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开设初高中化学衔接课的必要性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年头了,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都已经全面铺开。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考核制度的继续使用,导致化学课学生在学习兴趣、教材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断层与脱节。这些问题可以在化学初高中衔接课上很好地解决,使学生,顺利的转型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所以说开设初高中衔接课十分必要。其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可以实现对兴趣培养的衔接
  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中产生的,对化学学习起推动作用的心理倾向。它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
  ① 是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情绪的表现;
  ② 是学生能够积极地自觉地进行化学学习的内在动力;
  ③ 是由学生指向化学学习的自我活动。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新知识、新老师、新课堂及各种瓶瓶罐罐、实验现象等方面得到激发。这种学习兴趣将不能在高中学习中继续。高中化学课堂理论性强,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不同。容易形成了兴趣培养的空档。初高中化学衔接课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并激发,使学习产生一贯性、连续性。
  在化学衔接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法、手段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上好第一节衔接课。把第一堂化学课放在衔接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由生动活泼的衔接课揭开学习高中化学的序幕,是高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再发展的前提。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创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因此,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最后,发挥实验魅力,培养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能够发现多少就记录多少,在做完实验好后指出并且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处理后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而不再是旁观者的角度来学习,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可以弥补初高中教材内容的断层与脱节
  初中化学新教材偏向于采用主题式编排方式,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密切联系,在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内容,它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在知识框架的完整性方面有所缺乏,导致知识内容的断层,再加上中考指挥棒的作用使得许多高中要求的内容在初中没有得到启蒙教育,使得断层加大。
  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衔接课中,我们要集中复习初中化学中的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的却初中化学里又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教师既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化学用语初中只要寥寥几个,而高中几乎全部都用化学用语表示,这部分内容高中又没有专门课时学习补充。通过衔接课可以很好地完善补充。
  三、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方法一对,事半功倍。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取决于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一接轨教学的重要任务。
  首先,讲清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都大大提高。
  其次,向学生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思维方法:
  (1)认识物质的主线:观察、实验探索、归纳性质、理论阐释、典型应用、归纳思维法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实验室制法和保存演绎推理法。
  (2)从代表物的学习到一类物质的学习,以点带面、以面到体,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图。
  (3)建立直观——抽象的化学模型。由化学符号系统——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结构式等组成的化学模型具有直观性,是化学认识的重要特点之一。研究过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也是认识现象的本质的过程(抽象),因此要指导学生把“实验—性质—结构”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化学模型,并用化学符号系统表示这种模型的结果。学生认为化学易懂难学的原因在于尚未建立这种直观——抽象的化学模型。
  (4)注意积累解化学题的思维模型和思想方法。如定量、半定量问题中的守恒思想、平均值思想、极值思想等。
  再次,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衔接课。从高一第一堂衔接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如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做听课笔记,课后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好阶段性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做好搜集工作建立错题集等等。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教学衔接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教学新课题。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与学是个难题。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的要求本身就会影响到选修课,另一方面,选修课和必修课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微观策略与宏观策略之
【摘要】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高中化学新课标的理念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理念、“课程整合”的理念、“教学民主”的理念,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我们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摘要】本文通过生物课堂活动中采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开展教学,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刺激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常用方法 科学思维能力  多年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提倡创造性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流畅、变通、独创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注册入学学生的调查,发现了当前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注册入学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策略。  【关键词】注册入学 高职院校 学风建设 策略  一、注册入学学生的学风现状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上了大学以后,对三年的高职大学生活没有计划,没有目标,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不能实际的掌握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漫无目的地
班主任不仅是个普通教育者,更是一个心理教育家,用心解除学生学习上、心理上的各种障碍,就能让学生增强对学习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作为一个已经担任班主任工作六年的老师来说,说实话,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由于经验的不足,付出了很多,但有时效果不佳,不过艰辛的工作也有一定的收获---那就是我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认可,这是我感到最欣慰的。以下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一是班级管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国务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单位,2010年底,改革项目获批立项。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内涵建设,强化人才培养的各项保障机制,对高职院
针对中国现有矿山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存在通信模式不统一、难以与国内各级应急指挥通信技术平台配接和灾变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以点状和面状应急救援模型为基本技术框架,对现有矿
【摘要】历史是一门时间性、综合性、概念性、趣味性都比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历史教师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新课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转变,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教材 高中历史 课堂  一、紧扣课标,整合教材  整合教材的另一个依据是以生为本,教学过程和教材内容的调整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我校是一所
良好的品德是我们现代社会共同追求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良好品德的培养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而孝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道德的基石,也是贯穿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联系数学知识,抓住 “热点、活点、趣点”,正确引导,“点穴”到位,挖掘开发教学知识的趣源,在教学中实施“趣教”,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