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古率真一铁保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berg4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
  释文:书仓经史镕才品,心地芝兰蕴德华。
  款识:铁保。
  钤印:铁保私印(朱)梅庵(白)石田农(朱)
  鉴藏印:
  金鳌山人鉴赏(朱)
  康德楼藏翰林书画记(白)
  赏析:
  铁保楷书取法颜真卿的厚重,又转师多家,最终成就了自己;行书由宋元诸家直追晋唐名家,从中吸收有益的书法营养;草书除了师法怀素、孙过庭等人,更加推崇和师法张旭。铁保一生始终不辍临写前人书迹,他六十岁以后,虽已书名大著,但仍坚持临摹以为常课,从其传世的临帖之作观之,于“二王”法书及唐人《争座位帖》、《书谱》等用功尤深。由于铁保天赋较高,且临池勤奋刻苦,终自成一家,为世所重。
  其用笔浑厚粗重,每一笔画起笔处都藏锋后出,略呈圆笔,笔端更是回锋重收成圆;结构紧密,字形开张有力。开篇第一字“书”,端庄稳重;“仓”字点画落笔劲道十足,短运而顿收,丰满挺拔,转折处方劲有力;“史”字豪迈,挥洒自如;临近结束,“德华”二字更见从容,斩钉截铁,简洁之中蕴含着精妙的变化。通篇来看,颜体书法的雄厚开张,骨壮筋强,在铁保此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铁保的书法到了后期,上追二王法帖,深得二王笔意,遒劲流丽,血肉丰美,书风更加成熟。亦行亦草,行草兼用,行书自由,草书奔放,运笔娴熟,线条流畅,不激不励,气息平和,颇有晋人遗风。从二王到颜真卿,巧妙的融合晋唐,是铁保的典型特征,充分反映了其深厚扎实的功力。作品中行书和草书交融变化,章法和谐自然,结构安稳紧密。运笔或徐或疾,用墨或浓或淡,结字或大或小,取势或正或欹,笔划的轻重起落构成了一部有节奏的交响,点划峻厚,笔法跳越,结字绮丽,运笔遒劲。全书如行云流水,气贯如虹,一气呵成,落笔较重而不肿不软,跌宕起伏,顿挫有致。从中可以看出他研习古人却又不落俗套,不因循守旧,自成一家的风格。
  铁保对书法主张“作书如作人,以自然流行,不假修饰为妙”,(《题敬斋方伯所藏明人户口册诗卷》)。学书应“以人为帖,不以书为帖,学其书正学其人也”,(《人帖书后》)。作书不喜修饰,以自然为真,其雄浑厚重的风格来源于颜体,潇洒俊逸的风格来源于二王,加上其早年临习馆阁体的基础,既可见颜书的雄厚开张,筋骨力量,又不失流畅飘逸,端庄大气。
  铁保十分热爱书法艺术,他有一首诗:“半生涂抹习难除,一任旁人笑黑楮,他日儿孙搜画箧,不留金币但留书。”虽然为官一世,但他却只想留给后世以书法。他对书法的挚爱。加上他的天赋和勤奋,使他在清代书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书法融合碑帖两家,兼收并蓄,雄浑自然、厚古率真正是对其书法的最好概括。
  乾嘉时代,书法大家辈出,各逞风貌。同被后人称为帖学大家的个人风格也各有不同。刘墉敦实圆转、味厚神藏;翁方纲温婉淳厚、不激不厉;相对于他们,铁保则是雄厚浑穆、遒丽自然。
  这一时期,大量碑版等书法的发现和金石学的兴起,以其为取法的新的风格也逐渐出现,但这种发展变化与当时帖学书法是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这样的融合并不妨碍帖学书法家们在书法实践中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独特审美风格。碑学和帖学之间的互相影响往往是自觉的发展,是潜在的。这种互相吸收融合对于书法的发展更有重大意义,铁保书法中的厚重古朴、自然率真就是一个碑帖融合的典型范例。在今天,我们研究帖学和碑学的书法,更需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过去那段帖学和碑学的争执,兼收并蓄,书法的基础才会更加丰富广博,书法艺术之美也才会更加完善。
  简介:
  铁 保(1752-1824),滿洲正黄旗人。字冶亭、铁卿,号梅庵等,室名怀清斋、梅斋等。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特授翰林。历官至漕运总督,两江总督,镶白旗汉军都统,吏部尚书,正蓝旗满洲都统,太子少保等。官至一品。诗名与百龄、法式善称“三才子”。优于文学,词翰并美,留心文献。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楷宗颜真卿,草法王羲之,旁及怀素,行书得力于董其昌、孙过庭,临池工深,独特风貌。当时北人论书,以刘墉、翁方纲及其为三鼎足,或加成亲王永瑆,合称“翁刘成铁”,亦称为“清四大书法家”,是旗人中第一书家,被认为是“天下莫及”。亦善画梅。著作甚丰,有《怀清斋全集》《淮上题襟集》《梅庵词抄》《梅庵诗抄》七卷、《梅庵文抄》八卷、《怀清斋手临各家帖》等,刻有《怀清斋帖》《惟清斋法帖》,辑《煕朝雅颂集》共计一百三十四卷、《白山诗介》十卷。曾任《八旗通志》总裁等。
  正史:
  铁保早年进入吏部任职,道光元年致仕,历经近五十年宦海沉浮,最高时官居一品,退休时仅为三品衔。《清史稿·铁保传》中称:铁保居官为人慷慨论事,高宗(指乾隆皇帝)谓其有大臣风;及居外任,自欲有所表现,倨傲,意为爱憎。他做事敢作敢当,率意天真,每每替部下承担责任。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铁保考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后升为郎中、户部及吏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嘉庆四年(1799年),铁保先因弹劾官员过当被贬到盛京;不久以吏部侍郎出任漕运总督。
  嘉庆十年(1805年),升任两江总督,赏头品顶戴,成为管辖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嘉庆十四年(1809年),发生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鸩杀委员李毓昌事件,铁保也被免职,流放新疆。
  嘉庆十五年,铁保被起用为叶尔羌(今莎车)办事大臣,接着升任总理南疆事务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从新疆回到北京后,升为礼部、吏部尚书。嘉庆十八年(1813年),发生天理教首领林清率领教徒攻打皇宫的“紫禁城之变”,由于铁保极力追查参与其事的太监,又被革职,流放吉林,在吉林谪居了5年之久。在吉林时,铁保受到吉林将军富俊的重视,他广泛结交吉林名士,在吉林市留有嘉庆二十一年书写的《恭建吉林万寿宫记》碑刻等书迹,为吉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道光初年,铁保告病退休,道光四年(1824年)去世。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是实现美术课程深化改革的基石,能够促使美术课程形式的多样化。 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充分运用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并提出“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本文立足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本土课程资源,浅谈将校本课程与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策略与实
期刊
一、非遗之恋——背景  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和《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的通知》将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为一线美术教师大胆尝试优秀艺术文化进课堂提供了行动指南。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加强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对农村现阶段推行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与应试教育出现的矛盾提出自己的思考,希望农村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得到进一步改善落实。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书法教育 现状 思考  笔者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近几年还负责部分班级的书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同学的汉字书写能力较差,更甚者对此现象并不在乎,对上好书法课和写好汉字的态度也极为消极。作为
期刊
摘 要:儿童美术创作非常复杂,但对孩子的的终身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浙美版五年级下册《椅子的构成》为入口,深入观察、研究课堂,探寻提高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的方法,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完成知识重构,并用合适的形式将之表现于自己的作品中,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由此总结出提高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方法:用教师的热情点燃课堂,少讲精炼,深入研究课堂,大局入手,细节处见精微。  关键词:研究课堂 教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学多样化的今天,学生的创作资源十分丰富,但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美的资源,将美术创作与生活资源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把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并服务于生活。本文通过多方面来提倡美术教学中“生活资源”的运用,并结合实际教学加以阐述。  关键词:生活资源 美术课堂 生活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日益更新,我们的美术课
期刊
作品简介:  梁同书此“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行书七言联,乳白色粉底手绘龙凤云纹蜡笺,为宫廷御用专笺,非常珍贵。尺寸133cm×32cm×2,约8平尺。上款人系清代乾嘉时期江苏著名文献家严蔚(号豹人)。  上款人:  严蔚(清乾嘉时期,生卒年不详),江苏吴江人,居平望乡,又居城内县桥巷。字豹人、豹文。与清著名校勘学家、藏书家卢文弨(字召弓)、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校勘家黄丕烈(字绍武)
期刊
臨海市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期刊
摘 要:养心静气,习字时和写字前的“静”是练功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调节好心态,平静对待书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入静 调节 干预  硬笔字字形的特点、书写者良好心态的养成、书写者研究字帖的深度,都要求习字前的入静。那么,小学硬笔书法教学“入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自然调节法  “自然调节法”是针对上课前夕,课间活动学生运动得太多、情绪沉浸在下课的兴奋中还没有抽离出来。  1、调
期刊
摘 要:如果把绘画作品比喻成天平,我们的画笔就像是天平上的砝码,天平能帮助我们衡量事物,可是刻度尺上却没有书写美的标准。本文结合对中国画创作的认识和相关创作理论知识,来分析中国画创作过程中对构思、造型、布局和风格的理解与体会,从而得出“矛盾时刻伴随着创作过程,唯有在画笔下取得和谐统一”的创作思想和感悟。  关键词:中国画 矛盾 和谐之美 创作和感悟  如果把我们的绘画作品比喻成一把天平,那我们的画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大多都是漫无目的的教,美术课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副课”、“短线”,但在课改大潮中,当下的美术课不再是“短线”学科或是“副课”,而应是和语数英科这样的文化课有着相同教学地位的艺术类课程。美术教学是在教与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能力和潜力,这样的教学目的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自己多年在一线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学经验,略谈设计应用领域的手工制作小组合作在美术课堂教学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