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有画境,咏状其意:《怀古录》诗学倾向发微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victori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項目: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JJS15019。
  摘 要:南宋末陈模撰写的《怀古录》篇幅虽小,涉及面却较为广阔,尤其是在探索诗歌理论方面的,陈模有其独到、新颖的见解,认为诗格和画格有着相通之处,两者都是追求“含蓄”之美,更注重“意”和“神”。
  关键词:怀古录;诗歌;含蓄
  作者简介:张潇琼,女,汉,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唐宋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1
  对于诗歌的品评早在钟嵘笔下的《诗品》中就有所涉及。但在中国诗话史上,直到宋欧阳修“首创诗话之体”。[1]诗话这种全新的论诗形式,始于北宋,并贯穿整个大宋王朝。《怀古录》是南宋末期的诗话作品,更多的是体现南宋以来诗话的创新性,从“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记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2]转向有意而为之。由于南宋末这个特殊的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环境,陈模作《怀古录》暗含了其对自韩愈“文以载道”以来,至欧苏“诗文革新”中提出的摒弃浮靡文风的一种倡导。《怀古录》篇幅虽小,涉及面却较为广阔,尤其是在探索诗歌理论方面,有其独到、新颖的见解。
  诗和画都重“意”和“神”的相同性在艺术表现上主要是注重“含蓄”之美,有“咀嚼之味”。例如陈模追随其师学习时,其师认为如果把黄庭坚的《竹枝歌》“腊雪在时听马嘶,长安城中花片飞”改成“望马嘶”和“花又飞”“则不特非诗句,更无可咀嚼之味”。云斋所歌黄庭坚诗乃《欸乃歌二章戏王穉川》,该诗借助四季景物的变化,极写对远方人的思念,情感真挚,又颇具民间风味。“听马嘶”与“花片飞”一为目前当下之情态,一为设想中的长安景致,两者遥相呼应,虚实相生,凸显了急切的期盼之情。若为“望马归”、“花又飞”不仅情感层次与叙述逻辑有悖原意,且用语浅俗、情味尽失。
  虽然诗文与绘画不是同一门艺术,但对中国诗画相同性的探讨历来就备受关注,《怀古录》对此也作了探析。例如陈模认同黄庭坚《题摹燕郭尚父图》中“此(画格)与文章同一关纽”的观点。而这种“画格”体现的是“中国古人画故事,也知道不挑选顶点或是最后现象。”[3]李伯时画李广追骑胡人,只展现了李广搭箭作开弓状的一幕,至于胡人有没有中箭就需要观画者自己想象和猜测,令人回味无穷。这与诗歌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上文提到的“腊雪在时听马嘶”,如果把“听”改成“望”,就是将听觉感受变成视觉感受,“望”是指人能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清楚地看到了骑马而来的那个人,已经不需要再做猜想,结局是肯定的,在画格里就属“最后现象”。这种不给读者留有思考或幻想余地的诗句,把“顶点”直接展现出来,毫无余味可言,也就会使诗句失去含蓄蕴藉的意义,缺乏“可咀嚼之味”。
  旧式文人在研究中国诗和中国画时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性。陈模也同样地认为作诗的法度和作画的法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诗格与画格有着“同一关纽”。中国的写意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以及在审美思想上要求“意”和“神”,“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4]。苏轼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作画有时会违反自然常理,在他眼中冬天可以有芭蕉,是一种诗意。就像大多写意画都是用墨简单勾勒物的形态,抛开浓墨重彩,不求实际景物的色彩和细节,讲究清淡和简洁,古人作画追求的还是一种意境和神似。
  追求诗歌的含蓄之美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一种审美倾向。每当把宋诗与唐诗进行比较时,宋诗整体不如唐诗之处在于“伤于直露”。但是再把中国的旧诗与国外的诗歌进行比较时,“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5]。含蓄是诗歌写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往深层次讲就是追求诗歌的神韵。
  陈模在《怀古录》中极力推崇杜甫的诗,认为“今之言诗者,皆知尊杜工部,而杜诗之所以好者,则未必能知之”。南宋末期众人无法明确知道杜诗好在何处,是因为他们只得到了诗的皮毛,而没有悟到其中的机轴。例如同样是题画诗,陈模以为苏轼《韩干十四马》“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俛啄。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对于常人而言已是奇拔,但是和杜甫的“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等诗句在表现上是一样的,只是写出马这个外在的形态。最为出色的还是“曾貌先帝照夜白,虎池七日飞霹雳”,“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等句,“以无为有,描摹气象,脱落笔墨畦径外,此独步千古也”。相比苏轼咏马的形似,杜甫更注重神似,而且耐咀嚼,进而达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6]。这便是陈模所说的“至于物之不可见者,而能咏状其意者,则尤难也”。
  参考文献:
  [1]蔡镇楚.中国诗话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2]宋.许顗.彦周诗话[A].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5]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4]宋.沈括著.张福祥译注.梦溪笔谈(卷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宋.欧阳修.六一诗话[A].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西汉时期,国力强大、开疆拓土、经济繁荣以及积极的文化政策等因素促使文人们产生新的文学诉求和审美态度,赋的创作盛极一时,创作数量和艺术成就都成为文学艺术的典范,影响深远。西汉赋中的植物描写独具魅力,赋中的植物描写,表现出时代境遇中文学创作视域的开阔和审美风格的形成,是时代风貌的表露,更是追求以重铺陈和体物为特征的“巨丽”审美风格的体现,反映出西汉文人一种强盛、磊落的精神气质和对大一统帝国的自
摘 要:沈义父的《乐府指迷》是一部宋代与张炎《词源》、王灼《碧鸡漫志》合称为“南宋三大词话”的重要词话,在这部词话中沈义父对作词标准以及作词之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词学史上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沈义父;《乐府指迷》;词法;标准  作者简介:鲁国霞(1994.1-),女,藏族,甘肃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的第5外显子野生型及变异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论:1、雌激素受体α第5外显子缺失型变异体可能在内膜癌的发生
模糊控制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已在家电和工业控制中得到重视和应用。模糊规则自动生成是模糊控制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模糊控制的目标就是使得一系列输入与期望输出之
摘 要:汉乐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其中关乎女性形象的诗篇备受瞩目。有反映在婚姻生活中被弃的女性形象,有在婚恋生活中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还有其他的一些女性形象等,这些反映女性形象的诗歌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  关键词:汉乐府;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李阁(1991-),女,河南新乡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
我们用硫酸铵分级沉淀,亲和层析,Q-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折,superdex G-75凝胶过滤等步骤从人尿中分离纯化α1-MG,得到蛋白纯品.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经银染呈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两民族老年人群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严重缺乏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防治25(OH)D严重缺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多级整群抽样方
摘 要:《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一部反映道家思想的著作。书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美学、艺术、人生观、政治观等。其中充分地展现了庄子的文学思想。其中主要观点有天地大美;“虚静”养神;以天合天;“言意”之辩;遗形取神;法天贵真;文艺否定论的“正”与“反”等。文章从以上七个方面对庄子的文学思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庄子;文学思想;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李商隐的爱情诗,写的爱情大都是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那种无望与难忘交织一起的感情凄伤缠绵,深挚的感情和这种凄伤的氛围使得这些爱情诗艳而不冶,艳而不佻。这种悲剧式的爱
摘 要:納西族民间文学《创世纪》、《鲁班鲁饶》、《玉龙第三国》中都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回归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探讨,本文将从纳西族敬畏自然、自然神崇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回归自然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纳西族;生态伦理观;民间文学;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3  人与自然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