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离骚经》与米芾书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392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在报刊上读到过米芾绢本和纸奉《离骚经》的讨论文章,当时仅仅觉得若就两本《离骚经》的书法优劣,还是纸本的要优于绢本的,然后就没有再多在意这件事情。时隔不久,大约是在2004年的一次出差期间,途经泰山,随行的同事要去拜拜泰山,我因上过泰山很多次了,相约在山下等他。因为无聊,顺道就在附近的笔店纸店书摊上逛悠,无意中却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宋米芾书离骚经》,因为好奇就买了下来。出了店门又在隔壁的笔店里买了几支笔和几张纸,一兴奋就忘了和同事相约等他的事情,匆匆赶回宾馆,忙不迭的展纸吮笔,从“帝高阳之苗裔兮”临起,当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句时,狐疑之心大起,暗问:这是米元章的字吗?正痛苦思索的时候,门“咣当”一下子开了,同行的同事进门就发难:“你不是说好了要等我吗?”我才要辩解,他的眼光忽然停在这本帖上了,“咦,这不是那本纸本《离骚经》吗?哪儿买的,快带我去,我也得买一本。”
  “不怎么样,劝你还是别买了。”
  “怎么,你也看出问题了?”他盯着我问。
  “敢情。”
  “就是为这个才买!”
  事情过去之后,我一直心里萦绕着这本《离骚经》的困惑。我也曾问过那位与我同行的同事:“为什么你不写文章澄清一下呢?也好给我指点一下迷津呀。”他摆摆手,说:“弄清楚了也就索然无味了,这世上都是不明白的人在说,真明白了,懒著一字呀!”我想我这位同事黄老的东西看得多了,超脱,不似我这等“非要整明白了的不明白人”。但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啊,我把我的困惑讲出来,是要取得大家的评判,也好将困惑的阴霾一扫而光,真正认识米元章的书法艺术。
  这几年,我总是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写也罢看也罢,沉浸在米芾书法艺术的学习和享受中。逐渐,米元章的书法大致形态和用笔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同时也倍感前辈大家张蔥玉先生认识问题的准确。张蔥玉先生曾经说过:“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有他的特点,如果是我们的熟人。一听发音,便知道他是谁;又如写字,每个人也有他的特点,相处久了,一看笔迹也自然知道是谁写的。古人书画,我们也能识别辨认,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熟悉某一家的风格特点,就能做好对这一家作品的鉴定工作。所以说书画鉴定是完全可以学会的,并无神秘玄妙之可言。”所以,我个人认为,通过这些年对米书的学习和探讨,这个纸本的《离骚经》虽然书法流畅,点画精到,但它不是米法,不应将其归人米芾名下。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工、海岳外史、鹿门居士、淮阳外史。祖居太原,后迁襄阳,最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我们援引侯镜昶先生《书学论集》中所言:“据米芾自述学书过程,先习唐楷,由颜而柳,由柳而欧、褚,学褚最多,后研法帖,入魏晋平淡。行书得力于李北海、唐太宗,上溯王献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米芾学习书法的大致轨迹。一个人的学书过程,是一个漸次上升的过程,归结到米芾本人,不论是从侯镜昶先生所说,还是一般认知,可以肯定的是米芾是以王献之书法作为皈依的,用米芾自己的话说:“吾书无一点王右军俗气。”话昕着我们可能不受用,但道理上我们却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如此,我们先来看看明人丰坊在《书诀》中对二王的认定:“右军用笔内撅,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这段话丰坊说得很有问题,在书法用笔方面,目前基本达成共识的是,笔锋只有偏正(中)之说(偏锋常为画家所用,书家不为),而正(中)锋里面就包含有正侧二种。只不过存在笔锋人纸后,笔杆起倒时间的长短而已。我们再来看一则清人朱履贞《书学捷要》中的故事:“米元章授陈伯修父子提笔之法曰:‘以腕著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曰:‘提笔亦可作小字乎?’元章笑顾小史,索纸书其所作《进黼康赞表》,笔画端谨。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一如大字。伯修父子相顾叹服,因请其法,元章曰;‘此无他,但自今以后,每作字时,无一字不提笔,久久当自熟矣。’故拨镫悬臂之法,造诣无穷,古之能书者,无不皆然。”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王羲之书法偏用指力较多,笔杆覆倒的使用要比王献之灵活得多;而王献之则长于悬臂,指腕肩三位一体,故其笔锋侧势人纸后,迅即立起,进入中锋使转,连绵草是其长项。用今天的话说,王羲之书法点画精致,王献之书法则气势迫人,二人互有短长,否则书法史上岂有二王之称?
  现存上海博物馆王献之书法作品《鸭头丸帖》,是传世公认的王献之法书摹本,我们是否在其中看到一些米书与小王书的某些联系?再有如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王献之《地黄汤帖》摹本,那种纵横宕逸的气势,我们也是感觉得到的,确是要破纸而出。……
  对于王献之书法中体现出的那种凌夺不让,却又恪守法度,不走狂怪的风格,米芾是佩服的。眼光也是独到的,从他临摹的《东山松帖》《中秋帖》《鹅群帖》便可见出端倪。他尝自云:“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松,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病字也。”
  在我们对米芾的书法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回过头来再看一看这个没有署名的《离骚经》。卷末有明人李东阳跋:“南宫书东坡称为超逸入神,今观其温润缜密如此,然则书可易言哉!克温学士深于书者,偶出此卷,因相与评之。”对于古代的一个老夫子,他的话我们尽管要听,但却不能不加分析的滥听,自近现代科学技术昌明之后,我们眼中可视、手边可及的材料,作用于比较而言,远比古代丰富得多。以宋《淳化阁帖》为例,它是继唐代勾摹技术之后的又一种传承古代名人法书的形式,虽然下真迹一等,但毕竟不是真迹,错讹在所难免。米芾《海岳名言》中说:“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得真迹观之,乃得趣,”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索的地方,
  继之,又有清乾隆皇帝的跋语:“昔之评芾书者曰:‘超迈入神’、曰‘沉著痛快’,此册殆兼有其美。余固以端庄流丽目之。石渠宝笈藏米书多矣,无出此右者。即以米书论,亦当推为后来居上,又岂效颦者所能仿佛哉!斯盖有目共见,虽不署名,何伤譬之珠玉在,前人皆知而宝之,珠玉固未尝自街其名耳。”
  最后,还有于敏中、王际华、梁国治、董诰、沈初等人奉旨题跋:“右离骚经墨迹凡二千四百余字,首尾完善,法书中至宝也,李东阳跋为米芾书,称其温润缜密,懂其昌容台集亦载米元音行书离骚,宜兴吴民部所藏,真海内奇观……(文冗不录)。”
  这册《离骚经》,前后共两千四百 余字,一气呵成,确实是件了不起的作品。全篇精神统一,毫不涣散,足见书写者之功力!如果乍观此册,“米书”的相貌宛然目前,呼为米老书可能是“当然”,但此作经不起细看,不是看出“马脚”,而是根本就不是米芾所书!之所以它很抢眼,我们揣测是书作者不是临摹,而是自运。乾隆皇帝称誉的“石渠宝笈藏米书多矣,无出此右者。即以米书论,亦当推为后来居上”的话,应该是虚誉,因为是书作的所谓“超迈入神”和“沉著痛快”和我们习见的米书,差距很大。米书的“超迈”就是不俗,而此书则写得稍嫌“油滑”“入神”就是得意而不计“形质”,此作则太过计较形质,“沉著”就是笔力入骨而不虚浮,此作“畅快”有余,收束乏善,“痛快”就是信马由缰,忘情手笔而无不自然,诚如杨守敬《学书迩言》所云:“米襄阳书,以悬肘书字,故超迈绝伦。然其率意不稳处,亦现于纸上。”通观此册书作,真有他的!竟然没有“率意不稳处”——没错儿就是有错!
  结论就是:有米书的影子,而没有米书的点画。换言之,李东阳说的“温润缜密”并不是米芾的“温润缜密”。重要的一点是:是书作者掌握了米书的一些基本特征,自己又有相当的书法功底。所以给人一种不凝于胸不滞于笔的错觉,非常自信,这恐怕就唬了一部分人,因为看它不似时却怎么都有点影子,要说它是吧确有对不住良心的地方。
  那好,我们还是来援引别人的话来为我们“壮胆”。
  


  宋高宗赵构在《翰墨志》中论到米芾时有这么几句话:“米芾得能书之名,似无负于海内。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著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然喜效其法者,不过得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昔人谓支遁道人爱马不韵,支曰:‘贫道特爱其神骏耳!’余于米字亦然。又芾之诗文,诗无蹈袭,出风烟之上,觉其词翰同凌云之气,览者当自得。”支遁(314~366年),与谢安、王羲之等交游,以好谈玄理称著当世,为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
  有了上述话打底,我们就有信心进行下去。
  我们拿米芾众所周知的《苕溪诗卷》《蜀素帖》《行书三帖卷》来和《离骚经》比较。看看它们之间的分歧在哪里,俾便大家都获得更多的理由和更大的信心。我们先从米书的基本笔画开始分析,陈彬穌先生在《中国文字与书法》一书中,对米书笔画有如下评说:“米芾书则豪放自矜,时有竖画之怪癖;然专门研习书画,不失艺术家固有之根性。其技巧推为北宋第一。”
  那我们就从竖画开始。
  米书的竖画确实写得很有些“怪癖”,并非是所有学书人都可以效顰的,弄不好就是邯郸学步。他的运笔程序是侧——中——侧,用文字来形容的话,就是侧锋入纸,旋即变为中锋行笔,收束时又变为侧锋。需要进一步申说的是:米书竖画用笔,侧锋入纸时的笔杆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中锋行笔时笔杆又垂直竖起,收束时又变成侧锋,笔杆略为左后倾。这里面体现、充满了行笔的转换美,正是大令笔法的继承。米芾曾这样说过:“草书不入晋人格,徒成下品。”还曾开玩笑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
  对于米书的竖画,仿书者在临写上有不小的难度,笔的好坏、纸的选择、行笔速度等,但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放弃,要么逼真,瞻前顾后台不得放下,似又不似,往往适得其反,更容易显露马脚,所以选择放弃那是明智的。况且,是书作者并没有在《离骚经》卷后署名,可以让人们揣摩是米芾所书,也可以是无名氏书,两可之际,煞费苦心。
  再回到《离骚经》,是书作者在竖画的运笔上,化繁为易,减省了米书竖画侧——中——侧程序中的收束一节,虽然化繁为易,好写了,但美没了!在我们眼里,是生硬的转折,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以上所述是米书竖画用笔,是指一字之内的副笔,而作为主笔的竖画,问题就更明显了。这一竖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字的精神,这里我们还要引用一下米芾自己关于书法用笔的话:“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董其昌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
  《离骚经》中的所有竖画,肥滞不说,让人直接的感觉是更像颜真卿的东西,丝毫没有米书中的弹性与劲健,而且毛病在于一竖拽得过长,似乎给人以“意犹未尽”,实则是“强弩之末”。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离骚经》中的撇和竖折勾。
  通观所有米书的撇画,都写得厚重而有隶味儿,而《离骚经》中的“度”“屈”“厚”等字,写得就没有这种味道,不如《苕溪诗卷》中的“度”“友”,《蜀素帖》中的“劲”“人”,《行书三帖卷》中的“余”“合”“庆”等字。《离骚经》中的撇画,大都写得比较顺滑,缺少涩进的含蓄,行笔的速度显然要比米书还快,没有“留”的味道,笔画偏于扁薄,往往是一侧到底,米书的这一撇,不论是写得细劲还是肥厚。都能给人以内在的力度。愈读愈觉得有味道,这不正是他自己说的“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秀润生,布置稳,不俗。”吗?
  至于竖折勾,我们仅举一个“也”字来说明。
  “也”字在米书中的写法,很有意思,《行书三段卷》中有三个“也”字,我们权用它和《离骚经》中的“也”字比较,用意不是在比较它们像不像,而是看它们之间谁写得刻露浮滑,谁写得含蓄中透着精神。米书虽然被誉为“风檣阵马,沉著痛快”,但绝不是“伸拳露腿”张扬作势,他虽然要刻意表现自己,却处处都是“点到即止”,这点和黄涪翁不同,后者是了解传统之后又打倒传统,完全的创新而且成功,前者则是“集古字”,在传统中徜徉游泳,吃饱喝足了略露一小手,是在传统中发扬风格,实在令人赞叹绝倒!事实胜于雄辩,当我们同时审视《行书三段卷》和《离骚经》中的这些个“也”字,难道还能看不出问题吗?
  本来可以“亦复如是”了,但是偏偏还要啰嗦几句。
  这就是米书中散水的写法。
  米书中的散水写法,大都写得比较重,边上的字反倒轻了,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字写得四平八稳那是功夫,但要写得凌云飞动,似欹反正,那就不单单是功夫了,而是艺术的眼光与胆识。米芾书法的动感是尽人皆知的,散水的这样写法,左重右轻,在视觉里能产生极好的动感效果,米芾之前还没有人这么来过, 《离骚经》中的所有散水写法,都没有“顾及”到这一点,尽管字势“飞动”,终难掩与真正米书的差距。
  最后,还要再举一个字来证明。
  这就是《离骚经》中出现的“有”字。这个“有”字的写法,可谓与真正的米书风马牛不相及,是真正的自运。读者可以自行找来判读。
  纸本《离骚经》这件作品,如果不是偏要强冠之以米芾所书,当然是一件不错的书法作品,绝不影响我们的欣赏与学习。但要申明的是:如果以此作来上溯米老,究竟堂奥,则路数不对,因为有太多的意到笔未到的地方,太多率意的东西,阻碍我们去认识真正米芾的书法艺术。有鉴于此,拉杂成篇,并乞就教于专家识者。
其他文献
香港苏富比将于2009年4月4日至8日,假座香港会议展览中心Hall3举办2009年春季拍卖会。八个拍卖类别包括常设的当代及现代亚洲艺术、传统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珠宝及腕表拍卖,以及首次举办的名酒拍卖会,共呈献逾1700件珍品,总估价逾6亿港币。部分拍品将于3月在亚洲各地及纽约巡回展览,并于4月4日至7日在香港公开展出。    本季春拍“玳丽华瀛一日本承传盛唐御制玳瑁宝盒专拍”将为收藏家奉
期刊
中国古代漆器的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科学的考古发掘表明,在距今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时期,我国先民利用天然资源发明了漆器,从此揭开了漆器发展的崭新篇章。在漆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的漆器品种和不同的制作工艺,如盛行于战国时期的彩绘漆器、汉代的金银扣漆器、唐代的金银平脱漆器等。雕漆是漆器家族中的后起之秀,却以后来者居上之势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漆器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    
期刊
五大名窑之外,北宋崛起的陕西耀州窑系、南宋的龙泉窑系烧制了著名的南北青瓷;磁州窑、吉州窑则独辟蹊径,开创了有别于青瓷系的多样的诗文、图案纹饰装饰风格;景德镇的青白釉瓷器也崭露头角;由于“斗茶”的兴盛,黑釉茶器大行其道,福建建窑及河南黑釉瓷成为宋代名器。这些民间瓷窑名气远不如五大名窑,但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对社会风尚影响深远,从“饭店用耀州窑青瓷碗,饮食担子用定州白瓷瓶”,斗茶用黑瓷,胭脂盒用
期刊
淄博市博物馆现藏有两件清代书法家刘墉的行草书册,经折装帖本,真迹,一为绢本《行草书册》;一为纸本《行书册》。品相均为完好。由于较为珍贵,从保护的角度,一直收于本馆库房内,秘不示人,在文化传承的今天,艺术理应面向大众。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艺术价值,我们把它请出来,研究它,其目的除了传播外,更是对书写者书法艺术的再认识。鉴于此,谈点体会,与大家共识。    行草书册    该册为绢本,古旧色。外册高
期刊
釉里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长沙窑和邛崃窑,但是那时的釉里红仅是铜绿彩偶尔在烧成过程中出现的窑变,当时的窑工尚无法驾轻就熟地控制窑变的变化。到了金代的钧窑,才开始大量烧造铜红斑釉。而以铜红作为彩料,在高温中烧成釉下彩瓷器,则是景德镇窑工的一项伟大发明。釉里红瓷器的烧造比青花瓷器难度要大,其传世品比青花瓷器要少,尤其是元代釉里红瓷器更为珍贵,虽然在拍卖纪录中,元代釉里红瓷器没有超过青花瓷器,但是在学
期刊
地处闽中戴云山麓的德化窑,是我国著名瓷窑之一,其制瓷业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最初烧制青釉瓷并延续到北宋,宋元时期生产的青白瓷已远销海内外,此时也兼烧白釉瓷,为后来卓有成就的白瓷开了先河。明代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之美誉,胎质细腻,釉色温润,造型新颖,工艺精湛,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香炉是古代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物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炉的造型与青铜器有着
期刊
前言    《清明上河图卷》的作者张择端,幼年读书,及长“游学京师”,娴熟诗赋,是一个标准文人。后来他因故,始“习绘事”, “本工界画”,但因为他的人文背景,在绘事上,不依“界画”旧习,能够“别成家数”,受到宋徽宗的赏识,入翰林图画院为“翰林”。《向氏评论图画记》支:“《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以“界画”而人“神品”,可见其作品的境界之高,凌驾一般画工之上。他的文学
期刊
今年4月的一天,朋友约我去看某拍卖会的预展,行前向我说明这次参拍的古代书画部分是重头戏,其中有某海外收藏名家的拍品二十余件,不可多得,不可不看。这当然掀起我往观古代书画精品的欲望,可谓蠢蠢欲动。我实话对朋友说,但愿你让我看到的不再是将我半残的身体拓展成为全身瘫痪,如此你德莫大焉,善莫大焉。谁知,言犹未尽,事情就发生了,当我看到一札标明是赵孟頫书《风釆帖》时,不啻顶门轰雷。心想:这札东西原本在台岛,
期刊
2007年7月中旬,翼城县大河口墓地被盗,9月19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和翼城县文物旅游局组成的大河口墓地考古队开始对其进行发掘。此前,翼城县文物旅游局已经对大河口墓地进行了文物勘探,探明这里是一处至少埋藏有120多座墓葬的西周墓地,墓葬均为土圹竖穴墓。  翼城县大河口墓地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北台地上,西距翼城县城约6公里。墓地北高南低,北倚二峰山,南面浍河支流,西北为浍河干流,
期刊
许多人都知道,翁同解(1830~1904)是晚清重要的古书画收藏家。但是恐怕连他自己在内,很少有人会想到他会因为收藏古书画而招致巨大的麻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十月朔,廿二日,北京。这一天,有机会看到京城《邸报》的各种官僚立即读到了一条消息,是昨天的一道圣旨,将四个月前刚刚被开缺回原籍的翁同龢再加严办,永远革职:  翁同酥授读以来,从未将经史大义凯切敷陈,但以怡情适性之书画古玩等物不时陈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