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糖尿病肾病历来被广大医家所重视,近年来对其研究更为深入。本文从中西医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中医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中药注射剂、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降低血脂、低蛋白饮食、抗凝药物、抗氧化剂治疗及促生长细胞因子抑制剂的使用、基因治疗、肾脏替代治疗、手术治疗等多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16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49-01
1中西医对DN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
1.1西医对DN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DN是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细胞外基质积聚和基底膜增厚。基质代谢的异常主要与高血糖、非酶糖基化和细胞因子等有关。血糖造成肾脏动力学改变以及葡萄糖本身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系列后果是造成肾脏病变的基础,众多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被激活则是病变形成的直接机制。
1.2中医对DN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DN在中医学属“消渴”及“水肿”范畴。其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指阴、阳、气、血,五脏虚,《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标实即痰浊、瘀血、气滞。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病机重点不同。对本病的病机,历代较普遍地重视肾虚。消渴病日久,伤阴耗气,血瘀互阻,阴损及阳是其基本发展趋势。而禀赋不足,或劳倦太过,均可导致肾元亏虚。
2中西医治疗
2.1中医治疗。
2.1.1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目前,已有学者研究了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联合降压药或利尿剂在治疗DN方面的疗效及药理机制,研究对象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药为主。银杏注射液等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肾功能及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其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有关。
2.1.2中药注射剂: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DN54例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76.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水蛭和地龙提取液)治疗DN早期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魏玉菊等[13]用丹红注射液治疗48例DN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能显著降低24h尿白蛋白、TC、TG、LDL-C、ApoB、LPa,HbA1c、UAER%,提高I-IDL-C、APOAI(P<0.05或P<0.01)。提示丹红注射液治疗DN的疗效确切,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非酶糖化,改善血黏滞度,保护肾脏功能,延缓DN的发展。
2.1.3专方治疗:用自拟黄芪消渴汤治疗DN,临床观察其疗效明显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好。DN患者服用保肾康的基础上,给予滋阴益气丸口服,临床观察其疗效明显比单用保肾康治疗效果好。还有研究表明,对DN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患者,用中药颗粒剂止消通脉宁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1.4中西医结合治疗:对DNⅢ期患者,用补阳还五汤和依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比单用依那普利用药治疗,较用药前尿β微球蛋白会明显减少。对DN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临床观察疗效明显。
2.2西医治疗。
2.2.1控制血糖: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均认为良好的控制血糖,可使DN等并发症发生率下降35%~70%。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竞争抑制小肠内多糖分解为单糖,适用于餐后高血糖者,尤其是反复低血糖发作者。如患者用口服药物无法使血糖控制在目标值,则可以使用胰岛素治疗。现在认为胰岛素已不是控制血糖的最后一种手段。
2.2.2控制血压: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CEI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且能使DN患者尿蛋白排泄减少,保护肾功能,为目前首选的降压药物。②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ARB是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Ⅱ-1(AT1)受体拮抗剂,与ACEI具有相似的降压作用。但ARB的耐受性更好、不良反应少。
2.2.3降低血脂: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脂代谢紊乱,而高胆固醇血症也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小于2.6mmol/L,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调节血脂类药物,除调节血脂外,还有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抑制炎症等作用,改善血流变,明显预防DN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降低尿蛋白的排泄。
2.2.4低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的血流量和压力,加重高血糖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一旦发生蛋白尿,每日蛋白质摄入应限制在0.8g/kg。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应限制在0.6g(/kg·d),且以优质蛋白为主。
2.2.5肾脏替代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肾功能衰竭期应进行透析治疗,而且该类患者透析要早于非糖尿病患者,但是,透析效果不如后者理想,因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病变,故在透析过程中,动静脉瘘容易阻塞,并发症多,目前主张应用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
2.2.6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仍无明显效果时,最后考虑肾脏移植,尽管肾脏移植成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低,但如果手术成功,大多数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如有条件,可进行胰-肾联合移植,效果更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历来被广大医家所重视,近年来对其研究更为深入,中西医治疗对DN的研究进展已取得可喜的进步,特别是中医药的应用配合西药的临床研究,不仅能降低西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而且在提高临床疗效上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充分发挥了中药不良反应小且方药加减灵活,中医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相结合的特色。但是目前临床观察病例样本偏少,更缺乏大宗病案的前瞻性研究,缺乏药物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不易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文军,赵孔华.脾肾气机升降失常与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3):188-189
[2]唐咸玉.范冠杰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6,24(2):215-216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16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49-01
1中西医对DN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
1.1西医对DN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DN是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细胞外基质积聚和基底膜增厚。基质代谢的异常主要与高血糖、非酶糖基化和细胞因子等有关。血糖造成肾脏动力学改变以及葡萄糖本身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系列后果是造成肾脏病变的基础,众多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被激活则是病变形成的直接机制。
1.2中医对DN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DN在中医学属“消渴”及“水肿”范畴。其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指阴、阳、气、血,五脏虚,《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标实即痰浊、瘀血、气滞。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病机重点不同。对本病的病机,历代较普遍地重视肾虚。消渴病日久,伤阴耗气,血瘀互阻,阴损及阳是其基本发展趋势。而禀赋不足,或劳倦太过,均可导致肾元亏虚。
2中西医治疗
2.1中医治疗。
2.1.1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目前,已有学者研究了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联合降压药或利尿剂在治疗DN方面的疗效及药理机制,研究对象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药为主。银杏注射液等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肾功能及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其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有关。
2.1.2中药注射剂: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DN54例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76.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水蛭和地龙提取液)治疗DN早期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魏玉菊等[13]用丹红注射液治疗48例DN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能显著降低24h尿白蛋白、TC、TG、LDL-C、ApoB、LPa,HbA1c、UAER%,提高I-IDL-C、APOAI(P<0.05或P<0.01)。提示丹红注射液治疗DN的疗效确切,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非酶糖化,改善血黏滞度,保护肾脏功能,延缓DN的发展。
2.1.3专方治疗:用自拟黄芪消渴汤治疗DN,临床观察其疗效明显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好。DN患者服用保肾康的基础上,给予滋阴益气丸口服,临床观察其疗效明显比单用保肾康治疗效果好。还有研究表明,对DN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患者,用中药颗粒剂止消通脉宁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1.4中西医结合治疗:对DNⅢ期患者,用补阳还五汤和依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比单用依那普利用药治疗,较用药前尿β微球蛋白会明显减少。对DN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临床观察疗效明显。
2.2西医治疗。
2.2.1控制血糖: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均认为良好的控制血糖,可使DN等并发症发生率下降35%~70%。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竞争抑制小肠内多糖分解为单糖,适用于餐后高血糖者,尤其是反复低血糖发作者。如患者用口服药物无法使血糖控制在目标值,则可以使用胰岛素治疗。现在认为胰岛素已不是控制血糖的最后一种手段。
2.2.2控制血压: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CEI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且能使DN患者尿蛋白排泄减少,保护肾功能,为目前首选的降压药物。②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ARB是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Ⅱ-1(AT1)受体拮抗剂,与ACEI具有相似的降压作用。但ARB的耐受性更好、不良反应少。
2.2.3降低血脂: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脂代谢紊乱,而高胆固醇血症也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小于2.6mmol/L,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调节血脂类药物,除调节血脂外,还有稳定斑块,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抑制炎症等作用,改善血流变,明显预防DN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降低尿蛋白的排泄。
2.2.4低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的血流量和压力,加重高血糖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一旦发生蛋白尿,每日蛋白质摄入应限制在0.8g/kg。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应限制在0.6g(/kg·d),且以优质蛋白为主。
2.2.5肾脏替代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肾功能衰竭期应进行透析治疗,而且该类患者透析要早于非糖尿病患者,但是,透析效果不如后者理想,因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病变,故在透析过程中,动静脉瘘容易阻塞,并发症多,目前主张应用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
2.2.6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仍无明显效果时,最后考虑肾脏移植,尽管肾脏移植成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低,但如果手术成功,大多数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如有条件,可进行胰-肾联合移植,效果更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历来被广大医家所重视,近年来对其研究更为深入,中西医治疗对DN的研究进展已取得可喜的进步,特别是中医药的应用配合西药的临床研究,不仅能降低西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而且在提高临床疗效上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充分发挥了中药不良反应小且方药加减灵活,中医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相结合的特色。但是目前临床观察病例样本偏少,更缺乏大宗病案的前瞻性研究,缺乏药物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不易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文军,赵孔华.脾肾气机升降失常与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3):188-189
[2]唐咸玉.范冠杰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6,24(2):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