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在真情意境间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彬兴趣广泛,雅好不一。有时还像一个蓄意别开生面的“好事者”,动辄流露出一股“弄斧就要上班门”的劲头。这不,近日他又瞎张罗,将身边几位师友的旧体诗作,略加挑选,汇成一册示我,并自谦地说:“我于诗是外行,既无探骊得珠的本领,也无附庸风雅的奢念,仅仅是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诗初衷,将大家的诗凑在一块,既便于自己心慕手追,又可以文会友,不求高雅,同好同乐而已。”最后还叮嘱我给前边写几句话,再为它取个恰当的名字。
  怎么说呢,旧诗或曰五言、七言之类的古体诗,源远流长,其来久矣。即在我们今日的文化环境中亦时有所见。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小就背诵“床前明月光”和“离离原上草”的人,谁还不能哼上一两句顺口溜呢?细想旧诗生命力之顽强持久,可能与汉语文字的丰富凝炼、易吟易诵有关,同时也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分不开。此所以传统诗词在漫长历史中能瓜瓞绵长、不绝如缕的缘故吧。令人欣喜的是,在当前伴随着蓬蓬勃勃的新诗创作,枯木逢春似的旧体诗也相偕而行了。这可真是“从来造物喜风流,鸟爱双飞花并头”啊!
  旧诗,如今人们已习称传统诗词,说来容易,写起来困难。尤其是律诗,如循正规的唐音声律,既讲平仄,又要对偶;对偶不切,则失之粗,对偶太切,又失之俗。还要苦心孤诣,炼字炼句。别说卢延让的撚髭,杜工部的瘦生让你惊叹;你还知道“孟浩然眉毫尽落,裴祐袖手衣袖无穿,王维至走入醋瓮”(见《群碎录》)吗?听到这些苦吟轶话,我们也许不敢再轻信“刻烛成篇”、“倚马可待”一类的说法了。古体诗(即习称的近体诗)的操作规程、声韵要求,既然到唐代时已渐趋完善定型,大多数诗人也就习惯于“照理出牌”并一直延续下来。毕竟遵循它可以让作品产生回环、抑扬和整齐之美。但历来也是有弹性或变通的,如既有失黏的,也有平仄借读的,乃至出韵通押的。后世流传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逐渐被广为接受,说明人们也就不再死扣什么平仄失调的毛病了。可也有一些要求像作试帖诗那样墨守一隅的“过于执”先生,偏是不容人越雷池半步。倘若有人一旦犯律失格,就难免为他们诟病,或被斥为谬种,或被讥为歪诗。当年那位王秀才不就以大挑“蜂腰”、“鹤膝”等所谓时病将寒山诗说得一塌糊涂吗(自成一体的寒山当然不买他的账,仅以“盲徒”二字回敬而已)?正因为诗坛上这一类吹毛求疵的烦人事儿时有发生,所以宋白尚书有一首略带自嘲并且寓反讽意味的诗,说:
  学织丝绫功未多,
  乱拈机杼错抛梭。
  莫教宫锦行家见,
  把此文章笑杀他。
  好在随着时代的衍进,传统诗词也并非一成不变。到宋朝,大诗人黄山谷就禁不住呐喊:“宁可句不律,不可使句弱。”即使退回到律诗发展到极盛时期的原点唐代,也有避律诗而多写古风的,更别说还有寒山体、竹枝词,以及张打油之类的即兴诗了。
  诗,是抒情言志的载体,也是人类智慧的精髓。它是美的代名词,也是语言的结晶体。写诗自应照应声律,但亦不宜过分雕琢。何况时代更替,时空变化,新事物层出不穷,新词语也陆续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诗文之与时俱进也自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正此之谓也。将来要使传统诗词更广泛、更深入地走向民间,捆绑在它身上的甲胄也必然会逐渐松动。其实,唐宋以下,诗人有此感悟、不拘声律、自成一家者也代不乏人。我很赞成明代邱濬的那首论诗绝句:
  吐语操持不用奇,
  风行水上茧抽丝。
  眼前景物口头语,
  便是人间绝妙辞。
  有道是:要知前程路,须问过来人。尽管有关传统诗词如何继承和创新的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我们不妨听听当代两位诗坛名宿的见解吧。一位是我们老陕的乡贤于右任先生。他曾直言不讳地说:“格律益严,去民间益远。”又说:“我们应当拿诗的格律来适应我们的思想,不可能拿我们的思想去适应格律,犹之,我们当因脚大小来做鞋,不应当因鞋大小来削脚。”并在《诗变》一诗中声言:
  诗体岂有常,
  诗变数无方;
  何以明其然?
  时代自堂堂。
  另一位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诗歌前辈臧克家先生。他在《给孙轶青同志的一封信》中阐明自己的主张:
  今日旧体诗坛有三派:一是典雅派(即严格遵守固有格律,多用典故的);二是改革派(即情感需要时,对固有格律可以稍有突破的。这是你我所向往的,也是我所实践的);三是新古诗派(不主张遵守固有格律与平仄的)。谁是谁非,应由群众读者来评说,由时间去考验。
  聆听了这两位诗坛大佬的高见,真不由得叫我们感叹一声:这可确是老马识途,英雄所见略同啊。
  所幸的是,时至今日,一向平静的旧体诗的湖面上,已荡起一派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涟漪。它正在“不变中有变”、“不似中有似”的探索中奋力开拓求新。叫它为旧体诗也罢,或叫新古体诗也罢,窃以为只要它真正能写出有意境、有真趣、有情采,气韵生动,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掩卷后令人回味的章句,都必然会为群众所欢迎和接受。比如贺敬之的“三江澄碧今痛饮,不惜韩囊岳家杯”,你能说不豪放吗?聂绀弩的“苏武牧羊牛我放,共怜芳草各天涯”,你能说不凄怆吗?乃至杨宪益的“少小欠风流,而今糟老头。学成半瓶醋,诗打一缸油”,你能说不是妙趣横生的自谦吗?看来只有遵古而不泥古,有法而不拘法,才会有对传统诗词的求正创新可言,也会迎来如《何典》所主张“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拾到篮中就是菜,得开怀时且开怀”的那么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
  也许是李彬正是被时下传统诗词日渐活跃的气氛所感染,才心血来潮动了汇集这些师友诗作的念头。厚厚一册子,版式落落大方,循古典的竖排,也不失风雅。他让我先睹为快,倒也给我这闲人添了一件忙事。开卷首先进入我眼帘的便是霍松林先生的大作,见诗如见人,老朋友聚首,其乐何如!霍先生无愧是当今诗坛上的斫轮老手,下笔成章,功力不凡。忆及1987年我和他一行八人有幸一起赴京参加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大会的盛况,迄今犹历历如昨。那时候写旧体诗的人还似乎不多,有一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觉。倏忽近30年矣,而今却已是诗刊南北多,作者半江湖了。另外,这册子里还选收了茹桂、雷珍民、郑幼生、赵熊诸位著名书画家的诗作。诗画的有机结合原本就是中国艺术的传统,从苏轼评王维的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之后,这一传统便一直被保持和继承下来。如赵孟頫、倪瓒、徐渭、唐寅、郑板桥、金农等,无一不是集诗画书法于一身的艺术大家。好画本就够精彩了,有诗岂不“又添一帧画外画”?此流风余韵,绵延不绝,至今犹为学养有素的作者所维系。我读了这些书画家直抒胸臆、宁拙毋巧又浑然自成的诗作,不禁为之欣然。尤其是那些意之所到、信笔书之的题画之作,更是觉得别有意趣。原来这些“江湖常放米家船”的老兄,其视野之海阔天空、思想之自由奔放、审美视角之独特,都叫我喜出望外,自叹弗如。在这本册子中唯一不足道的,怕就是我那些信口肆笔,离张打油不远的劳什子了。我一向写作新诗,后又妄作旧体诗票友。虽先后向傅庚生、文怀沙等人请教过,但终未得入堂奥。迄今也只能写点不拘声律的东西,还浪得一个“两栖诗人”的虚名,令人汗颜!在《书马家骏诗集后》一诗中,我曾写道:“诗本心潮波,岂能绳墨规。”因为有这种理念,自己所写的旧体诗,也就多是乘兴而作,极少打磨和推敲了。后来避律绝而多写古风,也是我的一个偷懒办法。总之是聊复尔尔,乏善可陈。而李彬索去忝列其中,倒不由得叫我套改一句明人诗“近时好事最者谁?城南李生差爱我”了。至于忙于其他文学创作的李彬,好像是偶尔以尝试旧体诗解闷消遣,只取自我怡悦,工与不工,他自是在所不计了。
  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起名也不是个轻松事。李彬一再叮嘱我要为这册诗集取个恰当的名字,自是要求画龙点睛,儒雅不俗。我想历来地方诗选集的命名似多与地缘乡风有关。如清朝乾隆时期三原的刘绍攽,收录了明清之际孙枝蔚、李因笃等140位陕籍诗人的作品,命名为《二南遗音》,取的是《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两个篇目,也是隐含陕西东、西部两个地区的范畴,颇有绍绪国风、厚爱乡贤的深情和寓意。而如今我们在本地区所见为数不多的选集,无非就是《长安新咏》或《终南拾萃》之类了。李彬编这个集子,纯粹是一时兴起,小打小闹,选收诸人还是本着他本人一向尊师如父、敬友若兄的处世之道。说真的,怕还不免有人说长道短,难避“半是交情半是私”之嫌呢。索性就老老实实叫个《七人集》吧。
其他文献
能参加此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我感到很荣幸。我虽然没有走完全程,但是几天的行程下来,有一点使我感受非常深刻,用我的话概括起来就是“在历史考察中,寻找历史,发现历史”。  第一,我认为这次考察很有意义,对这次考察的主题很感兴趣。首先,故宫的藏品中最多的是陶瓷,有36万件,对这些陶瓷的研究,我们聘请了海内外的一些专家。其次,故宫所藏书画比较多,有15万件。我们成立了古书画研究中心,这个中心是面向
期刊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唐)柳中庸《征怨》  熟悉中华古诗词的人无不知道玉门关。作为华夏边塞诗最常见的母题,玉门关又称玉关、玉关头、玉塞、玉门、玉门道、玉门山等。诗人墨客们大凡写到玉门关,不论自己是否来到过西域,大家都喜欢描述一批模式化的伴随意象,成就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原型表现传统,诸如羌笛、胡马、胡霜、胡烟、胡钩、单于、塞虏、长城、烽
期刊
1924年,著名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广河齐家坪遗址,并据此命名了齐家文化,至今已经90周年了。  齐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尚未有深入而系统的专著出版;其性质和意义也还没有得到清楚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  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或马家窑文化,早于四坝、沙井、卡约、寺洼、辛店文化,绝对年代约为距今4100~3700年。从考古学角度看,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文化,有人称之为铜石并
期刊
七月盛夏,穿行在河西走廊的山水间,是一种别致的体验。以前只见于书本上的种种风物和轶闻,好像一时间活了起来。上古帝王遣使西游,以重金求美玉,开通了西玉东输的孔道。数个世纪之后,沿着这条蜿蜒的玉石之路,天竺佛法越过葱岭,远渡流沙,东传人中土。随着弘法高僧的次第到来,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相继由北印度输入大月氏、安息、康居,再由此传人疏勒、莎车、于阗、子合等国。在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文化拉锯战之后,佛教终于在4
期刊
图/西 丁
期刊
图/左 川
期刊
从地图上看,甘肃如一柄如意,由中心腹地向西北边陲斜置于中国版图之中,自古以来就是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援藏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文化通道区位优势,为中原驻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和纽带。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沿丝绸之路这条东西贯通甘肃全境的文化线路而搏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甘肃独特的人文环境紧密粘合,在陇原大地留下无数璀璨的人类宝贵文化遗产。  甘肃原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和万里长城—嘉
期刊
1906年10月31日   清晨,人员都集合起来了,以前往遗址。我向那名中国兵卒解释说,努埃特先生将提前前往,我自己将稍后再与他们会合。因为我在此之前,还必须去考察我们在南—西南方向遥望到的那些遗址。立刻就有一个骑马的人表示愿充作我的向导。我们刻不容缓地从图木舒克那相当贫瘠的耕作区出发,穿过了一个半干旱和半沼泽地区,那里玫瑰科植物丛中的直立纺锤形花,取代了禾本科的絮团彩斑花。接着,很快又重新是一
期刊
汉帝国经过70多年的经营发展,到文、景之际,综合国力已经十分强大。当时的史书记载是:“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伯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换句话说,就是国家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大多年景风调雨顺,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经济繁荣。各地的仓库余粮充盈,货财
期刊
在天山南坡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有一片一望无际、水天一色的所在,那就是著名的博斯腾湖。  我先后去过中国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湖,都是无边无际、极目难穷。由于这些湖泊都在南国水乡,连大江,接大河,左右湖泊成串,前后河流纵横,尽管这些大湖个个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很难引起人入心入怀的惊愕和刻骨镂心的震撼。  然而,在千里无垠的茫茫戈壁、莽莽荒原深处,你若也能看到如此连天连地的湖泊,一定会触电般收住脚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