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饱满与充实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平凡老人饶平如绘写的《平如美棠》出版成书。书里一字一句叙述了他和爱妻美棠的故事,构建和存留下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记忆,也让人见证了一段一见钟情、一生眷恋的爱情童话。《平如美棠》感动了海内外无数读者,斩获《新京报》2013年度好书、2013 “中国最美的书”、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诸多奖项。
  时隔八年,饶平如遗作《平生记》在今年9月正式面世。和主打爱情的《平如美棠》不同,《平生记》是饶平如的自传,主要聊些 “爱情之外的那些事”。这本书早期叫《平如的本子》,其中收录了时间跨度长达十多年的图画。
  写《平生记》时,饶平如已“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但回首一生,还有些人、有些事必须用笔记录下来,方能不負此生。
  饶平如的自述里带着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感:“时间张开黑洞一般的大口,把我家族中的长辈和平辈,把我的爱人挚友又或者一时为伴的故旧一一吞吃进去。如今的我独行在这张大口之外,赶在未来之前,想要把这些还存留在我记忆中的往事,奋力摹写下来,以作为对他们所有人的纪念。”
  根据遗稿整理而成的《平生记》记录了饶平如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的数十载人生中,既有儿时的天真岁月,家族间的逗趣玩闹,又有青年从军时的跌宕起伏,以及中年后身不由己、惊心动魄的时代震荡。
  童年时代、戎马生涯、公私合营、下乡见闻、在土方队制造木牛流马、晚年奇遇……饶平如以平和细致的笔调,铺展出一部从出生到死亡的个人史,时间跨越一个世纪。历史的风雨飘落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其间种种,构成了一代人不平凡的记忆。最终这一滴水又重新汇入时代的洪流之中……
  饶平如的个人际遇就是整个时代的横切面。雨打风吹,饶平如的笔下却始终平静、乐观。他渴望留住的永远是平凡生活里的美与爱。母亲教他吟诵,家人偷吃的一碗面,土方队记过的账,去法国唱过的歌……在这些看似直白平淡的图文里,读者可以邂逅一个真诚、乐观、善良的灵魂。诚如许知远所言:“多亏饶先生这些细腻、生动的记忆,那逝去的年代才重新回到我们身边。你也可以感到,个人纤细又充满韧性,不论时代之重压如何之巨,你仍可保有某种内在的轻快。”
  可以说,《平生记》是一个从民国走入现代的、平凡人的人生小传,他有一颗普通人难得的慧心,生死之间仰望流云,劳动间隙读书念诵,百年之后为祖上作传,其人其文静水流深,平淡隽永,尽显乐天知命。
  唯因这份达观,这颗慧心,无论何种境况,皆能“一蓑烟雨任平生”。用《平生记》来命名他的普通又不平凡的一生,也许是再合适不过的。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人与人之间交往,如果没有些许废话的铺垫,恐怕很难正常进行。有人说,一个喜欢讲废话的人幸福指数高,很容易得到满足和快乐,与人相处也很有人情味。理论上来说,废话往往没有明確的指向,没有功利性、目的性,所以一般人不会设防,很容易使人亲近。  我发现一个规律,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讲废话。一天中,人们多数时候讲的都是一些废话。讲废话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打破沉闷的一种方式。沉闷的世界会让人感到黑暗,内心生出
期刊
中国人向来讲究以和为贵,对“恨”这个字一直避而远之,认为它有失风度,有失体面,有失格局。除非是生死仇敌或者国仇家恨,否则我们不会将恨放到光明正大的言谈中,尤其是人际间私人的恨,往往会藏到岁月的夹层和地下室里,把懂事、原谅、宽容、释怀等词语当作稻草堆在上面。  作为礼仪之邦,我们并不缺少真正的君子,以德报怨的美谈经久流传,比如舜帝与后母,廉颇与蔺相如,韩信与雷大。但世界上最多的还是做不到“不以物喜、
期刊
盛夏时节,老丁看上了镇口大街唯一一家花店里的一盆彩色指甲花。指甲花学名凤仙花,是老丁很喜欢的花卉品种。那盆指甲花开得绚烂无比,老丁很想带回去,一问要价50元,他觉得太贵。于是,老丁每次骑车经过花店时都要停留一会儿,看看那盆指甲花。  看着看着,那盆指甲花的花朵渐渐从绚烂转为凋谢,状态一天不如一天。半个多月之后,老丁发现那盆指甲花盆上放了一个标牌,上面写着“三折处理”几个大字。他欣喜若狂,赶忙停好自
期刊
吴文季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可他却是个了不起的音乐人。他一生采集并整理改编了两百余首民歌,特别是《跑马溜溜的山上》(即《康定情歌》),几十年来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成为中国民歌中享誉世界的优秀作品之一。在南京改定《康定情歌》  吴文季出生于福建泉州惠安县洛阳古镇。他从小聪慧朴实,热爱民间文艺。早在集美农林高中读书时,他就四处奔波采集民歌,有一年竟采集了100余首。后来,吴文季辍学回老家当了小学教员。
期刊
栽桑养蚕,千年传承,他却偏偏想用人工饲料代替桑叶养蚕。他放弃大城市就业机会,回到家乡,从被人说“不切实际,异想天开”到梦想成真,带领家乡走上人工饲料养蚕的致富路。带着梦想回家乡  韩益飞出生在江苏省蚕桑重点县如东县,从小他就唱着“小小蚕桑浑身宝,致富发家少不了”的童谣,帮父母摘桑、喂蚕、消毒、除沙……  1981年,17岁的韩益飞高考取得好成绩,本可以上个更好的学校,他却填报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毕
期刊
邳州博物馆  土地知无不言地把自己承载的历史诉说出来。当然,它并不是用语言的方式表达,而是用其他方法。比如最直观的土地横截面,它像年轮一样,层层覆盖,不仅保留了自然演化的痕迹,也保存了人类文明纪元的烙印。下邳三帝文化的横截面  踏入邳州博物馆的正门,不由得被两根巨大的纳玛象牙震撼。这组纳玛象门齿大的那根长达3.66米,重约150公斤,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象牙化石。这组象牙的出土同邳州的水脉息息相关。
期刊
一  父亲虽然没有读过洋学堂,没有拿过毕业文凭,但他有十年私塾功底,不仅能读能算(他打算盘是高手),还写有一手好字。当年他做生意的“店招”总是自己写,其字体挺拔敦厚绝不亚于“江东周琪”。他很看重读书,一心想培养我成为大学生。  1946年春,我刚6岁,父亲就送我到南京市五台山小学(即现在的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读书,和我一起读书的还有二姐。那时我家住在新街口地区铁管巷,附近有汉中路小学,不知什么原因
期刊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期刊
如果说岁月是一本书,那么梯田便是夹在岁月这本书中的乡愁书签。通过这枚书签,我们可以阅讀到记忆中的那份纯粹,那份乡土的温暖气息,以及农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  或许是美轮美奂的摄影作品,或许是人到老年渴望回归恬淡安宁的田园,我对梯田十分向往,终于,在一个夏天和一个秋天,我走近两个梯田,去欣赏“七月盛夏,稼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十月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的不同风情的梯田之美。龙脊梯田:
期刊
五彩垛田  “春赏菜花秋看菊”是江苏省兴化市垛田景区最为著名的特色景觀。金秋时节,我拉上一帮文友诗客去兴化品蟹赏菊,观五彩垛田,瞻板桥故居。五彩垛田花如海  垛田的秋色是醉人的。位于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的千垛景区,更是五彩缤纷,绚丽斑斓,美得令人窒息。  走过“花开盛世”的迎宾花坛,站在观景天桥上,极目远眺,在杲杲秋阳的映照下,一望无际的花海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绚丽的黄,火热的红,无瑕的白,相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