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银行卡盗刷案中的民事责任

来源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银行卡频繁被盗刷,持卡人往往将发卡行诉诸法院。裁判者对于二者民事责任的认定却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主要通过对二者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分配进行分析,以期对民事责任的认定有所帮助。
  【关键词】银行卡;盗刷;民事责任
  Abstract:Money has been frequently stolen on bank cards, different judges usually made different referees .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ze the civil legal relationship, the principle of attribu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urden of proof, with a view to the civil liability of the benefit.
  Key words: Bank card; identity theft; civil liability
  一、问题的提出
  银行卡作为一种便捷的转账、支付和结算工具已普遍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被盗刷的情况也屡屡发生,银行卡持有者常将发卡行作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却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
  案例一,2016年3月13日21时59分,身在广州市南沙区的周某收到建设银行发送的消费短信,显示其借记卡在郑州市被刷卡消费。随即,周某致电银行提出异议,并挂失该卡。当晚22时45分,周某向南沙区某派出所报案。后周某诉至法院。一审法院判决银行赔偿周某全部被盗刷损失,并支付周某为此支出的律师费。银行上诉后,二审法院改判周某和银行各承担50%的被盗刷损失,银行不承担律师费。
  案例二,常某于2016年8月2日23时56分到2016年8月3日00时03分收到建设银行短信通知,其建设银行卡多次在上饶银行ATM机被转账、现金取款,并扣收手续费。周某于2016年8月3日早持该卡至位于兰州草场街的建行某支行打印交易清单、挂失该卡,并向草场街派出所报案。法院判决银行承担80%的责任,周某承担20%的责任。
  案例三,黄某于2016年8月31日下午一点多通过手机查询发现,其农业银行卡于2016年8月30日至31日在境外被现支5笔,黄某遂向汕头市公安局潮南分局峡山派出所报案并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银行承担90%的责任,周某承担10%的责任。
  案例四,张某的民生银行卡于2016年9月16日3时在3分钟内在银联ATM机上分3次进行了跨行取款交易,交易地点为菲律宾。张某于2016年9月16日9时51分在其所在的娄葑镇北摆宴街ATM机插卡进行账户查询并拍照留存,当日9时53分,张某向娄葑派出所报案并诉诸法院,法院判决银行承担全部被盗刷损失。
  上述几乎雷同的案例,却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裁判结果,原告诉请的主要理由是银行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原告能够证明其持有银行卡时该账户在异地被盗刷。银行的抗辩理由包括“法院应当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进行审理”、“银行卡凭密码交易应视同本人行为”、“交易本身存在合理性的技术风险”等。那么,银行卡被盗刷后,发卡行和持卡人民事责任的认定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究其原因,是由于银行卡被盗刷案件的定性、举证责任的分配和责任的认定缺乏统一明确的认识,裁判者对于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存在很大差异。
  二、发卡行和持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银行卡是由商業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储蓄功能是银行卡最基本的功能。银行卡被盗刷后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包括发卡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卡行、持卡人、代理交易行以及特约商户等四类民事主体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其中以发卡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责任的认定最为复杂。
  以案例一中周某为例,周某在银行开立账户并向银行申领银行卡,双发约定权利义务后,银行将银行卡交由周某使用,周某就该卡设置密码后用于个人资金存取和支付的凭证。双方应当成立合同关系。法律对于该种合同并无明确的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规定:“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周某银行开立账户并领取银行卡,符合合同法关于无名合同的规定,双方成立储蓄合同关系,应按合同的约定和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在合同关系的履行中,银行应当保障交易设施、交易环境和储户资金的安全性,保障银行卡唯一识别性。而储户负有妥善保管银行卡和密码的义务。
  三、发卡行和持卡人的义务
  (一)发卡行的安全保障义务
  第一,法律依据。《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商业银行法》第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事实上,持卡人与发卡行之间的储蓄合同关系建立后,持卡人将资金存入该银行卡账户后,银行即将该笔资金与其他资金混同进行管理,双方成立债权债务关系。当储户要求银行支付资金时,银行只需按照约定提供等值的货币,银行卡仅仅成为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媒介。因此,储户将资金通过银行卡这一媒介存入银行后,银行实际占有该笔资金,应当享有对该存款的保管义务。上述法律规定对发卡行的安全保障义务进行了相应规定。银行账户作为连接发卡行和持卡人的唯一媒介,银行当然应当负有采取技术措施保证交易安全的义务。
  第二,现实依据。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其在与持卡人的交易中是获得经济利益的一方,虽然商业银行提供的合同条款中有规避自身责任、加重持卡人义务的条款,但根据收益与风险相一致的原则,商业银行应当负有风险防控的义务。并且,商业银行的交易系统是由商业银行单方面设计开发并进行技术维护的,持卡人无从参与任何环节,将银行本应承担的风险防控的安全保障义务转嫁至持卡人有失公平。   因此,从根本上防控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促进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高效、安全运行,银行应当责无旁贷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银行卡这一媒介的唯一性,从而防控交易的风险,而不是仅仅以“凭借密码交易视为本人行为”和“技术风险”推卸本应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
  (二)持卡人的义务
  持卡人的义务主要在于妥善保管银行卡及密码,持卡人还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四、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
  举证责任的分配,直接影响双方当事人责任的承担,这也是在司法实践中造成认定责任差异的重要原因。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条规定实际上确立了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为严格责任原则。违约责任仅以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为构成要件,违约方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并不影响违约责任的认定,这一原则在法律无例外规定的情况下,应当普遍适用于合同领域。
  银行卡被盗刷,持卡人与发卡行之间是储蓄合同关系,因盗刷造成的损失应当由负有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同时,在该合同关系中,银行是资金的实际占有人,负有资金的安全保障义务。资金出现风险,应当由银行承担责任。
  当然,严格责任原则并非无限制地要求银行承担所有信用卡被盗刷的责任。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依照这一规定,持卡人如果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应当根据持卡人的过错程度相应减轻银行的责任。持卡人的过错责任应当由银行举证证明。
  五、不宜适用“先刑后民”原则
  第一,在司法實践中,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件往往呈现跨区域、跨境、有组织的刑事犯罪,而刑事案件侦破时间过长,不利于弱势的持卡人权益保护。
  第二,这一原则适用于同一法律事实有相互牵连关系的民事和刑事案件共存的情况,民事案件的处理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且刑事案件尚未审结时,才能适用。而在银行卡被盗刷后持卡人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合同纠纷中,持卡人和商业银行是合同关系,合同具有相对性,案外人涉嫌刑事犯罪与该储蓄合同关系并非同一法律关系,且没有证据证明持卡人与案外人系共同犯罪,适用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并无依据。民事案件的审理不会影响刑事犯罪的处理银行承担责任后,可向案外人追偿。
  参考文献:
  [1]参见(2016)粤03民终17156号民事判决书,载于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wenshu.court.gov.cn
  [2]参见(2016)甘0102民初7232号民事判决书,载于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wenshu.court.gov.cn
  [3]参见(2016)粤0514民初1105号民事判决书,载于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wenshu.court.gov.cn参见(2016)苏0505民初5287号民事判决书,载于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wenshu.court.gov.cn
  作者简介:白卡娟(1983年8月),女,河南郑州人,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诗教”是由孔子开创的一种评诗和论诗活动,在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对中华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华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一定程度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提高人文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诗教;中华经典;汉语言文学;意义  一、孔子“诗教”的理论与诗学研究  从广义上讲,诗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家进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九十五年的光辉历程,今年将迎来九十六岁生日。九十多年来,我们党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显示了其无比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错综复杂的新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新任务使我们党的凝聚力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党的凝聚力建设,是我们党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凝聚力;历史经验;思考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九十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指,中共通过共产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之间存在的关系,对公众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从而提升公众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因此,在不同行业的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有效引导及融入思想政治理念,对促进领导工作、转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提高公司决策效率等方面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本文重点对思想政治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性展开如下分析,以期为以后各个阶层的领导进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
期刊
【摘要】文章以蚌埠市为例,调查研究公交车内移动电视广告对于城市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公交车内移动电视广告因具受众范围广、受众流动性、节目短小性等独特的特点,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节目设计单一,广告投放不合理,更换频率较慢等问题,以此做为基础并从广告更换频率,投放内容选择,节目编排设计等方面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交车;移动电视广告;消费影响  一、引言  在每一年
期刊
【摘要】网络民粹主义是现实社会中的民粹主义思潮与网络虚拟世界有效融合的产物,其产生是由政治、社会、技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使得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对现实社会生活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矫正网络民粹主义可以从完善民意表达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强化网络技术监管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成因;负面影响;矫正  民粹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从未消失过,互联网的普及
期刊
【摘要】采用结构化临床法(简称SPJ),通过研究总结暴力政治极端分子的传记、公开采访视频、恐怖分子生活史和对法医学专家的访谈,依据涉政治类暴力极端事件的特点,建构了中国暴力极端分子危险性的心理评估工具。  【关键词】暴力极端分子;恐怖主义;心理评估  Abstract: Using the structured clinical method (SPJ), this paper researche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对贪污贿赂犯罪行为的大力度的打压,许多“高官”纷纷落马,这不仅能够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行为起到警醒作用,而且能够在百姓心中树立一个公正廉洁的政府形象。而对贪污贿赂案件的侦防策略进行研究对我国建设廉洁政府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笔者即从贪污贿赂与侦防的概念出发,浅谈了我国贪污贿赂犯罪侦防工作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的侦防策略。  【關键词】贪污贿赂;侦防;问题;策略  Abstra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高校要发展就必须做到“依法治校”。而要实现“依法治校”,就要使法制社会背景下的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得以建构,使法制社会背景下构建的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得到有效维护。  【关键词】法治;高校与学生;关系;建构和维护  Abstract: since the party’s eighteen, g
期刊
【摘要】问题提出与解决学习品质指: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具有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够努力澄清问题,解决疑难,克服困难和阻碍。本文首先概述了问题提出与解决学习品质的定义、评价标准、重要性,其次从教学方式和教师两方面讨论了幼儿园在培养该学习品质方面存在的缺憾,最后从教师、游戏化集体活动、生成性课程三方面提出建议,以培养幼儿善于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学习品质;提问;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深化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会计专业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to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