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建:创新的赢家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选理由
  
  周成建是2008年度创业新群体的亮丽赢家,今天成功上市不但让他实现了13年在传统领域专注创新的价值,而且由引开启了美邦的第二个春天。
  
  周成建大哭了一场,在2008年8月28日美特斯·邦威登录中小板,并融资14亿元后。那天晚上,他请来了所有当晚能够到场的浙商精英:郭广昌、郑永刚、蒋锡培等人。平时极为低调,言谈谨慎的他在台上大声喊出了几句自称是酒后胆壮的话“搞定全中国市场,搞定全中国的消费者”,“我们做裁缝有什么不对吗?”时隔数月,当他在屏幕上回看那一时刻时,又一次忍不住当众落泪。周成建的2008年的确不同寻常。这一年,国内宏观调控,全球金融危机,企业IPO处于停滞状态,各种不利因素让浙江乃至全国商界哀鸿遍野,浙江至少有一半服装企业陷入歇业、关厂、倒闭的状态。然而,周成建丝毫没有受到坏年景的影响。截至2009年1月16日,美邦服饰(002269 SZ)的股价收于26.65元,市盈率达39.2倍,远高于雅戈尔、七匹狼、报喜鸟等其他浙江服装企业。周成建个人持有美邦服饰股权近70%,身价达150多亿元,超过陈义红,成为内地服装业首富。
  做裁缝20多年,创办美特斯·邦威13年,周成建不走寻常路。
  他是中国第一代浙商的非典型性代表。1995年,全中国服装企业都在蜂拥办厂,做产供销垂直一体化经营,周成建创办了一家没有工厂,没有自建门店,只有设计中心和仓库的公司。他没上过什么学,读书很少,自己琢磨出了一套生产外包、市场委托、整合供应链的轻资产模式。彼时,美邦被指为皮包公司,周成建被人诅咒坚持不过3年。十多年后,美邦因着独特的商业模式而一身轻盈、不背包袱,向ZARA、H&M发起挑战。为商界尊重,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他20多年的创业路亦是中国家族企业创始人的典型:生长于一家贫苦农户,身怀一技之长,市场洞察力敏锐,极具开拓精神;苦时咬牙忍耐,成功后低调潜行;他视企业股份为家族骨血,牢牢捂紧,希望代代相传;他欣赏杰克·韦尔奇能培养出那么多世界500强CEO,但自己总是找不到与职业经理人相处的妙法。
  2008年5月,2009年1月,《创业家》杂志两度专访周成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话题围绕美邦如何从一家创业型公司到成熟大企业展开。周成建称,2009年,美特斯·邦威将和一种不成熟的美说再见。
  
  ME&CITY:13年后的新起点
  
  2008年8月28日,美邦服饰发行A股7000万股,发行价为19.76元/股,当天报收于26.90元,逆势上涨36.19%。分析人士指出,美邦服饰轻资产的特点使它无需背负过多的设备、厂房和人力资本压力,尤其在经济下滑周期中这种优势更为凸显。
  周成建创业十几年,在最为严峻的经济寒冬期获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IPO于他意味着什么?
  “2008年成功上市的纺织服装业只有关邦一家。零售业有步步高,制造业有九阳,它们都是很优秀的公司。美邦的成功上市,功夫不在2008年,我们三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只是结果体现在这一年。上市融资是美邦的年度大事,但不是最重要的事。在我心中,推出第二品牌ME&:CITY是今年最核心的大事。如果上市成功了,现金流充裕了,我们就能大力推MF&CITY;否则,第二品牌只能往后推延。”
  


  就在美邦服饰登录A股市场的当天,ME&CITY品牌发布会在深圳同步召开。ME&CITY主要针对18~35岁的消费群体,更强调品质、市场与个性。周成建何以历经13年才迈出双品牌的第一步?
  “我们为什么这么慢呢?可能是我不聪明,所以我慢,我用时间换取空间。我不够成熟,企业有时会因为不成熟而关。美特斯邦威用十多年做到今天的规模,有了这样的积累,ME&CITY只需要3-5年就能做到今天的美邦。目前,这两个品牌通过两个事业部来操作,他们共享管理平台、供应链平台、风险控制系统,但拥有独立的店铺系统和不同的品牌战略、业务战略。”
  
  把个人能力变为公司能力
  
  2009年1月9日,就在周成建接受《创业家》采访的前一天,长江商学院举办了一次创业家内部研讨会。KAPPA创始人陈义红、汉庭酒店CEO季琦及周成建在讲台上一字排开,陈义红谈话的主题是“如何打造中国最好的品牌管理公司”,季琦对何伯权(汉庭对手——7天酒店的天使投资人)投资之道很是欣赏。周成建被问到如何提升家族企业的领导力。
  周成建对自己在台上的回答很不满意,觉得没有透彻地讲出他2008年度管理心得。
  “我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个人能力变成公司能力。2009年,我最大的变化是从过去在前线开拓到现在建设后台,我会把80%的精力放在企业的软文化、硬流程和系统复制力的建设上。目前,美特斯·邦威有两个事业部,一个经营美邦品牌,一个运作ME&CITY,我兼任ME&CITY总裁,但我会从内部培养起一个总裁接替我。
  “我认为,一个企业的生命力要从三个维度去看:创业家的执行力、系统复制力和风险控制力。如果创业家的执行能力很强,企业内部系统建设不好,那么企业做得越大,风险越大。如果一个企业系统建设很好,但领军人物的开拓能力不强,不够勤奋,这种企业是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很难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在创办美特斯·邦威的十几年中,我个人的执行力很强,但企业层面老是出问题,创业团队老有人离开。我一直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总觉得自己已经把要求说得很清楚,但团队执行并不到位。而团队成员觉得很委屈,自己已经很尽力了,但老板看不到。最后彼此发生冲突,失去信心。”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反省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企业对人才的价值评估体系出现了问题。过去,我们考察一个岗位上的人太感性,缺乏可以量化、标准化的东西。我和中国的很多创业家一样,总是希望空降一个职业经理人,给他很多钱,让他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后来发现他做不到,就失去耐心。其实,这也是一个岗位评估不清的问题。创业者对空降人抱有的单方面想象是一个很大的陷阱。用人要有标准。评价人要有体系。这是我做美邦十几年来最大的教训。”
  “现在,我越来越理解柳传志所说的‘搭班子、带队伍’的重要性。企业不仅要生产产品,还要生产人才。我很崇拜杰克·韦尔奇,他能够培养出这么多世界500强CEO,而且任何一个人走了,企业系统依然健康运转。”
  
  股权高度分散,对企业就有价值吗?
  
  周成建对美邦的绝对控股行为一直备受争议。从美邦成立至今,周成建不曾引入任何外来投资者。坊间盛传,美邦创业团队不断有人离去,与周成建对股权的高度控制有着莫大关系。然而,周成建表示,7年前他曾提出,管理层可以购买股份,但团队没有兴趣,宁愿挣工资。   在美邦服饰,周成建与女儿胡佳佳持有公司80%的股权。周成建的股权观能够推动美邦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吗?
  “我现在确实持有很多股份,但我是为了拥有更多更广更持续激励人才的资源。太快地分散企业资本,迅速把创业者个人的股份稀释到10%以下,创业者会很快失去经营企业的激情与动力。因为他千的是100%的活,却只有10%的股份,做不好,资本市场还要骂他。他为什么要那么拼命呢?
  “有人说我是舍不得,他们说得也对。我是舍不得股份,我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一代代地去激励人,分配给更多的团队。我希望至少可以分配3~5次,美邦的股权在稀释3~5次后,我依然可以占到30%~40%。所以,我在股权上一定要掌握可持续性的分配权,否则就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现在对于我来说,不论是股权还是财富,多一个亿少一个亿没有价值,但它们对于我要实现的目标很有价值。”
  “团队里有人在上市前离开了,根本原因不是我没有给他们股份,而是我对团队的价值评估体系不清晰不量化。但是,那些股权非常分散的公司,上市后不是一样有人离开吗?高度分散股权对企业就有价值吗?”
  
  冬天的机会与陷阱
  
  2008年5月,周成建在美特斯·邦威上海总部接受《创业家》采访时,丝毫没有表现出对美邦即将在冬天IPO的担忧,但是他对近年来资本市场的活跃带给服装产业的负面作用有着深刻感悟。
  美邦服饰上市后,周成建如何看待资本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过去5年里,资本的活跃给很多人带来巨大的机会陷阱。那些抓住机会越多的人,今天贬值越大。我很庆幸我没有卷入这个陷阱。但是,如果2007年美邦上市了,我很可能也会卷进去。因为钱多了,会有更多进行资本扩张的冲动。
  “所以,一个创业家最难得的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把握住自己的节奏。近年来,我最欣赏的人是郭广昌。我欣赏他两点:第一,自我定位清楚。他一再讲,我是个投资家,不是实业家;我只管分钱,不管赚钱。第二,他的宏观嗅觉非常好。2007年,他在股市最好的时候上市融资;2008年,精准地把握一系列投资机会。”
  “我认为,美邦正面临机会陷阱背后的机会。首先,在经济寒冬,人们的消费习惯会发生变化。原先消费高端奢侈品的人群会向中端转移,这是美邦两个品牌的巨大机会。其次,我们供应链的上游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只为全球500强企业加工配套的厂商开始为我们服务。以前。ZAPA在国内的合作加工厂根本不接我们的单子,但现在他们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与他们合作,提升了美邦供应链快速反应的能力,这是美邦最缺的,也是他们带给我们最大的价值。”
  “现在,美邦资金充裕,战略清晰,消费者向我们倾斜,上游厂商和我们一起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2009年~2010年一定会是美邦的大发展之年。”
其他文献
入选理由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草根力量代表,手握巨资的皇明将逆势展开扩张。    在2008年的寒潮中,黄鸣和他的皇明太阳能也许是新能源产业中最热的一个太阳。在光伏行业一片肃杀的萧条景象中,国际投行高盛和中国著名PE鼎晖投资联手的1亿美元入股,让皇明与它所引领的光热行业在这个冬天格外耀眼。  创业13年,黄鸣似乎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一丝扬眉吐气的感觉:“潮退去以后才知道谁没穿裤头。”  资本当然不
期刊
编辑/申 音    那些曾经浸透了汗水、眼泪与失望的土地,在2009年也许会成为新的“冒险家乐园”    河北,满城。  冀中的冬天寒风料峭,农田里荒凉得只剩下了玉米收割后星星点点的散落枯叶。农民康继诚站在自家的10亩田地上,背后不远处就是同样荒凉的太行山。自家庭联产承包以来的30年,这10亩农田承载了他太多的劳作和心思,但这方农田却并没有回报给他殷实的生活。他和他的乡亲们一样,把富裕的希望寄托在
期刊
编辑 刘 涛    时机    “首先一定要稳固2000点,然后等到了2500点之前,也就是2300~2400点左右开,这是最好的机会。在股市恢复过程中开设,能够保证创业板市场相对平稳,而不是大起大落。”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王守仁的观点很具代表性  经历11年的折腾,创业板极有可能静悄悄地花开2009,它将是寒冬里带给创业创新者希望的火把。  《创业家》杂志一出生就和创业板的命运连在了一
期刊
穿越繁华的香港闹市,通过深圳皇岗口岸,穿越茂密的钢筋丛林,一辆美国GMC房车开上了通往惠州的高速公路。两个多小时之后,房车转上颠簸的乡村公路,最后开进黄土铺成的田间小路。    当汽车最终停在几百座白色蔬菜大棚前时,车上下来的是一个干净整洁的精瘦男人。上身穿一件藏蓝色的长袖休闲T恤,双臂自然下垂的时候,袖口会盖住多半个手掌,自然得有一点懒散。他就是马承榕,利农集团的创始人,一个会种菜的福州人。  
期刊
入选理由    中国影视娱乐业的跑马圈地时时代才刚刚开始,手握了牌的王中军在2009年将大放光彩。    2009年,华谊兄弟会如愿登陆资本市场吗?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比王中军更迫切地想知道答案。虽然在与各路顶尖企业家觥筹交错、称兄道弟时,王中军从没露出半分怯意,但一个长期存在的事实却是,尽管华谊兄弟的电影和明星们名声在外,但王中军拥有的这家娱乐企业不挣钱,或者说,那只是一家“小公司”。  王
期刊
什么才是新农业?在资本看来,怎样的农业企业才有成长价值?    李万寿为我们列出了新农业公司的三个必备条件:第一,成规模的种植和养殖基地;第二,工业化的标准控制和生产流程;第三,最终能够建立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市场。“只有符合这三点条件,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企业才会越做越大,也才能够在市场中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保持高附加值。”  在软银赛富的林和平看来,新农业公司一定是产业链完备的企业,从种植到加工,
期刊
从延吉市到长白山脚下的安图县,再从安图坐7个小时火车到吉林市,整整用了两天的时间,我们终于追逐到了杜丽华——一个种地种出90%净利润的女人。    “我的利润还不高呢。”这个生于1951年的吉林女性身上有着典型东北人的豪放。她的旺民长富正在创造着一个大地上的财富神话。  旺民长富背后的管理者是一群真正的城里人。“我们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连庄稼都认不全。”副总冷占仁说。2003年下乡之前,他们都在吉
期刊
第一次到山东龙大,人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这里更像是老一代的大国企。巨大的公司院落中道路纵横,没有代步工具,穿行其中将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就像一个小社会,宾馆、宿舍、小饭店、小卖部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公交车行驶其中。    这里没有农田,也很少见到蔬菜的踪影。只有鳞次栉比的厂房和办公楼,还有一家连着一家的龙大和不同日本企业合资建立的工厂,每个工厂都有自己独立的大门。透过紧闭的栅栏门,我们可以看到零星的
期刊
现金充沛的企业,在冬天要大胆;现金严重不足的企业,要严格控制成本。    步入2009年后,几乎所有人都领略到了这次冬天的寒意。不少人问我,创业公司如何过冬?我的回答没有任何新意:现金为王,持有足够的现金量是生存的关键。我曾在1997年9月管理北京金山的时候差点发不出工资,后来无论压力有多大,我坚持企业安全第一,保持充足的现金量。    建立全员成本意识    每个企业家都知道勤俭治家的重要性,企
期刊
好了,如果你恰好是那个能够爬过这道门槛、能够从玻璃房子中拿到钻石的人,我还得实事求是地告诉你,农业还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风险的行业。    2007年,对莱阳的菜农来说是倒霉的一年。先是一场倒春寒,然后在菠菜快收割的时候又来了一场冰雹,到夏天又是三场洪水。一年下来,龙大基地的承包户最多的亏损10多万,最终龙大集团自掏腰包发放了一批补贴,但拿钱最多的也只有5万。为什么在天灾面前,我们的农业企业如此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