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叙事解读与教学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阅读文学文本时不知如何进行叙事解读。基于教学实践,本文试从百衲被叙事、内聚焦叙事和个人型叙事声音三个方面来对艾丽斯·沃克的《紫色》进行抛砖引玉。多种叙事策略在小说中的精妙运用充分揭示了黑人女性在性别与种族双重歧视下忍气吞声的辛酸与痛苦,逐步展现了她们摆脱父权制后苦尽甘来的重生与再塑,并最终体现了她们的叙事权威的确立而使其迈进自由平等的紫色殿堂。
  关键词:《紫色》;“百衲被”叙事;内聚焦叙事;个人型叙事声音
  前言
  敘事学产生于二十年代结构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双重影响之下,俄国的普洛普、法国的托多罗夫、热奈特、罗兰·巴特、格雷马斯等,以及英美的布斯、马丁、苏珊·S·兰瑟等都对叙事学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迄今为止,它已经成为英语专业学生分析解读原著文本的必要手段之一。然而,令学生们手足无措的是:他们究竟如何对文本进行叙事解读。接下来,本文将以沃克的《紫色》为例来从百衲被、内聚焦和个人型叙事声音三方面来剖析说明。
  1982年,《紫色》一经发表便轰动美国文坛。这部小说讲述了二十世纪初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女孩如何经历种种磨难逐渐成为一位有独立思维的成人女性的感人故事。美国女权主义理论家贝尔·胡克斯曾评论《紫色》,“这部小说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它跨越种族、阶级、性别,甚至是文化界域,这部小说之所以备受青睐,是因为它是一部关于人的书,一部对于不同读者蕴含着不同内涵的艺术作品”。自小说出版以来,众多专家及学者从父权女权问题、性别歧视及暴力问题、女性同性恋问题、女性经济独立问题等角度进行探索,那么应该如何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这部小说的意义与价值呢?
  一、一张叙事百衲被,两把女人苦甘泪
  百衲被工艺代表着美国黑人及美国印第安人的文化遗产,它跨越了种族、地域及阶级。美国百衲被历史学家罗德里克·克拉柯夫曾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就像日记一样,百衲被是缝制者生活的七零八碎的积累,是生命中思想情感的贮存”。在《紫色》中,沃克故意设计了一个场景:西莉、索菲亚和莎格三人合力制作百衲被,莎格献出自己心爱的黄裙子,西莉和索菲亚出力缝制名为“妹妹的选择”的被子。事实证明,也正是这床被子陪伴着索菲亚熬过那场辛酸困苦的牢狱之灾。
  这本小说可谓是补丁摞补丁,由92“块布”(信)组成。小说一开始,作者并未给读者透露任何人物细节与故事背景,只随便扔出几封句法错误、逻辑混乱、情节松散的写给上帝的信。一步一步,沃克把这些“块布”缝织起来,每块都是作者精心选自人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或关键时刻,而“线”则是西莉从出生到重生的成长历程。其中的70封信是西莉用黑人方言英语所写,56封写给上帝,14封写给妹妹内蒂,描述了“我”的苦难、奋争、成长与重生。还有内蒂写给西莉的22封信,这些信是妹妹内蒂离家出走的几年间写给西莉的,丈夫艾尔伯特把它们私自密藏在小木箱底。这些信后来被莎格偶然发现,填补了作者的叙事空白,把女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故事“缝织”起来,完美构建成这部女性主义文本。
  通过所有这些书信,小说人物不仅记录了她们的生活点滴,同时也反映出她们的身心成长;也正是通过这些书信,沃克生动描绘了黑人女性在父权社会下的痛苦、挣扎与成功;当然,也正是通过这些信,沃克把美洲与非洲“织”在一起,把过去与现在“缝”在一块,赋予这张“被子”不同的图案与质地。从92块“布”所缝制的百衲被细密的针脚上,读者能感觉到黑人女性在性别与种族双重歧视下忍气吞声的辛酸与痛苦,能听闻到她们从逆来顺受到独立自主、苦尽甘来的啜泣与欢笑。
  二、“我”自凭信向天发,去留“紫色”姊妹花
  根据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的观点,内聚焦叙事细分为固定式、不定式和多重式。其中,不定式内聚焦,指“小说聚焦人物不固定,通过以多个人物为视角展开叙事,尽可能地消抹了叙述者,呈现出叙事手法的“非个性化”特征”。这部小说所采用的就是第一人称不定式内聚焦,有两个内聚焦者,即西莉和内蒂。书信体又给了聚焦者极大的叙事主观性,同时也赋予了文本丰富的感情色彩。正如美国批评家梅尔·瓦特金斯所说,“沃克的探究之所以如此动人心弦而又令人难以忘却,完全归功于她的叙事策略的选择,正是这种叙事策略消匿了作者的介入,而使读者与女主人公移情换影、融为一体”。
  92封信中有70封是西莉所写,西莉运用半文盲的美国黑人方言英语,推动着叙事发展。小说前51封信是凄苦的西莉向上帝的“忏悔式”倾诉。“亲爱的上帝,你能否指引我一下,好让我知道我到底是怎么啦”。作为内聚焦者,西莉在有限视角下叙述自己的凄惨故事,时不时受到父亲的威胁:“别问那么多,否则打死你妈”。幸好有莎格的到来,让“我”有了做人的感觉,特别是做自由女人的感觉。莎格无意中发现内蒂的22封信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使她开始怀疑上帝,“我不再给上帝写信啦,我给你(内蒂)写信”。从第52封信,小说第二个内聚焦者内蒂开始以第一人称内聚焦描述她自从离家出走后到非洲各地的经历,如奥林卡部落所遭的苦难和非洲人民所受的压迫。内蒂的叙事解释了西莉信中有限视角的所造成的信息缺失,填补了西莉叙事的空白。
  第一人称内聚焦有限的叙事视角限制了“我”的叙事内容,同时也限制了“我”的思想与情感,限制了“我”的热望与追求。第二个内聚集者内蒂的出现完全了两个任务:一个是填补叙事空白;另一个扩充了叙事范围。前者更清晰体现女主人公在双重压迫下的悲惨痛苦与不幸;后者则激励主人公走向更为自由的广阔天地,激发她重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尤其是最后一封信,主人公已然逃离了父权桎梏,摆脱了麻木不仁,实现了重生再塑。
  三、别有“声音”暗恨增,此时无声渐有声
  蘇珊·S·兰瑟把叙事声音分为三类: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作者型叙事声音,即作者声音在各叙事形式中占有优先地位,它是一种全知视角的,“集体的,并具有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个人型叙事声音是指有一定自传性质,有意讲述自己故事的叙述者,其中讲故事的“我”也是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该主人公以往的自我。集体型叙事声音则是指一种群体的共同声音,或各种声音的集合,这种叙述行为,“在其叙述过程中某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被赋予叙事权威;这种叙事权威通过多方位、交互赋权的叙事声音,也通过某个获得群体明显授权的个人声音在文本中以文学的形式固定下来”。   《紫色》所采用的就属于个人型叙事声音,小说女主人公西莉从最初沉默无声的境地出发,形成自己既是叙述者又是小说中人物的叙事声音。西莉的叙事权威的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七十封信,历时几十年,在父权的压制下,“除了上帝,你最好任何人都别告诉,不然会害了你媽妈的”,“我”只私下给上帝写信:在莎格和内蒂的帮助下,“我”争取到开口说话的权力,开始给内蒂写,私下的信件逐渐变成半公开状态。西莉要和莎格一同到孟斐斯,寻求自己的事业;面对丈夫的质疑,她回敬道:“你这个卑贱的狗,你还有脸问为什么”。此时的西莉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叙事权威,通过自己的叙事行为慢慢获得了叙事声音,这一点由西莉书信的呼语就可以看出:亲爱的上帝—亲爱的内蒂—亲爱的每个人。
  小说的最后一封信,西莉可以写给任何人,甚至任何物:“亲爱的上帝,亲爱的星星,亲爱的树木,可爱的天空,亲爱的人们。亲爱的万物,亲爱的上帝。”显而易见,西莉的声音已经成了公开的声音,或者是一种“高声”的呐喊,整个小说都硬性地趋向这种公开化的叙事声音。在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由“无声”到“有声”到“高声”,逐级赋权,直至呼求众生与万物。她们用自己的方言来确立她们的个人化叙事声音,用自己的叙事权威来建构黑人女性生命主体意识。
  四、结论
  叙事手段的文本切入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与意蕴,扩大了读者的审美空间。但对英美专业学生来说,解读的前提是,他们得对叙事理论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地来剖析文学文本。如上述实例分析,《紫色》运用具有浓郁黑人文化象征的百衲被来组织小说叙事文本,在建构黑人女性叙事权威的同时,也重构了黑人女性主义文化传统;同时,先破而后立,第一人称内聚焦成功颠覆了白人及父权制话语结构,为黑人女性叙事声音的公开化“铺路搭桥”;黑人方言在小说的华丽“逆袭”也为这个无声群体的高声呐喊“添砖加瓦”。所有这些策略都形成叙事合力,共同促使这部《紫色》至今仍红得发紫。
  参考文献:
  [1]Hooks Bell.Writing the Subject:Reading The Color Purple [M].New York:Chelsea Horse Publishers,1989:216.
  [2]Kiracofe R.Cloth and Comfort:Pieces of Women’s Lives from their Quilts and Diaries [M].New York:Clarkson Potter Publishers,1994:236.
  [3]热奈特·热拉尔.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85.
  [4]Gates H L Jr.Alice Walker:Critical Perspectives Past and Present [M].New York:HarperCollins,2000:17.
  [5]沃克·艾麗斯.紫色[M].杨仁敬,译.北京:十月出版社,1988:3,164,170,242.
  [6]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事声音[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23.
  (责任编辑陈志萍)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视角,构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系统,分析动因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北京市263家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首要动因仍是自身经济利益追求,其次是对参与校企合作教育,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和追求。内部动因均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需求显著相关;外部动因作用于内部动因推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基于此,提出建议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期刊
摘要: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力推行本科生科研制度,现已形成三种基本形式。本文通过对华中地区三所研究型大学1200名本科生实施了科研参与经历与收获的问卷调查,在对三种大学生科研参与形式的比较中发现:在表征科研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集中投入度、与学长的互动和与同学的互动方面,以及在学习收获——研究能力、学术技能、社会性技能、研究品质和态度的体认以及职业/教育道路的选择和准备方面,科技创
期刊
摘要: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激发和鼓励研究,已成教育界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创业认知和职业锚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采用已有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了创造性人格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并探索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四个维度在创造性人格与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创造性人格各维度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造性人格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创业意愿及其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职科研队伍。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成规模、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非常必要,随着高校科学研究职能比重日益加大,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亟待推进。当前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须加强顶层设计,突破各项体制机制障碍,本着“按需设岗、绩效导向、能进能出”的思路和原则,优化队伍结构和管理模式,加快专职科研队伍建设。  關键词:专职科研;师资队伍建设  在我国,
期刊
摘 要:通过收集和分析具有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的20所社会学系专任教师的博士毕业院校数据,本研究构建了由626名教师构成的20所社会学博士授予点之间的博士互聘网络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Ucinet分析软件,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社会学博士互聘网络的基本特征、密度、中心度和可视化网络。结果表明:社会学博士毕业生互聘网络中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对称性,依据博士毕业院系的声望排名形成了社会学学术劳动力市场聘
期刊
摘要: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本文以我国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产生的入学机会在时间和地区两个层面的双重变异为个体受教育水平的工具变量,实证估计了我国居民的个体教育收益率。实证结果发现如下结论:第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使我国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了1.132年。第二,我国居民个体教育收益率的IV估计值为12.6%,为OLS估计值的两倍左右。第三,分样本回归发现,女性的教育收益率为
期刊
摘要:中国正在从效率驱动型国家向创新驱动型国家转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路径。女性创业者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是潜在的女性创业者和未来的女企业家。但是,中国女大学生却面临高创业意愿与低创业活动指数的困局。本文分析了该困局的现实表现,基于创业过程理论揭示了困局产生的阶段性和累积性原因,在众创时代背景下提出了破解女大学生高创业意愿与低创业活动指数困局
期刊
摘要: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有效预测指标,以意向为切入点的创业行为研究对缓和我国劳动力市场饱和状况、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以北京大学本科生为问卷调查对象,来讨论教育相关因素对本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和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男性在大学期间的创业意识与倾向强于女性;大學期间接受教育内容与时长不同,对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影响不同;随家庭资本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会随之增强
期刊
摘要:CAS学生工作模式中的C、A、S分别是英文单词Care(关爱)、Appreciate(赏识)、Support(支持)的缩写。CAS学生工作模式,是指通过关爱感化学生、赏识激励学生、支持帮助学生,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就感,树立自尊、自信,增强学习动力,走上健康成长与良好发展的道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探索、运用CAS学生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显著改善了学生的心理状况,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期刊
摘要:教师职业发展需求研究是教师激励的基础性问题。对来自广东省8所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共1092份有效问卷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按照方差解释贡献率的大小,依次命名为职业保障需求、职业成就需求、职业尊重需求和职业安全感需求。用主成分因子解释教师职业发展需求特点,从职业发展保障条件的创设、教师发展制度的完善、组织文化环境的营造、激励要素的系统性构建这四个方面提出了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