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座城市,所以离开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eeq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锣和龚琳娜刚参加完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在这次的艺术节里,由老锣制作并参与作曲、龚琳娜和乐侃全明星乐团合作表演的大型音乐项目《云河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连《纽约时报》都用大篇幅版面盛赞这次的表演。老锣说这次的音乐会让他找到了自信,他曾经对自己的作品和艺术理念不自信,不知道国际上对“老外在中国做中国音乐”成品的评价如何。“但是这一次,从和外国音乐家们、观众的交流中让我确信,无论是整体音乐水平还是音乐的国际化程度,我们都真的往上走了一步,打破了很多的框架,让我觉得非常自豪。”
  采访当天他们还处于倒时差的过程中,时不时按摩自己的太阳穴,稍显疲倦。但是即便如此,他们在接受采访后还是没办法好好休息,因为要准备明天的搬家。就在不久前,老锣和龚琳娜做出了一个不容易的决定:离开北京,搬去大理。
  1993年老锣来到中国研究中国音乐。此后,他遇到了他的人生伴侣龚琳娜,“我们有着一样的理想,就是发展中国音乐,我们的艺术和生活是一致的。”他们因为音乐相遇,也因为音乐相爱。
  那是2002年,老锣的朋友组织了一场名为“北京谈话”的音乐会,他表演了自己的作品“老锣来了”,他独特的唱法和巴伐利亚琴伴奏的形式,吸引了龚琳娜和朋友,演出结束后她们一起去找老锣聊天。那时候老锣刚好想找人合作做中国音乐,就问龚琳娜是否愿意一起做点有意思的事情,随即两人留下了联系方式。“虽然对音乐会的内容我是没什么印象了,不过它却对我的生命很重要,因為我在这里认识了龚琳娜。”这是老锣在他和龚琳娜的自传中写的一句话。
  2010年老锣和龚琳娜从德国回到中国,定居北京,如今老锣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半个北京人,虽然在交谈中他还是有很多不能表达的单词,仍然能听出他的“外国口音”,可他总是时不时冒出一些地道的京腔:“这很别扭”、“很逗”、“那就变味儿了”。
  虽然在北京住了很多年,但老锣坦白说:“我不喜欢城市。”他更喜欢农村,想一个人住在山坡上,连邻居都不需要。之所以愿意长时间住在这里,是因为在老锣的心里,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之都,中国文化从北京出发。“我们希望我们做的音乐影响力很大,能代表整体中国的声音,而在以前北京可以说是唯一能代表中国的地方。”
  在北京做中国音乐,老锣一直坚定不移地走着“新艺术音乐”的路:要把中国发声方法、声乐技巧推到全世界,让世界通过中国音乐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此外,老锣还立了一项大功:推广中国的乐器。
  在北京,多年的努力让老锣和龚琳娜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龚琳娜是有声誉的歌唱家,而他也是备受认可的作曲家。离开北京去一个新的地方,就等于从零开始,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这样做,不挑战的话,我们就不会前进。”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去到一个新的环境,对于做艺术的人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有一个舒适的自然环境,这样的地方中国很多,但同时更需要一定的文化环境和音乐圈子。大理现在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已经有很多了,所以去大理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体验和空间。”去了大理之后,他和龚琳娜决定减少商演和娱乐活动,专心研发中国声乐技巧和唱法,把中国声乐变成一种可以广泛传播的教学法。
  之所以想要换个环境,也是因为老锣并不认同北京越来越商业化的艺术环境。“我们稍微想离开这样一个快餐环境”,说着,老锣皱了皱眉,在他看来,北京的音乐产业逐渐变得不那么“纯粹”了:音乐人成了商人,过度模仿国外的音乐,而忽视中国本身有的古典文化和传统乐器乐器。
  老锣更遗憾的一件事,是中国的音乐产业还没有找到自身的“魂”。“现在中国流行歌手在世界上没有非常出名的人,音乐产品基本还是在模仿的过程当中。”他发现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音乐会和大剧院演出,基本上还是以西洋音乐为主,很少有人邀请像他们一样做新艺术音乐或是当代中国音乐的音乐家,这也是他在中国发展遇到的其中一种困难,“这个行业没有意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



  好的艺术是由细节决定的,这是老锣一直铭记于心的话。“如果商业放第一,艺术放在其他位置,那‘差不多’就足够了。但是,艺术不认可差不多。”带着这样的想法,老锣暂时和北京说了再见。但总有一天,他还还会回到北京。“很多人经常问我:你为什么那么爱中华文化?这不是我的出发点,我的出发点是逻辑:中国文化很好,可惜的是中国音乐人没有发现这一点。”
  北京城里的洋北漂
  北京其实是一座“漂”来的城市,再地道的北京人自家往上数500年,也不敢说根正苗红。总是在某一个年代,因着各种机缘,人们从大江南北、关内关外“漂”来到这里。从上世纪90年代起,这股漂流大潮中出现了许多洋面孔。北京人给了他们一个亲切又带着些许疏离的命名——老外。但是,这些外国面孔渐渐融入到小胡同、大槐树的岁月中,成为北京城摘不出去的一道风景。
  大山
  北漂时间:1988年
  职业:相声演员
  来自加拿大的相声演员大山本名有些长,叫马克·亨利·罗斯韦尔。至于他广为人知的艺名“大山”,则是来源于1989年在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小品《夜归》中扮演洋学生“大山”。1988年,大山来到北京大学进修中国语言文学,因机缘巧合参与了央视元旦晚会的小品转向表演事业。此后,大山拜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为师,学习相声技艺,不断在全国各地及电视屏幕上登台。1999年,大山首次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和潘长江、黑妹表演小品《一张邮票》并在之后三次再登春晚。因其在中国的亲和形象,2010年,大山被任命为上海世博会加拿大总代表,两年后又被任命为加拿大中国亲善大使,成为中加联系的重要推动者。2015年,大山推出中西结合的脱口秀节目《大山侃大山》,今年4月,大山携《大山侃大山》登上墨尔本国际喜剧节的舞台,受到好评。



  Mike隋
  北漂时间:1993年
  职业:演员、歌手、主持人
  2012年,新浪微博上的一段原创视频《老外屌丝中文哥超强12人模仿》火遍網络,也让混血老外Mike隋(中文名隋凯)进入了公众视野。因为父亲是美籍华人,1997年,7岁的 Mike隋随母亲回北京定居,并在中国上完了小学,幼年的中国生活让他练就了一口地道的“京片子”。2000年,Mike隋回到美国,并在2010年开始参与拍摄电影。2012年因模仿秀视频走红再次来到中国继续演艺事业,在电视剧《遇见王沥川》中饰演René。此后Mike隋在中国参演了多部电视剧电影作品,包括《钱多多炼爱记》、《人生需要揭穿》、《同桌的你》等作品。2015年拍摄新版《老外屌丝模仿秀》,该作品中“Mike隋”一人扮演12个角色,编排了一段关于不同国家的人在一个北京酒吧里用中英文“贫嘴”的短剧,再次走红网络,为网友所熟知。



  安娜伊思·马田
  北漂时间:1997年
  职业:摄影师
  比起摄影师这个身份,安娜伊思·马田更让人熟知的恐怕是作为刘烨妻子的一面。2009年,刘烨与安娜在北京完婚。2014年,安娜亮相综艺节目《花样爷爷》,成为“国民洋媳妇”。实际上,安娜本人与中国也是渊源颇深。14岁时,安娜赴巴黎学习中文。毕业之后,安娜来到中国旅行,并在这里完成了首次摄影工作。此后,安娜在中国长期居住,用相机记录中国风貌,其系列摄影作品《北京肖像》,记录了北京普通居民的各种面孔和独特故事。除了摄影师这一职业,安娜曾任职于法国罗森电影公司,担任电影制片人及法方外联,也热衷于参与公益活动,有“宁夏的孩子们”等项目作品,还曾担任过有声读物制作人。其与丈夫刘烨共同制作完成的有声读物《小王子》目前已出品。



  Michael Pettis北漂时间:2002年
  职业:D-22酒吧老板、经济学教授
  专攻中国金融市场,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Michael Pettis无疑是一位学术精英。但除了学术研究,Michael Pettis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开创并经营位于北京五道口的D-22酒吧。D-22酒吧以音乐表演见长,常有一些先锋乐队在酒吧里演出,有时还会邀请一些美日韩等地的乐队与当地的音乐人交流。目前,D-22酒吧已经成为了北京音乐爱好者的重要聚集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Michael Pettis第一次开设音乐酒吧了,他曾在纽约开设过一家相当著名的音乐酒吧,并经常在纽约和北京组织演出,还在北京和国外的期刊里写下过多篇关于音乐的文章。在酒吧收费方面,Michael Pettis定价十分低廉,对老顾客,没有学生证的也按学生票价收取费用。就像Michael Pettis本人所说:“我这里不为赚钱,只想让到这里的每一个朋友在这玩得高兴。”



  马季奇
  北漂时间:2009年
  职业:足球运动员
  达科·马季奇是国安历史上效力时间最长的外援。他在原南斯拉夫各国独立之前就因为战乱而移民去了德国,之后常年在外踢球。马季奇曾效力于北京国安俱乐部七年,帮助国安队拿到队史第一个中超冠军。北京国安球迷爱他至深,亲切地把马季奇称作“马五爷”,甚至直呼“五爷”。球场上,马季奇防守凶悍,契合了北京国安的“死磕”个性。和马布里很像,他也在职业生涯最后一个赛季离开国安,到长春亚泰踢了最后一年。 2017年2月28日,马季奇正式宣布退役。之后国安俱乐部宣布让他出任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国际部总监。



  高佑思
  北漂时间:2013年
  职业:学生、网红
  高佑思,以色列人,1994年出生,目前正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大三。父亲是个投资人,2008年在中国有业务和合作伙伴,于是举家搬到香港。高佑思一直努力学习中文,为的就是能考上“北大”来中国读书。不出所望,他渴望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他不仅参加了江苏卫视的《世界青年说》,还上了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并于在2016年与好友一起创办歪果仁研究协会,成为了一个中国网红。


其他文献
法国和意大利,作为时尚之都,赋予了设计师们以无限灵感。而印度、非洲和南美,也常以其亲近自然及古老的部落风情被设计师所青睐。旅行为Elysée YANG的创始人杨冠华注入了更为丰富广阔的思路,将人与自然连接,带给品牌2017夏秋以更自然的视野及更精致的生活理念。  这一季的设计主题以自然丛林为背景,灵感来自法国电影《甘泉玛侬》里那个随着羊群在山间奔跑的任性的野丫头,诠释了一个女孩经历爱而成为女人的故
期刊
太太知道我想回中国,因为我总会走神,人在纽约,心已经回中国了。有一次我带着家人去吃中餐,要找侍应生拿些餐具,脱口而出就喊出了“服务员”。餐厅里的工作人员瞪大眼睛望着我,我的孩子们也不知道我在喊什么,接着工作人员都开始笑,我也笑了。我已经习惯了,需要帮助就喊服务员,而且是在餐厅里高声地喊出来。在美国的习惯可不是这样,你要等着侍应生经过你的时候告诉他你需要什么,很少有人就这么直接喊出来。我已经这么生活
期刊
这些年,见过纽约鳞次栉比的高楼,见过东京熙熙攘攘的街头,见过巴黎埃菲尔铁塔上的彩灯,见过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穹顶。同样的大都市、时尚之都,不同的韵味也尽在其中。在巴黎和伦敦的感受是,可以体验时光的倒流。巴黎和伦敦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历史感的城市——纽约的历史太短,东京的现代感太重。而伦敦比起巴黎,它的历史感因为更容易读懂的英文字母而让人亲近。  在伦敦,数百年来形成的近乎杂乱的街道并没给现代生活带来过多负
期刊
夏天是雨水和音乐节并重的季节,但是无论是雨天还是音乐节似乎都和脚下的那双雨鞋脱不开关系。而那双小小的雨鞋,也成为了时尚达人们凹造型的必备品。  黑色长靴无疑是雨鞋最常见的材质,小时候总觉得这样的靴子不够好看,但是随着近些年来音乐节文化的盛行,这种靴子又重新回到了时尚达人的阵地中。长度到小腿肚的中筒雨靴也是潮人们的大爱,超模娜塔莎·波莉 (Natasha Poly)就曾经穿它登上过Vogue封面。如
期刊
2017年7月28日,被《纽约时报》称为摄影史上最伟大的图片编辑约翰·莫里斯(John G. Morris)去世,享年 100 岁。这位美国著名的图片编辑见证了20世纪世界纪实报道摄影诸多重要时刻,同时也将我们的视线拉回了那个属于新闻摄影的“黄金年代”。  20世纪30年代,图片新闻报道开始频繁见诸报端,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知道事实,而是希望能够看到事实。英语国家的报刊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法国报纸也
期刊
这是一则震动咖啡界及连锁业的噩耗:7月24日下午5点46分,韩国“咖啡之王”姜勋在位于首尔家中的洗手间里,结束了曾经辉煌灿烂的人生,时年49岁。韩国警方发布消息称:自杀现场没有留下遗书。但是因为公司陷入资金危机,姜勋在23日曾向朋友发短信说“太累了”。姜勋是韩国咖啡界的风云人物,曾神话般地打造了豪丽斯(Hollys)、Mango Six、Juice Six等咖啡连锁品牌。虽然他并非“咖啡陪你”的创
期刊
7月12日,《人与土——王旭明诗歌朗诵会》在北京正乙祠剧场举办。这位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用一个全新的身份面对世人:诗人王旭明。举办当天也是他第一本诗作《人与土——王旭明抒情诗赏析》的出版首发。在这个舞台上,他既不是新聞发言人,官员、社长,也不是企业人、研究者,而是诗人。当晚,白岩松任诗歌朗诵会主持,陈铎、康辉、于丹、罗旭、詹泽等名家现场朗诵了王旭明的诗歌,歌手简弘亦、王键等登台演唱,
期刊
电影《我是马布里》在北京举行首映礼,但是马布里的前东家、北京首钢篮球队却无一人出席,这件事在网上沸沸扬扬,但是马布里并没有太多伤心,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宣传自己的新电影《我是马布里》,以及全力筹备自己在新东家“北控”的最后一个赛季。  曾經是NBA弃儿,甚至一度想要自杀,而如今凭借在中国、在北京的优异表现,马布里不仅收获了三座总冠军奖杯和三个MVP,还得以和NBA冰释前嫌。  他是NBA“
期刊
卡地亚于北京SKP创意呈现“幻化非凡”(When the Ordinary becomes Precious)主题设计展。卡地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李汉龙(Renaud Litré)先生以及演员高伟光先生亲临现场,与嘉宾共同分享品牌突破自我的创新态度与源源不绝的创造力。  此次颠覆传统的卡地亚艺术装置,由常驻纽约的知名波多黎各视觉艺术家Desi Santiago倾力打造,通过一个外形铸造与内部机械巧妙
期刊
摇摇欲坠的外星飞船里,衣着华丽的人们惊慌地应对着突发情况;用着长矛的人们在抵御着一只恐龙的袭击;湖水中的怪兽缓缓起身怀抱着一个长裙的女孩,这样有些怪诞却又神奇的场景发生在Gucci2017秋冬广告大片里。这支大片由摄影师 Glen Luchford 掌镜,Gucci 创作总监Alessandro Michele(亚力山卓·米开理)从1950至1960年间的科幻题材及巨制《星际迷航》中汲取灵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