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天人合一的至善之道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j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明德”是《大学》一书的核心和精髓,也是中国古代君子培养的理想,而“自明”则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方法论要求,“求诸己”既是一种对境界的期许,也是一种对天道自信。只有通过“自明”,才能真正达到“内圣外王”的追求,实现“天人合一”。本文力求从经文考据、对比印证等多种形式,于不同维度对其内涵进行探析。并重点在治理层面上,以古希腊《理想国》为参照,对比“自明明德”所成治道的优越性,并从中挖掘中国哲学对个人价值及协调思维的深刻认识。
  关键词:“自明明德”;《大学》;天人合一;至善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158-05
  《礼记·大学》篇开篇就阐明了“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对于位居三钢之首的、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明明德”,后文给出了更为详细的文献注解:《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东汉郑玄在注解时,为了便于学者得其要领,在旁边紧接着进行强调“皆自明明德也”,随后才进行的逐字解释。孔颖达《正义》曰:明明德必先诚其意,此经诚意之章,由初诚意也,故人先能明己之明德也。[1]寥寥数字之间,有着丰富的意蕴,以下逐一进行探析。
  一、“自明明德”经解——丰富而可兼容
  往日或今日之学术界,常以“想当然耳”“以为不然”等为辩难引言,在笔者看来,此等表述,皆是“非中学”的。即便此处之解读有充分之援证,彼处就不能是真知吗?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的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中提到: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讀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2]
  诗解,画解,经解,皆是如此。以下,笔者就以“自明明德”为例,通过看似不同实则相通的观点,来印证此“言有尽而意无穷”。
  1.自
  上文汉唐注疏,皆以“自”为自己朱熹《集注》:“结所引书,皆言自明己德之意。”“自”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解读为“自己,自身”。直至去年,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廖名春教授独树一帜:“自”,当训为用[3]。他认为,既然原文以《尚书》中的《康诰》《太甲》和《帝典》解读“明明德”,那么“自”的含义也应放在《书》中理解。而《尚书正义》繁体标点本正是廖老师亲自整理的,故他以《书》中孔传、孔疏力证“自”即是“用”,着实精彩。然其以“决非‘自己’”的讲法否定传统解法,笔者不敢苟同。既然是为《礼》作注,按廖老师自己的思路,其本身的内容又为什么不能用《礼》的范式解决呢?《礼》中“自”常常与君子的修行相关,如: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中庸》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上》
  故称人之君曰君,自称其君曰“寡君”。——《礼记·坊记》
  《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考虑到词性,可以暂且不必在意《礼》中“自”的“从”之解,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修正己身”是《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不仅如此,实现“明明德”的“八目”亦是围绕己身展开,足以可印证传统经解的合理性,但也无意于反驳“用”之解,两者恰恰是一体两面。作“己”,则强调自觉性,后文本体溯源中会提到;作“用”,紧接“于天下”,呼应了传统哲学中天道与人事的一致性,合而为一,岂不妙哉!
  2.(自)明
  同样,传统经解无一例外的以之为“显明,章明”,相对而言更偏向于实践层面。余亚斐老师“两层含义”论则持守了中道:
  不管如何而知, 只要真正体悟到宇宙-生命系统, 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去其蔽, 见其心, 就是“明明德” , 即“是要把人的不切实际的欲望去掉, 使本来的明德格外光明起来”, 这是“明明德”的第一层含义, 即澄明己之“明德”。[4]
  “八目”中的“修身”本就有内省的含义在里面,这个向内探索的过程与向外是相互补充的,传统经解强调“彰显”部分未尝不可,因为既然是达到“天人合一”,那这两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件事,“如环无端,本为一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明明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个“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终不可”的过程。只不过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圣人内心探索的历程他们是看不到的。
  3.明德
  在这里,对此“明”的经解存在注疏之争。孔颖达认为,“明德”是“己之光明之德”,并不是像郑玄所说的那样,认为“明德”为至德,朱子亦然。但两者本质上都承认了,“明德”是一个偏正短语,“德”是修饰限定的核心对象,所以要解“明”,需先解“德”。首先阐明,西方思想中“天赋”和“自有”是对立的关系,或曰上帝给人一切,或曰人中有少数人可达到“至善”,但中国的“天人合一”,使得这两个维度可以毫无违和的融合,在对“德”的理解上尤为显著。朱子在《大学章句》中的表述固然有落于禅宗之嫌,但基本与儒家的天人观是一致的: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 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5]
  《周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得乎天”的,只能是生生之德,具有“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概括性,体现了郑注“至德”所表达的至上、至善的德性,通俗的讲,就是让天地更有秩序,让生活更加美好,这样的“德”放之宇宙而皆准。理学在此基础上更加明晰和发展了与昏暗相对的“光明”之义,“本体之明”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虽有朱王“天理”和“良知”的表述之别,但都将其具象为仁、义、礼、智四端。在《大学问》中,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人”的王阳明便寓于生活,赋予达到“至德”更多的可能性:   阳明先生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6]
  也就是说,只要感受到“怵惕恻隐之心”“悯恤之心”,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实现“明德”,并且这是天的规律性的本质要求。只要用良知约束自己,即便没有明确的概念,亦可拥有或君子或圣人的境界。即便是为释氏所累,但其核心仍是传统的“天人合一”。这种“内在”理论的完善,对于人在道德上的自我觉知、自我约束,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这样一来,由天及人的“德”得解,则“明”亦得解。本体——天具有的德是颠扑不破的,要章明;自身之德亦是永恒光明的,但可能因为“感于物而动”而看上去蒙尘,则以内省“澄明”之,拂拭之,真正做到周公所说的“以德配天”。
  “明德”是一种做人的要求,正如王阳明的“致良知”,良知只是个善恶之也,而“明德”是个存善去恶,是主体内在的德性和外在的德行的统一。
  至此,“自明明德”之经解大意基本明了,但仍不完全,如“穷理”层面的深入挖掘,及见之于“民德”的方方面面,都包含于其中,可见区区四个字,意味有多么无穷。
  二、“自明”哲学溯源
  现今国內,针对仅“自明”主题的哲学研究分析并不多,反倒是在西方,奥地利哲学家胡塞尔与其师布伦塔诺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关于“自明性”的体系。他受古希腊提出的“哲学的生活”所启发,把经验科学的因素排除掉,构造先验自我,将观念本体归为某种意向性结构;他认为,先验自我是意识和意向结构的最深核心,同时也是推动心理活动和引发知识结构的总根源。胡塞尔认为一切通过论证、演绎获得的知识都有前提,因而都值得怀疑,唯有“直观”无法再论证或演绎,直观获得的绝对被给予性就是观念本体。但正如他本人所言:似乎有一点还可能对我们有所帮助:本质直观的抽象。它给我们明白的一般性、类别和本质, 因而似乎说出了一句带有拯救性的话:我们是在寻求关于认识本质的直观明晰性。[7]
  但既然如此,意识对象本质特别是意识行为本质的把握却只能通过“直观抽象”,胡塞尔说“直观是无法论证的”,那认识的明晰性也是无从讲起的,他只能将其归为“灵感”而草草收场。因为他仍没有摆脱知性思维的困境,所以他的意向性结构依然是一个预先设定。知性活动总是要把本体抽象化为关于“什么”的概念,这一概念缺乏与之相应的对象或者说意象,无法为直观所把握,所以也不具有自明性。
  返回我们的“自明明德”,“自明”的先验体毫无疑问,是“唯天为大”,以及其所构建的可见的“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至于何为本体,其实并不重要,甚至可以说,具有德性的,都是本体,德性就是中国哲学最大的指标,本体的属性和德性是一回事,圣人得到了这一属性,就成为了本体。
  至于认识明晰性的实现途径,亦是“明明德”所实现的境界——以物观物。《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见,“得道”的关键不是直观,是“率性”,“率性”不同于直观之处在于,它是由内而外实现天地根本属性所具备的品质。又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随着对私欲的拂拭,自我的小世界被完全摈除,《礼记·乐记》云: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废礼不接于心,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观物论·内篇》中说道: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八目”的结构恰恰就是反情而率性的过程,天地是只有德性没有私欲的,私欲只能通过摈弃私欲,才能实现“与天地参”(承上文,圣人亦是本体),从而能够用理性的视角审视万物,摆脱霍布斯认为的看似不可改变的“当人进入社会时,他们就因其不同的激情而有意见上的差别”的状态,从心所欲而合于大道,将有限的生命无限拓宽。《周易·系辞下》的描述也印证了这种认知明晰性实现的合理性: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8]
  固然,“类万物之情”并不是说实现了“全知”,也并不是说真正的“穷理”,这是由“止于至善”的不可达到所决定的。君子制礼作乐,为民保太平,将天地之德秩序的兑现,则足矣。
  三、“自明明德”的实现途径
  “明明德”是大学之道,其实现是一套包括“三钢八目”在内的庞大的体系,贯穿其中的线索,就是“学”。程子曰: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程颐指出了,以物观物的境界,确是古之学者学的动力所在。
  由于对功用的重视,现代人多取“学”为听讲、功课、研究领域等含义。在圣人眼中,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俯仰、进退之间,都有“学”的含义。“八目”虽未有一字言学,学在其中矣。恰恰是因为贯穿其中,所以不能显著于某个方面,以免偏废。皇侃《论语义疏》:学,觉也,悟也。使自觉悟而去非取是,积成君子之德也。明德亦是在学中积累而成,由学而形成的“积累观”为“明明德”取消了天赋的限制,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契合与“自明”。笔者认为,“学而成圣”的观念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现世生活中的人人平等,在不否认先后、快慢的前提下为每个人提供了“明德”之路。我们不妨来看《论语》中对学的独到见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从侍奉父母君长,到处理事务、与朋友交,再到对自身生活的态度,甚至未提及读书,是强调“学”之全面性者也,当然读圣贤书是为学之人所默认的。是故,在“自明明德”实现中的“学”,笔者斗胆为其定义:一切完善自我、修养己德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全部。特别要强调的是其“人事”的部分,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在推己及人的过程中,人才能学到如何真正护持自己的德性,以及如何“明于天下”。前文解“德”之所以没有对“民德”进行展开,是因为“三纲”中,“明明德”后紧承“亲民”,两者互为要求。“学而时习之”为什么“不亦乐乎”?因為将学践行于生活中之所得是无可比拟的,达成“明德”、福泽天下的大境界更是能给人以无穷的动力,如《尚书·尧典》云: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当然,这是“明明德与天下”的最高境界。君子有为,和睦家庭,建设乡里,能够尽己之能建设社会,“明德”亦在其中矣。
  四、“自明明德”的最终归宿
  对于“自明明德”的归宿,笔者认为熊志军的“至善”说极为精确:
  “明德”的归宿在于“至善”,人之“明德”的方向和标准便是“善”。就《大学》文本来看,“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伦理要求,但都为求达到极致处。[9]
  由于其意在总结“明德”之伦理意蕴,仅“至善”的概括略显泛泛,并且,既然“至善”做不到,那么“明明德”在现世的判断标准为什么不能是可以达到的境界呢?其要义则在“不已”。前文已经说明“明明德”本有内外两条线索,现分而论之。
  1.于己身
  既然“至善”无法真正达到,那么己身便不存在至高的点,只有合乎大道的状态。何谓也?《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息”就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理想状态,不息的追求至道,追求中庸,不息的完善“明明德于天下”的品质并践行之,近乎天道,实现天人合一。“君子无能怨自修”,绝不是说君子缺乏能力,前文已经说明,懂得为学的君子恰恰是最有能力的一群人,已经理解了不可达到的至高点,君子就会在修行层面,为之驰而不息,付出最大的努力。个体要注重化外在之理于内在之必,化明德为德行。主体的道德品质更多的表现为德性,“明德”要求光明也中之德性,有力求真实的德性,以致至善,这是一个永不休止的过程。
  2.于天下
  同理,我们力求得到一个可以及至的境界。同时,见之于天下万民,便要求可视可闻。何谓也?仁者也。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中涉及孔子与颜渊的问答,其主题往往具备核心性,“天下归仁”,则“明明德”得以实现。《周易·系辞下》云: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显诸仁”揭示了“仁”的可彰显性,同时达到了“盛德大业至矣哉”,让天道真正为“百姓日用”。之所以为“明明德”之理想,在于能够在人伦中“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
  “明明德”之仁在理学中确实体现出为佛老曲解的一面。朱子有注:“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夫子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历经为学之难,游历之困,复礼之艰后的云淡风轻,是“明明德于天下”他真的做到了,方能感受到“仁”之至,“即此而在”之解,实为不堪。
  五、文明之对话——治道之别
  中学与西学本是两套并不相干的独立的文明系统,总是横向对比并不合适。但有一例外,便是“轴心时代”所讨论问题的相似性,如理想政体、理想人格、至高理念等,故此处将大学之道“自明明德”与《理想国》之哲学进行对比探析。首先其同在于,都有“至善”,培养完美治理者,承认学习、教育的重大功用,并有相对完备的学说体系,千差万别之处,在其治理之道,治理之道不同,使得当今中西社会形态之截然不同。以下以理论结合实例来对比探求其异。
  1.治理之范围
  《理想国》又名《城邦论》,其治理范围也极为清晰的表达为城邦。城邦的规模,是有限的,柏拉图后续的《法律篇》中以4000人为宜。4000人显然不是所有人,也就是说,“理想”状态下,会存在不同的城邦,即便都是正义的。这样一来,资源的有限性使得矛盾无法避免。柏拉图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就是暴力。《理想国》第五卷几乎同篇在讲如何培养军人,让小孩子、女人上战场打仗,以胜过敌人。这恰恰回到了第一卷苏格拉底对“助友损敌”的批驳。同样为了本邦利益,两个正义的城邦打仗,哪个是正义的?从“体育教育”中对斯巴达体制的推崇可见,正义城邦也是需要对外战争胜利的,可苏格拉底刚刚在第一卷中批驳了“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全书是以第一卷四个“错误正义观”展开的,而城邦的局限性恰恰使得所谓正义的城邦践行其中之二,此由城邦地域局限性形成的人思维的局限性,不能不令人深思。
  “自明明德”的范围,亦并不需要争议,经文给出,即是“天下”。中国也无可避免的经历了自然状态,即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霍布斯认为,在面对更强大的外力时,人们就会签订契约以保护各自的利益,从而形成“利维坦”。但中国“天下”之建立,与其完全相反。帝尧在真正意义上构建了天下,其机理是乃“协和”。姚中秋老师《华夏治理秩序史》中有详解:   帝尧的根本美德是顺从天下人之合作本性,引导天下人意识到合作可能带来的长远利益。由此,天下人均参与到天下秩序之构建中,。天下不是帝尧构建出来的,而是万国诸侯或者说天下人共同构建出来的。[10]
  在“协和万邦”的过程中,“自明明德”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这个过程本质上不存在任何外力,完全由人的内生动力所主导。尧首先实现了己身之明德,“克明峻德”,在野蛮状态下,摆脱了“争之本性”的思想束缚,看到了人不同于野兽之处,即“合作本性”,并运用其强大的人际沟通能力,或者说治理的技艺,启发天下人认识到这一点,又以其超人的统筹能力,“辩章百姓”,形成初步的治理体系,最终造就了封建制的滥觞,自身也成就了“仁”。《论语·雍也》中载: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说尧舜难以做到仁,而尧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做到了,万邦在协和中都获得了发展,此不能谓“利人”、“达人”,则无可谓之也。“自明明德”在其中起到了核心的转折作用,为之后的“明明德于天下”树立了典范。这说明,不同于小区域,圣人的境界必须是明于天下,修身也好,治国也罢,是不能离开“天下”的视野的,如张载所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天道永恒,使得“明明德”的时间空间要求必然是无限的。
  2.治理的前提
  《理想国》直接说明,哲学家要成为立法者,为城邦制定法律。究竟能不能成为立法者稍后再讨论,假如不能成为立法者,则他只能活在理念世界之中。并且,哲学家本质上是厌恶世俗生活的,回到洞穴亦是尽己所能帮助实现“转向”。现实生活中,苏格拉底慨然赴死,激怒邦人的,正是其认为城邦应该感谢并且侍奉他的言论。
  在“自明明德”的治理中,提供职务固然好,不提供依然可以实现其治道。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只是出于“正名”的考虑,提醒君子固守本分。但同样,子曰:君子谋道不某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不谋政”绝对不是“不谋道”的理由,是以他在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情况下,实现中国千年文化的奠基。
  同时,“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都是“明明德”的必由之路,皆无需职位之提供。孔子开创了以文载道而“明明德”之路,是否还会有下一位圣人开创全新的“明明德”之路,尤未可知。在笔者看来,以德抚育子女,影响乡里风气,只要尽己所能,驰而不息,就是在事实上“自明明德”,“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也许现实社会使得治道一时不能获得机会,但圣人君子必定坚定这一信念:“只要你的道合乎大道,机会终究会来的。”
  3.治理的开端与手段——暴力之道与合和之道
  《理想国》中哲学家的教育,从音乐、体育、几何、算术、天文,到辩证法,中间没有“人事”,若说其经历了“格物”,也不过“格”了几何图形和抽象概念。这直接导致了哲学家无法处理家庭所带来的矛盾,虽然获得了“知识”,但陷入了人伦之事的知识盲区。以其之所学,只能用暴力将家庭拆散。而哲学家若治理,也仅能拥有护卫者所提供的暴力,甚至不是权力。马克斯·韦伯对权力的定义如下:在某项社会活动中,某一个人或几个人,在即便受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这里要注意,不是实现自己的意志,而是贯彻。贯彻不是简单的形式支配,而需要内在认同。哲学家强制了未能理解哲学意志的手艺人,形成了事实上的主奴关系,主奴关系也构成了支配全部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旋律。从而,这样的统治本质上是暴力压迫,其压迫的依据在于,手艺人没有知识,无法达到个体的正义,必须通过奴役之实现城邦的正义。这一系列冲突,使得哲学家无法为邦人所认同,不但难以获得治理的可能性,还有被邦人杀死的危险。
  圣王“明德”之治的根本不同从对人性的看法出发,承认人的自明性、自觉性。《尚书·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人民也许在智力上不足以把握天道并设计制度,但本身具有天之“明德”,具有对治理者和制度的采择能力,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参与秩序的确立,这为“合和而治”及共治提供理论基础。《史记·五帝本纪》载: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11]
  舜在“摄行天子之政”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人民的信任,完成了“荐之于天”的过程,其是否“践天子位”,不能以尧,甚至他本人的个人意志而定,是真正的“天与之,人与之”。
  而他的治理也证实了,“天”以民选人的眼光,是没有问题的。与哲学家的命令式治理不同,以其合和之道而治,其精髓在于“垂衣裳而天下治”。尧的实践已经表明,人是有以“自明”而“自治”的能力的,每个部落足以以其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秩序。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避免因习惯及信仰差异而导致的矛盾,这一点又通过亲自制礼及命夔作乐而实现,礼乐又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人民的“自明”,此处不再展开。这样一来,绝大多数矛盾都通过人们自觉的运用“合和之道”得以解决,从而实现共治。
  此外,“明明德”的治理还要求慎用刑罚。《康诰》曰:“克明德慎罚”,释为显用俊德,慎去刑罚。《荀子》“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含义同前。《左传》成公二年:“《周书》曰:‘明德慎罚,文王所以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么谓也。’”意为崇尚德行、施行德政。《管子》:此“先王所明德圉奸,昭公灭私也。”释为善用德政,彰明德行。
  4.治理的报酬
  看上去,无论是君子还是哲学家,都是在无条件的出于道德驱使的进行治理,但人做任何事,都是有意义的,都需要困难时的某种动力的驱使,这种动力不同于其本体信仰,而具有动态的性质。因为治理者都是需要教育的,在其未明之时,都需要高尚之物的指引,在这一点上,“明德”与哲学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   《理想国》虽然是柏拉图的构想,但毫无疑问他是希望有人能够践行之的。是故他在第十卷中提出了灵魂不灭的主张,认为正义之人死后可以“象竞赛胜利者领取奖品那样”得到报酬,这样一来,正义的因果被寄托于神,“今世”与“一千年的旅程”让其哲学最终走向神学的归宿,“理智的生活”的唯一报酬是不至于陷入僭主——奴隶的命运循环状态,而非其它。
  哲学家不为政可以为哲学家,君子圣人不然,踏心实干、心忧天下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能够使他们驰而不息的密码,是快乐。某种程度上,哲学家“知识的快乐”并不能定义为快乐,而多为一种征服欲,或者说,哲学思考的纸上谈兵,不足以达到真正的成就的快乐,并且其中转向的过程是痛苦的;即便治理,“有时不得不使用一些假话和欺骗”,將先天缺陷的孩子“秘密处理掉,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治理,治理者内心真的能够毫无波澜、维持快乐吗?理念世界中,或许确实可以,但已经回到人世,恐怕很难做到,毕竟以杀人为正义在我们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儒学高尚的快乐,也就是“孔颜之乐”能够成为“自明明德”者真正的动力,在于它是始终存在的,并且能够使得心中排除一切杂念,达到“性”之乐,而不是情之乐,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与天同乐”。《论语》中关于孔颜之乐的表述如下: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福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与“忧”对应看,《礼记·乐记》中有“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结合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的观点来看,君子的“忧道”就是“乐道”,根源在于,君子“明明德”则可以感受天道“生生之德”的美好和永恒,只要“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道就会在身边,从未走远。是故,这样的快乐,不会因一时一地的得失发生改变,与天同为永恒这就是“不改其乐”。此外,“天下观”亦使得这种快乐不会间断,与从“天”中获得的快乐具有一致性,它更加强调对人本身的关怀。《孟子·尽心下》诠释了这种心中有天下之快乐: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 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大禹、稷和孔子,都有对天下宏大的思考,“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无论是治水、足食还是复礼,都是当时矛盾最为严重,与人民关系最大的主题,并且都陷入了极大的困难,如上文忧即是乐,是与民同忧也。民意就是天意,所以与民同忧、与民同乐,都是契合天道而能“明明德”的,这样就能够求仁得仁,天人合一,体会到真正的仁者之乐。
  六、权当结语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有有言:
  人,不管被认为是多么的自私,在他的人性中显然还有一些原理,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幸福必备的条件,尽管除了看到他人幸福他自己也觉得快乐之外,他从他人的幸福中得不到任何其他好处。[12]
  真正达到天道的“自明明德”,乃大境界、大成就者方能体悟,我等穷鄙之人不敢言明之。斯密所言,是概况绝大部分人的状态,即到此为止。本文意欲让人相信,实有可实现之境界,可以让“至善”成为人性中全部的原理,这需要“自明明德”这个由己知,由己行,由己用的历程。基督教学说中,人由于偷吃智慧果产生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导致堕落,远离上帝。而儒学之中,人的生命状态是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自由意志会让人更加强大,“自明明德”为发展亲近于天地,追寻和守护精神家园的自由意志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要求。
  以上全文,实乃“自明明德”无穷意蕴之冰山一角,终究有的部分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谨以此文与行道者们共勉,因为那些不能言明的部分,需要我们于天下、于万民中共同书写。
  参考文献:
  [1]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廖名春.《大学》篇四考[J]社会科学,2016(2).
  [4] 余亚斐.“明明德” 与生活——论“大学之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5).
  [5]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明)王守仁.王阳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6.
  [7] 薛俊清.中国先秦哲学的现象学意义及启示[J].长白学刊,2000(4).
  [8] 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9] 熊志军.玄德与明德[D].华东师范大学,2016(5).
  [10] 姚中秋.华夏治理秩序史·第一卷:天下(上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
  [1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12]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摘 要:消费社会的到来促使了消费数码的产生。“人是符号的动物”,通过对数码设备广告的关注,从符号学的角度切入,采用幻想主义修辞批评方法对佳能相机广告进行分析,从场景、角色和行为的幻想主题中得出了佳能相机广告的修辞视野,进一步探讨了佳能相机的广告符号语义,加深对消费数码类产品的广告本质的理解,即广告所构建的“广告现实”,日益成为了真实的现实存在,而真实的世界却在日益幻象化。  关键词:消费数码;符号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新闻报道议题自由化、叙述话语多元化展开探讨,论述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闻报道议题在议程设置理论下建构了新的报道理念,新闻叙事视角也在贝斯特和凯尔纳视角理论的引用下发生了改变。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受众互动与舆情导向两方面研究新闻报道叙事视角受网络运营平台的影响,分析探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的典型新闻报道案例,归纳总结新闻报道叙事视角的特点。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新闻报道;叙事视角;平昌冬奥
期刊
摘 要: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各国重视网络宣传、网络控制和配合国家战略已经是显见的事实。在中国,网络发展和运用空前迅速,个人对于网络依赖越来越强,从购物到生活各方面使用,再到参与政治文化生活的深度,都与之相关。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网络对于社会的影响,网络已经是关切国家安全、人心聚焦信息、心理促发媒介、情感认知重要渠道的对象,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已经成为社会安宁和秩序建构的重要方面。如何将纸质媒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拥有的互动性、整合性等特征对科技新闻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航天新闻作为科技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亟待脱离艰深严肃的框架以适应新媒体受众的口味。新媒体的航天报道在内容与形式上均发生了变化,以微博对神舟十一号的报道为例,内容上人文性、大众性明显,并着力于知识科普;形式上图文频联合,并大力使用新媒介技术。但创新背后仍存在碎片化、临时化、误读危机等问题。  关键词:航天报道;新媒体;神舟十一号
期刊
摘 要:为进一步扩大《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的专业性及全球适用性,推进《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与美国本土外语教师标准的接轨,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素质,2017年7月19日汉考国际邀请全美外语教学协会(ACTFL)教育总监Paul Sandrock先生来华参加中美教师标准对接报告会,双方基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发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2012 版) 与美国外语教学协会及美
期刊
摘 要:真正经典的艺术不存在消亡,也不会因时代而改变,它诉诸于人先天具有的审美共同感,而非不同时代下的人的审美偏好和现实需求。本文着重选取了当代中国一位约翰·莫尔奖获得者——80后年轻艺术家雷绍文的水墨作品,通过对作品涌现出的新特点的分析和思考,来说明废墟水墨所具有的当代水墨的特点,并比较它与传统水墨在创作思路,表现理念上的异同,最终探讨关于艺术创新的别出心裁之处。  关键词:《废墟》;山水;传统
期刊
编者按: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莫顿曾在其合著的《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一文中指出:“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更大”。法制新闻对推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最终目标是推动社会发展。在媒介多元化的今天,做好法制新闻报道至关重要。法制新闻作为传播媒介的一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空前的竞争,而节目主持人处在广电行业的最前端, 面临着节目主持人话语权不平衡、专业素质不高、处理信息的现场应变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境。为了走出困境,主持人需要转变现有观念,拉近与受众距离,优化话语质量,提高话语权,提升人格魅力与文化底蕴。基于此,本文以综艺节目主持人为例来探讨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存在的困境及出路。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国内网络直播平台“斗鱼TV”为例,采用数据分析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性地分析受众使用网络互动直播平台的现状。研究发现使用网络互动直播平台的男性受众多于女性受众。接近半数的受众通过手机APP使用直播平台,且通常在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较为完善的场合使用的几率较大。不同性别受众对网络互动直播平台的认知印象并无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呈现消极化态势。  关键词:网络直播;受众;认知使用;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新京报》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会新闻报道为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媒体在社会新闻中涉女性报道为何多呈现出暴力实施者和暴力受害者形象?媒体采用怎样的报道策略以勾连起女性与“暴力”因素的联系?本文选取了139篇《新京报》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会新闻为研究样本,采用框架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媒体在报道时倾向于选择“女性受害者”、“女性施暴者”的新闻事实,重点突出和“暴力”相关的新闻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