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素质教育既要关注学生对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又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以此实现学生的綜合发展。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将其与德育教育相融合,能够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道德品质,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针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286
体育课程是构成中学课程教育体系的重要元素,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素质教育持续推进的趋势下,中学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磨炼永不服输和艰苦奋斗的意志,进而彰显出学科教学的价值,促进体育德育教学成效的切实提升。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元素,主要指的是教师按照相关要求,有计划性、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思政等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积极践行,获得良好的认知体验和思想品质。通常德育渗透包括诸多方面的渗透,如竞争意识教育、自强不息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强大内心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1]。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将德育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中,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时代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相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增强德育的系统性及连续性。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
第一,根据学科特点,渗透德育。对于中学体育课程而言,其具有自由性、集体性、竞争性、实践性等特点,需要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科学处理好集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在实践锻炼中严格遵循人际交往的规则。当前很多中学生都缺乏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在体育锻炼中会出现分散活动、独立活动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来适当渗透德育内容,将德育的美育功能加以发挥,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实施形象鲜明、内涵丰富的教学内容,组织丰富多样的肢体运动活动,让学生更加具体且全面地认识美,主动展示艺术美与心灵美,获得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二,根据教学目标,渗透德育。中学体育教学的系统性较强,需要教师系统规划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等,即: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系统科学的教学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来检验与完成教学目标[2]。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教学目标的层面明确德育作用,以学生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为基础,适当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备课环节设计的教学目标不同,则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同,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及体育能力的发展,精心制定教学目标,系统安排教学环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差异化教学,进而确保教学过程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根据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应该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以此达到理想的渗透效果。通常中学体育教学涉及极其丰富的项目,如田径类运动、武术运动、球类运动等,其中田径类的运动对学生形成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具有积极意义,武术运动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所帮助,球类运动对学生集体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有积极作用。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具体的内容出发,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为依据,科学渗透德育内容,从而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第四,根据教学活动,渗透德育。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出德育的效用,教师必须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将活动和德育相结合[3]。换言之,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以实际课程安排为主,科学选择德育渗透的内容,使其与体育课程内容相适应,在此基础上组织丰富的实践锻炼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德育渗透效果,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身体素质的发展,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如实施“两人三足合作跑接力”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跑步能力,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主动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第五,根据教学考核,渗透德育。教学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多是采用期中或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与评价,然而学生的体育能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用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在体育教学考核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加以尊重,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计划,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获得体育能力素质的发展[4]。例如:针对体质差的学生,教师要立足于实际,采用不同的评价尺度与考核方式,制定与其相适应的难度或量度,使其产生锻炼的热情,树立学习自信心。另外,要想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规则纪律意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评价中注重对学生参与体育的纪律及规则意识等加以考核,确保体育锻炼的有序进行,促使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纪律素养、高尚道德情操、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
结束语
德育和体育都是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两者不能独立实施、相互割裂,必须要有机结合、互相统一、渗透于无形。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注重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德育渗透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红.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5):412.
[2]陆鑫.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J].运动,2019,(2):54-55.
[3]刘扬.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19,(5):116.
[4]董芳琳.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优化策略研究[J].体育时空,2018,(21):82.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286
体育课程是构成中学课程教育体系的重要元素,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素质教育持续推进的趋势下,中学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磨炼永不服输和艰苦奋斗的意志,进而彰显出学科教学的价值,促进体育德育教学成效的切实提升。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元素,主要指的是教师按照相关要求,有计划性、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思政等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积极践行,获得良好的认知体验和思想品质。通常德育渗透包括诸多方面的渗透,如竞争意识教育、自强不息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强大内心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1]。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将德育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中,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时代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相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增强德育的系统性及连续性。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
第一,根据学科特点,渗透德育。对于中学体育课程而言,其具有自由性、集体性、竞争性、实践性等特点,需要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科学处理好集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在实践锻炼中严格遵循人际交往的规则。当前很多中学生都缺乏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在体育锻炼中会出现分散活动、独立活动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来适当渗透德育内容,将德育的美育功能加以发挥,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实施形象鲜明、内涵丰富的教学内容,组织丰富多样的肢体运动活动,让学生更加具体且全面地认识美,主动展示艺术美与心灵美,获得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二,根据教学目标,渗透德育。中学体育教学的系统性较强,需要教师系统规划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等,即: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系统科学的教学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来检验与完成教学目标[2]。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教学目标的层面明确德育作用,以学生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为基础,适当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备课环节设计的教学目标不同,则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同,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及体育能力的发展,精心制定教学目标,系统安排教学环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差异化教学,进而确保教学过程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根据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应该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以此达到理想的渗透效果。通常中学体育教学涉及极其丰富的项目,如田径类运动、武术运动、球类运动等,其中田径类的运动对学生形成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具有积极意义,武术运动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所帮助,球类运动对学生集体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有积极作用。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具体的内容出发,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为依据,科学渗透德育内容,从而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第四,根据教学活动,渗透德育。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最大限度发挥出德育的效用,教师必须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将活动和德育相结合[3]。换言之,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以实际课程安排为主,科学选择德育渗透的内容,使其与体育课程内容相适应,在此基础上组织丰富的实践锻炼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德育渗透效果,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身体素质的发展,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如实施“两人三足合作跑接力”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跑步能力,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主动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第五,根据教学考核,渗透德育。教学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多是采用期中或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与评价,然而学生的体育能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用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在体育教学考核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加以尊重,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计划,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获得体育能力素质的发展[4]。例如:针对体质差的学生,教师要立足于实际,采用不同的评价尺度与考核方式,制定与其相适应的难度或量度,使其产生锻炼的热情,树立学习自信心。另外,要想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精神、规则纪律意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评价中注重对学生参与体育的纪律及规则意识等加以考核,确保体育锻炼的有序进行,促使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纪律素养、高尚道德情操、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
结束语
德育和体育都是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两者不能独立实施、相互割裂,必须要有机结合、互相统一、渗透于无形。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注重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德育渗透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红.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文渊(中学版),2019,(5):412.
[2]陆鑫.中学体育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研究[J].运动,2019,(2):54-55.
[3]刘扬.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19,(5):116.
[4]董芳琳.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优化策略研究[J].体育时空,20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