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完成人的社会化。怎样很好地完成人的社会化?真实性与活动性是关键。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公开课教学《父母多爱我》为例,分析践行思政课堂真实性与活动性的主要方法,从而更好地为思政课培养目标与教学服务。
关键词:真实性;活动性;社会化
一、《父母多爱我》课堂流程简述
(一)导入
通过漫画和音乐引导学生回忆父母与自己的温馨时刻,创造了煽情的情境。
(二)授课
1.情境一:
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与父母的矛盾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从生活、学习到物质、精神,方方面面应有尽有。
2.情境二:
教师让学生讨论父母的这些行为是否包含着对自己的爱。
有些学生理解,也有很多学生不理解觉得很委屈,各自阐述理由。
3.情境三:
教师播放视频:爸妈的心声。视频中的两人是本班级同学的家长。
沸腾的班级平静下来,这两位家长的子女眼眶红了。
4.情境四:
教師让学生拿出书中父母事先写好的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父母的信。并在此期间走下讲台为矛盾深刻的孩子疏导,引导他们理解父母的爱。
很多学生的眼眶都红了,情感充沛的学生甚至抽噎起来,回答问题时学生们的声音都是颤抖的。
5.情境五:
教师询问学生可以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父母的爱。
学生各自阐述观点
6.结束:
教师总结引导,多媒体展示了一颗巨大的爱心(这颗爱心是由班级所有同学与父母的合照构成的)
二、真实性——教师的立教之本
(一)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完成人的社会化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查找资料的速度与广度远超教师的反应速度和知识面,学生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可能比教师高。在这种环境下,学校、教师、教学存在的意义即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帮助学生完成人的社会性发展。教师用教学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他们的情商与意志。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是教材,然而在现实中教材面临着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脱节。学生光凭借教材知识的学习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人的社会化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作用。
(二)公开课《父母多爱我》成功的原因——真实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的公开课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真实。它通过教师创设的种种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了使学生(最起码是大部分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学生从愤怒不理解转化为感动,这种流露与转变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完全没有事先演练的痕迹。学生的反应为什么会这么自然、流畅?因为这是关于他们自身的,在他们身边时时刻刻存在的事例。教师创设的情境不是她自己编造的,而是学生自己诉说的。
(三)教师的课堂教学需以真实性为根本
从这个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完成人的社会化,真实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那么教师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使课堂具有真实性呢?
1.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
由于教材和生活、社会的脱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依靠书中的案例。学生是在社会背景下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是他接触得最多的场景,书中的情境由于长时间没有修改可能会过于单一化、简单化。此时教师需要仔细观察留意学生身边的事物,这里需要注意,教师依据学生创设的情境必须是通过考查后得到的,不是自己脑海想象中学生感兴趣的事务。不依据学生,想当然地去创设假想情境得出的效果可能比依据教师自身创设情境的效果还要差。因此在课前,教师可通过前测去了解学生对本课感兴趣、有困惑的案例,在课堂中用对应课程的所学知识来解决。
2.尽力使师生双方进行真诚、真实的交谈对话
在理想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共在和共生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教师通过学生完成了自己的职业使命,学生通过教师获取知情意行,因而课堂的真实性必须依靠双方真诚、真实的对话。课堂不是一个表演的场所,教师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育人必然涉及价值观的内化。内化意味着学生真实地认可教师。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真实表达,面对学生的真实诉说,教师要给予真实的反馈和点评,做到“生有所呼,师必有应”,而不是仅灌输一些人人都知晓的大道理。
3.注重课堂互动形式的真实性
课堂的互动一定是“内容领先”。课堂上教师运用最多的方式是师生问答和小组讨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互动有些是机械的、低效的“伪互动”。师生问答过于简单,只是知识点的重复。小组讨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小组代表往往是同一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能深度思考的往往就是小组代表,其他组员和教师的互动是薄弱的。有些教师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教学课件设计得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插播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但这些内容与实际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到其他方面,而不是关注内容本身。因而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一定要遵循“内容领先”,一节课的最低要求是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三、有效活动性——优秀课堂的亮点
如何使课堂具有有效活动性?对议题的利用决定有效活动性的高低。
(一)有效活动性的着力点——议题
相较于先前的课程标准,2017年新版课标最新强调议题式教学,那么什么是议题?
1.议题不同于问题。
问题的指向相对明确、单一,较注重于对问题的解决(答案)的追求。相对于问题而言,议题虽然也有追问回答的意思,但更关注“可行性”和“延展性”。议题不追求标准答案,但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而且能生发出一系列结构化、序列化的问题群,具有鲜明的社会实践性。
2.议题不同于主题。
主题较为关注的是问题发生的场域,与话题相似,一般而言,主题没有判断性。它不指向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也不涉及参与者和主题内容本身的价值立场,是一个相对中立的陈述性表达。相对于主题,议题虽然也关注问题发生的场域,但议题有着内在的社会认知导向和对学生作为完整个体的尊重。《课标》中强调议题的辨析式学习,就是鼓励学生通过议题呈现多远观点,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知识建构的过程以及课程知识所蕴含的价值导向。
3.议题的定义。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视野中,议题是在一定的课程知识主题场域内,能够引发并支持学生作为完整的独立个体开展辨析式学习,具有多维空间和社会延展性的结构化、序列化问题的聚合。议题的特性包含价值引导性、境域性、非形式推理和尝试性。
(二)让学生在课堂中说起来
1.充分利用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一定情境的对话交流活动。“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直面矛盾与困惑是激发学生诉说欲望的催化剂。在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碰撞、共识、提升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思想进步、精神成长[1] 。
2.转换视角,引发冲突,拒绝低幼。
最能引起人们讨论的事例是有争议的事例。一场有争议,能引发正反两面、多个立场角度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叙述的热情。太过低幼的话题只会磨灭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度。
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所述的让学生说起来的途径与上文真实性中“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有交叉重合,因而要想让学生说起来,真实性是不可避免的要素。
四、结语
课堂中真实性和活动性是相辅相成的。活动性以真实性为基础,只有素材真实才有让学生活动起来的可能。活动性是真实性的最终归宿,课堂中充满了真实感必然会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深层次的活动和交流。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分割。教师在进行思政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这二者的统一,通过现实的议题使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引导学生完成良性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顾国卫.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以“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02):47-49.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真实性;活动性;社会化
一、《父母多爱我》课堂流程简述
(一)导入
通过漫画和音乐引导学生回忆父母与自己的温馨时刻,创造了煽情的情境。
(二)授课
1.情境一:
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与父母的矛盾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从生活、学习到物质、精神,方方面面应有尽有。
2.情境二:
教师让学生讨论父母的这些行为是否包含着对自己的爱。
有些学生理解,也有很多学生不理解觉得很委屈,各自阐述理由。
3.情境三:
教师播放视频:爸妈的心声。视频中的两人是本班级同学的家长。
沸腾的班级平静下来,这两位家长的子女眼眶红了。
4.情境四:
教師让学生拿出书中父母事先写好的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父母的信。并在此期间走下讲台为矛盾深刻的孩子疏导,引导他们理解父母的爱。
很多学生的眼眶都红了,情感充沛的学生甚至抽噎起来,回答问题时学生们的声音都是颤抖的。
5.情境五:
教师询问学生可以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父母的爱。
学生各自阐述观点
6.结束:
教师总结引导,多媒体展示了一颗巨大的爱心(这颗爱心是由班级所有同学与父母的合照构成的)
二、真实性——教师的立教之本
(一)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完成人的社会化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查找资料的速度与广度远超教师的反应速度和知识面,学生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可能比教师高。在这种环境下,学校、教师、教学存在的意义即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帮助学生完成人的社会性发展。教师用教学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他们的情商与意志。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是教材,然而在现实中教材面临着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脱节。学生光凭借教材知识的学习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人的社会化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作用。
(二)公开课《父母多爱我》成功的原因——真实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的公开课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真实。它通过教师创设的种种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了使学生(最起码是大部分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学生从愤怒不理解转化为感动,这种流露与转变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完全没有事先演练的痕迹。学生的反应为什么会这么自然、流畅?因为这是关于他们自身的,在他们身边时时刻刻存在的事例。教师创设的情境不是她自己编造的,而是学生自己诉说的。
(三)教师的课堂教学需以真实性为根本
从这个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完成人的社会化,真实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那么教师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使课堂具有真实性呢?
1.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
由于教材和生活、社会的脱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仅依靠书中的案例。学生是在社会背景下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是他接触得最多的场景,书中的情境由于长时间没有修改可能会过于单一化、简单化。此时教师需要仔细观察留意学生身边的事物,这里需要注意,教师依据学生创设的情境必须是通过考查后得到的,不是自己脑海想象中学生感兴趣的事务。不依据学生,想当然地去创设假想情境得出的效果可能比依据教师自身创设情境的效果还要差。因此在课前,教师可通过前测去了解学生对本课感兴趣、有困惑的案例,在课堂中用对应课程的所学知识来解决。
2.尽力使师生双方进行真诚、真实的交谈对话
在理想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共在和共生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教师通过学生完成了自己的职业使命,学生通过教师获取知情意行,因而课堂的真实性必须依靠双方真诚、真实的对话。课堂不是一个表演的场所,教师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育人必然涉及价值观的内化。内化意味着学生真实地认可教师。在真实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真实表达,面对学生的真实诉说,教师要给予真实的反馈和点评,做到“生有所呼,师必有应”,而不是仅灌输一些人人都知晓的大道理。
3.注重课堂互动形式的真实性
课堂的互动一定是“内容领先”。课堂上教师运用最多的方式是师生问答和小组讨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互动有些是机械的、低效的“伪互动”。师生问答过于简单,只是知识点的重复。小组讨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小组代表往往是同一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能深度思考的往往就是小组代表,其他组员和教师的互动是薄弱的。有些教师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教学课件设计得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插播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但这些内容与实际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到其他方面,而不是关注内容本身。因而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一定要遵循“内容领先”,一节课的最低要求是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三、有效活动性——优秀课堂的亮点
如何使课堂具有有效活动性?对议题的利用决定有效活动性的高低。
(一)有效活动性的着力点——议题
相较于先前的课程标准,2017年新版课标最新强调议题式教学,那么什么是议题?
1.议题不同于问题。
问题的指向相对明确、单一,较注重于对问题的解决(答案)的追求。相对于问题而言,议题虽然也有追问回答的意思,但更关注“可行性”和“延展性”。议题不追求标准答案,但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而且能生发出一系列结构化、序列化的问题群,具有鲜明的社会实践性。
2.议题不同于主题。
主题较为关注的是问题发生的场域,与话题相似,一般而言,主题没有判断性。它不指向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也不涉及参与者和主题内容本身的价值立场,是一个相对中立的陈述性表达。相对于主题,议题虽然也关注问题发生的场域,但议题有着内在的社会认知导向和对学生作为完整个体的尊重。《课标》中强调议题的辨析式学习,就是鼓励学生通过议题呈现多远观点,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知识建构的过程以及课程知识所蕴含的价值导向。
3.议题的定义。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视野中,议题是在一定的课程知识主题场域内,能够引发并支持学生作为完整的独立个体开展辨析式学习,具有多维空间和社会延展性的结构化、序列化问题的聚合。议题的特性包含价值引导性、境域性、非形式推理和尝试性。
(二)让学生在课堂中说起来
1.充分利用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一定情境的对话交流活动。“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直面矛盾与困惑是激发学生诉说欲望的催化剂。在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碰撞、共识、提升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思想进步、精神成长[1] 。
2.转换视角,引发冲突,拒绝低幼。
最能引起人们讨论的事例是有争议的事例。一场有争议,能引发正反两面、多个立场角度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叙述的热情。太过低幼的话题只会磨灭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度。
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所述的让学生说起来的途径与上文真实性中“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有交叉重合,因而要想让学生说起来,真实性是不可避免的要素。
四、结语
课堂中真实性和活动性是相辅相成的。活动性以真实性为基础,只有素材真实才有让学生活动起来的可能。活动性是真实性的最终归宿,课堂中充满了真实感必然会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深层次的活动和交流。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分割。教师在进行思政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这二者的统一,通过现实的议题使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引导学生完成良性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顾国卫.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以“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02):47-49.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