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歌曲《青花瓷》无论是从音律的角度还是从歌词的角度看,都堪称经典。歌曲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出现了不少英文版《青花瓷》,其中不乏优秀英译本。从本文从“三化论”的角度,评析了优秀英译本的译者是如何通过等化手段实现“意境似如初”,通过深化手段达到“情深意无穷”,又通过浅化手段做到“形美情不减”,以期更好地通过音乐,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关键词】 《青花瓷》;浅化;深化;等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118-03
一、引言
《青花瓷》是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是两人合作的“中国风”歌曲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风”歌曲的经典作品。歌曲在2007年一经发行,就凭借其婉转动人的旋律与韵味悠长的歌词风靡乐坛,并且经久不衰。歌曲不仅获奖无数,是音乐史上里程碑式作品,其歌词文化底蕴深厚,意境古典含蓄,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地。《青花瓷》歌词出现在2008年山东和江苏两省的高考试题中就足见其文学价值。歌曲不仅在国内大热,也深受外国听众喜爱。新西兰歌手罗艺恒和巴西歌手Marcela Mangabeira各自翻唱了英文版《青花瓷》,但他们的版本对歌词改动较大,失去了中文版歌词的韵味,不免令人遗憾。原武汉新东方校长李杜老师的《青花瓷》英译本,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中文歌词的韵味,受到广泛好评,本文选取了李杜的英译本,从许渊冲先生的“三化论”角度对其译文的巧妙之处进行了评析,并對其译文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修改建议。
二、许渊冲及其三化论
许渊冲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翻译家与翻译思想家。许教授的翻译理论一言以蔽之,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他的翻译观受到中西哲学、文艺学和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即展现出与前辈和同时代学者一致的一面,也有突出的个性特征,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就是特征之一。一分为三、涵三为一既是一种世界观, 也是一种方法论。其理论核心概念,如“三美论”(形美、音美、意美)、“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三势论”(优势、劣势、均势)等, 无不是一分为三思维的体现。而与此相应的翻译方法“三化论”(浅化、深化、等化)也是典型的一分为三思维[2]。
“三化论”源于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钱钟书认为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5]。许教授认为翻译可以说是“化学”,是一种语言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这种“化”有限度,只能化成原文内容所有、原文形式所无的译文,不能化成原文内容所无的东西[4]。
三、《青花瓷》英译本译例赏析
(一)浅化避短
浅化,把特殊的东西一般化,包括抽象化、减词、合译、化难为易、以音译形等[3]。浅化是为了规避目标语的劣势,将原文一些晦涩难懂,富含深层文化意义的词浅化为浅显易懂的词,以着力保留原文的意境,既能消除译语读者的理解障碍,又能使他们自然地融入歌词的意境当中。具体请看下面译例赏析。
例1
原文:“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译文:“Unglazed,from shade to light,unfolds the blue and white”
这句歌词中,“素胚”显然不是主语,通过动词“勾勒”可判断出动作主体是人,读完全文更能肯定此处主语是男主人公“我”。与英语语法不同, 汉语重意合,句子无主语不影响对整体句意的把握。但英语重形合,对句法要求严格,译者在翻译时会添加主语。但巧妙的是,译者并没有直接引入“I”作为主语,而是转换思路,用“青花在瓶身徐徐展现”表达了原句中的“‘我’勾勒青花”的含义,避免了引入新主语,却更突出了笔随心动,青花跃然瓶上的画面感。在处理“青花”这一文化意象时,译者没有直译,而是译为“the blue and white”,化具体为抽象,变特殊为一般,帮助译文读者理解这里的“青花”是蓝白两色构成的图案,减少读者跨文化的理解负担,并巧妙呼应了前面的“浓转淡”。
不过,笔者觉得译者将“浓转淡”译为“from shade to light”有不妥之处。译者用“shade”表“浓”之意,但通过仔细查阅词典后发现,“shade”在该语境下合适的语义有两个:一是(色彩的)浓淡深浅或色度,本身没有“浓厚色彩”之意;二是作阴影讲,意指浓重的笔墨。前者从意义上就不符,而后者语义合适,但形式上,其为名词,而对应的“淡”译为形容词“light”,明显无法并列。中国画的墨色分为五色,即焦(concentrated)、浓(thick)、重(heavy)、淡(thin)、清(light),“浓”是“thick”,且符合英文地道表达,所以直接译为“from thick to light”即可。
(二)等化达意
等化包括、词性转换、句型转换、正说反说、主宾互换、主动被动互换、同词异译、异词同译、典故移植等[3]。浅化是避短,等化是半扬长半避短,是为了“通顺”,追求意似的等值,取得译语对原语的均势。具体请看下面译例赏析。
例2
原文:“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译文:“Unglazed,from shade to light,unfolds the blue and white”
上文已指出,“素胚”并非主语,这个名词在句中实际上是作状语的,意指“青花”勾勒于“素胚”之上。句中意象“素胚”“青花”“笔锋”,甚至动词“勾勒”,都是方文山精心挑选的情感载体,寥寥几词就奠定了整首词的意境。而译者对“素胚”这一重要意象的处理同样精彩。 众所周知,歌词的翻译比较特殊,除了要准确、达意,还要考虑到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译文歌词在长度与节奏上要贴合原曲。若要按“素胚”在原文中的意义与功能直译,应译为“on the unglazed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但如此译文会过长,且“blue and white”的重复既显冗余,又破坏了歌曲节奏,而译者仅用一个形容词“unglazed”就巧妙化解了长度与节奏问题。这个形容词的使用,不仅不是错误,也不突兀。该句是歌词第一句且“unglazed”位于句首,往前是题目“The blue and porcelain”(青花瓷)。题目已为读者点出了整首歌曲的核心意象,读者心中一定有了预期与联想,对“unglazed”的第一反应必是“unglazed porcelain”,再往下自然也能明白青白二色是在其上的勾绘。译者通过简单的词性转换这一“等化”手段,用形容词翻译了在原句中起状语作用的名词,成功传递了原文“素胚”这一意象的意义与功能,不仅准确传递了原句的情感和内涵,又没有意境上的丢失,取得了译语对原语的均势,可见译者对原文与译文的把握程度。
(三)深化扬长
深化,即深化原文表层,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分译、以旧译新、无中生有等[3]。深化是为了神似,在深度理解原文内容,把握原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之下,表达出原文的言外之意,去传达原文深层结构的“意美”,发挥译语的优势,争取取得译语对原语的优势。具体请看下面译例赏析。
例3
原文:“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译文:“The sky is blue enough to expect the rain;for you I am waiting,however in vain”
作者方文山在访谈中曾谈到“天青色等烟雨”其实无论从意境还是逻辑来说都是错的,天青色并不是青花瓷的颜色,而是汝窑。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哨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在他看来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1]。所以在这句中,方文山其实是嫁接了汝窑的特点在青花瓷身上。这点虽然是逻辑上的硬伤,但考虑到作品的艺术,出于对整体意境的考虑,也无可厚非。其实笔者认为,抛开汝窑与青花瓷之争,单就这句词来看,逻辑是没有问题的。正如宋徽宗诗所言“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被雨洗刷过的天空才呈青色,天青等雨也说得过去。并且从整体意境上看,《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天青”“烟雨”是构成这种朦胧含蓄美的重要元素。
但译者在翻译这前半句时,未深层理解原文内涵,甚至出现错误,理解为“蔚蓝天空等待烟雨的到来”,与上文分析到的该句的真正意义截然相反,那么该句的翻译“The sky is blue enough to expect the rain”自然也是错误的。笔者认为,这前半句可译为“The azure sky is expecting rain”。首先,笔者运用了“深化”的翻译技巧,将“青色”译为了“azure”,把原歌词的表层深化了,传达了原歌词深层的含义:被雨洗刷过的天空才呈青色,这种色格外清净明亮,与一般艳阳高照的晴天天空的蓝色不同。所以如果用一般的形容词“blue”来表达(比如“青花瓷”的翻译为“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就不能传递出原歌词中“天青”与“烟雨”这两个由方文山精心挑选的意象之间的关系,那么整句歌词意境的构造就会大打折扣。而笔者在深度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选用了“azure”一词,意指蔚蓝色、碧空,比起“blue”,意义更加具体,含义更加明晰,重点更加突出。在处理该句时态时,笔者用了现在进行时,而没用译者的一般现在时,因为原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两句,前半句写景,后半句写情,情境的交融是中国古典诗歌经典写作手法,也是这句歌词的经典之处,后半句“我”正在等“你”,前半句必定也是正在等雨,选用正在进行时不仅表意更加准确,而且通过前后时态的一致完成了译文中情境的对比与交融。
后半句“而我在等你”,译者译为“for you I am waiting,however in vain”,用了加词增译的“深化”翻译技巧,传达了蕴藏在原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将这句歌词放到整首歌词中理解,就会发现作者不仅仅只是描写了男主人公在等女主人公这一事实,更是暗示了故事的结局。作者在后面写到“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月”是“水中月”,被从水中打捞起当然是一场空,“晕开了结局”暗示结局也是一场空,也说明了男主心中朝思暮想的伊人,注定只能留在那个邂逅的瞬间。译者理解到了原歌词的这层含义,在翻译“而我在等你”时,增译了“however in vain”,说明了“我”等待的结局,减轻了读者或听众的理解负担。从内涵角度来看,可以说译者将隐含意味阐释化表达出来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译语取得了对原语的优势。
四、结论
具有高度文学性、艺术性的歌词就如同诗词一样,文字简洁凝练,意蕴悠长丰富,在翻译此类作品时,尤其要注重歌词内涵意蕴的表现。本文以《青花瓷》广受认可的英译本为例,从“三化论”的角度来分析其是如何较为准确成功地重构原作品的意义与情感,从而探索了如何在内涵丰富的中国风歌词翻译中取得译语对原语的均势,甚至是优势,进而诠释原歌词中所包含中国特色的古典意象美和意境美。
音乐是各民族共通的语言。优美达意的英译歌词能让外国听众在欣赏动听的旋律时, 也能领略歌词中的文化魅力,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甚至产生兴趣。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方文山.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2]覃江华,许钧.许渊冲翻译理论思维的特征与倾向[J].外語研究,2018,35(05):51-56+67+112.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许渊冲.如何翻译诗词——《唐宋词选》英、法译本代序[J].外国语,1982(4):12-18.
[5]许渊冲.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2012,33(4):83-90+127.
【关键词】 《青花瓷》;浅化;深化;等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118-03
一、引言
《青花瓷》是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是两人合作的“中国风”歌曲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风”歌曲的经典作品。歌曲在2007年一经发行,就凭借其婉转动人的旋律与韵味悠长的歌词风靡乐坛,并且经久不衰。歌曲不仅获奖无数,是音乐史上里程碑式作品,其歌词文化底蕴深厚,意境古典含蓄,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地。《青花瓷》歌词出现在2008年山东和江苏两省的高考试题中就足见其文学价值。歌曲不仅在国内大热,也深受外国听众喜爱。新西兰歌手罗艺恒和巴西歌手Marcela Mangabeira各自翻唱了英文版《青花瓷》,但他们的版本对歌词改动较大,失去了中文版歌词的韵味,不免令人遗憾。原武汉新东方校长李杜老师的《青花瓷》英译本,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中文歌词的韵味,受到广泛好评,本文选取了李杜的英译本,从许渊冲先生的“三化论”角度对其译文的巧妙之处进行了评析,并對其译文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修改建议。
二、许渊冲及其三化论
许渊冲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翻译家与翻译思想家。许教授的翻译理论一言以蔽之,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他的翻译观受到中西哲学、文艺学和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即展现出与前辈和同时代学者一致的一面,也有突出的个性特征,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就是特征之一。一分为三、涵三为一既是一种世界观, 也是一种方法论。其理论核心概念,如“三美论”(形美、音美、意美)、“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三势论”(优势、劣势、均势)等, 无不是一分为三思维的体现。而与此相应的翻译方法“三化论”(浅化、深化、等化)也是典型的一分为三思维[2]。
“三化论”源于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钱钟书认为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5]。许教授认为翻译可以说是“化学”,是一种语言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这种“化”有限度,只能化成原文内容所有、原文形式所无的译文,不能化成原文内容所无的东西[4]。
三、《青花瓷》英译本译例赏析
(一)浅化避短
浅化,把特殊的东西一般化,包括抽象化、减词、合译、化难为易、以音译形等[3]。浅化是为了规避目标语的劣势,将原文一些晦涩难懂,富含深层文化意义的词浅化为浅显易懂的词,以着力保留原文的意境,既能消除译语读者的理解障碍,又能使他们自然地融入歌词的意境当中。具体请看下面译例赏析。
例1
原文:“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译文:“Unglazed,from shade to light,unfolds the blue and white”
这句歌词中,“素胚”显然不是主语,通过动词“勾勒”可判断出动作主体是人,读完全文更能肯定此处主语是男主人公“我”。与英语语法不同, 汉语重意合,句子无主语不影响对整体句意的把握。但英语重形合,对句法要求严格,译者在翻译时会添加主语。但巧妙的是,译者并没有直接引入“I”作为主语,而是转换思路,用“青花在瓶身徐徐展现”表达了原句中的“‘我’勾勒青花”的含义,避免了引入新主语,却更突出了笔随心动,青花跃然瓶上的画面感。在处理“青花”这一文化意象时,译者没有直译,而是译为“the blue and white”,化具体为抽象,变特殊为一般,帮助译文读者理解这里的“青花”是蓝白两色构成的图案,减少读者跨文化的理解负担,并巧妙呼应了前面的“浓转淡”。
不过,笔者觉得译者将“浓转淡”译为“from shade to light”有不妥之处。译者用“shade”表“浓”之意,但通过仔细查阅词典后发现,“shade”在该语境下合适的语义有两个:一是(色彩的)浓淡深浅或色度,本身没有“浓厚色彩”之意;二是作阴影讲,意指浓重的笔墨。前者从意义上就不符,而后者语义合适,但形式上,其为名词,而对应的“淡”译为形容词“light”,明显无法并列。中国画的墨色分为五色,即焦(concentrated)、浓(thick)、重(heavy)、淡(thin)、清(light),“浓”是“thick”,且符合英文地道表达,所以直接译为“from thick to light”即可。
(二)等化达意
等化包括、词性转换、句型转换、正说反说、主宾互换、主动被动互换、同词异译、异词同译、典故移植等[3]。浅化是避短,等化是半扬长半避短,是为了“通顺”,追求意似的等值,取得译语对原语的均势。具体请看下面译例赏析。
例2
原文:“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译文:“Unglazed,from shade to light,unfolds the blue and white”
上文已指出,“素胚”并非主语,这个名词在句中实际上是作状语的,意指“青花”勾勒于“素胚”之上。句中意象“素胚”“青花”“笔锋”,甚至动词“勾勒”,都是方文山精心挑选的情感载体,寥寥几词就奠定了整首词的意境。而译者对“素胚”这一重要意象的处理同样精彩。 众所周知,歌词的翻译比较特殊,除了要准确、达意,还要考虑到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译文歌词在长度与节奏上要贴合原曲。若要按“素胚”在原文中的意义与功能直译,应译为“on the unglazed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但如此译文会过长,且“blue and white”的重复既显冗余,又破坏了歌曲节奏,而译者仅用一个形容词“unglazed”就巧妙化解了长度与节奏问题。这个形容词的使用,不仅不是错误,也不突兀。该句是歌词第一句且“unglazed”位于句首,往前是题目“The blue and porcelain”(青花瓷)。题目已为读者点出了整首歌曲的核心意象,读者心中一定有了预期与联想,对“unglazed”的第一反应必是“unglazed porcelain”,再往下自然也能明白青白二色是在其上的勾绘。译者通过简单的词性转换这一“等化”手段,用形容词翻译了在原句中起状语作用的名词,成功传递了原文“素胚”这一意象的意义与功能,不仅准确传递了原句的情感和内涵,又没有意境上的丢失,取得了译语对原语的均势,可见译者对原文与译文的把握程度。
(三)深化扬长
深化,即深化原文表层,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分译、以旧译新、无中生有等[3]。深化是为了神似,在深度理解原文内容,把握原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之下,表达出原文的言外之意,去传达原文深层结构的“意美”,发挥译语的优势,争取取得译语对原语的优势。具体请看下面译例赏析。
例3
原文:“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译文:“The sky is blue enough to expect the rain;for you I am waiting,however in vain”
作者方文山在访谈中曾谈到“天青色等烟雨”其实无论从意境还是逻辑来说都是错的,天青色并不是青花瓷的颜色,而是汝窑。纯正上品的汝窑,只有一种颜色,就是“天青色”,完全没有任何花哨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在他看来犹如现今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有一种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诡谲多变,爱恨兼具的爱情[1]。所以在这句中,方文山其实是嫁接了汝窑的特点在青花瓷身上。这点虽然是逻辑上的硬伤,但考虑到作品的艺术,出于对整体意境的考虑,也无可厚非。其实笔者认为,抛开汝窑与青花瓷之争,单就这句词来看,逻辑是没有问题的。正如宋徽宗诗所言“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被雨洗刷过的天空才呈青色,天青等雨也说得过去。并且从整体意境上看,《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天青”“烟雨”是构成这种朦胧含蓄美的重要元素。
但译者在翻译这前半句时,未深层理解原文内涵,甚至出现错误,理解为“蔚蓝天空等待烟雨的到来”,与上文分析到的该句的真正意义截然相反,那么该句的翻译“The sky is blue enough to expect the rain”自然也是错误的。笔者认为,这前半句可译为“The azure sky is expecting rain”。首先,笔者运用了“深化”的翻译技巧,将“青色”译为了“azure”,把原歌词的表层深化了,传达了原歌词深层的含义:被雨洗刷过的天空才呈青色,这种色格外清净明亮,与一般艳阳高照的晴天天空的蓝色不同。所以如果用一般的形容词“blue”来表达(比如“青花瓷”的翻译为“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就不能传递出原歌词中“天青”与“烟雨”这两个由方文山精心挑选的意象之间的关系,那么整句歌词意境的构造就会大打折扣。而笔者在深度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选用了“azure”一词,意指蔚蓝色、碧空,比起“blue”,意义更加具体,含义更加明晰,重点更加突出。在处理该句时态时,笔者用了现在进行时,而没用译者的一般现在时,因为原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两句,前半句写景,后半句写情,情境的交融是中国古典诗歌经典写作手法,也是这句歌词的经典之处,后半句“我”正在等“你”,前半句必定也是正在等雨,选用正在进行时不仅表意更加准确,而且通过前后时态的一致完成了译文中情境的对比与交融。
后半句“而我在等你”,译者译为“for you I am waiting,however in vain”,用了加词增译的“深化”翻译技巧,传达了蕴藏在原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将这句歌词放到整首歌词中理解,就会发现作者不仅仅只是描写了男主人公在等女主人公这一事实,更是暗示了故事的结局。作者在后面写到“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月”是“水中月”,被从水中打捞起当然是一场空,“晕开了结局”暗示结局也是一场空,也说明了男主心中朝思暮想的伊人,注定只能留在那个邂逅的瞬间。译者理解到了原歌词的这层含义,在翻译“而我在等你”时,增译了“however in vain”,说明了“我”等待的结局,减轻了读者或听众的理解负担。从内涵角度来看,可以说译者将隐含意味阐释化表达出来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译语取得了对原语的优势。
四、结论
具有高度文学性、艺术性的歌词就如同诗词一样,文字简洁凝练,意蕴悠长丰富,在翻译此类作品时,尤其要注重歌词内涵意蕴的表现。本文以《青花瓷》广受认可的英译本为例,从“三化论”的角度来分析其是如何较为准确成功地重构原作品的意义与情感,从而探索了如何在内涵丰富的中国风歌词翻译中取得译语对原语的均势,甚至是优势,进而诠释原歌词中所包含中国特色的古典意象美和意境美。
音乐是各民族共通的语言。优美达意的英译歌词能让外国听众在欣赏动听的旋律时, 也能领略歌词中的文化魅力,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甚至产生兴趣。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方文山.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2]覃江华,许钧.许渊冲翻译理论思维的特征与倾向[J].外語研究,2018,35(05):51-56+67+112.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许渊冲.如何翻译诗词——《唐宋词选》英、法译本代序[J].外国语,1982(4):12-18.
[5]许渊冲.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2012,33(4):83-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