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赓续传统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领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扎实推进”是当代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文章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结合语文版初中教材,着力从三方面分析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期达到让青少年“不忘初心,赓续传统,砥砺前行”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不忘初心,守本创新,创造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重要表述,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举措。语文学科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其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重任。
  具体到初中语文教材,从孔孟之道到李杜之诗,从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到诸葛亮“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伟大抱负,从《送东阳马生序》的尚礼守德自强不息到《回忆我的母亲》的慈爱感恩孝悌谨信,无不充盈着浓郁的、充满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更要自觉担当起“引领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扎实推进”的重任,切实结合当前国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从而达到让青少年“不忘初心,赓续传统,砥砺前行”的教育目的。
  一、咀嚼文字,让学生品味汉语言的永久滋润
  汉字是我国的母语文字,在世界文字史上与古埃及的圣字书、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并称三大最古老文字,后两者在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中如今已不再使用,只有汉字历经数千年传承依然长盛不衰且充满勃勃生机。可以说,汉字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到秦代小篆,从秦汉隶书到魏晋楷书(即我们现行方块字),无不是汉民族千百年来思维方式、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的图形化呈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咀嚼汉字的文化魅力,品味汉语言的长盛不衰、永久滋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积累文化底蕴、感受并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咀嚼汉字文化魅力,初中古文教学最具优势,也是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古文普遍存在较多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以及倒装句式等,导致学生在古文学习中瓶颈较大,若只机械式地背诵释义,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古文字词句章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发散思维,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结构的灵活性、倒装句式的用法等等,从而既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特征的理解,又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以“行”“步”“走”“趋”这组古今异义字为例,这组词在古文中出现频率很高,也是常考的知识点。如语文版七年级上《〈论语〉六则》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木兰诗》中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陌上桑》中的“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以及九年级下《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 该组词古义和今义差别较大,很多学生在字义的记忆及准确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教师若在教学中单纯地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注释,则学生仅凭这些干巴巴的释义很容易造成知识的混淆并遗忘。若在教学中巧妙地渗透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对这些汉字进行字形结构分析以及文化意蕴解读,让学生形象性、理解性地记忆而非死记硬背,则不但教学效果良好,而且能潜在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灵活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进行构字教学。如,1.行:(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2.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3.走:(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4.趋:(小篆)→(楷书)。如此,既寓教于乐地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领略了汉字字形之美,又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汉字的背景文化及演变历史等,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汉字字形与字义、字理联系起来,切实做到“感目、感耳、感心”,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体悟情感,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章数量众多,题材广泛,以语文版教材为例,从先秦时期的孔孟老庄到唐诗宋词元曲,从明清小说到现代散文诗歌,每篇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人文理念以及要向世人所传递的人生观、价值观,均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结晶,如《〈世说新语〉二则》中所蕴含的“重承诺、讲诚信”的价值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所蕴含的“以民为本”思想等等,都是值得我们仔细学习、探究并体悟的精神食粮。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教育虽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并非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故而我们在教学中切不可本末倒置,而是应当在立足于文本、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进行适度渗透,从而既能让学生更加全方位地认识我国滚滚历史长河中不同时间、空间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了解这些经过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所保存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所要传递的正能量,又能通过切实的情感体悟,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语文版九年级下诸葛亮的《出师表》教学为例,这是一篇融议论、抒情及叙事于一体的散文,要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就要明确该篇奏表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诸葛亮对蜀汉以身许国的赤胆忠心。对此,笔者在提供诸葛亮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读、悟、思”思考如下三个问题:1.诸葛亮“夙夜忧叹”的原因;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3.诸葛亮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三个建议分别为“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赏罚分明——陂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而其中又以“亲贤臣,远小人”为建议核心,再围绕这一点展开讨论,从而很容易让学生得到另外两个问题的答案:诸葛亮之所以“夙夜忧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正是出于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对蜀国诚挚的爱国之情。如此,既让学生对作者当时的心境感同身受,体悟并感动于诸葛亮以身许国的赤胆忠心,又能在润物无声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让学生对诸葛亮做出评价,引导、启发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评价那个时代的仁人志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能够学会以史为鉴,从而切实达到了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正确价值观教育的双重目标,让课堂教学既有厚度更有深度。   三、联系现实,构筑学生巍巍精神长城
  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责任意识、处世之道以及做人原则等,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绵绵不已的强大精神支撑,更在精神层面对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既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最容易遭受不良诱惑的危险时期。是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还是一念之差坠入危险陷阱,学生的精神底子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从时代要求及学生学情出发,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学生构筑起巍巍精神长城,并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学会对自身现实生活及自我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增加学生生命的厚度与高度。如当前中学生早恋问题比较普遍,更有学生将爱情提到诸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只为爱情故,生命实可抛”的不适当高度,而教师、家长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酿成无可挽回的人生悲剧。因此,教师可以在九年级下《与妻书》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何谓真正的爱情,通过林觉民为了“天下人”毅然放弃个人生命、爱情和家庭,英勇參加广州起义最终壮烈牺牲的“高山仰止之情”,向学生传递何谓真正的爱情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相信这种思想上的震撼教育远比粗暴的批评教育更能让学生动容并接受。此外,在学习杜甫、杜牧、李贺、范仲淹、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诗人、词人的诗词歌赋时,还可以联系钓鱼岛问题、香港非法“占中”事件、台湾“太阳花学运”等社会时事,和学生一起讨论自身的真实感受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问题等,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领、熏陶学生诚挚深沉的华夏情怀,让学生以巍巍的精神长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进取。
  总之,初中语文课程承载着丰厚的中华文化资源,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的当下,我们更应积极主动地采取多种措施因材施教,做好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以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之精神的发扬光大、永久传承!
  【参考文献】
  [1]卢夏夏.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2]王丽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2017(05):4.
  [3]邢晓丹.不忘初心,弘扬传统文化[J].中外交流,2018(02):54-55.
其他文献
“教师可以轻松地进行课堂录制和课后点播,自动生成网络课件;学生可以通过平板反复学习和实时互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学生可以‘刷脸’上学,‘刷脸’借阅图书;通过手机APP,可以实现校园监管智能化……”  这样的校园生活是不是很惊奇?科技改变教育,这并不是出现在电影里的场景,在“互联网 ”的时代,这正是东升一中数字校园里兴起的一场新的教育革命。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现
卷首语  推进首都教育均衡发展让师生共享教育幸福  刘利民(1.1)  拥有"推动"和"唤醒"的智慧 本刊编辑部(2.1)  肩负责任 精心组织 周密准备 罗洁(3.1)  爱是什么? 本刊编辑部(4.1)  以健康的体魄迎接2008奥运会本刊编辑部(5.1)  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 本刊特约评论员(6.1)  用心做教育 本刊编辑部(7~8.1)  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 罗洁(9.1)  追寻现
名师——苏万青  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教学骨干教师,北京市中小学学科德育优秀教师,房山区“十佳教师”,房山区先进工作者,房山区学科教学带头人,房山区师德标兵,房山区教育创新标兵,房山区优秀教师,房山区优秀党员。    苏万青,20世纪80年代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的是历史专业,硕士攻读的是历史文献学。毕业后,她先后在宁夏大学、石油物探局子弟学校任教,2000年应聘到北师大良乡附中至今,
笔者在小学语文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激发兴趣,营造气氛,作业自由,评价民主,是比较得心应手、深受欢迎、立竿见影的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一是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有老师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要担当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服务的责任,首要的是构建起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课程体系。  早在1997年,刚刚诞生一年的京源学校就在校内创办了为爱好美术的孩子提供特长教育的书画院。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美、享受美、创造美的需要与日俱增,社会生活中需要大量具有美术专长和艺术创造力的人才。而当时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精神,2007年秋,北京市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同于以往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部调整,而是涉及到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次系统变革。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系统的变革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全面进入,一线教师到底作何感想,有何认知,同时
2005年3月,40岁的特级教师王欢开始执掌府学小学这所历史名校的帅印。3年多来,富有思想、作风稳健的王校长把府学引领到了又一个高峰。    通过“管理驾驶舱”实现高效管理    在调任府学小学之前,王欢校长曾经当过东城区北池子小学、和平里四小的语文教师,还当过东城区小教研中心副主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使王欢校长在处理学校事务时既立足实际,又颇具前瞻思想。  几年来,王欢校长在工作中逐
【摘要】课堂提问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问题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课堂提问,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实施策略。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实施现状展开分析,进而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实施策略,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实施策略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互联网
教育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提出在社会建设中,要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放在首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于动员和激励教育工作者努力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连日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主要领导及直属单位领导和各处室部门负责同志,一起进行了多次集中学习,并
【摘要】随着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的更新,教师更加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境式教学具有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开展具体的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境式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