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 三化论 ”视域下歌曲《 青花瓷 》英译评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3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歌曲《青花瓷》无论是从音律的角度还是从歌词的角度看,都堪称经典。歌曲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出现了不少英文版《青花瓷》,其中不乏优秀英译本。从本文从“三化论”的角度,评析了优秀英译本的译者是如何通过等化手段实现“意境似如初”,通过深化手段达到“情深意无穷”,又通过浅化手段做到“形美情不减”,以期更好地通过音乐,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关键词】 《青花瓷》;浅化;深化;等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118-03
  一、引言
  《青花瓷》是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是两人合作的“中国风”歌曲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风”歌曲的经典作品。歌曲在2007年一经发行,就凭借其婉转动人的旋律与韵味悠长的歌词风靡乐坛,并且经久不衰。歌曲不仅获奖无数,是音乐史上里程碑式作品,其歌词文化底蕴深厚,意境古典含蓄,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地。《青花瓷》歌词出现在2008年山东和江苏两省的高考试题中就足见其文学价值。歌曲不仅在国内大热,也深受外国听众喜爱。新西兰歌手罗艺恒和巴西歌手Marcela Mangabeira各自翻唱了英文版《青花瓷》,但他们的版本对歌词改动较大,失去了中文版歌词的韵味,不免令人遗憾。原武汉新东方校长李杜老师的《青花瓷》英译本,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中文歌词的韵味,受到广泛好评,本文选取了李杜的英译本,从许渊冲先生的“三化论”角度对其译文的巧妙之处进行了评析,并對其译文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修改建议。
  二、许渊冲及其三化论
  许渊冲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翻译家与翻译思想家。许教授的翻译理论一言以蔽之,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他的翻译观受到中西哲学、文艺学和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即展现出与前辈和同时代学者一致的一面,也有突出的个性特征,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就是特征之一。一分为三、涵三为一既是一种世界观, 也是一种方法论。其理论核心概念,如“三美论”(形美、音美、意美)、“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三势论”(优势、劣势、均势)等, 无不是一分为三思维的体现。而与此相应的翻译方法“三化论”(浅化、深化、等化)也是典型的一分为三思维[2]。
  “三化论”源于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钱钟书认为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5]。许教授认为翻译可以说是“化学”,是一种语言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这种“化”有限度,只能化成原文内容所有、原文形式所无的译文,不能化成原文内容所无的东西[4]。
  三、《青花瓷》英译本译例赏析
  (一)浅化避短
  浅化,把特殊的东西一般化,包括抽象化、减词、合译、化难为易、以音译形等[3]。浅化是为了规避目标语的劣势,将原文一些晦涩难懂,富含深层文化意义的词浅化为浅显易懂的词,以着力保留原文的意境,既能消除译语读者的理解障碍,又能使他们自然地融入歌词的意境当中。具体请看下面译例赏析。
  例1
  原文:“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译文:“Unglazed,from shade to light,unfolds the blue and white”
  这句歌词中,“素胚”显然不是主语,通过动词“勾勒”可判断出动作主体是人,读完全文更能肯定此处主语是男主人公“我”。与英语语法不同, 汉语重意合,句子无主语不影响对整体句意的把握。但英语重形合,对句法要求严格,译者在翻译时会添加主语。但巧妙的是,译者并没有直接引入“I”作为主语,而是转换思路,用“青花在瓶身徐徐展现”表达了原句中的“‘我’勾勒青花”的含义,避免了引入新主语,却更突出了笔随心动,青花跃然瓶上的画面感。在处理“青花”这一文化意象时,译者没有直译,而是译为“the blue and white”,化具体为抽象,变特殊为一般,帮助译文读者理解这里的“青花”是蓝白两色构成的图案,减少读者跨文化的理解负担,并巧妙呼应了前面的“浓转淡”。
  不过,笔者觉得译者将“浓转淡”译为“from shade to light”有不妥之处。译者用“shade”表“浓”之意,但通过仔细查阅词典后发现,“shade”在该语境下合适的语义有两个:一是(色彩的)浓淡深浅或色度,本身没有“浓厚色彩”之意;二是作阴影讲,意指浓重的笔墨。前者从意义上就不符,而后者语义合适,但形式上,其为名词,而对应的“淡”译为形容词“light”,明显无法并列。中国画的墨色分为五色,即焦(concentrated)、浓(thick)、重(heavy)、淡(thin)、清(light),“浓”是“thick”,且符合英文地道表达,所以直接译为“from thick to light”即可。
  (二)等化达意
  等化包括、词性转换、句型转换、正说反说、主宾互换、主动被动互换、同词异译、异词同译、典故移植等[3]。浅化是避短,等化是半扬长半避短,是为了“通顺”,追求意似的等值,取得译语对原语的均势。具体请看下面译例赏析。
  例2
  原文:“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译文:“Unglazed,from shade to light,unfolds the blue and white”
  上文已指出,“素胚”并非主语,这个名词在句中实际上是作状语的,意指“青花”勾勒于“素胚”之上。句中意象“素胚”“青花”“笔锋”,甚至动词“勾勒”,都是方文山精心挑选的情感载体,寥寥几词就奠定了整首词的意境。而译者对“素胚”这一重要意象的处理同样精彩。   众所周知,歌词的翻译比较特殊,除了要准确、达意,还要考虑到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译文歌词在长度与节奏上要贴合原曲。若要按“素胚”在原文中的意义与功能直译,应译为“on the unglazed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但如此译文会过长,且“blue and white”的重复既显冗余,又破坏了歌曲节奏,而译者仅用一个形容词“unglazed”就巧妙化解了长度与节奏问题。这个形容词的使用,不仅不是错误,也不突兀。该句是歌词第一句且“unglazed”位于句首,往前是题目“The blue and porcelain”(青花瓷)。题目已为读者点出了整首歌曲的核心意象,读者心中一定有了预期与联想,对“unglazed”的第一反应必是“unglazed porcelain”,再往下自然也能明白青白二色是在其上的勾绘。译者通过简单的词性转换这一“等化”手段,用形容词翻译了在原句中起状语作用的名词,成功传递了原文“素胚”这一意象的意义与功能,不仅准确传递了原句的情感和内涵,又没有意境上的丢失,取得了译语对原语的均势,可见译者对原文与译文的把握程度。
  (三)深化扬长
  深化,即深化原文表层,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分译、以旧译新、无中生有等[3]。深化是为了神似,在深度理解原文内容,把握原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之下,表达出原文的言外之意,去传达原文深层结构的“意美”,发挥译语的优势,争取取得译语对原语的优势。具体请看下面译例赏析。
  例3
  原文:“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译文:“The sky is blue enough to expect the rain;for you I am waiting,however in vain”
  作者方文山在访谈中曾谈到“天青色等烟雨”其实无论从意境还是逻辑来说都是错的,天青色并不是青花瓷的颜色,而是汝窑。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哨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在他看来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1]。所以在这句中,方文山其实是嫁接了汝窑的特点在青花瓷身上。这点虽然是逻辑上的硬伤,但考虑到作品的艺术,出于对整体意境的考虑,也无可厚非。其实笔者认为,抛开汝窑与青花瓷之争,单就这句词来看,逻辑是没有问题的。正如宋徽宗诗所言“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被雨洗刷过的天空才呈青色,天青等雨也说得过去。并且从整体意境上看,《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天青”“烟雨”是构成这种朦胧含蓄美的重要元素。
  但译者在翻译这前半句时,未深层理解原文内涵,甚至出现错误,理解为“蔚蓝天空等待烟雨的到来”,与上文分析到的该句的真正意义截然相反,那么该句的翻译“The sky is blue enough to expect the rain”自然也是错误的。笔者认为,这前半句可译为“The azure sky is expecting rain”。首先,笔者运用了“深化”的翻译技巧,将“青色”译为了“azure”,把原歌词的表层深化了,传达了原歌词深层的含义:被雨洗刷过的天空才呈青色,这种色格外清净明亮,与一般艳阳高照的晴天天空的蓝色不同。所以如果用一般的形容词“blue”来表达(比如“青花瓷”的翻译为“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就不能传递出原歌词中“天青”与“烟雨”这两个由方文山精心挑选的意象之间的关系,那么整句歌词意境的构造就会大打折扣。而笔者在深度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选用了“azure”一词,意指蔚蓝色、碧空,比起“blue”,意义更加具体,含义更加明晰,重点更加突出。在处理该句时态时,笔者用了现在进行时,而没用译者的一般现在时,因为原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两句,前半句写景,后半句写情,情境的交融是中国古典诗歌经典写作手法,也是这句歌词的经典之处,后半句“我”正在等“你”,前半句必定也是正在等雨,选用正在进行时不仅表意更加准确,而且通过前后时态的一致完成了译文中情境的对比与交融。
  后半句“而我在等你”,译者译为“for you I am waiting,however in vain”,用了加词增译的“深化”翻译技巧,传达了蕴藏在原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将这句歌词放到整首歌词中理解,就会发现作者不仅仅只是描写了男主人公在等女主人公这一事实,更是暗示了故事的结局。作者在后面写到“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月”是“水中月”,被从水中打捞起当然是一场空,“晕开了结局”暗示结局也是一场空,也说明了男主心中朝思暮想的伊人,注定只能留在那个邂逅的瞬间。译者理解到了原歌词的这层含义,在翻译“而我在等你”时,增译了“however in vain”,说明了“我”等待的结局,减轻了读者或听众的理解负担。从内涵角度来看,可以说译者将隐含意味阐释化表达出来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译语取得了对原语的优势。
  四、结论
  具有高度文学性、艺术性的歌词就如同诗词一样,文字简洁凝练,意蕴悠长丰富,在翻译此类作品时,尤其要注重歌词内涵意蕴的表现。本文以《青花瓷》广受认可的英译本为例,从“三化论”的角度来分析其是如何较为准确成功地重构原作品的意义与情感,从而探索了如何在内涵丰富的中国风歌词翻译中取得译语对原语的均势,甚至是优势,进而诠释原歌词中所包含中国特色的古典意象美和意境美。
  音乐是各民族共通的语言。优美达意的英译歌词能让外国听众在欣赏动听的旋律时, 也能领略歌词中的文化魅力,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甚至产生兴趣。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方文山.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2]覃江华,许钧.许渊冲翻译理论思维的特征与倾向[J].外語研究,2018,35(05):51-56+67+112.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许渊冲.如何翻译诗词——《唐宋词选》英、法译本代序[J].外国语,1982(4):12-18.
  [5]许渊冲.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2012,33(4):83-90+127.
其他文献
【摘要】 舞蹈本身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舞蹈是一种极其古老的艺术表达模式,舞蹈的表现能够充分融合音乐、运动以及美学等方面的内容,并基于舞蹈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将其进行相对应的表现。因此,舞蹈艺术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以及规律。在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舞蹈能够使戏曲表演艺术本身的感染力更加丰富,使整体的表演具有层次性,同时也使表达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因此,本文针对戏曲表
期刊
【摘要】 “留白”艺术作为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当代社会也不知不觉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尤其在同为艺术领域的戏剧影视作品中,“留白”更是越来越为从业人员所重视。在戏剧影视作品中有效运用留白艺术,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使作品得以升华。本文从“留白”艺术入手,分析了其与戏剧影视的历史渊源及带来的艺术效果,并为其在戏剧影视中的运用途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戏剧影视作品;戏剧影视
期刊
【摘要】 《堤》(《La Jetée》)由法國著名导演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拍摄于1962年,整片围绕世界大战后的时空穿越实验,讲述一个被童年记忆所牵绊的男子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寻找童年记忆的真相。全片以连环照片(Photo-roman)风格,配合旁白叙述的形式,围绕时间与记忆,对战争、和平、生命、爱情等的思索。本文将对克里斯·马克在该剧中所采用的连续静态画面的叙事风格,以及以
期刊
一、来时夜色  寒风过巷。小碗儿一哆嗦,蜷身裹紧了破衣。此时才是三月间,倒春寒还未过去,空气里蕴着湿润的花香。  迷离间,巷口似乎传来了一阵异响。  小碗儿一个激灵撑地坐起,手指碰到一块尖石,痛得他“嘶”地抽了口冷气。  这么晚了,整个杭州城都陷入了沉睡。还会有谁在这深巷中走动?莫不是哪个豪族家的猛犬没有拴好溜了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白色的人影在巷口出现,迅速奔来,仿若潜行的豹子。  只两次眨眼
期刊
【摘要】 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多样、资源丰富,是甘孜州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支脈。但伴随时代发展,甘孜非遗的保护及传承面临一定困境,诸多非遗依赖于传统的传承方式,包括师徒制、父传子等方式,在当今时代面临传承人断代、文字性非遗资料遗失等难题。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分析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在此基础
期刊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交流沟通即时而又紧密,网络流行语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奈达的对等理论在此翻译领域的指导作用和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关的翻译策略。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的广泛传播能够帮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社会发展动态和文化趋势,这是中国实现“走出去”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 尤金·奈达;功能对等;形式对等;网络流行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语用预设在日常的对话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言语幽默的产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近期流行的“反向凡尔赛文学”的三段对话内容为语料,通过语用预设理论来分析该文体中言语幽默如何产生。探索语用预设和言语幽默内在的关系,揭示其中引人发笑的因素,为日常交流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 语用预设;反向凡尔赛文学;幽默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家”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汉民族社会文化思维、文化体制的体现。以“家”为语素构成的词语高达成百上千个,其意义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单位、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单位、社会领域的单位、政治领域的单位,背后蕴藏着从表层到深层的文化,即集居住与养殖为一体的农耕文化建筑形态、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和“泛近距离化”的认知模式。  【关键词】 家;国家;词汇;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期刊
【摘要】 2020年9月,由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在全球上映。尽管中国市场对这部迪士尼大片期待已久,但上映之后,该片的口碑票房双双遇冷,影片对女权思想的激进表达成为遇冷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将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置于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花木兰改编谱系中,比较其与国内木兰题材影视剧以及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异同,深入分析迪士尼真人版电影对现有木兰故事的挪用和改写,探究
期刊
【摘要】 奥地利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在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段时间的讨论热,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经历了大起大落。本文通过梳理耶利内克在中國大陆的译介历程,探讨其作品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译介;接受;文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