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证监会证实A股重启已经时间不远,但许多内地企业依然争相赴港上市。去年以来,已有包括招商、万科、绿地在内的国内房企走上港股借壳上市路,近期又有绿地收购盛高置地后将借壳A股金丰投资上市、朗诗借壳深圳科技控股香港上市。
有市场人士分析,随着宏观经济环境转好香港市场再度活跃,今年下半年将形成一股企业赴港上市潮流。特别是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如果不能抓住时机上市将面临发展拐点,错失发展机遇。尤其在A股大门外苦等多年的城商行,转战H股不失为好的选择。
赴港上市是潮流
今年上半年,已有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广发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公开表示了赴港上市意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递交上市材料的15家城商行中,有9家宣布延期,另有常熟农商行和吴江农商行重新制订或调整上市方案,或将换个跑道重装上路。
为什么内地银行如此迫切地着急上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去香港上市有的是主动选择,有的是被动适应。对于一些国有大型企业,香港上市并不是在香港和内地之间二选一,一个萝卜两头切,一般都是按照A加H方式。但对于一些小型金融机构来说却只能是二选一,需认真考虑自身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性和上市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到香港上市后,是不是依然具有吸引力?”
在鲁政委看来,资本充足率的压力也是银行急于上市的另一个原因。“如果说附属资本还有多种补充渠道的话,核心资本的渠道就非常单一了,利润留存当然也是一种方式,但每年的留存量非常有限,主要靠股东权益来解决,发股票就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而且香港投资者历来有青睐金融股的传统,这也让赴港上市成为很多内地金融机构的不错选择。根据安永统计,2012年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里面,金融行业的募资额就排在了第一位。不过,市场是变化的。2008年金融危机前,香港投资者对金融股确实非常青睐,很多香港人把自己养老的钱都拿出来买了汇丰银行的股票,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汇丰股票暴跌,这也让香港老百姓开始重新审视金融股是否真的坚若磐石。
目前是最好时机?
单就市场状况看,礼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石认为,香港市场今年上半年不够活跃,但下半年比较乐观。另外,证监会已经取消了境外上市“456”规则,政策上是在鼓励内地企业到香港去上市,这也是一大利好。
据悉,证监会1999年发布了被称之为“456”的规定,赴港上市的有关公司需要有不少于人民币4亿元的净资产,过去1年税后利润不少于人民币6000万元,集资金额不能少于5000万美元。这项规定更倾向于国企,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登陆香港市场。而自今年1月1日起,为分流大量在A股排队等待的企业,证监会取消了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的“456”条件和前置程序,不再设盈利、规模等门槛,同时简化了境外上市的申报文件和审核程序,只要符合港交所要求就可以在香港上市。
据了解,香港主板发行要求是:在上市之前的三个财政年度(历史沿革的三年),头两年利润加起来不少3000万港币,最后一年不少于2000万港币,不像A股要求三年连续盈利。
香港交易所北京代表处代表黄兴玲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香港新上市公司中有14家来自内地,数量上占了66%,融资额占了87%左右。可见香港市场已成为内地企业的又一重要发行地点。
泰山投资中国联席主管李响亦从投资人角度分析,虽然A股重启时间临近,但A股很难处于一个我们可控的过程中。在香港上市会像赶潮一样,去年是个低谷,今年下半年将会出现一个小高潮,大家应该赶到这个浪尖上去。也就是说,在香港上市需要把握一个市场起来的时机,目前恰恰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这个时机更适合哪类企业?”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如果公司治理足够规范,未来业绩对投资人也有足够吸引力,在哪里上市都没有关系。就像好学生不需要择校一样,只有成绩缺乏竞争力的学生才需要择校。”
香港是优等生的市场
有分析人士称,香港是一个投资行为更加主动、更加市场化的市场。选择在香港上市,对内地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是那里的投资者比较成熟,具有国际视野,选择资产的范围非常广,所以企业就把自己放到了与其他各种可能企业竞争的位置上。正如鲁政委所言,在一个全球性竞争环境中,如果不是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投资标的,可能未来再融资会变得很困难,所以在香港上市后对企业的约束力、压力会更大一些。
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看,在香港上市企业平均发行价格为9倍市盈率,而A股在最差的年份,平均发行价格也达到了30倍市盈率。因此,选择去香港上市的企业需要有更平常的心态,也需要更看重长期利益。而且上市之后,香港监管的要求比内地更严格,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的规范性规定也更严格,这就对企业未来再融资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有良好业绩的支撑。
如果企业自身业绩过硬,在香港上市还是能够获得很多好处。有业内人士称,香港的上市规则与香港法律有密切关系,他们法规的优势是透明和公平。上市规则在香港交易所网站上都能看到,上市委员会的决定也都会在网站上公布出来,一旦上市失败也有足够的措施可以上诉,比如委员会的决定不合理就有办法进行争取。这些措施对申请企业来说非常有用。
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从汇率角度看对企业也有很大便利。一般在境外上市,发行股票后筹集的都是美元、欧元,企业要把资金带回国内需再换成人民币。而在香港筹集到的港币与人民币可直接兑换,未来实现港币、人民币双币发行后还可直接筹集人民币资金,这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大的便利。
亦有市场人士告诉记者,香港与国际市场非常一体化。作为一家公司的创始人或股东,首先要考虑公司的长期发展,如果只是为爬一堵墙而上市,A股市场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不断在资本市场发债,利用这个金融平台不断接触国际上的投资人,香港市场大大超越了A股市场的作用。“它完全有实力,有空间让企业不断实现更大的发展梦想。”
另外,香港市场作为一个退出渠道也非常便捷和安全。当有些民营企业出了问题,创始人在国内受到司法审理时,由于他们的公司在内地外上市,因而资产不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完全依照法律规则来做事的市场。“如果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想不断扩大、发展自己的企业,希望资本真正帮到自己,在香港上市当然是很好的选择。”
据了解,自今年10月1日起,香港联交所将启用新的上市规则。新规则包括如果拟上市公司在募股说明书中进行不实陈述,保荐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还规定,公司在提出上市申请后,必须立即在交易所网站发布募股书。而目前公司只有在开始接受认购或发行、推介之前才会发布募股书。这些新规定对拟上市企业的影响都非常大,香港在用更加严厉的监管让这里成为一个良性的市场、宽进但是严守的市场。
有市场人士分析,随着宏观经济环境转好香港市场再度活跃,今年下半年将形成一股企业赴港上市潮流。特别是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如果不能抓住时机上市将面临发展拐点,错失发展机遇。尤其在A股大门外苦等多年的城商行,转战H股不失为好的选择。
赴港上市是潮流
今年上半年,已有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广发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公开表示了赴港上市意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递交上市材料的15家城商行中,有9家宣布延期,另有常熟农商行和吴江农商行重新制订或调整上市方案,或将换个跑道重装上路。
为什么内地银行如此迫切地着急上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记者,去香港上市有的是主动选择,有的是被动适应。对于一些国有大型企业,香港上市并不是在香港和内地之间二选一,一个萝卜两头切,一般都是按照A加H方式。但对于一些小型金融机构来说却只能是二选一,需认真考虑自身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性和上市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到香港上市后,是不是依然具有吸引力?”
在鲁政委看来,资本充足率的压力也是银行急于上市的另一个原因。“如果说附属资本还有多种补充渠道的话,核心资本的渠道就非常单一了,利润留存当然也是一种方式,但每年的留存量非常有限,主要靠股东权益来解决,发股票就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而且香港投资者历来有青睐金融股的传统,这也让赴港上市成为很多内地金融机构的不错选择。根据安永统计,2012年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里面,金融行业的募资额就排在了第一位。不过,市场是变化的。2008年金融危机前,香港投资者对金融股确实非常青睐,很多香港人把自己养老的钱都拿出来买了汇丰银行的股票,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汇丰股票暴跌,这也让香港老百姓开始重新审视金融股是否真的坚若磐石。
目前是最好时机?
单就市场状况看,礼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石认为,香港市场今年上半年不够活跃,但下半年比较乐观。另外,证监会已经取消了境外上市“456”规则,政策上是在鼓励内地企业到香港去上市,这也是一大利好。
据悉,证监会1999年发布了被称之为“456”的规定,赴港上市的有关公司需要有不少于人民币4亿元的净资产,过去1年税后利润不少于人民币6000万元,集资金额不能少于5000万美元。这项规定更倾向于国企,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登陆香港市场。而自今年1月1日起,为分流大量在A股排队等待的企业,证监会取消了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的“456”条件和前置程序,不再设盈利、规模等门槛,同时简化了境外上市的申报文件和审核程序,只要符合港交所要求就可以在香港上市。
据了解,香港主板发行要求是:在上市之前的三个财政年度(历史沿革的三年),头两年利润加起来不少3000万港币,最后一年不少于2000万港币,不像A股要求三年连续盈利。
香港交易所北京代表处代表黄兴玲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香港新上市公司中有14家来自内地,数量上占了66%,融资额占了87%左右。可见香港市场已成为内地企业的又一重要发行地点。
泰山投资中国联席主管李响亦从投资人角度分析,虽然A股重启时间临近,但A股很难处于一个我们可控的过程中。在香港上市会像赶潮一样,去年是个低谷,今年下半年将会出现一个小高潮,大家应该赶到这个浪尖上去。也就是说,在香港上市需要把握一个市场起来的时机,目前恰恰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这个时机更适合哪类企业?”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如果公司治理足够规范,未来业绩对投资人也有足够吸引力,在哪里上市都没有关系。就像好学生不需要择校一样,只有成绩缺乏竞争力的学生才需要择校。”
香港是优等生的市场
有分析人士称,香港是一个投资行为更加主动、更加市场化的市场。选择在香港上市,对内地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是那里的投资者比较成熟,具有国际视野,选择资产的范围非常广,所以企业就把自己放到了与其他各种可能企业竞争的位置上。正如鲁政委所言,在一个全球性竞争环境中,如果不是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投资标的,可能未来再融资会变得很困难,所以在香港上市后对企业的约束力、压力会更大一些。
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看,在香港上市企业平均发行价格为9倍市盈率,而A股在最差的年份,平均发行价格也达到了30倍市盈率。因此,选择去香港上市的企业需要有更平常的心态,也需要更看重长期利益。而且上市之后,香港监管的要求比内地更严格,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的规范性规定也更严格,这就对企业未来再融资提出了一定要求,需要有良好业绩的支撑。
如果企业自身业绩过硬,在香港上市还是能够获得很多好处。有业内人士称,香港的上市规则与香港法律有密切关系,他们法规的优势是透明和公平。上市规则在香港交易所网站上都能看到,上市委员会的决定也都会在网站上公布出来,一旦上市失败也有足够的措施可以上诉,比如委员会的决定不合理就有办法进行争取。这些措施对申请企业来说非常有用。
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从汇率角度看对企业也有很大便利。一般在境外上市,发行股票后筹集的都是美元、欧元,企业要把资金带回国内需再换成人民币。而在香港筹集到的港币与人民币可直接兑换,未来实现港币、人民币双币发行后还可直接筹集人民币资金,这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大的便利。
亦有市场人士告诉记者,香港与国际市场非常一体化。作为一家公司的创始人或股东,首先要考虑公司的长期发展,如果只是为爬一堵墙而上市,A股市场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不断在资本市场发债,利用这个金融平台不断接触国际上的投资人,香港市场大大超越了A股市场的作用。“它完全有实力,有空间让企业不断实现更大的发展梦想。”
另外,香港市场作为一个退出渠道也非常便捷和安全。当有些民营企业出了问题,创始人在国内受到司法审理时,由于他们的公司在内地外上市,因而资产不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完全依照法律规则来做事的市场。“如果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想不断扩大、发展自己的企业,希望资本真正帮到自己,在香港上市当然是很好的选择。”
据了解,自今年10月1日起,香港联交所将启用新的上市规则。新规则包括如果拟上市公司在募股说明书中进行不实陈述,保荐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还规定,公司在提出上市申请后,必须立即在交易所网站发布募股书。而目前公司只有在开始接受认购或发行、推介之前才会发布募股书。这些新规定对拟上市企业的影响都非常大,香港在用更加严厉的监管让这里成为一个良性的市场、宽进但是严守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