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材料作文导写导练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医疗纪录片《人间世》打破“套路”,把几个失败的病例呈现给观众——吃海鲜中毒导致多脏器衰竭没救回来的24岁青年、没有挺过手术后第二天的马凡综合征患者……首度以这样大的篇幅直面医学上的“不完美”。
  有人评论,“这样的角度更让人感动。失败也是医生和家属必须面对的”“很客观、很正面、有努力、有失败”“我们成功,我们也失败。正是能体会这样的切肤之痛,我們才能毅然决然地守护着心里的最后一亩田”“敢于面对和谈失败,本身是一种进步。敢于面对真实,本身是一种升华。促进真实和重建诚信,是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之一”。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阐述你的理由和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有两个主要角度:
  角度一:直面失败(真实、不完美)
  要论证好此观点,重点分析要“直面失败”的原因,可以分别从医生和患者的角度来分析。医生:医生遇到救不回来的病人,会懊恼,会难受,会产生挫败感甚至会一蹶不振。患者:医生固然可以妙手回春,但很多时候也无力回天;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现代科技下,有些病人是可以挽救的,而对有些病人,医生只能尽力而为。因此,无论医生或患者、家属都要能够直面医学的变数和风险,接受医学中的“不完美”。还可联系社会上的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也可举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正面如癌症妈妈千惠敢于直面病魔,在患病期间教会了5岁女儿独立生存的能力,对于这位妈妈来说,她可以走得了无遗憾;反面如温岭袭医案等。
  角度二:理解和信任
  《人间世》正是以最真实的画面、最真实的情感,从成功抑或失败的抢救中,让医护人员更懂得如何换位思考、体谅患者及家属的心情。而对于患者及家属,从不为人知的就诊场景,看到的是医护人员的竭尽全力与无怨无悔,彼此有了理解和信任。因此要论证理解和信任在医患间的互动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医患间由于缺少理解和信任而造成的危害。最终达成共识:医生和患者本是利益共同体,真正需要对抗的是疾病这个共同的敌人。
其他文献
鹧鸪  郑 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 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阔, 苦竹丛深日向西。  【赏析】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鹧鸪的啼声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晚唐诗人郑谷的这首《鹧鸪》紧紧抓住这一点来构思落墨,不重形似,而着力表现其神韵。郑谷也因为这首诗被誉为“郑鹧鸪
期刊
这个故事发生在苏州。  或许,这也称不上是一个故事吧。  1993年的春天,他因为单位的业务,从北方直抵上海,又从上海转杭州,从杭州坐夜航船到苏州。船上的一夜十分诗意,他要了一碟豆腐,一碟青菜,一瓶老酒,一碗饭。他吃掉了这些东西。他近铺的一个老者说:“小伙子好饭量啊!”  他就笑了。  夜风从运河上吹来,潮潮的,带有一点水腥。  船是早上七点钟到的苏州,苏州给他的印象是水气忒重。他背了一个大包,茫
期刊
《人间世》播出,呈现失败,引人关注;“不完美”医学,必须面对,令人感动。凡事难尽善,正视不完美,和谐人间世。(提出论点。)  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曾几何时,医生竟成了“危险”的职业。“医闹”之事,时有发生;医生被害,令人扼腕。“治好了是应该的,治不好是你无能”的偏见,成了医生难解的心结。《人间世》的开播,正是为医患之间搭建起了互相理解、换位思考的沟通桥梁。(摆现象,指出《人间世》开播的意义。)
期刊
六千万年前的一次意外,生命退回到最初的蒙昧;六千年前的炎炎夏日,人类开始有了最初的文明。今天的我,也许身在灯红酒绿的都市文化中,心间却奔腾着远古时代的金戈铁马。而在我的梦想里面,这一切,不过是一个悠长的回忆。  鱼儿逆水而游,费尽全部心力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那不过是一次生命的溯源;鸟儿孤身穿过峡谷,只为了一次“飞蛾扑火”式的交配,那也是生命的溯源;“虎毒不食子”的老虎妈妈,为了保护孩子不惜血流成河,
期刊
阮郎归  晏几道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相思情怨之词,抒发的是居者对行者的思忆之情。在这首词中,词人运用了层层剥开的手法,把人物面对的矛盾逐步推上顶端,推向一个绝境,从而展示了人生不可解脱的一种痛苦。  词的上阕即物思人,感昔伤今,抒写了女主人公对行者薄情的满腔怨恨。开篇两句,
期刊
本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將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译文】  柳宗元本来追求飞黄腾达,但被贬到柳州,亲近自然,种植植物,返回到他的根本,有很多收获。后人将他的言论编辑成许多册书,就是今天所见的版本,来推究他当时的心境。  鄙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
期刊
【问题点击】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任何一个善于写作的人,都会在选材上下功夫。李渔在《闲情偶寄》指出:“人唯求旧,物唯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由此可见材料新颖对于作文是何等重要。  【方法指津】  如何用一双发现的眼睛,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材料,使临场写作避熟求生、以新制胜呢?下面着重提三点:  1.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特长。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读书的时间
期刊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
期刊
这是一则叫人五味杂陈的拆迁故事。位于上海沪亭北路中央的“上海最牛钉子屋”,真要拆了!  2017年9月7日,在这里僵持了14年的徐先生一家开始打包搬迁,预计最快于9月12日就能彻底清空房子。眼看着老宅周边从乡村小道变成柏油马路,附近的老邻居一户户搬走,一辆辆急速行驶的汽车从自家门前飞驰而过,徐家人这14年过得“并不舒服”。  人生能有几个14年?这个反问句,大概既能惋惜靡费在拆迁博弈上的家庭时光,
期刊
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时,总会有人劝你不要做,无论你成功,还是失败,别人都会有话说。一个人要活出独特的人生,要谱写出精彩的华章,坚持自我尤可贵。  坚持自我,就要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一个人的理想与热情,是人生航行的舵和帆,是航行的灵魂。理想是事业之母。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那种得过且过、缺乏理想与追求的人,不可能活得有滋味,更不可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2015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