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使学生形成高效、统一的固定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因此,数学学习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激荡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促进学生创造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表达想法,强化合理判断与理性沟通的能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建构数学知识。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新时代要求公民具有理性精神。数学学科是理性沟通与思考的重要工具。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公民的独立思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想学、乐学。如在学习“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可在新授前设一道题“公共汽车公司5分钟发一趟车到图书馆,4分钟发一趟到车火车站,现在同时各发一趟车,最少多少分钟后,这两辆车又能同时发车?”让学生当当小调度员,去讨论,激发起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的兴趣,让学生去积极思考。教师若不适时创设情境,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想学,不愿学,不思学。
二、充分參与,主动获取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形象的支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操作活动。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摸一摸面、棱、顶点,看一看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状,量一量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比一比哪两个面的面积相等。这样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把自身融入到学习活之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二年级的“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练习中有一道题“新民小学有2排房子,一排有4间教室,一排有5间教室,一共有几间教室?”学生都能用5+4=9间计算,当学生做完后,我再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答吗?动手用小方块摆一摆。”让学生一边摆,一边思考,可以看成几间?有几排?有两种方法,方法一:4×2=8(间),8+1=9(间),方法二:5×2=10(间),10-1=9(间)。这样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进一步巩固了乘法应用题。
三、鼓励质疑,积极探索
巴甫洛夫认为“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学源于疑。常疑,才能常思;常思,才能常探索;常探索,才能创新。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质疑,并勇于探索。如在解答“一本故事书有200页,芳芳5天看了全书的?,照这样计算,看完全书需要多少天?”我要求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思考,用多种方法去解答,学生列出了:(1) 200÷(200×?÷5) (2) 1÷(?÷5) (3) 5÷? (4) 5×4
但后面的两种说不出理由。我鼓励学生质疑,去探索,去思考,弄清楚算理。又如在学习了“圆柱体的体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体积为1256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求圆柱体的体积”。按习惯思维无法解答,我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写出圆柱体积=3.14×直径÷2×直径÷2×高=3.14×?×直径×直径×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置换后圆柱的体积=3.14×?×正方体的体积,这样通过质疑、探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四、相互交流,认真讨论
会不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在未来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特征之一。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培养学生从容表达,在互相启迪和各种思想碰撞中,一定会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时,老师与学生游戏,先让学生随便说出几个多位数,老师不用计算便能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让学生猜测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学生一定会说出,这里面一定有规律,分组讨论规律,然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作总结发言,看看哪个组说得正确完整。把学生完全置身于规律的探究讨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和相互交流的快乐,并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可见,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多样性思维的机会,创设发散求异思维的条件,就会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教师的职责应该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给予学生以更多的创造思维的运作空间,竭尽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鼓励学生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想学、乐学。如在学习“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可在新授前设一道题“公共汽车公司5分钟发一趟车到图书馆,4分钟发一趟到车火车站,现在同时各发一趟车,最少多少分钟后,这两辆车又能同时发车?”让学生当当小调度员,去讨论,激发起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的兴趣,让学生去积极思考。教师若不适时创设情境,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想学,不愿学,不思学。
二、充分參与,主动获取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形象的支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操作活动。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摸一摸面、棱、顶点,看一看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状,量一量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比一比哪两个面的面积相等。这样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把自身融入到学习活之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二年级的“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练习中有一道题“新民小学有2排房子,一排有4间教室,一排有5间教室,一共有几间教室?”学生都能用5+4=9间计算,当学生做完后,我再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答吗?动手用小方块摆一摆。”让学生一边摆,一边思考,可以看成几间?有几排?有两种方法,方法一:4×2=8(间),8+1=9(间),方法二:5×2=10(间),10-1=9(间)。这样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进一步巩固了乘法应用题。
三、鼓励质疑,积极探索
巴甫洛夫认为“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学源于疑。常疑,才能常思;常思,才能常探索;常探索,才能创新。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质疑,并勇于探索。如在解答“一本故事书有200页,芳芳5天看了全书的?,照这样计算,看完全书需要多少天?”我要求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思考,用多种方法去解答,学生列出了:(1) 200÷(200×?÷5) (2) 1÷(?÷5) (3) 5÷? (4) 5×4
但后面的两种说不出理由。我鼓励学生质疑,去探索,去思考,弄清楚算理。又如在学习了“圆柱体的体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体积为1256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求圆柱体的体积”。按习惯思维无法解答,我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写出圆柱体积=3.14×直径÷2×直径÷2×高=3.14×?×直径×直径×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置换后圆柱的体积=3.14×?×正方体的体积,这样通过质疑、探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四、相互交流,认真讨论
会不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在未来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特征之一。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培养学生从容表达,在互相启迪和各种思想碰撞中,一定会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时,老师与学生游戏,先让学生随便说出几个多位数,老师不用计算便能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让学生猜测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学生一定会说出,这里面一定有规律,分组讨论规律,然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作总结发言,看看哪个组说得正确完整。把学生完全置身于规律的探究讨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和相互交流的快乐,并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可见,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多样性思维的机会,创设发散求异思维的条件,就会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教师的职责应该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给予学生以更多的创造思维的运作空间,竭尽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鼓励学生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