纹盘,直径28厘米,盘底则刻有“杨茂造”的手写款。
  


  明晚期以嘉靖、万历的传世雕漆数量较多。2004年香港苏富比秋拍“龙游帝苑”专拍以286.24万港币成交的明嘉靖剔红雕漆赶珠龙纹八仙贺寿图盖盒,直径20厘米,所雕八仙人物图案是嘉靖朝宗教主题的典型纹饰。去年李氏家族旧藏专拍中,明万历剔红龙凤戏珠纹长方盖盒也拍出了290万港币,盒呈委角长方形,通体在锦地上雕朱漆,盖面是龙凤戏珠纹,盒壁和盖边四周雕缠枝花卉纹,底刀刻填金“大明万历壬辰年制”楷款。值得一提的是,专拍中出现了一件直径16.2厘米的明代隆庆剔红云龙纹圆盘,以88.4万港币拍出,是所知民间收藏中唯一一件刻有隆庆纪年款的漆器。盘心双弦纹圆形开光内雕一条飞龙,盘壁及盘背雕双龙赶珠纹,盘底正中刀刻填金“大明隆庆年制”楷款。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张荣统计,“包括本拍品在内,隆庆朝官款漆器只有四件,分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日本东方漆艺研究所。”
  清代剔红漆器以乾隆朝制品量大工精,价格最高。香港苏富比成交过两件代表品:2006年春拍“宝腾隆盛”专拍以572万港币成交的清乾隆剔红乾隆御制诗笔筒,高10.1厘米,刻“乾隆御制”四字款,笔筒直壁刻《小园闲咏五首》,是非常少见的漆笔筒。乾隆时期漆器制作再度兴盛,各种器型皆有,但纯以诗文为主题的漆器数量不多。2005年伦敦佳士得春拍,清乾隆御题剔红百宝嵌枋寮战图挂屏以43.36万英镑成交,此屏是清代漆雕挂屏代表作,图案主题是乾隆时期平定台湾林爽文等叛乱事件,乾隆皇帝曾将此次大胜列入一生十大武功。
  剔红漆器之外,剔彩、剔黑器成交价较高,少见剔黄、剔绿器,高价品多出自嘉靖、万历、乾隆三朝。去年李氏家族旧藏专拍中,80万港币拍出的南宋剔彩缠枝莲纹折沿盘是拍场所见年代较早的剔彩漆器,盘直径18厘米,盘心圆形开光内雕盛开的花卉为主题纹饰,表面为红漆,“从刀口断面可见红、褐、黑三种色漆重叠使用”;明嘉靖剔彩龙凤戏珠纹渣斗拍出了542万港币创嘉靖朝剔彩漆器价格之最,渣斗造型脱胎于当时的瓷器,剔彩见有红、绿、黄等色,颈部雕一对龙凤飞舞图,腹部亦雕龙凤图案,底正中刀刻填金“大明嘉靖年制”款,是少见的嘉靖漆渣斗。去年香港佳士得春拍还以480.75万港币高价成交过一件明万历的剔彩跃龙捧寿长方形宝盒,宽32厘米,刻有“大明万历乙未年制”款。乾隆制品价格最高的是一件御制剔彩雕漆春寿宝盒,直径35.8厘米,去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皇尊瑰宝”专拍中以592.75万港币拍出。盒刻有“大清乾隆年制”“春寿宝盒”款,原为日本万野美术馆旧藏品,具有5种彩漆,是乾隆御制仿嘉靖漆器的代表品,代表了乾隆漆器的最高水平,早在2002年万野美术馆释出时,拍卖价即高达100.91万港币。
  剔黑漆器成交价普遍不高。2001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以334.5万港币拍出一件元代剔黑花卉鸟纹莲式盘,盘尺寸巨大,宽达40.6厘米,工艺精湛,髹漆厚重,是元代剔黑器的代表品,被上海博物馆竞得。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84万港币拍出的16世纪剔黑狮子八吉祥纹长盘,是拍场上明代剔黑漆器的代表品,长盘长44.4厘米,盘心八瓣菱花形开光中心雕一瑞狮,八边各雕八吉祥,寓意祥瑞。
  
  一色漆器朱漆价昂
  
  一色漆器常见朱、黑、紫三种,绿漆物品罕见。战国、秦、汉时期,除统治阶级用朱黑两色或加彩绘的漆器外,中下层民众多使用素黑漆器。宋代漆器也以黑漆数量最多,《髹饰录》将黑髹列在首位,是中国早期漆器中最常见的品种,早期文献中“凡漆不言色者皆黑”。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在《髹饰录解说》指出,“纯黑色的漆器是漆工中最基本的做法,许多文饰都是在黑漆做成之后加添上去的。”《髹饰录》中提到的一色漆器有“黑髹”“朱髹”“黄髹”“绿髹”“紫髹”“褐髹”“金髹”几种。明清一色漆器多绘纹饰,常见各类小件日常用器及文玩用品,清代道光年间江苏扬州漆工卢葵生所制器最为有名。
  


  宋代是素黑漆器大量生产的时期,明清时期有所减少,常见黑漆描金、黑漆加彩绘及镶嵌螺钿者。去年李氏家族旧藏专拍成交过两件宋元黑漆传世品,其中以元代的黑漆嵌螺钿荣归图长方盒价格最高,506万港币,盒长29厘米,呈天盖地式,通体髹黑漆,以螺钿镶嵌人物故事图。盒面刻有“螺钿匠尹俊华”款,是典型的有年款、工匠款的元代黑漆器;宋代黑漆葵瓣式盘以74万港币成交,宽14.6厘米,呈七瓣葵花式,花瓣相叠,内外髹黑漆,光素无纹。宋代的漆器与瓷器一样,以光素单色漆器为代表,朱漆、黑漆主要品种。“俪松居长物”专拍曾出现过2件黑漆家具:清中期木胎加铜丝编织黑漆小箱以6.83万元成交,箱的底面及里皆髹黑漆,断纹细而美;清早期黑漆小几拍出了17.6 万元,宽50.5厘米,表面髹黑漆,无纹,里髹紫漆,通身有断纹,几面蛇腹间流水。唐宋时期,黑漆也被广泛应用于古琴的制作上,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493.6万港币成交了北宋黑漆“虞廷清韵”琴。
  2006年中国嘉德秋拍550万元拍出的清乾隆脱胎朱漆题诗菊瓣形盖盒是为清代朱漆代表品,原为存仁堂旧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有同类制品。盖盒直径15.5厘米,菊瓣形,内外通体髹朱漆,足内髹黑光漆,外底内刀刻填金“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款四周环绕御制诗一首,署“乾隆丙申仲春月御题”,及“比德”印。最珍贵的是盒内所落的几枚印章:“北京内务府验讫”“内务部验讫”“奉口验讫”等,行家指出此盒是清官造办处向苏州漆作定制的御用之物。
  2008年高价成交过5件朱漆漆器,皆出自香港佳士得:春拍的清乾隆朱漆描金万福如意五层盒以96.75万港币拍出;秋拍李经纶家族旧藏漆器专拍中一举拍出3件宋代制品,南宋朱漆盏托和宋代朱漆葵瓣式盘皆以104万港币成交,盏托宽16.5厘米,由托子和碗套合而成,盏托外通体髹朱色漆,碗内髹黑漆,碗、托口沿和足圈镶金属边;宋代漆盏托多见光素无纹者,此为代表品。葵瓣式盘宽18.7厘米,呈七瓣葵花式,镶金属边,内外皆髹朱漆,盘面片纹呈“牛毛断”,纹细如发,是年代久远漆器的突出特点;宋代朱漆梅花式盘以13.75万港币拍出,宽17.8厘米,盘呈六瓣梅花式,盘心漆面有裂纹。瓷杂专场中明永乐戗金麒麟纹朱漆盈顶箱拍出了68万港币,所绘麒麟纹象征礼教和儒家风范,此类箱出自明代宫廷。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稍大的云龙纹戗金朱漆录顶箱,1971年出土于明鲁王朱檀墓。这种箱子的式样最早出现于唐代,到明代箱的形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仍做成录顶盖。
  金漆有贴金漆、金髹、浑金漆之称,是在器物周身贴金箔,明清传世的金漆实物多见佛像,盘碗类器物少见,明清木雕佛像常以金漆装饰,拍场上多见清代制品,去年香港苏富比秋拍62万港币拍出1对清乾隆金漆木贴竹簧寿山福海图太平有象摆件,高逾30厘米。
  黄漆、绿漆器物数量最少,多数是与其他色漆配合使用。北京保利去年春拍以280万元成交过1对清乾隆紫檀框黄漆嵌百宝鹿鹤同春御题诗挂屏,屏心为米黄色漆地,其上以各色玉石镶嵌柏鹿图和松鹤图。近代以多宝臣所制黄漆器最为有名。绿漆历年仅2001年香港佳士得专拍中出现过一件标为宋代的绿漆撇口碗,直径12厘米,估价5万至7万港币,并未成交。王世襄指出,“纯绿现而光素的前代漆器,实物不多”,但明清时期的描漆和剔彩漆器中多用绿漆。
  


  民间收藏的传世紫漆代表品首推“俪松居长物”专拍中891万元成交的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琴长121厘米,“至德丙申”隶书刻款(唐肃宗元年,756年),此琴是传世名品,著录于《国宝大观》《中国古代漆器》《锦灰堆》等著作。王老鉴赏:琴为桐木胎,鹿角沙漆灰,“正面蛇腹断,背面流水断,额上有冰裂纹”,琴身所髹紫色如栗壳(《髹饰录》中言紫髹有雀头、栗壳、铜紫、骍毛、殷红等数种颜色),“除弦路间及棱角有数处经过修补外,色大部分是当时的原漆,在唐琴中是少见的。”此琴原为北京著名琴家多宝臣旧藏,1948年王世襄、袁荃猷“以饰物三件_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画大观》换得黄金约五两,再加翠戒三枚”从多宝臣之孙章泽川手中求得,其中1枚最佳的翠戒原为王世襄母亲遗物。得此琴后,王老夫妇请金禹民在琴上镌刻八分书题记“世襄、荃猷,鬻书典钗,易此枯桐”。
  光素的褐漆器物明清时期少见,传世品多见宋代制品,以李氏家族旧藏专拍中的宋代褐漆梅花式盘较具代表性,盘宽13.4厘米,以18.75万港币拍出。盘呈六瓣梅花式,随形圈足,通体光素无纹,内外髹褐漆,口镶铜边。(待续)
其他文献
今年4月的一天,朋友约我去看某拍卖会的预展,行前向我说明这次参拍的古代书画部分是重头戏,其中有某海外收藏名家的拍品二十余件,不可多得,不可不看。这当然掀起我往观古代书画精品的欲望,可谓蠢蠢欲动。我实话对朋友说,但愿你让我看到的不再是将我半残的身体拓展成为全身瘫痪,如此你德莫大焉,善莫大焉。谁知,言犹未尽,事情就发生了,当我看到一札标明是赵孟頫书《风釆帖》时,不啻顶门轰雷。心想:这札东西原本在台岛,
期刊
2007年7月中旬,翼城县大河口墓地被盗,9月19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和翼城县文物旅游局组成的大河口墓地考古队开始对其进行发掘。此前,翼城县文物旅游局已经对大河口墓地进行了文物勘探,探明这里是一处至少埋藏有120多座墓葬的西周墓地,墓葬均为土圹竖穴墓。  翼城县大河口墓地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北台地上,西距翼城县城约6公里。墓地北高南低,北倚二峰山,南面浍河支流,西北为浍河干流,
期刊
许多人都知道,翁同解(1830~1904)是晚清重要的古书画收藏家。但是恐怕连他自己在内,很少有人会想到他会因为收藏古书画而招致巨大的麻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十月朔,廿二日,北京。这一天,有机会看到京城《邸报》的各种官僚立即读到了一条消息,是昨天的一道圣旨,将四个月前刚刚被开缺回原籍的翁同龢再加严办,永远革职:  翁同酥授读以来,从未将经史大义凯切敷陈,但以怡情适性之书画古玩等物不时陈说
期刊
前些年在报刊上读到过米芾绢本和纸奉《离骚经》的讨论文章,当时仅仅觉得若就两本《离骚经》的书法优劣,还是纸本的要优于绢本的,然后就没有再多在意这件事情。时隔不久,大约是在2004年的一次出差期间,途经泰山,随行的同事要去拜拜泰山,我因上过泰山很多次了,相约在山下等他。因为无聊,顺道就在附近的笔店纸店书摊上逛悠,无意中却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宋米芾书离骚经》,因为好奇就买了下来。出了
期刊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月14日(北京时间1月15日),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与美国助理国务卿戈利·阿玛利女士在美国国务院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中美谅解备忘录》)  这份名称冗长的备忘录将有效阻止中国文物非法流入美国,切断文物走私重要的终端市场。“这是在中美建交30周年
期刊
市场是在“理性调整”,还是市场在调整人们的理性?    习惯了“秋拍”扎堆的冬天,奥运快车尚未开到伦敦,金融海啸掀起的巨浪频频袭来。各路拍前的宣传仍旧如火如荼,陆续交出的成绩单依然骄人,令困境中苦苦挣扎的其他行业侧目,一边是制造业的风吹雨打,一边是拍卖业的闲庭信步。按拍卖界人士判断,这仍是理性调整。  记得数年前,我们公开警示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泡沫风险时,被不少业内权威人士谓之为理性调整,许多跟
期刊
康熙皇帝,8岁登基,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智擒鳌拜,平定三藩,亲征蒙古,驱除沙俄,收复台湾,巩固了其封建统治地位。同时,在国内采取兴修水利,奖励农耕,减轻赋税等一系列措施,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此时国内经济繁荣,工商业兴盛,海外贸易发达,有助于制瓷业的发展。康熙三年宣布:“班匠价银,改入条鞭内征收”。由于工匠制度的改革,使广大手工业匠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摆脱了匠籍的
期刊
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今天,一个河南来的老乡带来了一件汝窑瓶,说是家里流传下来的。  此瓶敞口,长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收,足外撇;天青釉,釉色透明,有较强的玻璃光泽;通身布满大小开片。开片较浅;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釉面气泡密集。底部有“裹足”支烧痕迹,但支烧痕迹较粗,胎为香灰色,微微泛白,胎质较粗。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宝丰清凉寺,传世文物极少,南宋《清波杂志》已有“近尤
期刊
丁酉腊月,寒气逼人。友乘夜航来昆。我与妻接机送至下榻处已是凌晨一时。知我怀古玩物的好友不及寒暄即拿出一只雪白的梅花竹石纹青花釉里红斗笠碗:“专门帮你收的”,他说,“大明宣德款,康熙官仿官,美得不得了。”  初雪的白,宝石的蓝,朱砂的红。  凛冽的寒气中悄悄漫溢出梅花的幽香。  小时候,深深痛恨的莫过于洗碗。不仅是零碎得烦人,打破了还要挨打。参加工作后分内分外任事反而不敢懈怠,直至多年后一位善良的女
期刊
今年6月初,我应邀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文化村参加中华玉文化中心成立大会,会上获得了一批学术著作和学术资料。其中蒋卫东研究员的新著《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研究》一书令人爱不释手,雅致的装帧,精美的印刷,全面的论述,优美的文字,精选的图片,高深的立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会议期间我把此书浏览了一遍。收获良多。回南京后,阅读兴致依然很浓,于是我把书房中有关良渚文化玉器研究的著作重新翻阅了一遍,并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