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阴影的形成、表现及面对阴影的态度

来源 :心理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hu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对荣格分析心理学中阴影的概念及其在个体、文化、集体和原型层面上的形成进行了探讨,明确了阴影的性质及其表现方式;指出了心理分析过程中发现、面对、接纳和转化阴影的方法。通过对阴影的接纳和转化,个体将体验到更多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成为更“完整”的人。
  关键词荣格;分析心理学;阴影;文化阴影
  分类号B848
  1引言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了“原型”这一概念:“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总结,它们(荣格往往把原型作为复数)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感受到(Jung,1981)。”原型通常以原型意象的形式表现其自身。原型意象包括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智慧老人、内在儿童、自性等。其中,阴影与面具是相对应的两个原型意象。
  阴影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学概念,是荣格对心理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它是荣格在弗洛伊德关于人类心灵的光明面和黑暗面的原始区分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Papadopoulos,2006)。1912年,荣格首先提出了阴影的概念,此后的数十年中,荣格一直不断对这一概念进行研究和充实。到1945年,荣格给出了一个直接的、明确的定义:“它(阴影)是个体不愿意成为的那种东西。”维蕾娜·卡斯特(2003)将此解读为,阴影是由不满足的意识所需要的一切所组成的次级人格。事实上,荣格的阴影概念具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在个体阴影之外,同样有集体性阴影和原型性阴影存在。后荣格学者在荣格的三层次基础上进行研究,指出在个体无意识层面和集体无意识层面之间,还存在其他的层级,其中之一就是文化无意识。由此,也存在文化无意识层面的阴影(Henderson,1962;Henderson,1990;张敏,2010)。
  阴影是人格中被压抑的部分,具有生命力和自主性。如果阴影被自我意识和社会规范一直压抑而得不到良好的处理,最终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被压抑的部分会分离出来,形成人格碎片,导致人格的分裂。如果个体不能调解这两个方面,就会导致神经病性的分裂。荣格把阴影的劣势功能等同为它围绕着大量自主性和情感,有本能的特性。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性。而自性化过程不变的是由个体能够意识到阴影开始的。
  分析心理学认为,只有先悦纳自己的阴影,个体才能够获得对他们自己的洞察或获得自性的知识。 获得对阴影现象的洞察有时会完全失败,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没有创造性,越来越虚假。个体阴影的很多方面可以追溯到其与父母或父母的代理人、兄弟姐妹的关系(Papadopoulos,2006)。由这种家庭动力产生的阴影问题在个体的生活中占重要部分,常常会延续到和异性的关系中,也会渗入到个体的其他交往中,使他们作为一个适应良好的社会人的功能受损。
  在社会层面上,当不为社会规范所接纳的阴影受到严厉压制,而得不到适当的宣泄时,阴影总会以激烈的方式表达自身,其极端形式就是战争。荣格从阴影的角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解读,并且在其一个经典的梦中,荣格预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荣格,2009)。
  阴影不全是消极的,例如,个体更积极的一面被抑制,结果成为阴影。荣格把生活看作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需要对立面,即善良和罪恶作为简单天生两极的道德方面。阴影本身并无好坏之分,而取决于对阴影的觉知程度。当个体能够充分认识阴影时,阴影的积极作用就能够发挥出来。
  阴影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它所包含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之中。当个体能够接纳阴影时,生命不再因服从于理想自我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而平淡无趣。此时,自我不是阻止而是引导着生命力从本能中释放和辐射出来。此外,在面对某些危机情景时,阴影也能够发挥作用。当个体面临危险时,自我由于习惯于服从规范,对于突如其来的危机束手无策,此时,阴影的出现和发挥作用能够帮助个体摆脱困境。
  2阴影的形成
  考虑到阴影具有不同的层面,本文分别对阴影在个体、文化、集体和原型层面的形成进行探讨,以期对阴影的形成有较全面的了解。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0期 (总第26期)
  范红霞程钢马逸群人格阴影的形成、表现及面对阴影的态度
  2.1个体阴影的形成
  最初,荣格用阴影来描述个体内心深处隐藏的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申荷永,2011)。在个体层面上,Stein(1989)认为,被自我意识拒绝的内容便成为阴影。即阴影的内容大多是不容于自我所要求的东西。这些自我意识所不认同、不愿接受的特质,受自我意识的压抑而进入个体无意识中,一般不为个体知觉,形成个体阴影。
  个体阴影是由个体发展过程所选择的。被自我意识拒绝的部分便成为阴影,而被自我意识积极接受、认同和接纳的内容,则变成它自己以及人格面具的一部分(Stein,1989)。
  2.2文化阴影的形成
  在荣格关于其分析心理学中无意识结构阐释的基础之上,美国心理分析家Henderson(1962)提出了文化无意识概念。他将文化无意识界定为一个历史的记忆区域,位于集体无意识和文化的表现模式之间。 它可能包括这两种模态,意识和无意识,但它有着由集體无意识的原型引发的某种认同,有助于神话和仪式的形成,同时又促进了个体的发展过程(Henderson,1990)。
  根据Henderson的文化无意识观点,张敏(2010)对文化阴影给出了界定,她认为,文化阴影包含了社会拒绝、憎恨或忽视的内容,我们讨厌、恐惧和不承认的东西,压抑到文化无意识当中,就成了文化阴影。她引用我国文学名著《诗经》中的《硕鼠》和《采苓》两篇,指出“食我黍”的硕鼠所象征的不劳而获,和“人之为言,苟亦无信”所象征的言而无信,是我国文化阴影中两个重要的成分。
  2.3集体阴影的形成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和文化历史因素在人类精神层面的积淀,是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的普遍的、共有的、人类的本能和经验的遗存,因而是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的结果。在其中,那些人类所不认可、不接受的部分,即集体阴影。集体阴影是一种“人人都有份”的阴影,由于人的广泛联系性,这一阴影也就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在这一意义上来说,集体阴影是人类发展过程所选择的。   2.4原型阴影的形成
  作为一种原型意象,原型阴影发源于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或神话领域。这些神话形象多为邪恶或绝对邪恶、魔鬼、男女诸神、神话和史前期的东西,还有蛇、女巫等。在荣格的思想中阴影与罪恶等同,当它(阴影)表现为原型时,代表遭遇了罪恶(Jung,1959)。荣格对此有进一步的描述:“人们可能认识到其本质中相对恶的成分,但要看到绝对恶的方面则像获得刻骨铭心的经验那样少之又少。”这些史前的或神话中的原型形象一直存在,逐代遗传下来,在极其广泛的范围内存在,并不为人的意识所知,但依然无意识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的心灵。这一类型的阴影即为原型阴影。
  3阴影的表现形式
  每一种行为背后,都隐含着一个潜在的原因。各个层面的阴影,包括个体阴影、文化阴影、集体阴影和原型阴影,其表现方式主要有投射和转让两种形式,其中投射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3.1阴影的投射
  荣格认为,当阴影被激活时,通常是以投射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这一过程是自发的,并充满情绪,且不受自我的控制。阴影的某些方面更抵抗被吸收到意识中,因为它们是通过投射到别人身上的方式,从而产生有力影响,进而体现其存在的。
  3.1.1个体阴影的投射
  维蕾娜·卡斯特(2003)指出,我们的阴影令我们特别难堪。我们的阴影行为,也就是与我们的理想自我不一致的行为一旦被揭穿,我们就会感到羞愧。所以我们倾向于把阴影投射在他人身上。需要注意的是,关于个体,他们的关系是由彼此积极阴影内容的投射开始的,互相填补了对方工作的空白。
  也就是说,只有当别人也具有我们的阴影时,投射才能发生。这也解释了生活中自我讨厌他人的现象,“产生投射的个体确信,有着所有的坏品质和做着罪恶的事的人是别人”。这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现自身阴影的途径。当我们非常讨厌一个人时,就要考虑,是否是我们的阴影作祟。荣格认为,个体无意识中的阴影是投射在同性身上的,然而对异性的投射被认为是发源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导致与异性性欲和集体无意识的对抗(Jung,1967)。
  3.1.2集体阴影的投射
  我们遭遇的阴影大部分是个体阴影,它们处于个体的无意识层面。关于集体阴影,荣格认为,集体阴影意象部分起源于超自然的集体阴影意象。如之前国内发生的打砸日本产品、抵制日货等现象,就是国人“仇日情绪”的投射。
  集体阴影投射的一种极端现象现象就是战争。荣格对两次世界大战都运用集体阴影的观点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可以确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集体阴影的作用对于个人心理造成了解体、破坏和混乱(Jung,1946)。荣格将对犹太人的屠杀解释为纳粹对犹太人的集体阴影的投射,犹太人被描述为下等的或者罪恶的人类。正如荣格所说,“在希特勒身上,每个德国人应该看到他自己的阴影,他自己最大的危险”(Jung,1964)。事实上,荣格认为,几乎所有战争的发生都有其内在阴影的投射因素存在。
  3.1.3文化阴影的投射
  文化阴影处于个体阴影和集体阴影之间,其主要投射在社会文化、社会规范所不认可的行为品质上。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我国文化中对不劳而获者和言而无信者的痛恨和憎恶,正是这一阴影投射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化阴影与个体阴影和集体阴影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三者之间有其重叠的部分。如对不劳而获者的厌恶有个体阴影成分,而之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的仇日情绪以及打砸日系产品的行为也有集体阴影的投射因素存在。
  3.1.4原型阴影的投射
  原型性的阴影的投射可以以女巫为例。女巫是人类中恶人的象征性形象。然而在十三世纪以前女巫被看作是聪明的人,因为她们可以接生,甚至能够利用草药为人治病。而在中世纪后期的欧洲,由于基督教的影响,性感和性欲成为罪恶之源,而女巫就成为这种邪恶之源的象征,以至于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将疾病、瘟疫、饥荒、死亡等灾难都加在女巫的头上,女巫完全成了阴影的承受者。类似的原型阴影还有蛇、魔鬼以及不同文化下的神话传说中的代表恶的男女诸神、史前存在等。
  3.2阴影的转让
  维蕾娜·卡斯特(2003)在其著作《人格阴影:起破坏作用的生命力量》中,对阴影的转让也进行了探讨。当我们发觉阴影行为时,会以生气和愤怒来防卫我们感觉到的羞愧。我们以生气来实现“阴影的转让”。我们硬说某个人有某种阴影,把某种阴影强加于他,这可以看作是我们主动地进行阴影的转让。不难想到,进行阴影转让的人,他们一般认为自己是具有批判思维的人,殊不知他们所指责别人的,可能正是自己的阴影。
  阴影的投射和转让是阴影主要的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我们通常更多地考虑阴影的投射。
  4对待阴影的态度
  荣格用自性化来说明心灵的发展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性。范红霞等人对其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来看,自性化的人才是真正和谐的人……它意味着人格面具和阴影的和谐,意味着次级人格与主人格之间的和谐(范红霞,高岚,申荷永,2006)。荣格也表示,阴影包含自性,阴影之后出现自性(Huskinson,2004)。
  在经典荣格分析心理学中,阴影的有关问题被认为是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在个体阴影范围内产生,个体阴影被想象为一个人不能被接受或不满意的所有方面的贮藏室。只有学会了处理他/她自己的阴影的个体,才能为世界做一些实事,因为如果人看不清自己,也就不能清楚地看这个世界(Jung,1959)。对于阴影,压抑是没用的,内在的和谐对个人和社会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主要的问题,但是如果个体要成为不只是两维的人,阴影就是必须得处理的问题。
  4.1阴影的发现
  不论是阴影的消极意义还是其积极意义,都体现出接纳和整合阴影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有益之处。事实上,意识到阴影存在本身,就已经具有某种积极的意义。阴影的发现、面对、接纳和整合是在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实现的。Abrams和Zweig对发现阴影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包括:梦境;征求别人的反馈,看他们是如何看待我们的;了解我们投射的内容;检查我们的言行中不经意间的失誤;研究我们的幻想和怪念头等(周霞,2007)。   4.2面对阴影
  阴影不能被消灭。发现阴影之后,面对阴影需要勇气。阴影是个体、文化、社会所不接纳的,甚至是神话和史前的东西,因其强烈的生命力和自主性,当这些在心理分析过程中浮现的时候,通常会伴随着剧烈的情绪。这时个体表现出愤怒、恐惧等情绪,倾向于采取回避行为。这时需要分析师的鼓励、陪伴,使其能够面对。要有拥抱阴影的态度,在认识阴影的基础上以友好的态度面对阴影。
  4.3阴影的接纳
  阴影的接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接纳阴影就意味着人必须承认那些“恶性”的东西是属于自己的。虽然接纳阴影使自己不再“完美”,但是这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即这一接纳过程化解了意识与阴影(无意识)的对立状态,开启了二者的和谐之路(德特雷福仁,达尔可,1999)。阴影接纳的过程是不尽相同的,如何成功地接纳阴影,一方面有赖于阴影本身,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自我情结的凝聚性,也就取决于当时自我有多强的问题,最后还涉及到互补阴影和相似性阴影的接纳问题。
  4.4阴影的转化
  通过心理分析,隐藏在面具之后的、无意识中的阴影上升到意识中,实现与自我的整合。荣格认为,这意味着在整体方向上的移动,阴影的整合就像本能浮现到意识范围中一样。通过对阴影的转化,使得阴影所形成的人格碎片整合到意识自我之中,增进了意识与无意识的和谐,使个体成为更“完整”人,也增强了意识的能量,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心灵的无意识部分。
  阴影的接纳转化是一生的过程。因为,只要有光明存在的地方就会有阴影。个体转化一个阴影之后,这个阴影就成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使意识得到发展。在不断接纳阴影的过程中,自我得到不断的成长,个体也不断趋于完整,因而也体验到更多的生命活力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德特雷福仁, 达尔可. (1999). 疾病的希望: 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 (易之新 译). 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
  范红霞, 高岚, 申荷永. (2006).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 “人” 及其发展. 教育研究, 27(9), 70-73.
  荣格. (2009). 荣格自传: 回忆· 梦· 思考(刘国彬, 杨德友 译). 上海: 三联书店.
  申荷永. (2011).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维蕾娜·卡斯特. (2003). 人格阴影: 起破坏作用的生命力量(陈国鹏 译). 上海: 译文出版社.
  张敏. (2010). 论文化无意识及其临床心理治疗的意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6), 823-825.
  周霞. (2007). 大学生人格阴影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华南师范大学.
  Stein, M. (1989). 荣格心灵地图 (朱侃如 译). 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Henderson, J. L. (1962). The archetype of culture. In The archetyp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Zurich. New York: S. Karger.
  Henderson, J. L. (1990). Shadow and self: Selected papers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 Wilmette: Chiron Publications.
  Huskinson, L. (2004). Nietzsche and Jung: The Whole Self in the Union of Opposites. Hove, UK: BrunnerRoutledge.
  Jung, C. G. (1946). Der Kampf mit dem Schatten. GW, 10, 245.
  Jung, C. G. (1959). Aion: Researches into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lf.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ung, C. G. (1964). Civilization in transit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Jung, C. G. (1967). 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prelude to a case of schizophrenia (Vol. 2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ung, C. G. (1981).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No. 2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apadopoulos, R. K. (Ed.). (2006). The handbook of Jungian psychology: Theory,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The 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and the Attitude to the Shadow
  FAN Hongxia; CHENG Gang; MA Yiqun
  (Education Colleg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the shadow in Jungian analytical psychology and its formation in the individual, cultural, collective and archetypal levels, and clarifies the nature of the shadow and its expression. The method of finding, facing, accept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shadow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is pointed out. Through the accep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hadow, an individual experiences more vitality and becomes a more complete person.
  Key words: C. G. Jung; the analytical psychology; the shadow; the cultural shadow
  欄目编辑/丁尧终校/王抒文
其他文献
摘要为探究国内外商业门户网站信息传递的特点、差异,以及媒体“把关人”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搜狐和雅虎网站新闻标题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搜狐:扎根理论编码的信息群主要有家(女性、婚姻与情欲诱惑)、官(职业)、暴(军事与犯罪)、史(历史及人生、著名的人)、娱(影视娱乐),其中女性、婚姻与情欲诱惑、影视娱乐所占比重较大;标题多采用具有诱惑性、挑逗性的词语;搜狐网站高度关
期刊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本科生的性别、性别角色与爱情观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性别和性别角色在爱情观上无显著交互作用;(2)大学生的爱情观中奉献得分最高,其次是同伴,得分最低的是游戏;(3)男大学生爱情观中的浪漫、游戏、同伴、占有和奉献得分都显著高于女大学生;(4)男性化个体的游戏爱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个体,双性化个体的游戏爱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化个体
期刊
摘要积极的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策略的结合是大学生学习绩效达成的必然路径,但学术界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绩效实现机制研究并不深入。该研究抽取699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控制班级氛围、师生关系、学习难度、学习投入时间等变量进行了一系列回归分析,以探析学习动机、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习绩效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自主学习策略是达成学习绩效的关键性路径;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绩效促成有着显著的调节效应,其中,深层动机和
期刊
摘要 进入老年之后,人的身体健康、心理机能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在注意和记忆中却存在积极效应,即与消极材料相比,老年人更倾向于注意和记忆积极材料。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者关于积极效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研究结果出现分歧的原因,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化悖论;积极效应;注意;记忆  分类号B8423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
期刊
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至今已经整整16个年头了。它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和得到的社会认可,应归功于各有关党政领导部门的重视支持和全体参与同仁的共同努力。作为中国现代心理技术学的首倡人和论坛的发起者,我和大家一样是感到高兴和欣慰的。  此次论坛由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承办,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省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协办。河西学院所在的甘肃省张掖市是河西走
期刊
摘 要 研究根据“时间意识”的理论及已有实证结论,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探讨“时间流逝感”(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FPT)这一概念的内部结构。结果发现,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时间流逝感的三个子维度,即“情绪情感”、“易感性”和“行为反应倾向”。前两个维度验证了前人“情绪—注意”的理论模型,而“行为反应倾向”则是本研究的新发现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时间流逝感的
期刊
摘要为探讨父亲缺失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随机抽取浙江省某高职院校大学生445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父亲外出组Si分量表得分高于母亲外出组;父亲粗暴者组D、Pd、Mf、Pa、Sc、Si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教育者组;父亲亲切组Pd、Pt、Sc分量表得分低于平淡疏远组,Si分量表得分低于父亲不满组。可见,缺少父亲的教育、关心和爱护,会对孩子的性别认同、
期刊
摘要 张耀翔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他把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与中国古代文化相结合,为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确立、发展与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自幼对心理游戏感兴趣,早年赴美学习心理学,归国后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创建了中国较早的心理实验室,并成为远近闻名的教学名师。他担任了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学术组织中华心理学会的首任会长,并创办了我国乃至东方第一本心理学专业杂志《心理》。他的研究兴趣广泛,除在民意测验、中国古
期刊
摘要回顾催产素及其受体基因与个体社会行为与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探讨典型发展群体和存在社会交往问题的孤独症群体中内源性催产素、催产素受体基因与个体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外源性催产素干预对社会认知和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数据的积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催产素系统对个体社会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也为与社会交往问题等相关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催产素;催产素受体
期刊
摘要  交通警示是指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其呈现方式主要为文字类、图片类和图文结合类。研究以120名青年人为被试,探讨了民众对三种交通警示标识的记忆效果。结果发现,民众对不同类型交通警示标识的记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1)自由回忆成绩上,图片类交通警示的成绩最好,图文结合类次之,文字类的成绩最差;(2)再认反应时上,图片类交通警示标识的再认时间最短,图文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