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始到金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的一天,朋友约我去看某拍卖会的预展,行前向我说明这次参拍的古代书画部分是重头戏,其中有某海外收藏名家的拍品二十余件,不可多得,不可不看。这当然掀起我往观古代书画精品的欲望,可谓蠢蠢欲动。我实话对朋友说,但愿你让我看到的不再是将我半残的身体拓展成为全身瘫痪,如此你德莫大焉,善莫大焉。谁知,言犹未尽,事情就发生了,当我看到一札标明是赵孟頫书《风釆帖》时,不啻顶门轰雷。心想:这札东西原本在台岛,向无缘得见,不想现在却在这儿冒出来了。
  展品在介绍中作如是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帖,与此帖雷同,俗称‘双胞胎’是也。具眼者一望可知台北本为此本的摹本。观其气象及鉴藏印,台北本应为明人仿造。台北本著录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第十四卷,可供参详。赵文敏此件尺牍亦称《风采帖》,为其应答旧友所托的复函。此帖以行书写于色笺纸上,整体气象高贵、温和、典雅,结体完美,用笔精妙,结字遒媚、秀逸,笔法圆熟而又不失严整,具有赵体肉不没骨、筋不外透,虽姿媚溢发,而波澜老成,譬若丰肌玉环,似霓裳之舞的风格特点。”
  咦,奇哉怪哉,我本不知道《风采帖》还有明人仿造的一本,只是对这本心里已有定论,可还没说呢,人家已经给自己定调儿了,心里不得不佩服老赵的后现代主义表现。
  这件标明赵孟頫书《风釆帖》与赵孟頫书《不望风釆帖》属于同一款式、同一内容的作品,即是被人们戏称的“双胞胎”,不同的是,《不望风釆帖》被《石渠宝笈》著录过,上面还有“石渠宝笈”及“宝笈三编”的印章,而它的“双胞胎”兄弟《风釆帖》却未被《石渠宝笈》著录,流传在世上,风风雨雨不知多少年。
  鉴藏印有:何氏元朗、清森阁书画印、菰邨珍藏、雪盒铭心之品、明存真赏、明存阁珍藏书画、定甫审定、邵增真鉴、思学斋鉴藏印、王季迁家珍藏。
  那么,究竟哪一个是真哪一个又是摹制呢?
  这两件东西很多年以前我就见过,如果就其真赝问题,或者说谁是谁的摹本,实在不值得讨论。因为,这个问题早就不是问题了。2000年12月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别文集》中,故宫王连起同志已经给出答案,似乎不用我来饶舌。但是,为方便读者,我们不妨将王连起同志的《赵孟頫书画真伪的鉴考问题》中对《风釆帖》的判定抄录如下,以供读者备检:
  “《赵孟頫与埜堂提举》札(即《风釆帖》笔者注)与苏轼《虎跑泉诗》,同装一卷,今藏国外(见《欧米藏中国法书选集》第四册)。这是《赵孟頫七札》册中《不望风釆帖》的复制品。《七札》册,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珂罗版影印,近复印于台北《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中,原帖虽无年款,但从其笔势雄健畅朗,体态修长,不斤斤计较点画形态而引控得体,笔到法随诸方面看,应是至大二、三年所书无疑。其书较大德年间书增加了雄畅,较皇庆延祐年间又显得丰肥,是赵盂頫年富力强,书艺达到炉火纯青时期所作。伪帖笔画位置,甚至行款章法,几乎完全相同,当是对照真迹复制的摹本。其中言及的景亮,是赵孟頫的外甥,姓张。景远是周驰的字,山东聊城人,赵孟頫的朋友。这就很容易使一些比较熟悉赵书面貌,了解一些赵氏交往,而对赵书存世状况不甚清楚的人上当。当然,其书入笔出笔转折提按处,仍可见其心怀犹豫,重则迟滞,轻则浮飘。较之赵书用笔斩截,起止利落、沉着而又轻灵的特点,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唯只见印本,无法断定其摹制的时代。”
  《赵孟頫书画真伪的鉴考问题》中提到的两个人,一个是当年被程钜夫搜罗江南才俊,赵孟頫姐姐赵孟良的丈夫张伯淳的儿子,赵孟頫的外甥张景亮,另一个人是赵孟頫的朋友,山东聊城人周驰。字景远,善作大书。我们再截取两段文字,权当一个故事的开场,先不“正经”一回。目的是引读者作一番异想天开的“胡想”。《大观录》卷八《赵孟頫草书千字文》款云:“吾甥张景亮。以此纸求书千文属。吾有京师之行,趣迎上道,不能作楷,乃为书行草二本,时至元丙戌十二月也。”赵孟頫《松雪斋续集·定武兰亭跋》云:“廿九日至济州,遇周景远新除行台监察御史,自都下来,酌酒于驿亭。人以纸素求书于景远者甚众,而乞余书者坌集,殊不可当。急登舟解缆,乃得休。是晚,至济州北三十里,重展此卷,因题。”
  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赵孟頫的外甥张景亮对于赵孟頫的书法不仅是相当熟悉,求字方便,而且很有可能闲时写上两笔。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外甥多似舅”,那么就此推,外甥学舅舅的字,应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就近讨教、就近学习,应该是比别的人都有条件,这是其一。二是周景远,因手边没有周景远的字可资参考,仅以上述文字作依据“人以纸素求书于景远者甚众,而乞宇书者坌集,殊不可当。”说明周景远亦是善书者,且与赵文敏过从甚密,俗话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元一代书法大家赵孟頫做朋友,不受他的影响怕是很难的。因此,这二入学习赵孟頫的字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当然,这是开场的“胡说”,接下来我们要正经了。
  我们分三个方面来进一步讨论这两个帖子的问题,一是摹本问题,二是艺术表现,三是勾摹的准确程度。
  先说摹本。按预展中的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帖,与此帖雷同,俗称‘双胞胎’是也。具眼者一望可知台北本为此本的摹本。观其气象及鉴藏印,台北本应为明人仿造……”。如前面图示向大家介绍的《风釆帖》和《不望风釆帖》,如果后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话。那么,按照预展介绍中的话,那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奉是此次展览的这个本子的摹本。但是,这两个帖子的第一句“埜堂提举友旧执事……”中的“埜”字就有分别。《风釆帖》中的“莖”字,缺少“林”下面的“土”宇,而《不望风釆帖》中的“埜”字是完全的,这是一。二,《不望风釆帖》中:“先安人墓石极仞不鄙既……”中的“既”字,是个先写错了,后又再写一字将此字覆盖,我们清晰地辨认出是个“既”字,而《风采帖》中的第九行,同样也是个“既”字,但此字并未完全,仅仅写了左边一半,是个不完全字。三,《风釆帖》中的第十二行“蕪”字,也是个不完全的,只有上半部,而《不望风采帖》中的“蕪”字则是个完整字。四,《风釆帖》中的第十七行“感激”的“感”字,左上部分的撇画不完全,而《不望风采帖》中的“感”字却清晰可辨。那么问题跟着就来了,既然《不望风釆帖》是《风釆帖》的摹本,那么为什么在原帖上“埜”“既”“蕪”“感”四字笔画都未能完整的基础上,摹本却生生的要将“无本所依”的字写完全了呢?
  中国古代书法的复制技术分为临本和摹本,临本在精神面貌和临写位置上偏重前者,特别是不知原作者当时运笔的节奏感时,更容易在临写的过 程中,出现位置的偏差,甚至有时还要掺杂一些自己理解的成分。比如说冯承素临《兰亭序》和欧阳询临《兰亭序》,欧临《兰亭序》之所以没有冯临《兰亭序》有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欧阳询太“欧”味儿了,而冯临《兰亭序》受到后来的一致公认,是最接近王羲之本意的。摹本就不同了,应该理解成为“下真迹一等”,不论是覆着油纸摹写,还是双勾填充。应该是位置不错,字字逼真的。《风釆帖》和《不望风釆帖》前面说过,内容一致,位置不差,但既然是摹本,它就应该做到不是艺术的再现而是“工匠式”的逼真。如此,是不可能发生后来者在勾摹原本的时候,将原本没有或曰不完全的字,不论是否缘于何种“善良的愿望”,都不应该出现任意添加的偏旁部首。
  中国古代书法的复制问题,牵涉面很广,若论学习来讲,真本摹本同样都可以学习,因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必须重在一个“悟”字上。讲个故事,当年胡问遂先生随沈尹老学习书法,二人同临《郑文公碑》。嗣后,沈尹老指着胡先生的临本说:“你比我临得像”,胡先生当时还很得意,事后一想,才知道不是沈先生夸我呢,而是教我如何体会古人,碑为我用的法语。我说这个故事很有些抹稀泥的味道,意思是真本摹本不用争论,能用就行。但是,如果将其投入市场,拍家买家关心的,毋庸讳言,那就是钱的问题。所以,要辨伪识真,叫个真章儿,不容含混。《风釆帖》和《不望风釆帖》通过上面谈到的“埜”“既”“蕪”“感”四字的差别,应该不存在后者摹仿前者的可能。如此,我们是否再进一步的想象:前者模仿后者的可能有没有呢?应该有。
  理由还是这四个字,尤其是这个“既”字。
  摹制技术由来已久,唐代的勾摹技术后世难以企及。我们再举冯承素所临《兰亭序》为例。文中“向之所欣,倪仰之间,以为陈迹……”“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亦将有感于斯文”等句,原作均有涂改。“向之”下面是“於今”“悲夫”的“夫”字下面是“也”,至于“悲夫”上面二字和“斯文”的“文”,均因不易摹写,而用浓墨涂去放弃。在这里,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到一个事实,易摹写的写,不易摹写的省。《风釆帖》中的“既”字,左半部摹写相对容易,故而被摹了下来,而右半部就难了,唯一的办法那就是——省!
  次说艺术表现。我们都知道存世的王羲之诸帖都是勾摹本,真迹一件没有。可勾摹的水平却有好坏之分,像《丧乱帖》《孔侍中帖》《平安帖》《奉橘帖》等都勾摹得相当精妙,而《行穰帖》《雨后》和《三月十三日帖》就差了很多。启功先生在评价冯承素本《兰亭序》时曾说过:“应推为最善之本”,这话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摹本永远下真迹一等,这还是在不可见王羲之真迹的情况下。如果是真、摹俱在的情况下,你能说两件作品相互比较,艺术表现力高的反而摹写了艺术表现力稍差的吗?这个道理难以讲通,难以服众。《风采帖》和《不望风釆帖》就其艺术表现力来说,《不望风釆帖》要比《风釆帖》高,这个高我们可以从笔势的顺畅、笔法的精妙、字形结构的准确来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姑举一例《不望风采帖》中有“严命所临又有景亮之嘱”句,不过区区十个字,持较《风釆帖》中的这十个字,却有六个地方可以印证笔势、笔法、结构的差异。《不望风采帖》此一行笔势甚雄,一气呵成,笔法精妙又不囿于点画,引笔牵丝自然流畅。“严命”二字连绵,“命”字末笔戛然而止,很有顿挫感,复观《风采帖》“严命”二字迟疑滞涩,“命”字末笔未收,引向“所临”二字,虽有连绵之意,却失去顿挫的节奏,笔势绵软自不待言。赵孟頫书法一向笔法精妙,是句“所临又有”中的“临”字左部“臣”字草写偏旁的牵丝,《不望风釆帖》中表现得自然得体,而对比之下,《风采帖》中的这部分却写得扭捏牵强。再有“又”字横撇的写法,《不望风釆帖》中“又”字的写法是一笔完成,《风釆帖》中的“又”字,却在转折处停笔蕴蓄,“有”的“月”字左竖,亦复如是。“嘱”字在两帖的比较中,也是泾渭分明的,具体就是“嘱”字的“尸”部的长撇,《不望风釆帖》表现得撇很直,《风釆帖》则表现得微弯有弧,读者可去自行比较。赵孟頫书法中表现出来的字形结构准确,是后世学书人始终难以企及的高度,因此也成为判定赵孟頫书法真伪的试金石。我们试看“景亮”二字,焦点在“景”下面的“小”和“亮”字下面的“几”字,一个是“小”字左右两点回环,《不望风釆帖》中的这两点,写得犹如横卧的阿拉伯数字的“8”,意思是说从它的起笔到收笔。我们如果将其接续起来,是一个回环有致横卧的“8”,而《风采帖》就没有这种结构的美感。另一个是“亮”下面的“几”字,《不望风采帖》中作左右搭连状,使整个字精神紧凑,而《风釆帖》中的“亮”字就相形见绌了,左右分开,两相比较,《风釆帖》中的“亮”字失之凋疏。最后是“景亮之嘱”的“之”字。《不望风釆帖》中的“之”字末笔,有贼毫逸出,而《风采帖》却没有。结合上面谈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定,在艺术表现力方面《不望风釆帖》的确要高过《风釆帖》。
  最后谈谈勾摹的准确程度。《风采帖》有“风釆恍不记……”句,其中“釆”字捺脚和《不望风釆帖》中的“釆”字捺脚相比,前者靡软后者劲挺;其次《风釆帖》中有“但恐笔札荒芜……”句,其中“笔”字“草字头”横画圆钝,而《不望风釆帖》中此字的草字头横画,起笔斩截,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草字头下的“聿”字,《风釆帖》描摹含混不清,与《不望风采帖》相比,自是不能等同;再有《风采帖》中“尤佩厚意……”句中的“佩”字,单立人偏旁一竖,微弯有些弧度,而《不望风釆帖》中这个字的偏旁则相当挺直;最后是《风釆帖》中落款“孟頫顿首再拜”的“拜”字,《不望风釆帖》中此字左部竖勾环转右行没有停滞,《风采帖》中的此字在竖勾完成之后,用了搭笔向右上环转,明显用了两笔才完成。《不望风釆帖》中此字一笔完成任务。
  综上所述,在《风采帖》与《不望风釆帖》的比较中,我们通过摹本、艺术表现以及勾摹技术等三方面的讨论,已经有理由得出答案。
其他文献
参观北京的紫禁城,无论是通过门廊向大殿内作惊鸿一瞥,还是屏息蹑足从金銮殿肃然穿过,或是漫步于内苑禁宫,都会将人的思绪带回往日的岁月,使人为那些富丽堂皇、千奇百怪的家具陈设所倾倒。这些家具,有的以漆制而描上纹饰或镀上金银,有的以木制而镶嵌宝石螺钿或是色彩斑斓瑰丽的掐丝珐琅,各自成套,依旧日宫廷布置而摆放井然,琳琅满目,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尤其令人惊愕的是,绝大部分木制桌、椅、柜、宝座、屏风以至香几都是
期刊
从2004年开始,每到金秋十月,景德镇市就会变得热闹起来,人们都在为一年一度的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而忙碌。去年10月18日“2008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增加了一个新亮点——“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开馆。  景德镇是拥有千年制瓷历史的名城。尤其是明、清两朝,景德镇为皇家烧造的官窑瓷器使之成为世界瓷都而名扬四海。景德镇御窑代表了当时最精湛的制瓷工艺。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
期刊
“收藏家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陈丹青在获得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过去三十年出现的民间收藏家并不只是在收藏,而是在抢救——罗哲文先生抢救历史建筑和历史遗迹,樊建川先生抢救真实的抗战史与文革史。历史的伤痛,因为他们的抢救而有可能恢复局部的历史机能。我相信历史要是知道,会站起来向他们致敬!”  1月5日上午,“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十大事件”在京揭晓。该评选由农工党中央文
期刊
香港苏富比将于2009年4月4日至8日,假座香港会议展览中心Hall3举办2009年春季拍卖会。八个拍卖类别包括常设的当代及现代亚洲艺术、传统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珠宝及腕表拍卖,以及首次举办的名酒拍卖会,共呈献逾1700件珍品,总估价逾6亿港币。部分拍品将于3月在亚洲各地及纽约巡回展览,并于4月4日至7日在香港公开展出。    本季春拍“玳丽华瀛一日本承传盛唐御制玳瑁宝盒专拍”将为收藏家奉
期刊
中国古代漆器的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科学的考古发掘表明,在距今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时期,我国先民利用天然资源发明了漆器,从此揭开了漆器发展的崭新篇章。在漆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的漆器品种和不同的制作工艺,如盛行于战国时期的彩绘漆器、汉代的金银扣漆器、唐代的金银平脱漆器等。雕漆是漆器家族中的后起之秀,却以后来者居上之势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漆器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    
期刊
五大名窑之外,北宋崛起的陕西耀州窑系、南宋的龙泉窑系烧制了著名的南北青瓷;磁州窑、吉州窑则独辟蹊径,开创了有别于青瓷系的多样的诗文、图案纹饰装饰风格;景德镇的青白釉瓷器也崭露头角;由于“斗茶”的兴盛,黑釉茶器大行其道,福建建窑及河南黑釉瓷成为宋代名器。这些民间瓷窑名气远不如五大名窑,但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对社会风尚影响深远,从“饭店用耀州窑青瓷碗,饮食担子用定州白瓷瓶”,斗茶用黑瓷,胭脂盒用
期刊
淄博市博物馆现藏有两件清代书法家刘墉的行草书册,经折装帖本,真迹,一为绢本《行草书册》;一为纸本《行书册》。品相均为完好。由于较为珍贵,从保护的角度,一直收于本馆库房内,秘不示人,在文化传承的今天,艺术理应面向大众。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艺术价值,我们把它请出来,研究它,其目的除了传播外,更是对书写者书法艺术的再认识。鉴于此,谈点体会,与大家共识。    行草书册    该册为绢本,古旧色。外册高
期刊
釉里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长沙窑和邛崃窑,但是那时的釉里红仅是铜绿彩偶尔在烧成过程中出现的窑变,当时的窑工尚无法驾轻就熟地控制窑变的变化。到了金代的钧窑,才开始大量烧造铜红斑釉。而以铜红作为彩料,在高温中烧成釉下彩瓷器,则是景德镇窑工的一项伟大发明。釉里红瓷器的烧造比青花瓷器难度要大,其传世品比青花瓷器要少,尤其是元代釉里红瓷器更为珍贵,虽然在拍卖纪录中,元代釉里红瓷器没有超过青花瓷器,但是在学
期刊
地处闽中戴云山麓的德化窑,是我国著名瓷窑之一,其制瓷业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最初烧制青釉瓷并延续到北宋,宋元时期生产的青白瓷已远销海内外,此时也兼烧白釉瓷,为后来卓有成就的白瓷开了先河。明代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之美誉,胎质细腻,釉色温润,造型新颖,工艺精湛,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香炉是古代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物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炉的造型与青铜器有着
期刊
前言    《清明上河图卷》的作者张择端,幼年读书,及长“游学京师”,娴熟诗赋,是一个标准文人。后来他因故,始“习绘事”, “本工界画”,但因为他的人文背景,在绘事上,不依“界画”旧习,能够“别成家数”,受到宋徽宗的赏识,入翰林图画院为“翰林”。《向氏评论图画记》支:“《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以“界画”而人“神品”,可见其作品的境界之高,凌驾一般画工之上。他的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