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 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转型升级,高端高新产业集聚。为了合理利用职校人才资源,进一步促进下沙新区的经济发展,探索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新路子,10月18日,浙江省教育厅联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举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形势分析暨校企合作对接洽谈会。浙江省教育厅、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领导以及全省10多所职业学校、12家企业的相关领导就校企对接合作发展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共享。
  校企合作期待更大力度、更宽范围、更深层次
  洽谈会上,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高迎春副处长就校企合作的深度对接、有序发展做了重要讲话。他说,政府从四个方面为校企合作助力。一是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将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并把学校的特色专业、新兴专业以及骨干专业建设逐渐融入到行业发展中去。二是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政府要进一步促进学校按照核心技能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三是加快基地建设。目前政府正在推进中央财政基地建设,并致力于和企业一起共建一批省级实习、实训、培训、课改基地。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倡导学校聘任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师傅到校指导,学校老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高迎春副处长还强调,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机制,总结以往校企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出台一些与校企合作有关的制度,并为校企深度合作牵线搭桥、排忧解难,合力推动校企合作向更大力度、更宽范围、更深层次发展,着力实现校企合作有序、健康发展。
  政府牵线搭桥,助力校企合作
  记者从本次会上了解到,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校企合作走在了浙江省内各个中职院校的前列。
  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是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学校组织的三元合一。2012年7月,德清县政府专门配套出台了《德清县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学徒制及校企合作其他项目的研究,由政府和学校“出资”向企业“购买”相关岗位,并按照学徒岗位数量、性质向承担学徒培养并经考核合格的实习单位进行补助,实习单位每接受一名学徒可得到800~1000元的补助。
  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分阶段、分层次落实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每个专业都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择6至7个核心岗位,让学生前半年进行轮岗实习、后半年跟“师父”定岗培训。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茅水虎说:“过去,学生顶岗实习,只能了解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轮岗实习后,学生可以了解到与专业相关的多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为他们明确就业方向打下了‘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多面手’。”
  校企共同发力,创新合作模式
  会上,各中职院校校长都介绍了自己学校校企合作的情况,分享了经验和成果。其中,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牵头成立的职业经理人俱乐部独树一帜。
  2004年,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与富阳市100多家企业经理人联合成立了“HR经理人”俱乐部,吸纳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办公室主任及各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目前,经理人俱乐部形成了一个由150多家核心会员企业、10多个行业协会以及200多家外围会员企业组成的大家庭。
  经理人俱乐部每年定期举办两次大型的沙龙与交流活动。企业利用这一平台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学校则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提前一年了解企业的岗位要求以及用工需求,以此作为学校下一年度招生计划的蓝本。基于这个校企联动平台,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真正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体化建设。
  “依托于经理人俱乐部这个平台,我们建立起一个包括企业技术骨干、职校教师和大专院校教授在内的专业师资资源库,为中小企业的研发工作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富陽市职业高级中学校长陆志松介绍说,不少企业将自己的一个数控车间或者维修基地设置在学校,企业的技术人员以及设备、技术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最终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放开思维,不拘泥于追求个别先进的教学方法,而是综合考虑课程特点、学生情况和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及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使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目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解决技工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技工院校 国际贸易实务课
摘 要:对信息技术与中职汽车文化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进行研究的目的,是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重在对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 汽车文化教学 整合策略  课 题: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信息技术与中职〈汽车文化〉教学有效整合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122930714。  《信息技术与中职〈汽车文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  举行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开班仪式  2012年2月24日,“2012年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在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南技校区举行开班仪式。南宁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调研员黎金球、南宁市良庆区副区长陈拥军、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李志校长等领导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韦小延副校长主持。负责培训工作的老师及62名学员也同时参加了仪式。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院领导率队赴合作企
湖北省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日前在荆门技师学院召开,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杂志社、省职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部分技工院校的领导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专家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刘素华处长介绍了2013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以及今年人社部关于技能人才培养和技工教育方面的重点工作安排,并从课题研究目标与意义、课题研究的内容、重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完成全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任务,对于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的要求,2012年,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要求,以促进劳动者技能成才、技能就业为目标,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主线,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
摘 要:专业初体验系列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思路是根据《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四选三择,多元成长”选择性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在“先体验、后选择”选择性教育思想指导下,以相关者视角为课程开发逻辑而制定的。这为浙江省选择性课改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选择性 课程改革 专业初体验  一、课程开发缘起  1.“选择性”课改大背景  2014年11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启动了中职“选择性”课程改
摘 要:本文以镇江技师学院焊接加工专业建设发展情况为案例,介绍了技工院校焊接加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特别是在焊接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师培养、课程设置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焊接加工 高技能人才培养 一体化教师 课程设置改革  随着数字化技术日益成熟,我国焊接产业逐步走向“高效化、自动化、智能化”。大量的大型基础工程建设,如三峡工
摘要:中职学校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以课堂理论教育为主,以说服教育为辅。在新形势下,这种教育方式已日渐显露不足。笔者关注中职生的人格、心理变化成长,从理论引领、实践检验、主体体验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力求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系统的德育训练,巩固德育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和心理,以好的德行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大  环境。  关键词:新形势 中职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唱不衰的话题。然而,反观近几年出现的种种
摘 要:“就业即失业”的现象是中职学校办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班级引入企业化管理的内涵、原则、实施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助推中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观点。  关键词:班级管理 企业化管理 就业能力  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断好转。以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为例,近年除了拥有一批固定的合作企业外,每年都新增一些新
纵观全国职教领地,江苏省技工教育无论在办校规模上,还是办学理念上,一直走在前列。带着对这艘“技工教育航母”的好奇和关注,记者来到江苏,从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杨志霞处长的口中,探寻江苏技工教育怎样创新发展模式,深化内涵发展。  技工教育江苏模式:  服务 创新 特色  《职业》: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江苏省技工院校坚持市场导向的办学理念,走出了一条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特色的办学之路。回顾江苏省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