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思维特点,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使学生形成高效、统一的固定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因此,数学学习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激荡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促进学生创造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表达想法,强化合理判断与理性沟通的能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建构数学知识。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新时代要求公民具有理性精神。数学学科是理性沟通与思考的重要工具。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公民的独立思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想学、乐学。如在学习“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可在新授前设一道题“公共汽车公司5分钟发一趟车到图书馆,4分钟发一趟到车火车站,现在同时各发一趟车,最少多少分钟后,这两辆车又能同时发车?”让学生当当小调度员,去讨论,激发起学生学习最小公倍数的兴趣,让学生去积极思考。教师若不适时创设情境,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想学,不愿学,不思学。
  二、充分參与,主动获取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形象的支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操作活动。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摸一摸面、棱、顶点,看一看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状,量一量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比一比哪两个面的面积相等。这样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把自身融入到学习活之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二年级的“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练习中有一道题“新民小学有2排房子,一排有4间教室,一排有5间教室,一共有几间教室?”学生都能用5+4=9间计算,当学生做完后,我再问“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答吗?动手用小方块摆一摆。”让学生一边摆,一边思考,可以看成几间?有几排?有两种方法,方法一:4×2=8(间),8+1=9(间),方法二:5×2=10(间),10-1=9(间)。这样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进一步巩固了乘法应用题。
  三、鼓励质疑,积极探索
  巴甫洛夫认为“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学源于疑。常疑,才能常思;常思,才能常探索;常探索,才能创新。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质疑,并勇于探索。如在解答“一本故事书有200页,芳芳5天看了全书的?,照这样计算,看完全书需要多少天?”我要求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思考,用多种方法去解答,学生列出了:(1) 200÷(200×?÷5) (2) 1÷(?÷5) (3) 5÷? (4) 5×4
  但后面的两种说不出理由。我鼓励学生质疑,去探索,去思考,弄清楚算理。又如在学习了“圆柱体的体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体积为1256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求圆柱体的体积”。按习惯思维无法解答,我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写出圆柱体积=3.14×直径÷2×直径÷2×高=3.14×?×直径×直径×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置换后圆柱的体积=3.14×?×正方体的体积,这样通过质疑、探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四、相互交流,认真讨论
  会不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在未来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特征之一。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培养学生从容表达,在互相启迪和各种思想碰撞中,一定会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时,老师与学生游戏,先让学生随便说出几个多位数,老师不用计算便能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让学生猜测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学生一定会说出,这里面一定有规律,分组讨论规律,然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作总结发言,看看哪个组说得正确完整。把学生完全置身于规律的探究讨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和相互交流的快乐,并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可见,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多样性思维的机会,创设发散求异思维的条件,就会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教师的职责应该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给予学生以更多的创造思维的运作空间,竭尽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鼓励学生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结出丰硕的果实。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还有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导致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面临着严峻的方向大考验,信息技术的出现有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那么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探寻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由于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内容枯燥等现象,这些情况都直接降低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通过开展丰富的教
期刊
一、面对孩子  (一)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一年级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就把它当成了教学工作的重点。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从坐姿、握笔的姿势、课堂发言等看似细细碎碎的小习惯抓起。为了强化学生的这些行为,采用儿歌的形式。如起立要站直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蝌蚪的发育过程;并且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激发学生保护青蛙,保护益虫的情感。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能清楚表述的能力和遇事主动探究、懂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激发学生保护青蛙,保护益虫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能清楚表述的能力和遇事主动探究、懂礼貌的好习
期刊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本课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全方位地主动参与,走进课文,品味语句,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能夠结合现实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教师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
期刊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并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此背景下,这无疑给聋校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使聋校数学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  一、协助组织教学,减少注意力的转移,提高学生
期刊
巴特曾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这句话在我走进教育的四个年头里一直如明灯一样指引着我。  参加工作第一年,我走进三年级教室时,把自己扮演成了一名严师,本着“责任大于山”的理念,对孩子们是“严防死守”,近乎实行二十四小时的跟踪管理。孩子们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不良苗头,我会立马出兵呵斥,只到看着他们乖乖收手,我才尽兴而归,并常常沾沾自
期刊
冬日的阳光有着橘黄的温暖,它惬意地透过稀稀拉拉的树枝,把窗台上那株水仙花的影子扯到向楠的脚边。几簇乳白的花朵含着一圈淡黄的花心,在这已算三九的严寒里骄傲地挺拔着朝阳光照过来的方向迸开笑脸。微风轻送,暗香浮动。向楠惊喜的叫到:“嘿,阳老师,你快看,所有的花都朝一个方向开额!”可不是吗,花儿们可都是向着温暖的阳光开放着呢!  我很满意地在向楠的作业本上画上鲜红的勾,并用眼神示意他把本子拿走。他却很赖皮
期刊
教具
期刊
【教学目标】  通过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学生能疏通、品析文意,体悟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对“陋室”“陋”还是“不陋”这个问题的分析。欲以小组交流探讨方式完成这一教学重点;  难点在“披文入情”,而非简单的贴标签式的解读。这需教师一步步示范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找到密码来解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學过程】
期刊
聋校数学教学是使听障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已成为习惯,把多媒体运用于数学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有一定的优势,而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可否认它带来的一些弊端。权衡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以及结合听力障碍学生身心特点,我们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应该巧用多媒体,杜绝泛用多媒体,降低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负影响,尽最大程度上发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