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导引,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正比例的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了解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程度。通过学情调查,我发现:首先,学生对常用数量关系的理解比较清楚,给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他们能够写出数量关系式;其次,学生不清楚如何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正比例的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明晰了学生对这一教学内容的认识程度后,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设计教学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最佳路径。本节课,我不断地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比较讨论中进行观察,并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1.理解两种相关联的量。
  出示四张表格,让学生找有紧密联系的两种量。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时,这两种量就是相关联量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两个变量,两种量变化时有时趋势相同,有时趋势相反。
  2.理解相关联的量的变化特点和规律。
  根据表二、三、四中数据的特点进行讨论,知道每个表格中两种量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表二中两种量的积不变,表三和表四中两种量的比值不变。
  3.两次比较,得出正比例的意义。
  经过讨论交流,将三个表格分为两类,接下来进行两次比较。第一次比较表二与表三、表四的区别。表二中两种量变化的趋势相反,乘积一定;而表三和表四中的两种量变化趋势相同,比值一定。第二次比较表三和表四的相同之处,即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两种量相对应的比值一定,最后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4.深刻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建立正比例意义的数学模型。
  首先,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其次,给出三组相关联的量,让学生任意选择一组或自己想出两种量,根据要求在表格中填上数据,使得两种量成正比例。学生在自主讨论、填表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5.了解正比例的意义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课始,引导学生观察古人用水钟计时。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后,让学生用正比例的知识解释水钟计时的道理,体会正比例的运用。课尾,通过现代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到正比例的意义的实际应用价值,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能说明理由。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数量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关系,感受表示正比例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渗透函数思想,进一步培养比较、抽象、概括、演绎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正比例的意义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提问:现代人通过钟表计时,古代没有钟表,人们是怎么计时的呢?
  动画演示并说明:这是水钟的示意图,上面是出水壶,下面是受水壶,受水壶身有刻度。水从上面的出水壶流入下面的受水壶,人们根据受水壶中水面的高度来确定时间。
  追问:水钟里隐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学完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了!
  【通过动画演示古代水钟计时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究,理解意义
  1.理解相关联的量。
  出示四个表格:仔细观察每个表格中的两种量,每个表格中的两种量有联系吗?
  提问:如果要去掉一个表格,你们选择去掉第几个统计表,为什么?
  提问:你能说一说其他几个表格中的两种量有怎样的联系吗?
  整理:表二中总人数不变,分的组数和每组人数在变化。
  根据表二中分的组数、每组人数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说出:表二中“分的组数变化,每组人数也随着变化”;表三中“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表四中“数量变化,总价也随着变化”。
  说明:像这样有紧密联系的两种量,在数学上称为“两种相关联的量”。
  【观察表格,学生发现有联系的两种量,存在着变与不变的关系。学生体会到当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时,这两种量就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2.研究两种相关联量的变化特点和规律。
  提问:观察表二、三、四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1)观察表二
  师:表二中都是48个人,你能具体说一说分的组数和每组人数的变化规律吗?
  课件演示:分的组数和每组人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组数变化,每组人数也随着变化。
  2×24=48 3×16=48 4×12=48……
  分的组数×每组人数=总人数(不变)
  (2)观察表三
  课件演示: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师:也可以将除法写成比的形式。
  (4)分类比较
  提问:同桌讨论,现在让你把这三个表格分分类,你会分成几类?为什么?
  说明:可以分成两类,表二中是积不变,表三和表四中是比值不变。
  师:积不变的时候,你能具体说说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吗?比值不变的时候呢?
  说明:表二中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反而随着变小。表三和表四中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大。
  说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变化趋势相同的两种量,就是像表三中这样相对应的两种量比值不变的情况。
  【第一次比较,学生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在变化时,有的是其中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反而随着变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有的是其中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大,变化趋势相同。】   (5)比较表三和表四
  提问:刚才观察数据我们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二次比较,学生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在变化时,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随着变大;一种量变小,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小。在变化过程中,比值始终保持不变。】
  3.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指出:像这样,符合上述条件的两种量,在数学上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巩固:表四中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提问: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小结: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除了看它们是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以外,还要看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是否一定。
  【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有序组织得出正比例的意义。】
  三、建立正比例意义的数学模型
  导入:给你两种量,你已经能够判断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了,下面加大难度,看看你能不能自己出一道题,让两种量成正比例。
  1.(1)长方形的宽是1厘米,长和面积。
  (2)每套衣服用布2.2米,套数和用布的米数。
  (3)每天看书的页数一定,天数和总页数。
  2.教师以“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进行示范。先在最左边这一栏写上两种相关联的量,加上单位。然后写第一竖行,时间是1小时,路程是80千米,依次类推,在最后一栏写上省略号。
  3.合作要求:(1)同桌两人任选一题,在表格中填写两种量和相关数据,使得两种量成正比例。
  (2)也可以从学过的内容中找出两种量,填入相关数据,使之成正比例。
  反馈:让学生汇报时先说自己的做法,再说出两种量为什么成正比例。
  提问: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能写完吗?你能用一个式子概括一下吗?
  说明: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比值用字母k来表示,这里的比值k必须一定,能写出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提问:这就是正比例关系的表达式,看到这个字母表达式中的x和y,你能想到什么?(变化的量)k呢?(不变的量)
  【学生自主选择两种量,通过列表写出对应的数据,使得两种量成正比例,在探索中深刻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
  1.生活运用之水钟计时。
  大家还记得刚开始播放的水钟吗?谁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一下水钟是如何计时的?
  说明:这里有时间和水面的高度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在变化,水面的高度也随着变化,不变的是每一段时间水上升的高度。
  水面的高度÷时间=每一段时间水上升的高度(一定)
  说明:根据这个正比例关系式,只要知道水面的高度和每一段时间水上升的高度,就可以计算出经过的时间,古人真是太有智慧了!
  2.生活运用之科学实验。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次真实的科学研究:199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套上标志环,通过测试知道燕鸥每天大约飞行200千米。根据燕鸥的迁徙路线,研究者对燕鸥飞行的距离及其到达的地点进行了准确的预测。
  提问:预测一下,4个月零10天(约130天)之后,燕鸥大约飞了多少千米?
  说明:燕鸥每天大约飞行200千米,这是指燕鸥的速度,也就是速度一定,路程÷时间=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课件出示表格,学生根据天数计算路程。
  介绍:计算得到130天飞行了26000千米。确实,4个月零10天后,人们在约2.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那只燕鸥。可见,学习正比例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和预测。
  【古人的水钟计时,现代人的科学实验,都可以用正比例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解释,使学生体会到了正比例的意义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作者单位: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江苏省教研室近年来多次组织全省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研讨活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与此同时,研讨中也产生一些困惑,这其中有关“数量关系”被弱化的问题引起了许多老师的关注。有人提出:新课程教材一般不总结提炼数量关系,而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比较重视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几乎没有体现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方法,教师们平时也没有像传统应用题教学那
【摘要】教育是一项立足于当下又服务于未来的事业,这种特殊的规定性决定了教育必须要以一种面向未来和大步向前的姿态行走在大地上。开发“智慧课堂”,借助信息技术,革新课堂,面向全体,拓展教学空间,尊重生命个体,清晰课堂评价,让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动脑、动手、动口,发展智慧,提升生命质量。“智慧课堂”的开发不失为开启未来教育的一扇窗。  【关键词】智慧课堂;主体;空间;对话;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摘要】在互联网越来越完善的今天,结合微课、微信运用个性化网络学习的趋势不断形成。数学教师可充分发掘网络资源,适当以微课结合“微信”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将学习延伸至课外,拓展教学空间,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网络学习提供新途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个性化;微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主持人语  说到“认知负荷”,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对它的关注并不多。  近年来,笔者听了很多数学课,从这些课中看到了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特别是学具的操作、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学习素材的二度开发,它们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然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着,认知负荷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解释这种不协调现象提供了依据。  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是从引导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为学习材料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语言、方法去近似地刻画实际问题。而这种刻画的数学表达式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其过程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对象常常是一些非数学领域的问题,把这类问题不断地数学化,无疑对培养学生数学的观念、数学意识具有极好的作用。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1.提供现实背景,培养数学眼光。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
2000年9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星海学校诞生在姑苏城东恬静的金鸡湖畔。这是园区教育的一张名片,具有古城区同类学校的共性——古典、优雅、精致,但更有个性——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  随着规模的扩大,社会的认可,星海学校于2010年2月调整为纯小学,更名为“星海小学”。短短十年,学校书写着教育之风华,为着“人人成功、人人成星”这样的教育理想。始终以“开放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
1979年以来,江苏省建湖县钟庄乡大胆改革现行学校管理制度,逐步实行校长选任责任制、教师定编聘任制、教育岗位责任制(简称“三制”),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改革农村中小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使钟庄乡的教育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全乡教育质量从过去的全县下游水平而跃居全县上游,1984-198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教育先进单位,1986年“三制”改革获江苏省普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1987年又被江苏省人民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的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其实很辛酸,这种辛酸无法言说。但这无法言说的,正构成了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我也是平民,自然也有平民张大民的生活态势;因为教师这一个职业,使得我的爱情成为我教育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的教育也成为我爱情生活中的一部分。  几年前,我的儿子京京问我:爸爸,你和妈妈结婚的时候,我怎么没有参加啊?  我跟儿子说:你可能跑到
【摘 要】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即讲道理与讲故事,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讲道理以对客观真理的宣讲与言说为教育手段,讲故事则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教育故事,透过故事启示或表明一个道理。从讲道理转向讲故事的话语转换的艰难实践表明,道德教育的观念转变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关键词】道德教育;话语方式;讲道理;讲故事  【中图分类号】G41 【
难题之一:如何打破“新平均主义”魔咒?    孔陶(本刊记者):  为了提高教师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我国政府首次推出“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实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事实上的“新平均主义”,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怎样才能使“绩效工资”制成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有效的力量?    王松石(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  自2009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施绩效工资。按照“教师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