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记(2)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生病了。”穿白大褂的人说。
  “什么病?”穿条纹服的人问道。
  “思想病。”穿白大褂的人回答。
  这是一个神秘的年代里,一家政府医疗所的医疗记录。
  4月1日,市长送来了这个病危的人体。“接触未经审核的信息,读《资本论》,崇拜列宁、林肯等罪人,看卓别林的《大独裁者》,公开反对伟大元首。”读过病例,医生和我的脸都是铁青的。此人已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病严重到这种程度,他将不得使用人的名称,不受人权条约的保护,也就是说,允许对他使用任何手段。
  4月2日,医生打算用那个东西了,我拦了下来。也许他还有治好的希望。当然,一般的医疗手段对这种病危的个体是毫无用处的。那些善意的谎言啊反复洗脑啊,一般的老虎凳辣椒水也是不行的。我建议医生采用电击。
  4月13日,病情比我想的严重,已用坏了一个蓄电池、两个电機。
  4月25日,又坏了一个电机。他的病情很危险,在精神上已无回天之力,肉体上也同样。无奈,我只能允许医生使用那个东西,一切为了伟大元首!
  4月29日,那个东西完成了对他的改造,清洗了他脑中所有荒谬的思想,只留下了对元首的永恒忠诚。
  4月30日,一个全身留着电击伤痕的男子,从一座洁白的顶上有一颗红红爱心的建筑中缓步走出,看了一眼门口的大幅标语——“元首温柔地医治你的痛苦”,他恍然,自己为何在此,是谁,干过什么,然而,什么都不记得,他的脑中只是反复回响着一句话:“元首万岁!”
  愿时间永不流至那个神秘年代,愿元首永不出生,愿人们不用治这可恶的病!
  点评
  新奇的构思是本文最大的特点。病,不仅可以在身体上,也可以在品质上、道德上,甚至在心灵上、思想上……小作者正是抓住病的深层含义进行了艺术构思,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呈现了一个较为深刻的主题:先进的思想在落后者眼里或许就是一种病态。这也告诉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一切。
  思维拓展
  1.贪婪之病。如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是由于人类的贪婪。
  2.虚荣之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献
那年我10歲,数学老师叫我们每人准备一把直尺,还让我们一定要同家长讲清楚。  听了老师的话,我觉得老师有点小题大做了,不就是一把尺子吗,我是妈妈的掌上明珠,妈妈一定会给我买一把最漂亮的尺子。  一进家门,我把老师的话告诉了妈妈。  “你表姐以前用过的直尺就在书桌的抽屉里。”妈妈正忙着做事,头也没抬。  我找出尺子,看了看,尺子已经很旧了,有的地方还有划痕。我很不高兴,说:“这把尺子太旧了。”  妈
期刊
30多年前的关中农村,大伙的日子都不好过。在我家,麦面做的馒头只让80岁的姥姥吃。我们吃的,是用玉米面、糜子面拍的糕饼。我们只有在吃完三个那样的糕饼后,才会得到半块馒头,这是母亲的规定。那时,姐妹们吃不完两块糕饼就已经很饱很饱了。可我们真的很想吃姥姥的馒头,麦面的味儿闻起来好香好香!  终于,我想出了个办法。那天正在吃饭,我边说有点事边拿着第二块糕饼走出房子。到了后院,扬手一抛,糕饼便飞过了院墙。
期刊
聚焦现象  2017年4月,一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片中愤怒的少年,面对镜头声嘶力竭地控诉和呼喊,令人震撼:“放开我!”“永远都按着他们的想法来做!”“不想再受控制了。”……而家长们那痛苦、迷茫的表情更令人唏嘘:“谁来理解我呢?”“咱以前管理孩子的
期刊
文题呈现  请以“心灵的甘露”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中心明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原文呈现  心灵的甘露  1米6左右的个子,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笑起来仿佛花儿一样美。这便是你,滋润我心灵的甘露。①  还记得小时候,年仅5岁的我患上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接着,你在一个白色的单子上签了字。望着眼前忙碌起来的医生,我顿时紧张起来,拉住你的手不放。你蹲下来
期刊
诗词  入若耶溪  [南北朝] 王 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王籍,字文海,琅邪临沂人。博学多才,而仕途不得志,漫游山水之间以自我排遣。在会稽任咨议参军时,常游云门、天柱诸山,其间创作了《入若耶溪》一诗。  品鉴  首联叙事兼写景,既交代了游若耶溪之事,又描画了入若耶溪的整体感受。“艅艎”是大船,“泛泛
期刊
那年,班上转来一位挺土气的女孩,名叫枣妮。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脸色显得有些憔悴,穿着一套显然不太合时的衣服。  枣妮一来到教室,大家便议论纷纷,却没有人上前和她打招呼,但她脸上始终绽放着甜甜的微笑。望着枣妮,我报以友好的微笑。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了她的身边。  “你……你叫枣妮,是吗?”我明知故问,因为老师早在枣妮来之前就介绍过了,“你家是哪儿的?多大了……”  对我这个陌
期刊
文题呈现  在我们成长的旅程中,许多人都留下了他们或轻或重的足迹。他们或是亲人,或是好友,或是老师,或是同学,也可能是走在街头的陌生人……  请以“留在记忆中的一个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中心明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失误作文  书迷表哥  清晨,伴随着一阵“咚咚”的敲门声,推开门一看,来人衣衫不整,头发凌乱,目光呆滞,两个大大的写满倦意的黑眼圈印在眼睛周围
期刊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河南开封集慧中学准备开展一次“感动集慧年度父亲”主题活动,届时将邀请各位父亲参加,并为父亲们颁奖。为此,老师们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观察、采访一下父亲;或访问其他亲人,谈谈对父亲的看法;或静静地思考和回忆自己与父亲相处的日子,以感恩的心,记述父亲感动自己和家庭的一些事迹,然后再为父亲撰写一段颁奖辞。  下面摘录了几位学生的作业,以飨大家。  张佩:我的全能老爸  在我的眼里,
期刊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八十多岁的瑞典老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他说:“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的时间。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完了。”他写得最久的一首诗耗时整整十年。  如此的推敲、琢磨会导致什么结果?  诗是最不能翻译的东西,但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却被译成50多种文字,全世界的诗歌发烧友们再三捧读,奉为圭臬。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可谓实至
期刊
2017年2月25日播出的《朗读者》中,“童话大王”郑渊洁邀请85岁的父親郑洪升一同上台,朗读自己写的《父与子》。由此,童话大王与其父亲再次进入公众视野。2012年时卡梅伦问郑渊洁,为何能把专门刊登自己作品的《童话大王》坚持写了几十年。郑渊洁说源于父爱。郑渊洁喜欢用钢笔写作,钢笔半个月没灌水仍可用。有一次他半夜上厕所,发现父亲在替他灌墨水,很感动。父亲当夜问他能坚持写多久,儿子回答只要父母活着他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