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24小时内疲乏、嗜睡、发烧、呕吐、皮疹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孩PC今年7岁,突然发热,昏昏欲睡,对游戏和其他活动都变得没有兴趣。生病12个小时后,患儿不想吃东西,呕吐3次。家长陪同找家庭医生看病。患儿自述头疼,胸部和背部出现了细小的皮疹。父母非常担心,因为孩子有时神志不清,处于昏睡状态。
  查体:患儿明显地表现为麻木状态,面色潮红,病态显著。躯干上发现一些细小的斑点状皮疹。生命体征为:脉搏120次/min,呼吸34次/min,体温39 oC,血压90/60 mm Hg。轻度颈部强直,但Kernig征阴性,可以感到患儿四肢末端温度较低,而且毛细血管回流低于正常。
  医生要解答的疑问
  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对此患儿应该考虑到哪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
  对这样的患儿,颈部强直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患儿的皮疹说明什么?
  应该做哪些恰当的一线检查或观察?
  危重患儿的典型体征有哪些?
  诊 断
  对于发热和虚弱的患儿,可能的诊断往往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或其他传染性疾病。不过,病案讨论中的这个患儿的症状非常严重,符合严重威胁生命的传染性疾病的典型症状,因此需要紧急的检查和治疗。
  造成这种威胁生命的疾病主要包括:败血症,特别是流行性败血症;脑膜炎,特别是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
  因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猩红热也可以出现发热和皮疹,所以这是主要考虑的鉴别诊断。
  颈部强直是脑膜受到刺激的表现,是脑膜炎的典型表现。不过要注意的是,婴儿的脑膜炎不一定都能从临床上观察到,往往3岁以上的患儿才更多出现颈部强直。
  关于皮疹,虽然细小的斑状丘疹可以提示病毒感染,如玫瑰疹或猩红热,但同时细小斑状丘疹也是血管炎的表现,而且流行性败血症也会出现出血性皮疹(紫癜)。
  对于患儿PC来说,最主要的检查或观察项目包括血培养和腰穿检查,对脑脊髓液和血液进行分析。比较理想的是应该把病人收住院,以便进行检查和观察。
  其他检查包括全血常规、血沉、丙种反应球蛋白,以及尿镜检和尿培养。
  对幼儿危重疾病的识别
  病情严重的幼儿往往出现以下症状:
  不活泼、卧床不动、对周围没兴趣
  精神状态不佳
  呼吸频率加快
  呼吸困难
  呼吸有杂音,包括胸壁凹陷、喘息、打呼噜、喘鸣
  心动过速
  眼部凹陷
  身上出现各色斑点、感到寒冷、皮肤苍白
  嗜睡
  治 疗
  在未得到进一步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此患儿被诊断为流行性败血症和细菌性脑膜炎。后来的血培养分析结果也证实,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在出现紫癜和休克体征之前,患儿的疾病得到确诊。
  治疗措施:立即施行静脉切开术,静脉给予卞青霉素,随后的5天内持续静脉滴注卞青霉素,之后,口服利福平4天,并严密观察。
  特别提示
  Kernig征:病人仰卧,屈髋及膝成直角,再将小腿上抬。由于屈肌痉挛,因此伸膝受限,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Kernig阳性提示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猩红热:典型临床症状为发热急、喉咙痛、黏膜疹、草莓舌;皮疹呈深红色斑点,指压变白,触摸如砂纸,常出现于颈部、胸部、腋窝、手肘、腹股沟及大腿内侧,后期出现皮屑;病人可能面部潮红,口周泛白,严重者伴有恶心和呕吐。——杨 辉
  体验全科思维,阅读发现价值
  由于全科医生特殊的职业特性,遇到疑似脑膜炎和脑炎的病人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因为这种感染比普通感染更严重。细菌性脑膜炎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尤以新生儿及6~12个月的婴儿最易发生。脑膜炎球菌可以引起脑膜炎或者败血症(脑膜炎球菌性)或者两者兼有。多数病例初期表现为败血症,通常通过鼻咽部感染引起。一旦怀疑,应紧急治疗(如躯干和四肢出现瘀点或瘀斑),同时转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和治疗。
  通过学习Murtagh教授对这个病例的处理,不难发现Murtagh教授在处理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全科医疗思路贯穿其中,简单介绍患儿的大致情况之后,Murtagh教授总会问自己几个问题,也就是目前掌握病人的一些临床资料和依据,然后针对每个症状或临床表现分析可能代表的临床意义或具有的临床参考价值,再进行综合分析,给出初步判断和治疗建议。作为一位全科医生,Murtagh教授在处理病人时,始终站在病人的角度,在初步判断之后,提出了一些必要的检查手段以明确诊断疾病,这样做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病人得以救治,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赢得了病人的尊重和信任,这是值得我们国内全科医生以及临床专科医生学习的。
  由此可见,全科医生必须具有深厚、宽泛的临床知识功底、丰富的临床实践技能以及良好的医德,这是成为一位好医生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阅评者: 本刊编辑部
其他文献
病 史  Y女士,66岁,主诉10个月来出现越来越明显的疲劳感和嗜睡、体重增加、便秘,对冬天的寒冷空气很不适应。自己感觉像坐在火堆旁,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嗜睡。她还向医生诉说,在追赶公共汽车时会感到胸部发紧、气短、呼吸费力。  在女儿陪着下来诊。女儿提醒医生说,母亲在做以往所做的事情时,或在想事情时,速度明显慢下来,而且面色看上去显得苍白,面部有些浮肿。女儿担心母亲是否患有早期的老年痴呆病。  病人
期刊
病 史  DL先生, 62岁,就诊原因是近7个星期来腰部持续性钝痛,夜间加剧,而且疼痛越来越强烈。近几天来,几乎变成昼夜持续性疼痛。  疼痛特点  损伤病史:无。  疼痛部位和放射位置:疼痛在腰骶中间位置,严重时向两侧臀部放射。  疼痛类型:持续性深部疼痛,夜间加重。  病状出现:“就在某一天,疼痛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  疼痛加剧:在躯体运动或活动的时,比如搬东西或收拾花园时疼痛加剧。  疼痛缓
期刊
案例A:12个月的男孩12小时以来出现腹泻和呕吐  JC是一个12个月的健康男孩,和父母住在农村。12个小时以来,有8次水样便,便中未见血丝和黏液,腹泻状况无改善的迹象。这个过程中,患儿呕吐4次,不想喝水和饮料。最近2个小时内,排尿1次。1周前体重为11公斤。JC父母将其送至儿童保健中心 (托儿所) ,因为父母想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查体:表情很痛苦,不过营养状况还比较好,没有脱水的迹象。生命
期刊
定 义  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生学会(RACGP)给全科医学和基层保健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全科医学是卫生保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整合目前的生物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科于一体,为所有的人、家庭及社区提供基本的、连续的、综合的和协调的医疗保健服务。  全科医生是一名临床医生,经过被认可的全科培训、具备必要的经验和技能,为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基层保健包括有能力对病人的任何问题
期刊
艾玛,16岁高中生,看病原因是4周来感到疲劳和劳累。她妈妈说女儿感到不舒服,无食欲。病人体重降低,看上去好像“手无缚鸡之力”。病人6个月前被诊断有腺热,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明显的既往病史。体格检查正常。给病人做了一系列血液检查,包括全血检验,结果全部正常。  4~5个月过去了,病人一直感觉不好,不能上学,感到非常疲劳,没有力量从事正常的活动,更不能参加运动。其他健康问题包括:注意力不能集中,嗜睡,体
期刊
WW先生,40岁,农村医生,症状发生前非常健康,3天前突然出现干咳,喉咙疼痛、剧烈头疼、发烧并伴冷战、腹泻、双眼烧灼样疼痛、肌肉剧痛或隐痛,最近12个小时只能卧床,身体衰弱和虚脱。查体:严重病容,无精打采、移动困难,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体温39.5℃,血压130/85 mm Hg。无颈部强直或恐光症状,也没有黄疸迹象。病人有轻度结膜炎和轻度咽部充血。胸部检查提示呼吸进气通畅,但
期刊
吴小姐,18岁,主诉3天来嗜睡和乏力。她还说自己发热出汗、头疼、鼻塞、厌食,其间呕吐两次,并感到喉部巨痛,吞咽困难,两个星期以来一直感觉不好。这段期间未接触患传染病的人。  既往史:特发性脊柱侧凸,曾患阑尾炎并接受阑尾切除术,身体状况良好。  用药:偶尔服用大麻和饮酒。  社会史:与父母和哥哥生活在一起,在大学读文科。  查体:面色苍白,病态,眼眶水肿,说话鼻音重,脉搏90/min,规律,血压70
期刊
6个案例  案例1 伊恩,30岁,汽车修理师  伊恩的太太半夜两点给我打电话,从她的声音里听得出来,她遇到了很着急的事情。伊恩的两只眼睛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像着火一样,感到马上就要失明了。他太太怎么想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伊恩的眼睛受到这样的伤害。痛苦万分的伊恩摸索着找到了医生的诊所,检查发现,他的双眼非常红,但并没有液体流出。  案例2 吉姆,56岁,渔民  吉姆来看病,说他6个星期来右眼视
期刊
病史  朱莉是个6岁女孩,和家人一起在海边别墅度假时, 出现了严重的中腹部中间部位剧痛,并有呕吐。  下面我就按时间顺序来讲述这个可怜女孩的故事。  第1天:突然出现腹部中下部位的疼痛,并有呕吐。病人看上去脸色很苍白。  第2天:腹部疼痛和呕吐没有减轻,行走困难、发热,看上去病得  很厉害,脸色苍白。医生到家给孩子看病,给她量了体温,并触压她的腹部,说“可能是阑尾炎,但更可能只是肠胃炎。我给她开点
期刊
故事1: 患儿“死了”  我在一个农村医院值班的时候,抢救室接到了一个离奇的2岁的越南裔女孩。女孩没有自主呼吸,靠急救工作人员给她人工送气。急救工作人员叙述说,他们接到电话,对方让他们去接一个即将分娩的孕妇。然而当急救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时,没有发现孕妇,反而发现一个年轻的越南裔妇女,怀里抱着“睡着的”女儿。工作人员发现女孩没有呼吸,估计女孩可能已经“死了”,但奇怪的是可以清楚地摸到女孩的脉搏。工作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