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的家风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e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以教子
  开怀家国事,不言身与家
  毛泽东对子女品格修为的要求非常高。他教育子女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看待自己,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对待他人。1946年1月,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相别19年的父亲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洋装,换上布衣,到陕北贫瘠的乡村当农民,拜农民为师。一开始,毛岸英是和毛泽东住在一起的,但不久,毛泽东就让毛岸英搬到中央机关去住。他还问毛岸英:“你吃什么灶?”毛岸英如实地回答:“中灶。”毛泽东一听便生气地责问毛岸英:“你有什么资格吃中灶?你应该跟战士一起吃大灶。”毛泽东如此“苛刻”,就是要让毛岸英“接地气”,让他明白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能搞特殊。
  李讷是毛泽东最小的女儿,毛泽东对她疼爱有加,但也一再告诫她,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搞特殊。上大学后,李讷努力过着工农子弟般的生活,住学校,吃食堂,每周六下课才回家。有一次,李讷离校晚,卫士李银桥担心一个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便瞒着毛泽东派车去接李讷。毛泽东得知此事后,狠狠地批评了李银桥。李银桥委屈地说:“就是怕不安全。”毛泽东严厉地说:“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行?不许用车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们自己骑车子回来。”
  因為从小上干部学校,上了大学的李讷身上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干部子女的傲气。后来,当她学习了《庄子·秋水篇》之后,认识到了自己有自高自大的毛病,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己对人的态度,要彻底和同学打成一片。于是,她写信向毛泽东汇报了这一思想动态。毛泽东看后,深为女儿的进步高兴。1963年1月4日,他给李讷回信予以鼓励,这让李讷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无论在政治思想,还是在作风品格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进步。
  行动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为和品格。因此,毛泽东教育子女:汝是党之子,革命是汝风,要积极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北平解放后,首批进入北平的队伍中就有毛岸英。他和两名扫雷专家带领一个工兵排,承担了排除重要设施、处所的地雷、炸药等重任。这其实是一项危险系数非常高的工作,但毛泽东却没有阻止,因为他明白:作为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必须要有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
  也正因为此,当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与鼓励下,毛岸英立即就提出要参加志愿军。当时,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曾劝说,毛岸英还是不要去朝鲜参战了,因为毛泽东已经在革命战争年代失去了5位亲人。但是,毛泽东却断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后来,毛岸英的牺牲,让毛泽东万分悲痛。当彭德怀就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向毛泽东详细作汇报时,毛泽东听罢,沉默了一会,对彭德怀说:“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战士,为国际共产主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开怀家国事,不言身与家,就是毛泽东严以教子家风的精准概括。
  严以律己
  人不以规矩则废
  毛泽东严以律己,有着严格的做事原则。在原则面前,他是个明白人,沉淀出了铁骨铮铮见清廉的家风。
  “人不以规矩则废”。讲规矩,守纪律,是毛泽东在亲情面前的选择。他曾经给要进京的亲友捎过话:我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不是韶山毛家的主席,家乡亲友要勤耕守法,好自为之。凡会见来北京的亲友,他总要讲他的三条交往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循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
  新中国成立前夕,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到北京工作。这一请求却被毛泽东严词拒绝了。毛泽东在写给杨开智的回信中说:“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同时,毛泽东还给当时的长沙市军管会副主任王首道写了一封信:“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后来,杨开智也领悟了毛泽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的教诲,根据自己的专长,安心留在了湖南的农业部门工作,直到退休。
  湖南毛泽东遗物馆陈列有一封毛泽东回绝外婆家15个人请求照顾的信件,这封请求入学、工作等照顾的书信转交到毛泽东手里,他在信的页眉批示了一行字:“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说话的。”简单的一句“人们会说话的”饱含着毛泽东是“人民的主席”的深情,道出了毛泽东不为“少数亲友谋利”的清廉作风。
  毛泽东常常批评教育身边的人,不要因为身份原因,就自以为特殊。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外祖父老家一些姓文的亲戚和朋友,纷纷到北京看望毛泽东。可有些人回到老家后,就以为和主席攀上了关系,在乡亲们面前牛气哄哄,甚至以特殊身份自居,不服从管理。当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他非常重视,专门给当地政府写了一封信:“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的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
  清廉不是亲情之殇,正是因为对家人深深的爱,毛泽东才没有眷顾纯粹的亲情。毛泽东的亲情,不是营私寻亲、沾亲带故的狭隘小爱,而是一种守住公与私分隔线、吃透严与爱辩证法的大爱。他把对家人浓郁的爱化作了严格的要求,用行动告诉他们,奉公守法、遵规守纪是讲亲情义务的基本原则。
  严以持家
  吾是无产者,勤俭是吾本
  毛泽东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中普通的一员。在生活中,他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终其一生厉行节约,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在这方面,他对儿女的言传身教,不仅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铸就了新中国“第一家庭”勤俭节约的风气。勤俭节约,是毛泽东严以持家家风的重要表现。
  毛泽东是个“恋旧”的人,他的生活用品总是能跟随他很久,即使破旧不堪了,他也不允许工作人员随便丢掉。毛泽东还经常嘱咐工作人员,生活用品需要多少就买多少,不要多买,以免浪费。对于生活用品,他总是利用得“彻彻底底”,因此,毛泽东的生活账中有很多类似修补热水瓶、换锅底、换皮凉鞋底、修理手表等的消费记录。
  毛泽东对全家的生活开支控制得非常严格。当时江青的工资不高,家里有生病的毛岸青,还有正在读书的李敏、李讷和侄子毛远新,另外,江青的姐姐也同他们生活在一起,再加上平时有湖南老家来的亲戚来北京看病,交通食宿、看病的费用,都由毛泽东负担。这些开支经常让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非常为难。后来,李银桥就为毛泽东家制定了一份《首长薪金使用范围、管理办法及计划》。毛泽东在看了这份计划后,认为每天三元的伙食标准太高了。李银桥解释说:“这三块钱中还包括招待客人的费用。”毛泽东听后考虑了半天才同意了这份计划。
  在具体的饮食安排上,毛泽东始终奉行简单适合的原则。他很少按照保健医生的安排吃所谓的营养餐。每日三餐,他吃得很普通。只有在生日的时候,毛泽东才会同意多加几个菜,叫上家人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顿便饭。能和父亲一起吃顿饭,算是毛泽东的儿女们享有的“特殊待遇”了。要知道,毛泽东家还有一条规矩,就是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儿女们与他同桌共餐,儿女们平时都是去机关食堂就餐。当然,毛泽东的生日餐并不算是生日宴会。毛泽东非常反感祝寿送礼这样的不良风气,他常说:“庆贺生日不会使人长寿,因此,并无必要庆贺。”
  毛泽东深知:吾是无产者,勤俭是吾本。所以,他经常告诫子女,学习和事业要向上看,但生活要向下看。根据李敏的回忆,毛泽东经常要求子女们艰苦朴素。解放后,虽然生活好一些了,但毛泽东仍要求他们不要穿得太讲究,要和老百姓一样,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就行。在这方面,毛泽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做了一件睡衣,而这件普通的睡衣,他却穿了20多年,线开了缝住就行,磨破了补上就好。这样反反复复,不知道缝补了多少次,当工作人员实在看不下去劝他做件新睡衣时,他却说:“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一补再补,这件睡衣上最终落下了73个补丁。这些补丁,体现了毛泽东的家风。
其他文献
杨柳风吹,清溪浅唱。这是春天的呢喃,是我们的节日伴奏。  这是第107个国际妇女节。愿姐妹们日有笑靥,夜有美梦,每一天都活得舒心,活得从容,活得出彩,活得幸福。  所谓幸福,对于女性来说,既取决于个人的独立和发展,也来自家庭的和谐与互助。家和万事兴,家泰则国安。  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社会之文明始于家庭之文明。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所,更是心灵的归宿。牙牙学语的孩子从这里学会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期刊
一到夏季,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患者就多了,于是润喉片、润喉糖开始畅销。可是,要记住,千万别乱买乱吃。  市场上的润喉片多属于药物,是药就要遵医嘱或按照说明书谨慎入口;润喉糖虽然是普通食品或保健品,但翻看说明书就会发现其中加入了中药成分,不分体质,盲目含服,可能会诱发其他健康问题。  某些作为药物的润喉片中通常还含有碘,主要作用是抗菌,但也会刺激口腔黏膜,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诱发各种口腔疾病。
期刊
34年前,我还是在北大荒屯垦戍边的北京知青。北大荒零下40度的严寒造就了我的慢性鼻炎。我的鼻子常年肿得像大蒜头,浓黄的鼻涕像小河流水一样,常年不断。擤鼻涕后,总感觉头疼。我用了鼻通、鼻灵等当时流行的鼻药,结果越治越难受。  回家探亲时,爸爸看到我流着浓鼻涕的红肿鼻子,很着急。他请北京一位耳鼻喉科主任李大夫给我看了看。  李大夫认真检查了我的鼻子后,诊断我患的是慢性肥厚性鼻炎。她说:如果有鼻涕时,要
期刊
清明这天上午,雨还没下到枣庄市山亭区,但天是阴的,人们祭奠追思的脚步也沉重了几分。山城街道桃山村丁崇兰家里,却是比平时热闹,不时传出笑声、叫好声,像是开了戏班子。  不假,是在演戏。并不宽敞的院子里,或站或坐,二十来口子人,在这一天齐聚到老母亲丁崇兰家里,在早早给先人扫完墓后,回来开始“切磋武艺”。这个向那个讨教旦角应该怎样上场,那个在众人叫好声中亮了个精彩的相。“这哪像回家上坟的?”大女儿邵芳芳
期刊
很久没看过这么温情的影片了,《幸运是我》讲的是一个独居老人与青年租房客从路人到邻人再到亲人的故事,说起这等人物关系和故事框架,实在很容易煽情催泪,难得它却拍得十分温和而克制,颇具香港市井电影的底蕴精神。  《幸运是我》于去年暑期档上院线,曾被称作“全国暖心公映”,但寥寥可数的排片量,票房冷清,未及进入广大影迷视野便匆匆下线。我能偶尔看到它,还是从娱乐资讯里面捞来的消息:两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惠英
期刊
中国人的中年是伴随着同学孩子的结婚喜帖、喜酒,孩子又生下孩子的喜蛋、满月酒而来的。你参加孩子的婚礼,常常会看到30年前某个男生、女生年轻的脸,一恍惚,又回到了30年前,一激动,好像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再年轻一把,再爱一回,再撒个欢儿,再在雪地上打个滚儿。  定睛一看,那不过是某人的孩子,长得太像罢了。据说谁的基因强大,孩子长得就像谁,生物学的野蛮定律,超越爱情。  A很多东西都可以超越爱情。  年
期刊
众所周知,白娘子在修行千年后,终于幻化成人,于清明时节,跟许仙相会于西湖断桥,并同舟共渡,开启了一段旷世奇缘。  对许仙来说,他跟白素贞的邂逅,是一份“千里来相会”的有缘。事实上呢?早有预谋。自打1700年前,小白蛇被当时还是小牧童的许公子救下后,便开始努力修行,只为早日报答救命之恩。  这固然是个神话故事,但咱都知道,任何的故事,都是来源于现实。  韩国文艺大片《晚秋》里,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你
期刊
一说到缺钙,有些人总会不屑:我这么年轻,怎么可能缺钙?唉,这么想的人,可不就是太年轻么。  缺钙引起的症状往往不明显,等三四十岁发现骨质疏松再来补,就错过了最佳时机。  是什么让身体里的钙偷偷跑掉  1. 口味重,盐太多  盐的咸味来自于钠,而钠与尿里排出来的钙有很大关系,肾脏每排出2300 毫克钠(相当于吃下6克盐),就会丢掉40~60毫克的钙。所以,少吃盐等于补钙,这话是有几分道理的。  2.
期刊
母亲对自己是如此苛求  我的母亲才貌双全。她做得一手好小米干饭,擀一手好面条,包一手好饺子,她织的花边在全村一直是第一名,不管多难织的花边,到我母亲手里都是小菜一碟。母亲白天下地,晚上点着煤油灯“哗啦哗啦”地织花边,有时为按期交货,母亲一直织到天明,白天又去下地。母亲用她勤劳的双手维持了我们家庭三十几年的生计,一直到她66岁。  我和爱人结婚六年也没戴上手表。1975年,我给爱人狠心买了一块上海表
期刊
有孩子之前,天不怕地不怕,有了孩子之后变怂了,连孩子天冷出个门都怕——万一感冒发烧怎么办?  担心啥来啥,孩子睡觉前还活蹦乱跳,到下半夜就开始哼唧,一摸脑袋,滚烫滚烫的。孩他妈说,孩子发烧先不用去医院,观察观察再说,退烧最好的办法是猛喝水。  第二天,没退,到晚上还是没退,孩他妈也有些着急了,但还是不想去医院,怕交叉感染。恰好这时,孩子班级QQ群里,有位妈妈发了个治发烧的经验方子。  黄豆50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