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基础的一部分。无论是乐器的演奏,还是歌唱中的呼吸和技巧的把握,甚至舞蹈的编排,都是基于对节奏的把握来展开的。如果节奏感不强,音乐的教学质量就会大受影响。本次研究对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节奏感进行分析,弥补了传统音乐学科教育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节奏感
音乐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持续发展的,也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载体。进行音乐教学,这即是培养学生心智发展,助力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向音乐产业输出优质人才,助力中国音乐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使命所在。做好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为学生打好音乐基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1.感知节奏,从倾听开始
节奏的感知其实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我们跳广场舞的时候,即便没有音乐,看别人的动作也能感知到节奏。但是对于初学音乐,或者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培训的学生来讲,倾听还是感知节奏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去给学生听各种音效,或者現场敲击黑板、踩踏地面形成节奏,让学生去倾听和感知。
在感知节奏方面,我们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比如多媒体播放钟表指针行走的音效,播放心跳的声音,播放寺庙中的钟鼓之声。在播放的同时,我们找三名同学走上讲台,各自将倾听到的节奏用画线、画点等方式表达出来。最后我们去看几名同学对节奏的感知是否一致。然后大家一起去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感知到的节奏不一样,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对节奏的感知,节奏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现象感触。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让学生对节奏的感知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2.肢体律动,让节奏融入形体
很多人听歌、唱歌的时候喜欢拍手、抖腿,或者点头,这其实都是让肢体跟随节奏而律动,是一种出自于人体本能的音乐感知力。在帮助高中生感受音乐节奏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本能的作用。将肢体的律动融入到节奏感知教学中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比如我们从网上摘录一段京剧《铡美案》中的急急风锣鼓节奏给大家听。借助播放软件,老师将这段锣鼓敲击的节奏进行1倍速播放、2倍速播放,然后随机抽选几名同学上台,用自己喜欢的肢体表达方式来捕捉其中的节奏,看大家在不同倍速效果下的肢体律动是否也会加速进行。还有就是,我们结合高中生的喜好,采集了一段现在网上比较流行的《海草舞》、《大田后生仔》舞蹈视频给大家看,让大家在看舞蹈、听音乐的过程中去捕捉节奏,通过肢体的动作来表现节奏。
老师会带领大家分析目标乐曲、目标旋律或者目标舞蹈的节奏特征特点,形成对节奏的敏锐的感知力。再比如我们利用抖音快手等软件自带的配乐效果,为一些视频更换不同的音乐背景,借此让同学们了解不同的音乐节奏对视频画面、视听效果的影响。例如《海草舞》,如果我们给舞蹈画面配上《芒种》作为背景音乐会怎么样?同学们是否会觉得舞蹈中的动作和背景音乐节奏不协调?在这种以肢体律动与节奏感知相结合的教学中,老师多角度的开发了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同学们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更加精准,认识理解也更加深入。
3.节奏创编与多彩练习,让教学生动有趣
除了带领同学们去感知节奏、认识节奏,我们还会通过现场乐器的使用和舞蹈等的配合,去对各种节奏进行创编,让学生在现场体验、亲身感受中认识节奏。比如我们用钢琴弹奏《水边的阿狄丽娜》这首乐曲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先在黑板上标出音乐的基本节奏旋律;然后让其他同学根据演奏去对乐曲节奏的强弱部分进行划分标记;然后老师和其他同学们一起对黑板上标记出来的节奏图示进行评价和讨论,纠正错误的节奏标记。
之后,老师将对已经标记好的节奏图进行改编。比如把强节奏改成弱节奏;或者在其中穿插新的节奏,并用钢琴演奏出来;让同学们去感知这种节奏的变化对乐曲演奏效果造成的影响。老师还会经常举办“打击乐演奏会”活动:大家可以用手敲击桌面,用尺子拍击手掌,多人组合演奏,或者个人演奏,锻炼大家对节奏的感知、响应和协调能力。当别人的敲击节奏和自己不一致的时候,怎么才能让节奏快速统一起来?如何在各自不同的节奏中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同学们在演奏中思考,在思考中调整,对节奏的把握更进一步。
结语:对于音乐,每个学生的天赋潜力不同,认知理解不同,学习效率也会不一样。教育工作者要从高中生的认知能力考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创新教育举措,有效实现节奏感的培养。相信随着节奏感培养策略的日渐完善和成熟,学生的音乐基本功也会更加扎实,最终形成良好的音乐学科素养,并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和音乐产业、文化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沈桃蓉.如何培养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节奏感[J].新课程学习(上),2015(4):88-88.
[2]杨蓓蓓.浅析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感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2(2):75-75.
[3]孙同钢.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节奏感[J].新课程(中学),2015(2):235-236.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节奏感
音乐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持续发展的,也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载体。进行音乐教学,这即是培养学生心智发展,助力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向音乐产业输出优质人才,助力中国音乐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使命所在。做好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为学生打好音乐基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1.感知节奏,从倾听开始
节奏的感知其实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我们跳广场舞的时候,即便没有音乐,看别人的动作也能感知到节奏。但是对于初学音乐,或者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培训的学生来讲,倾听还是感知节奏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去给学生听各种音效,或者現场敲击黑板、踩踏地面形成节奏,让学生去倾听和感知。
在感知节奏方面,我们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比如多媒体播放钟表指针行走的音效,播放心跳的声音,播放寺庙中的钟鼓之声。在播放的同时,我们找三名同学走上讲台,各自将倾听到的节奏用画线、画点等方式表达出来。最后我们去看几名同学对节奏的感知是否一致。然后大家一起去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感知到的节奏不一样,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对节奏的感知,节奏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现象感触。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让学生对节奏的感知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2.肢体律动,让节奏融入形体
很多人听歌、唱歌的时候喜欢拍手、抖腿,或者点头,这其实都是让肢体跟随节奏而律动,是一种出自于人体本能的音乐感知力。在帮助高中生感受音乐节奏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本能的作用。将肢体的律动融入到节奏感知教学中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比如我们从网上摘录一段京剧《铡美案》中的急急风锣鼓节奏给大家听。借助播放软件,老师将这段锣鼓敲击的节奏进行1倍速播放、2倍速播放,然后随机抽选几名同学上台,用自己喜欢的肢体表达方式来捕捉其中的节奏,看大家在不同倍速效果下的肢体律动是否也会加速进行。还有就是,我们结合高中生的喜好,采集了一段现在网上比较流行的《海草舞》、《大田后生仔》舞蹈视频给大家看,让大家在看舞蹈、听音乐的过程中去捕捉节奏,通过肢体的动作来表现节奏。
老师会带领大家分析目标乐曲、目标旋律或者目标舞蹈的节奏特征特点,形成对节奏的敏锐的感知力。再比如我们利用抖音快手等软件自带的配乐效果,为一些视频更换不同的音乐背景,借此让同学们了解不同的音乐节奏对视频画面、视听效果的影响。例如《海草舞》,如果我们给舞蹈画面配上《芒种》作为背景音乐会怎么样?同学们是否会觉得舞蹈中的动作和背景音乐节奏不协调?在这种以肢体律动与节奏感知相结合的教学中,老师多角度的开发了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同学们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更加精准,认识理解也更加深入。
3.节奏创编与多彩练习,让教学生动有趣
除了带领同学们去感知节奏、认识节奏,我们还会通过现场乐器的使用和舞蹈等的配合,去对各种节奏进行创编,让学生在现场体验、亲身感受中认识节奏。比如我们用钢琴弹奏《水边的阿狄丽娜》这首乐曲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先在黑板上标出音乐的基本节奏旋律;然后让其他同学根据演奏去对乐曲节奏的强弱部分进行划分标记;然后老师和其他同学们一起对黑板上标记出来的节奏图示进行评价和讨论,纠正错误的节奏标记。
之后,老师将对已经标记好的节奏图进行改编。比如把强节奏改成弱节奏;或者在其中穿插新的节奏,并用钢琴演奏出来;让同学们去感知这种节奏的变化对乐曲演奏效果造成的影响。老师还会经常举办“打击乐演奏会”活动:大家可以用手敲击桌面,用尺子拍击手掌,多人组合演奏,或者个人演奏,锻炼大家对节奏的感知、响应和协调能力。当别人的敲击节奏和自己不一致的时候,怎么才能让节奏快速统一起来?如何在各自不同的节奏中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同学们在演奏中思考,在思考中调整,对节奏的把握更进一步。
结语:对于音乐,每个学生的天赋潜力不同,认知理解不同,学习效率也会不一样。教育工作者要从高中生的认知能力考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创新教育举措,有效实现节奏感的培养。相信随着节奏感培养策略的日渐完善和成熟,学生的音乐基本功也会更加扎实,最终形成良好的音乐学科素养,并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和音乐产业、文化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沈桃蓉.如何培养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节奏感[J].新课程学习(上),2015(4):88-88.
[2]杨蓓蓓.浅析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感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2(2):75-75.
[3]孙同钢.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节奏感[J].新课程(中学),2015(2):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