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课程改革一轮接着一轮。每一轮的改革,老师们都要接受全面系统的培训,这样的培训,主要指向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很少涉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当然,不可否认,我们的教材也在变化,但细细研究一下,教材的变化好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正因为如此,好多有识之士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行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如好多课文没有标注作者,被指为诚信缺失;更有部分课文用“谎言”来教育孩子要“诚实”;即使有些课文标注了作者,但也被编者改得面目全非。这样的教材,如何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益?
关于小学语文教材,其实一直争论不断。几年前,亲近母语课题组推出了一本《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几位作者对现行主要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评分,分别评出负一分、零分和一分的成绩;上海作家叶开也编写了《对抗语文》一书,直接炮轰“语文教材”,他的博客卷首语就是“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次在山东,听韩兴娥老师介绍,她说她每学期用于教教材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星期,每篇课文的学习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其余的时间,就用来实施她的“海量阅读”。常州金坛的陈耀方校长也在他的报告中说,他有个愿景,那就是将教材当作课外读物,把经典的儿童文学当作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食”。这一切,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教材。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处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呢?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又如何带领孩子走出这一尴尬,让语文教学找到回家的路呢?
对小学语文老师,现在批评最多的就是不读书。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么一句评价我们基础教育的话:一群不爱学习的老师,强迫学生去学习;一群不爱读书的老师,逼着学生去读书。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评价有点偏激,但也道出了我们现在教师队伍中所存在的问题。韩兴娥老师在她的博客中说:“我最大的本事就是帮学生挑书。”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挑书”确实是一项基本功。哪个年级的孩子适合读什么书,不同个性、不同境遇的孩子又适合读什么书,这需要老师有大量的阅读经历和丰富的阅读积累,才能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书。
教师阅读量多了,对教材的把握也会更为透彻,自然也就知道课文的出处。哪些课文是编者自撰的,哪些课文是出自名家的,哪些课文是用的原文,哪些课文是经过编者修改的,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就知道上课时力往哪儿使,学生也才能学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
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这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叙事散文,可课文下方却写着“根据相关材料改写”,为什么不直接告知学生作者姓名呢?学生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林清玄,再引导学生去阅读林清玄的散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主题阅读。如果我们老师没有广泛的阅读基础,那就只能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这样的语文课堂无非就是学生学几个生字,读几篇课文,教师问几个无聊的问题,学生的思维也就只能跟着老师瞎转悠。一节课下来,老师不知道教了什么,学生也不知道学到了什么。再看课文内容,与原文比较,改动最大的就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原文的结尾是“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也许林清玄是要通过《鞋匠的儿子》告诉我们:林肯面对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羞辱时不卑不亢,昂起自尊自信的头颅是值得赞赏的。人要挺直自己的脊梁,在诽谤、嘲笑面前,不能退缩,我们普通的人就应该拥有这样一颗强大的心。可我们的教材却将原文的结尾改为:“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在他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南方的一些州竟发动了分裂国家的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曾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一座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希望这座房子塌下去,我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正是这位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课文的结尾将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完全篡改了,一篇塑造强大内心的文章,被编者修改后,竟成了一篇爱国主义的教材。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很难获取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那么,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又该怎样来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呢?
我们可以把握好几个关键点。一是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课文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感悟林肯的内心世界,并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在交流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原文的结尾,然后出示原文结尾,再次让学生交流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二是告知学生本文的作者,并对作者及作品《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少年版》进行简单介绍,目的是为学生的课后阅读做好铺垫。三是对课文结尾的处理。课文的结尾,简单介绍了林肯的生平和他的主要贡献,这一内容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仅靠老师的三言两语根本无法讲清楚。可以让学生课后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用“林肯生平”“林肯遇刺”“主要成就”“纪念林肯”等主题,分别去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再以“走近林肯”为题,上一节主题阅读汇报交流课。这样的语文课堂,巧妙地处理了教材的“尴尬”。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宽度,有深度,收获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语言、精神的成长为目的,以老师的高度引领为依托,以一篇或一组课文的学习为基础,以海量的课内或课后阅读为补充。这样的课堂,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也没有形式上的条条框框,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晨诵、午读、暮思中求真、至善、尚美。这是我校一直倡导“读好书,做好人”的用意所在,也是我对“语文主题学习”的一点思考和理解。
关于小学语文教材,其实一直争论不断。几年前,亲近母语课题组推出了一本《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几位作者对现行主要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评分,分别评出负一分、零分和一分的成绩;上海作家叶开也编写了《对抗语文》一书,直接炮轰“语文教材”,他的博客卷首语就是“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次在山东,听韩兴娥老师介绍,她说她每学期用于教教材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星期,每篇课文的学习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其余的时间,就用来实施她的“海量阅读”。常州金坛的陈耀方校长也在他的报告中说,他有个愿景,那就是将教材当作课外读物,把经典的儿童文学当作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食”。这一切,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教材。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处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呢?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又如何带领孩子走出这一尴尬,让语文教学找到回家的路呢?
对小学语文老师,现在批评最多的就是不读书。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么一句评价我们基础教育的话:一群不爱学习的老师,强迫学生去学习;一群不爱读书的老师,逼着学生去读书。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评价有点偏激,但也道出了我们现在教师队伍中所存在的问题。韩兴娥老师在她的博客中说:“我最大的本事就是帮学生挑书。”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挑书”确实是一项基本功。哪个年级的孩子适合读什么书,不同个性、不同境遇的孩子又适合读什么书,这需要老师有大量的阅读经历和丰富的阅读积累,才能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书。
教师阅读量多了,对教材的把握也会更为透彻,自然也就知道课文的出处。哪些课文是编者自撰的,哪些课文是出自名家的,哪些课文是用的原文,哪些课文是经过编者修改的,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就知道上课时力往哪儿使,学生也才能学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
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这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叙事散文,可课文下方却写着“根据相关材料改写”,为什么不直接告知学生作者姓名呢?学生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林清玄,再引导学生去阅读林清玄的散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主题阅读。如果我们老师没有广泛的阅读基础,那就只能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这样的语文课堂无非就是学生学几个生字,读几篇课文,教师问几个无聊的问题,学生的思维也就只能跟着老师瞎转悠。一节课下来,老师不知道教了什么,学生也不知道学到了什么。再看课文内容,与原文比较,改动最大的就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原文的结尾是“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也许林清玄是要通过《鞋匠的儿子》告诉我们:林肯面对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羞辱时不卑不亢,昂起自尊自信的头颅是值得赞赏的。人要挺直自己的脊梁,在诽谤、嘲笑面前,不能退缩,我们普通的人就应该拥有这样一颗强大的心。可我们的教材却将原文的结尾改为:“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在他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南方的一些州竟发动了分裂国家的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曾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一座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希望这座房子塌下去,我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正是这位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课文的结尾将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完全篡改了,一篇塑造强大内心的文章,被编者修改后,竟成了一篇爱国主义的教材。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很难获取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那么,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又该怎样来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呢?
我们可以把握好几个关键点。一是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课文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感悟林肯的内心世界,并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在交流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原文的结尾,然后出示原文结尾,再次让学生交流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二是告知学生本文的作者,并对作者及作品《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少年版》进行简单介绍,目的是为学生的课后阅读做好铺垫。三是对课文结尾的处理。课文的结尾,简单介绍了林肯的生平和他的主要贡献,这一内容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仅靠老师的三言两语根本无法讲清楚。可以让学生课后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用“林肯生平”“林肯遇刺”“主要成就”“纪念林肯”等主题,分别去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再以“走近林肯”为题,上一节主题阅读汇报交流课。这样的语文课堂,巧妙地处理了教材的“尴尬”。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宽度,有深度,收获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学生语言、精神的成长为目的,以老师的高度引领为依托,以一篇或一组课文的学习为基础,以海量的课内或课后阅读为补充。这样的课堂,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也没有形式上的条条框框,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晨诵、午读、暮思中求真、至善、尚美。这是我校一直倡导“读好书,做好人”的用意所在,也是我对“语文主题学习”的一点思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