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现状及思考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国际事务中的延伸。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作为党的事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战线。通过对十六大以来7年间中国共产党 重要对外交往活动的考察分析,总结分析中共政党外交现状并提出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对于 促进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2-0049 -06
  
  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各类政党5000余个,除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外,绝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政党政治。政党政治的核心就是通过政党的活动直接或间接掌握国 家权力。政党尤其是政党精英,作为政党政治的主要角色,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新型行为主 体,其活动几乎覆盖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一切领域,决定或影响着所在政党或国家的内 外政策,同时也使政党外交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和领域。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政党外交,多次强调要“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 合作”,〔1〕(P37)遵循“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2〕(P37)的党际关系原 则,积极同一切愿与我党交往的各国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目前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30余个政党、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友好交往 及联系。政党外交已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03-2009年中国共产党 重要的对外交往活动为考察对象,尝试探讨十六大以来7年间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现状和 发展趋势。
  
  


  一、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状况分析
  
  所谓的政党外交,是指“主权国家合法政党之间开展的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3 〕在我国,笔者认为其定义应界定为:执政党或参政党在为特定的目的而斗争的过程中, 与世 界上其他国家的各种类型的政党进行交往、合作和斗争的政治行为。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 国际事务中的延伸,它不仅推动国家和政府间的正式交流合作,其非政府性,能够为国家 间提供非正式的沟通和交流渠道,解决国家和政府组织涉及的棘手事务和问题,满足国际交 往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 重要战线。根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网站等官方媒体对2003-2009年中国共产党重要对外 交往活动的统计分析,近7年间公开报道的重要政党外交活动分布于五大洲、160多个国家 和地区,近500余个政党。
  


  就总体而言,由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近7年来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党外交活动在数量 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对应的来访和出访的数量也是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这表明中国共产 党政党外交活动日益活跃,已成为展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重要平台和国际社会了解中国 及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窗口。但2008年数量相对较少,这是因为2008年中国发生了南方冰雪灾 害、汶川大地震以及奥运会的举办重大事情,中共忙于救灾减灾和筹备举办奥运盛会,党际 交往活动因此受到影响,有一定数量的减少。在地域分布上,与亚洲政党的交往次数不论是 总数量还是年份数量都是最多,占总数的38.7%,一方面是因为亚洲是最大的洲,国家和政 党数量也多;另一面表明中共政党外交和国家总体外交策略是相适应的,同周边国家政党的 交往,为营造和平安定,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而努力,在统计过程中得出,亚洲的政党外交 较多集中于日、韩、朝、越、柬、印等周边国家。其次是欧洲政党、非洲政党、美洲政党和 大洋洲,分别占总数量的26.4%、20.0%、11.3%和3.5%,同欧洲和美洲国家的关系一直 是中 国外交的重点,其政党的交往虽然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但同美国国家关系与美主流政党 的关系是个例外,并不平行,这是因为中共与美民主共和两党尚未建立关系;同非洲国家的 政党交往日趋频繁,在过去的7年当中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伴随着中非双方在政治、经贸、 文教卫生等各领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非友好关系在新的世纪愈发成熟、稳健, 并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就出访和来访而言,见表二,不管是总体数量还是年份数量,来访几乎都多于出访。在 出访中,亚非美三洲的出访呈现逐年活跃的态势;来访中亚非来访数量逐年增多,其余保持 稳定。近7年中来访政党数量比出访高近12个百分点,因为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备受 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得到外国政党的认可和赞赏,来中国学习考察和交流合 作的政党也明显增多,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其中,出访和来访数量的对比中, 唯独出访欧洲政党的次数多于来访的数量,其余亚非美等都是来访的多于出访的数量。中欧 党际关系是中欧政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欧关系越来越复杂,有许多 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共非常重视中欧关系的发展,增加与欧洲尤其英法德俄等老牌欧洲 强国政党的交往,这样不仅可以学习欧洲政党成熟的执政经验,先进科学和管理技术,并且 可以增加了解,消除分歧,增进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世界的多极化发展。 对非洲和美洲国家政党也尤为重视,目前与美国国家政党主要是指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南美 洲国家政党的交往,原因如同上述,中共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目前 还没有建立正式的联系。
  就参与政党外交的人员层次而言,见表三、表四,可以看出政党间的高层交往日益密切 。党章规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行使着党和国家最重大事务的决策权。政 治局常委会是其日常主要办事机构,是党和国家权力的核心。政治局常委和委员作为国家的 领导人,参与的都是国家重大的活动,在政党外交中有如此数量,中共高层对政党外交的重 视程度可见一斑。7年间,统计时以参与人的党内最高级别为准,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与出 访和接见政党次数高达357次,平均每年达50余次,占中共政党外交活动总数的21.2%;由 中 央政治局委员牵头为241次,占总数量的14.3%,二者总计共占35.5%,表明高层参与对政 党 外交的充分重视。表格中“其他”项包括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和相关部门副部长干部参与,占据了政党外交的三分之二,这也是政党外交的主体,这三部 分构成了中共政党外交的参与群体。在常委参与的政党外交中,数量仍以亚洲居首,占据了 近一半的数量,这进一步表明中共政党外交的重点和策略;其次为欧洲和非洲,欧洲作为传 统 的重点地域,一直保持较频繁的去访友来,非洲则是近年来高层交往的重点,呈现稳步上升 的趋势;次之则是美洲和大洋洲。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价值分析
  
  政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当代政党政治中一个十分瞩目的现象。 政党政治的活跃大大推动了政党外交的深入发展。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适应世界政 党政治的发展趋势,不断巩固自身执政地位,十分重视政党外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 共产党政党外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总体外交,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
  国家利益是任何主权国家外交活动的最高原则与最终归宿,是确立国家外交战略的基本 前提。政党外交也不例外。处于国际交往中的政党,仍然具有政治表达和利益整合的功能, 但此时所表达和整合的利益已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或是一个集团自身的利益,而是代表 着所在国家的全民族的利益。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政党外交政策的制定一般基于两个方 面:一是争取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家环境和空间;二是努力改变国家交往中对本国不利的因 素和状况。政党外交作为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一环,中共始终把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家关 系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的发展, 争取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政党外交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还促进和 深 化国家关系的发展。在政党政治成为主流的国家社会中,政党之间尤其是执政党之间的交往 ,能够推动和促进国家之间关系发展。例如,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一些未建交国的主要政 党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友好交往和联系,应邀派团访问了加勒比等地区10多个未建交国,为与 这些国家最终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做了大量的积累和推动工作。前些年在中日关系出现困难 的局面下,中日两国政党之间始终保持着交流和沟通的渠道。为了深入探讨和推动两国关系 难题的解决,两国执政党于2004年3月建立起旨在促进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交流机制。中 日政党之间形式多样、内容充实丰富的交流,为加强两国政治对话和互信,消除国家关系中 的政治障碍,实现两国关系的改善,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展示党和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
  政党外交已成为展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重要平台和国际社会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 窗口。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防、能源、气候、环境、发展道路等这样一 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上的政策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关切。政党是一国社会政治精英的人才聚集 地,通过政党外交,可在较高的层面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党执政的重大方针策略,以及世界关 切的国防、气候等重大的问题的原则和立场,让世界了解我党我国的发展策略和发展道路, 为我们党和国家树立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致力于和平与发展,推动区域交流与合作、开 放亲民的良好国际形象。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的共产党、社会党、工党、保守党、绿党等 政党和政党 国际,通过参观考察、理论研讨、政治对话和经济文化交流等政党外交方式,展示了党和国 家良好的国际形象,获得了国外政党和媒体好评。比如社会党国际秘书长阿亚拉表示,中国 共产党在促进社会公正方面作出的努力,使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享有越来越 多的权利,大幅度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中共领导改 革开放取得的最显著成就之一,在世界发展史上堪称奇迹,这得益于中共亲民的理念和作风 。而法国《世界报》2008年5月29日以“中国新的社会契约”为题评价中共每一次对危机的 反思,都让其表现出全球共产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可塑性,我们今天再也不能把中共政府描 绘成另一个时代信条中过时的、已废弃的、教条主义的、僵化的老人政府。
  3.提升国家软实力
  政党外交是国家软势力建设的重要阵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将提升“软实 力”〔1〕(P26)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所谓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力而非高 压统治在国际 事务中达到所要结果的能力。他通过说服别人追随自己,或是别人同意自己的规范和制度, 并以此方式来使别人产生自己所想要的行为。软实力在于使别人被某种观念吸引或者能够决 定别人喜好的能力。”〔4〕(P11)通俗的讲,软实力就是对内构成民众的凝聚力,对 外构成对它国 的吸引力、影响力。政党外交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是从其对外构成探讨。当代中国 的软实力主要来源于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对外政策。中国共产党在与世界各政党的交流合作 过程中,坚持党际交往的四项基本原则,通过经济文化交流、政治对话等方式,传播中华文 化,以“中国模式”的巨大成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政治价值观的优越性,表 现出巨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从上文图表中对近7年来政党外交中,来访和出访数量远远多 于来访数量,来访数量逐年增加,就足以表明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增强,以及 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事实也正在证明,世界正在接受中国,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也促使了世 界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同。
  4.推动国际政治更加宽容共存,更加和谐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深化,政党外交强化了政党政治中的求同存异,宽容共存精神。 不同体制、不同文化国家的政党相互交流合作,必定要求其对其他各国政党采取宽容共存的 精神,求同存异。在世界政党政治发展趋势中,意识形态观点逐渐的淡化,仍然坚持强烈意 识形态观念的政党必定将会被孤立。政治共同体不仅需要内部的宽容、和谐,也需要实现外 部的宽容和和谐。政党外交作为一种全球治理的新理念,在政党相互交往中应秉承宽容共存 ,求同存异的精神。“宽容使得差异性存在,差异性使得宽容成为必要”。〔5〕(P2) 在政党交往 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欢迎与世界上一切愿意与我 交往的政党,不管是左翼政党、中性政党还是右翼政党,只要坚持党际交往的四项原则,都 愿意进行接触合作。中共在与160多个国家,530余个政党上千次的交往过程中,消除了误解 和歧视,扩大了共识,增进了了解和信任,强化了政党政治中的宽容共存精神,求同存异, 推动世界的和谐、多样化发展。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思考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日益深化,政党外交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全球最大的执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必将进一步重 视和强化与世界各类政党的交流与合作。笔者认为,新时期中共政党外交工作应注意以下几 个方面。
  1.进一步扩大同欧美主流政党交流与合作
  目前中国共产党已与国外的共产党、社会党、工党、保守党、绿党等世界530余个政党建立 联 系,包括了左、中、右各类政党。从近7年的统计可以看出,政党外交主要集中于亚、非、 美等第三世界国家政党,与西方主流政党的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相对与第三世界国家政党 交流合作相对较弱,欧洲政党是唯一来访数量少于我们出访的地区,来访政党并且还包括较 多的东欧和南欧政党,发达的西欧北欧相对较少,因此今后应进一步扩大与欧美主流政党的 交流与合作,争取打破与美国政党和北欧部分国家政党不相往来的局面。欧美是世界上政党 政治比较成熟的地区,政党历史悠久,制度完善,具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由于意识形态 的原因,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及北欧部分国家的政党与中共尚未建立正式的关系,对此 ,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开放的。作为世界老牌的欧美主流政党,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教 训,我们应努力促使其首先抛开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差异的隔阂,妥善解决意识形态和社会 制度的差别问题,反对党际交往中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问题提高到不适当位置的做法,通 过各种途径加强对话与交流,增进了解,扩大共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欧美主流政党的交流 与合作。
  2.加强对政党国际组织的交往,拓展政党外交空间
  二战后,世界政党国际组织发展迅速,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特征。“政党国 际组织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政党提供了参与并影响当代国际政治的政党外交平台和国际活动舞 台。”〔6〕(P76)随着政党组织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多边政党交往明显增多。当 前世界上主要 有社会党国际、自由进步党国际、基督教民主党国际、国际民主联盟(保守党国际)、全球 绿党联盟等五大国际组织,成员涵盖了全球近500余个政党,成为国际政治中一股强大的力 量。政党国际组织具有意识形态界限模糊,涵盖社会层面更加宽泛,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大等 特点,因此,重视加强同政党国际组织的政党外交,将进一步拓展了中共政党外交的空间, 提高了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扩大政党交往的覆盖面,增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的影 响和威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共与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一直保 持着友好往来,二十多年来,双方互访不断,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共识不断扩大,合作不断加深。社会党国际主席古特雷斯2004年率社会党国际高级代表团访 华时,表示中共是一支有重要影响的世界性进步力量,是社会党国际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 序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并明确提出与中共建立战略对话机制。
  3.立足执政发展,致力于开放型政党建设
  政党外交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与世界各国政党的交往,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以及外国各类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方式,努力借鉴一些外 国政党在治党、治国、理政方面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 位、完成执政使命。在政党外交中加强自身建设,立足执政发展,首先就要树立开放观念, 建设一个开放型政党。一个致力于改革和发展的开放型政党,不仅在观念上是开放的,并且 在组织机制上也是开放的。“一个决心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政党,和一个打算与所有可能友好 的国家和政党建立联系的政党,不仅在观念上、在对世界的看法上完全不同,而且在组织机 制上也有很大的区别。”〔7〕(P256)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政党外交,设有中共中央 对外联络部,专 门负责对外交往,并在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致力于开放型政党建设,不断努力适应外部 世界,立足执政安全和长期执政,建设开放型政党,对内发挥党内民主,实行党务公开,保 证党员群众对组织活动享有充分知情权,监督领导干部的执政行为;对外通过中联部等部门 强化外联系统,优化组织结构,及时搜集、分析国际形势信息和动向,积极参与国际信息交 流,让世界了解我们党,赢得更多的国际理解和支持,从而降低和避免风险。
  4.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党外交中的作用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的实践中参加国家政权建设,参 加国家事务管理,参加国家大政的党派,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党执政多党合作、参政的新型 政党。目前民主党派在政党外交中的作用并不突出,是政党外交中的薄弱环节。虽然民主党 派 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但其参加的数量比较少,并且由民主党派单独参与的政党外 交也屈指可数。在为数不多的出访中,致公党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也是由致公党海外广泛 的历史渊源决定的。民主党派是国家政权的参与者,理应在政党外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民 主党派是政党外交的宝贵资源,其参政党的地位在政党外交中,以身说法,有利于向世界介 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介绍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 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的 情况,介绍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协商和投票两种民主基本形式,纠正国际社会对我国民主政 治建 设的污蔑和扭曲,以正视听,其效果往往更加明显。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外交本身就是参与国 家大事的一种表现,当前我国政党外交应坚持中共和民主党派二者结合的方针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党外交中的积极作用。民主党派政党外交应更多的侧重于我国的民 主政治建设进程、社会制度优越性、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配合和襄助中共政党 外交,共同开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政党外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肩负着重大的历 史责任。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将取得更大的 成就和辉煌。
  
  〔参考文献〕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周余云:论政党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7).
  〔4〕[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 005.
  〔5〕[美]迈克尔•沃尔泽.论宽容[M].袁建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谭荣邦.政党国际组织的兴盛及其当代特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2).
  〔7〕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arty Diplomacy of CPC
  ——A Research Based on the CPC’s Important Foreign Relations fr om 2003 to 2009
  LIU Peng
  (College of Marxis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Party diplomacy is the extension of party politics in international po litics. Party diplomacy,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PC’s cause, has become the fr ont of the state diplomacy. A review of the CPC’s important foreign relations s ince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and the finding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 ituation of the CPC's party diplomacy will be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fu 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PC’s foreign relations.
  Key words: the CPC; party diplomacy; current situation; thought
  〔责任编辑: 左安嵩〕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听说课重点培养学生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沟通交际的能力。本文基于能力本位理论,安排不同梯度的听说项目,以对话教学为改革突破口,尝试在在大班听说教学中开展能力本位的听说教学对话实践。  关键词:工作过程;综合英语;听说教学;CBVT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000-0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期刊
摘要:外交保护是一项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国际法律制度。它在当代正在经历一次意义非凡的嬗变,从而适应新的历史环境。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的海外利益将与日俱增。因此,我国应当正确地认识到:外交保护在现代仍然是国家保护海外公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并加强对外交保护的理论研究,做好必要的实践准备。  关键词:外交保护;新时期;价值;中国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从辛亥“重九起义”到反袁护国战争,二者把云南从一个中国政治地理的边缘省份推向了历史前沿,引领时代风骚。这至少从地缘政治上来看是与云南在当时国内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会发现,这与云南自中法战争后特殊的社会变化,以及云南在应对这些变化时所形成的辛亥革命精神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云南;重九起义;护国运动;革命精神  中图分类号:K257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数码钢琴集体课进课堂的构想”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大学生相关心理品质的不足和数码钢琴集体课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实施策略。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数码钢琴集体课;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83-03    2002年,教育部印发《学
期刊
摘要:“苏黄米蔡”之“蔡”究属蔡襄还是蔡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捩是还原“宋四家”的形成过程。南宋时期形成了“苏黄米”并举、“米蔡”对举以及推尊蔡襄的批评传统,这是元人提出“宋四家”说的基础。“宋四家”排列次序在元代并不固定,明代始确定为“苏黄米蔡”并引出争议。有宋一代,蔡京从未进入过“宋四家”,也不存在所谓以“襄”代“京”的事实。  关键词:宋四家;苏黄米蔡;形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
期刊
摘要: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出发,将后现代小说《玻璃山》中现代人攀爬玻璃山的故事情节解读为现代社会生态意识建立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对该篇小说的多元化理解,而且对启发人类构建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0)06-0141-04    唐纳德巴塞尔姆(1931-1
期刊
摘要:仕宦于梅尧臣而言,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又是最重要的经济生活方式,不仅为其提供物质与心理的双重保障,又限制其经历与视野,从而促成了梅尧臣诗风中的题材日常化与风格平淡化之特点。由于梅尧臣的境遇在宋人中具有代表性,故此可以认为,宋人普遍的仕宦经历对于造就宋诗的整体风貌也产生了类似影响。而梅尧臣开宋诗风气之先这一意义,则可理解为对特定生活方式的一种早期演示。  关键词:梅尧臣;仕宦;生存方式;经
期刊
摘要:罗尔斯和诺奇克分别提出了公平正义论与权利正义论。这两种不同的正义模式既有分歧,又有相通性。作为当代新自由主义者的罗尔斯和古典自由主义者的诺奇克都旨在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更为公平合理的社会发展方案。重视和研究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正义模式,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正义观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罗尔斯;诺齐克;正义论;公平;权利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基于对河南省巩义市温堂村69户搬迁农户的实证调查,对农户移民搬迁动力机制、居 住空间效用变化等内容进行分析表明:贫困山区农户进行自愿移民搬迁是其家庭理性判断的 结果。迁入村庄出行方便、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环境好和迁出村庄交通闭塞、居住环境 差、子女上学不方便等因素综合作用与农户搬迁的空间决策,有效的政策保障加快和保证了 农户搬迁过程的实施。搬迁后,农户在迁入村庄获取了更多的居住空间效用,并
期刊
摘要:拉康关于自我建构的精神分析理论扩展了文学批评的视野。王尔德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较好地体现了自我建构的主题:主人公道连自我认同的失真和俄狄浦斯情结过渡的失败导致了他无法确立主体性,死亡成为在想象界与象征界间徘徊不定的他之最终解脱;作者王尔德采用自画像的原理创作该小说,以他者的形式呈现自己,借此进行另类的自我建构。道连与王尔德安身立命之根本都是在探寻“我”之真相。  关键词:王尔德;《道连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