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时期 发展聋生语言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聋人在语言发展的起始阶段先后会接触到两种语言——手语和汉语,他们的听力障碍程度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汉语的感知和学习,听力障碍严重的儿童往往在某一语言(大多是手语)的学习上得到强化,并且一直应用于聋人社会化的进程中。
  聋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手语制约着汉语书面语的表达现象,从而导致聋人书面语的理解能力弱化和书面表达不合语法规则。究其原因,是由于聋人听力障碍以及有声语言交流渠道不够通畅造成的,但这也有例外的情况。
  【案例一】
  夏某,男,我校聋部2004届毕业生。出生在手语家庭中,先天性耳聋,父母皆为聋人,所习得的第一语言为手语。入学前能较好地运用手语与父母日常交流,入学后正式接受第二语言——汉语的教育。进入中年级后,喜爱阅读,常写日记,书面语言表达正确、通顺,与健听者书面交流无障碍,后在对口高考中以江苏省第一的总成绩进入高等院校就读。
  【案例二】
  朱某,女,我校速成班聋生。出生在健听家庭中,五岁时因药物致聋。所学习的第一语言为汉语,致聋前已经能用口语与健听人对话,说完整的句子,语言的形式已得到内化,只是因还未学过文字而导致不能进行书面表达,但入学前口语表达已开始退化,只能说出简单的词语。12岁进入聋校后学习汉语和手语。经过六年的教育,能够书写通顺的句子,与人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手语表达多遵循汉语语序规律。语文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上游水平。后与健听人组成家庭,日常生活中书面沟通顺畅。
  【分析】
  从以上两个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夏某、朱某的语言环境相似,他们都是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0—4岁)内学习了自己的第一语言:手语或汉语,他们所学的语言都是为了满足日常的交流需要,在这一时期内语言功能得到了提高,认知能力不断发展。
  夏某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就是得益于早期手语的学习。手语的学习方便了夏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夏某的认知水平,促进了其智力和情感等的发展。这与“4岁以前开始学习手语的儿童成绩好于4—6岁期间开始学习手语的儿童,而后者的成绩又好于12岁后学习手语的儿童”的研究发现相吻合。
  朱某五岁前掌握了第一语言——汉语的口语形式,后虽失去听力,但却没有学习另一种语言——手语的机会。入学后,由于当时聋校教师所表达的手语多为“汉语式手语”(即用手语打出的汉语),她学习手语显得并不困难。她在与父母及其他健听者的交流中,虽也使用形象的手语词来交流,但由于父母及其他健听者等人使用的手语仅限于使用形象化手语词汇,手语语法对其影响不大。中年级后多用书面语与健听人交流,第一语言的书面表达不断强化,直到毕业时她的第一语言的能力也并未退步,只是口语表达的能力减弱了。
  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在交往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当两种语言同时出现在聋人的语言环境中时,可能会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况。夏某和朱某的案例说明,两种语言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掌握了某一语言的基本特性并得以内化。
  当这两个聋人进入学校学习之后,教师并没有限制他们仅使用一种语言,而是两种语言同时使用,并且有目的地促进聋生书面语的发展。教者深知,不管我们如何尊重聋人的语言,他们最终必然要融入整个社会之中,因此教学中要为聋人的终身发展着想。
  【感悟】
  通过对这两个聋人学习语言案例的情况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并用以指导聋人的语言学习。
  1.聋人不论学习何种语言,都要在语言发展关键期的起始阶段学习某一语言,并通过该语言与人沟通交流,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能力。这样,他们进入学校学习汉语(主要是书面语)就会显得容易很多。这一点在夏某和朱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2.学习手语的聋人与学习汉语的聋人,不管怎样,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在两种语言环境中间,经过教育终将成为“双语者”。家长及教者只强调一种语言而弱化另一种语言的学习最终都会影响聋人的发展。
  3.先天性耳聋的聋人应把手语视为第一语言,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学好手语。健听儿童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内必须初步感知并掌握汉语的口语,今后即使失聪,原有的语言经验也能发挥作用。聋人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并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同时在与父母等人的语言交流中,聋人学习语言的潜能得到开发,思维得到发展,并初步养成使用语言的习惯,这将为以后系统学习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4.聋人学习语言,环境很重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家庭成员,特别是聋人父母要多与聋人沟通,重视与聋人的交流;教者在学校要多和学生谈心;社会要接纳聋人,以规范的语言影响聋人。
  5.双语聋人教育理论习惯上把手语称为聋人的第一语言,但对于朱某来说,她的第一语言是汉语。聋人进入学校学习,由于种种原因,也许已经过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但教师要以生为本,尽量在生活学习中为他们创造语言环境,依托手语理解,通过各种形式的书面语强化训练,如书面交谈和大量的阅读等,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掌握书面语的语法并得以内化,这样聋人的书面语表达能力才能接近健听者。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取语言发展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为交际而运用语言的能力及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加交际化内容的输入量,探索符合培养现代化人才要求的英语教学方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能高密度、大容量地对学生进行信息传输。它通过动画、声音、文字以及直观、生动的图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在第二十六个教师节上,温家宝总理作了关于“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讲话。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增长,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聚焦农村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其现状仍不乐观,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新一轮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形成激励机制,让广大农村教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诗句,告诉我们的是感恩。“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经典词句,结草衔环、一饭千金的美丽传说,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国人民如此源远流长的感恩情怀与传统,应该在孩子们身上得到更多的体现乃至发扬光大,而不应该薄弱甚至缺失。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加强感恩教育迫
一、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港以东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继发海啸,近3万人遇难。据了解,此次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大,巨大损失主要来自海啸、火灾、核泄漏等次生灾害。  大地震后日本民众表现出的沉着冷静,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与日本长期的灾害应急教育分不开。在日本,以地震灾害为代表的灾害防御教育是必修课,每一个孩子从小就要接受地震逃生教育,并定期演习。  相
全日制高中教材中,往往把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表达成同一种气候类型。没有进行过多的分析。而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上述两种气候加以区分,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气候异同的理解。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处于副热带地区,本身特征属于湿润气候,有季风气候的一些特征,但从原理和成因上又不应该归为季风气候的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大陆东部北纬25°—北纬35°的大西洋沿岸和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2010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2010年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笔者现从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方面谈以下五点建议。  一、全班推进,调整策略  1.发挥班级建设会的作用  班主任与科任老师通力合作,团结一致。进入初三后,通过召开班级建设会,共同分析班级的考试成绩。会上由各科任老师分析本班的科目现状、优势以及不足,并向班主任提供该科目的后进生和尖子生名单,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
案例:一位初中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他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教师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手段,是教与学交互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纵观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机械简单的
进入高中后不久,很多学生都感到不适应,面对许多学习障碍和挑战不知所措,尤其是政治科在初中阶段实行开卷考试,压力不大,而到了高中阶段考试却是闭卷的,且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有的学生对学习政治抱着一种“麻木”和“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以下方法去帮助高一学生学好政治,为政治科的学习夯实基础。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早在古希腊的教育体系中,音乐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哲学家柏拉图在音乐研究中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柏拉图是在超感觉的“理念”世界中寻求音乐的美,认为它来源于心灵的智慧和善良,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起着美化心灵的作用。美国的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教学水平外,还要有真诚的、积极的、高尚的生命情感。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实现对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转化,情感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情与无情,是否有健康、高尚、丰富的情感,对教学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教师的情感决定着课堂气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