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失街亭究竟谁之过,历来就争论不休。本文从争论的疑问入手细加梳理、分析,认为马谡失街亭并非谁之过错,只是诸葛亮面对现实所采取的迫不得已的一个策略。
  关键词: 马谡 孔明 失街亭 万全之策
  
  《马谡失街亭》是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第四册古代小说单元节选的一篇课文,每次讲解到这篇文章,老师们总是给学生留下“失街亭谁之过”的课外探究,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然而,失街亭究竟谁之过,罪在马谡,还是责在孔明,历来就争论不休。然而,只要我们细加梳理、分析,就会发现:马谡失街亭并非谁之过错,只是诸葛亮面对现实所采取的迫不得已的一个策略。
  一、争论的观点
  纵观历来争论,关于马谡失街亭,大致有三种观点。
  1.罪在马谡
  马谡自恃才高,熟谙兵法,不听诸葛亮“下寨必当要道之处”的命令,又不听王平“伐木为栅,以图久计”的建议,仗着“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几条空洞兵法,在山上扎营,遭司马懿四面围攻,截断水道,最終惨败。
  2.责在孔明
  孔明深知“街亭干系甚大,倘有失,大军皆休”,且“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又谨记着刘备临終“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的遗言,却仍派马谡驻守街亭,犯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兵家大忌。
  3.错在北伐
  受三顾之恩,对刘备忠心耿耿的诸葛亮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帮助刘备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然而,刘备去世之后,连年的战争,已使蜀国国库空虚,蜀汉、曹魏力量悬殊,诸葛亮欲用奇谋来完成统一中原大业的想法,有违实际。
  二、争论的疑问
  1.诸葛亮一生谨慎,在对待驻守街亭这个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上,明知街亭战略地位重要,为何不亲自坐镇或派名将魏延去守御,偏偏要选择一个言过其实且无实战经验的谋士来担当重任,并让其立下军令状?此等冒险之事,甚至一安排就注定失败的结局,诸葛亮难道不知?
  2.马谡追随诸葛亮多年,曾多次献计,其人品学识,诸葛亮何尝不知?街亭一战,马谡没有实战经验,又临阵斩将;激战中,马谡置其他将士于不顾,一人杀出重围,诸葛亮又岂能始料不及?况且,司马懿尚且都知道马谡“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孔明又岂能一无所知?
  3.诸葛亮祁山点兵时,尽相嘱于马谡,王平辅佐,高翔列柳屯兵,魏延要总接应,赵云邓芝布疑兵,躬自统兵出斜谷。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令人折服,然而结果却完全相反,这难道仅仅是个意外吗?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又干脆利落地安排关张设疑,张翼修道,大军整装,马姜断后,三军退避,搬取姜母等六步退兵之计,可谓精妙之极,一生谨慎的他又以“空城计”的玩险形式智退了司马懿,保全了蜀军主力,这难道没有事先安排?仅仅是巧合吗?
  三、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1.北伐与孔明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蜀汉政权后期一直处于一个恩怨相报的怪圈中,关羽、张飞被害,刘备念念不忘报仇之事;刘备病故,诸葛亮时刻不忘知遇之恩,一直生活在刘备的影子当中;白帝城托孤,后主成了他的一块心病。然而,诸葛亮年事已高,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力扭转局面。于是蛮乱刚刚平定,诸葛亮坐未安席,就出师北伐,太史谯周苦谏不从。不禁要问,魏军士气正盛,蜀军刚刚南征,方始回都,人困马乏,尚未休整,诸葛亮为什么要执意北伐?诸葛亮意欲何为?
  不难看出,此时蜀汉政权朝政不稳,后继无人,因此,稳定朝政,寻觅可替之人才就成了诸葛亮此次北伐的主要目的和意图。也难怪诸葛亮不顾群臣劝阻,执意北伐。并且,从此次北伐的结果也可得知,蜀军虽在街亭一役有所伤亡,但孔明空城退仲达,也让蜀军全身退至汉中。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出师北伐一方面给了后主自理朝政的机会,也使自己免受群臣猜疑,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朝政,另一方面觅得了可以接替自己的人选——姜维,可见,孔明执意进行的此次北伐,已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
  2.马谡与孔明
  马谡,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随刘备入川,其“才器过人,妙论军计”,然而在其第一次出场时,刘备就给了孔明“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宜深察之”的评价与提醒,诸葛亮牢记刘备临終嘱托,在此之后,也多次对马谡进行了考察。
  先是马谡第二次出场,诸葛亮南征,马谡奉后主之命劳军,诸葛亮问南征之关键,马谡给出了“心战为上”的正确答案,并发出了“幼常知吾肺腑”的感叹,充分肯定了马谡的才华,并留马谡作了参军。
  接着,马谡第三次出场,亦是南征之时,孟获之弟孟优来投降,诸葛亮借此对马谡又进行了二次考察。不同的是此次诸葛亮只是“回顾马谡曰:‘汝知其来意否?’”这和第二次出场时的主动直接提问有所不同,稍显被动,又略带故意。所幸的是,马谡再次给了诸葛亮满意的回答,孔明抚掌大笑:“汝之所见,正与吾同。”再次肯定了马谡。
  最后,马谡第四次出场,司马懿被任命总督雍州、凉州等地兵马时,孔明大惊,担心司马懿将部队训练好,对蜀国构成极大的威胁,这个时候,马谡主动献上反间计,诸葛亮从之,最終使得司马懿失去了兵权,解除了蜀国的最大威胁。但是,诸葛亮却丝毫没有给予马谡肯定,只是从之而已。
  综观马谡的四次出场,就诸葛亮而言,他完成了对马谡的考察,既感叹马谡才计过人,又看到了马谡的性格缺陷。就马谡来说,他在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的性格缺陷,既得到了孔明的肯定,又将自己恃才而傲的品性展露给了孔明。这一点,在马谡第四次出场尤为明显,孔明大惊,要先起兵伐之,语音刚落,马谡就急于献计,诸葛亮虽从之,却无任何评价,这也为马谡悲剧埋下了伏笔。
  3.孔明的万全之策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诸葛亮和马谡的三次交谈,正是诸葛亮验证刘备临終关于马谡评价的三个过程,诸葛亮通过对马谡的三次考察,不仅证明了刘备关于马谡评价的正确性,而且清醒地认识到恃才而傲的马谡对于当前今后的蜀国将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他能用锦囊妙计除了魏延,难道就不能用计除了马谡?于是,在敌强我弱,蜀军尚未休整,蜀国上下反对北伐的情况下,依然出师北伐,并且为达到此次北伐寻觅人才,解除威胁(马谡)做了周密的安排。
  诸葛亮先是用计如愿得到可托付后事的姜维,接下来,便是要用街亭来除掉马谡。他利用马谡自大的心理,用激将法使其立下了军令状,又置其于不顾亲自嘱托平生谨慎的王平来掣肘马谡,使其性格缺陷不断放大,正如马谡所言:“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邪?”很显然,此时的马谡连诸葛亮也没放在眼里,又有王平不停地以“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之语来激怒于他。马谡終于如孔明之愿在背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待大军退回至汉中,诸葛亮先是责怪王平不谏,借王平之口指出马谡的种种过失,又以明正军律为由,不为众将所动,斩了马谡。至此,孔明的这一策略終于圆满完成。虽然内心也难掩悲痛,但也了却了先主刘备之忧。
  认清了上述种种细节,我们不难得知马谡失街亭并非谁之过错,只是诸葛亮为解决当前今后的一系列难题迫不得已而又精心设计的一个万全之策。街亭失守早在孔明意料之中,泪斩马谡亦在孔明谋略之内,正所谓: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2]罗贯中著.刘世德郑铭点校.《三国演义》.中华书局,2010.9.
其他文献
摘 要: 诞生于美国20世纪文学大师福克纳和英国19世纪文豪狄更斯笔下的爱米丽小姐和郝薇香小姐都在情场失意后与世隔绝的宅隐中度过了孤独、悲苦的一生,福克纳向爱米丽这朵“枯萎的玫瑰”献上的一朵玫瑰哀挽了南方传统“高贵的灭亡”,狄更斯借郝薇香这位“腐烂的新娘”的浴火赎罪表现了同样作为人道主义者的作家对人性的悲悯,两个女性形象怪诞、阴郁的背后都闪耀着爱与希望的救赎之光。  关键词: 爱米丽小姐 郝薇香小
摘 要: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是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精要所在。其中论述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是什么,以及研究社会事实应遵循的几大准则。迪尔凯姆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从而使社会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成为了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关键词: 迪尔凯姆落后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社会事实 研究对象    迪尔凯姆作为社会学实证主义传统的代表人之一,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巨大
摘 要: 中职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大多谈“文”色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刻不容缓。注重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厚积才能薄发。本文从“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贮藏材料中积累语言”、“从流行艺术形式中积累语言”三个方面探讨写作语言的积累。  关键词: 中职作文教学 生活 贮藏材料 流行艺术形式 积累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而低效的状况。每次作文课,台下总是怨
摘 要: 路牌作为城市名片,其拼音译写规范有助于帮助发挥指路功能,且具有政治意义。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却发现广州市路牌在拼音译写上存在译写错误和有争议的问题,包括地名中专名和通名分写后的大小写问题,路牌通名的划分问题,以及“大马路”的意涵与译写问题。本文以广州市路牌为例,立足于路牌拼音译写规范化,对以上问题作出探究。  关键词: 广州市天河区与越秀区路牌 路牌拼音译写 单一罗马化 规范化    路牌
摘 要: 明代诗文流派诸多,尤其是在江浙一带,文人作家繁茂,创作成就十分突出。储巏便是其中一个佼佼者。既与邵宝等人一扫郎署文学的沉闷之气,也多次参与茶陵派诗文活动,主张诗文复古,反对台阁体。同时,储巏也与“前七子”、“金陵四家”交好,多诗文唱和之作。有许多精彩的诗文著作。  关键词: 泰州 储巏 茶陵诗派  江、浙一带是明代经济、文化、科举等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明代作家最为繁茂、创作成就最高的地区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编者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资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读写训练,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课后练习 课程资源 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编者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它昭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点明了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师实
摘 要: 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要改进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第三,加强“差生”转化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学为乐学。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不可能离开课堂教学。教师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摘 要: 本文针对邓笛编译的文章被大众传播媒介争相转载的现象,结合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对外国文学编译的存在原因及时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邓笛 外国文学编译 当代审美文化  我们在阅读国内的畅销期刊时,常会看到一些编译文章,编译者的名字中“邓笛”是最常见的名字之一。邓笛编译的文章主要是小故事,并通过这些小故事反映大人生和大智慧。他发表的编译文章如此之多,以致我们几乎可以将他与外国文学编
摘 要: 网络以其平等参与、虚拟情境、瞬间扩散等信息特征,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高校应通过构筑网络教育主阵地等措施,全面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思想 思政教育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淮阴师范学院通过构筑网络教育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游戏教学法的来源和特点,然后以管理学的教学为例,从四个环节分析了游戏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游戏的选择、游戏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游戏的实施和游戏的总结,最后提出了在应用游戏教学法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 管理学教学 应用  一、引言  管理学是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