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王者嬗变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yd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是中国确立市场经济的同时,海尔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开始塑造自己卓尔不群的品牌形象;
  正是中国确立市场经济的同时,海尔开始向全产业链扩张,开始了立足制造、运营资本的相关多元化尝试;
  正是中国确立市场经济的同时,海尔开始将目光放眼全球,开始了以先难后易、投资建厂为主要手段的国际化尝试;
  正是中国确立市场经济的同时,海尔以用户为基础的“倒三角”式内部管理构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传颂至今……于是,在这26年里,海尔不论总战略、经营、管理、底蕴等方面,可谓全方位地成为了中国市场化企业里的翘楚,在持续引领中国企业管理。
  但谁能料到,2011年的夏天,这家创业26载、已经位居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的中国企业,竟然正在聚精会神地将自己“推倒重来”!
  谁能料到,近年来日益低调的海尔,其实正在心无旁骛地打造一个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不曾有过,甚至经典商业教科书无法解释的全新的商业模式?变化,缘何而生?屹立中国企业顶峰的海尔,如何定位未来的自己?最关键的问题是,“推倒重来”后的海尔,如何在前无古人、旁无喝彩的孤独与探索中,继续并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独创的道路?
  
  旁观者迷
  历史证明:作为行业领袖级的大企业,从来不缺乏变革与转型的资源和实力,但却往往无法保有足够的清醒和勇气。最终,大企业往往不是被对手,而是被自己的保守与自大所打败。而海尔,26年来始终在主动求变,不曾驻足。
  “时代需要我们变革,我也希望海尔的实践能够影响这个时代。”没有谁比张瑞敏更清楚海尔变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即便如此,张瑞敏依然出言谨慎,“(我们)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大方向,张瑞敏看准了,就往前跑,哪怕没有路。
  海尔对过往的颠覆式尝试,在2011年的7月达到顶峰。
  7月28日,日本三洋和海尔宣布:三洋电机集团内的9家三洋电机持有的股份将向海尔进行转让。外界预计总交易金额约为100亿日元(约1.283亿美元),这将是中国电器企业第一次大规模收购海外品牌股份。
  仅仅三天之后,海尔又发布公告称:集团控股子公司海尔电器(01169,HK)与凯雷投资集团旗下的凯雷亚洲基金III就战略合作一事签署了备忘录。凯雷投资将认购约1.37亿美元的海尔电器可转换债券,同时还获得可额外投资的认股权,涉及的金额将超过1.94亿美元。凯雷将持有海尔电器约9%的股份,凯雷亚洲基金III(有限合伙)也将在海尔电器集团董事会的9席中占有一席。
  而在此之前,海尔刚刚宣布将国内所有省、市级销售单位全部撤销,拆分成近500个县网经营体,彻底推翻曾经被奉为制造企业管理标杆的“倒三角”式管理结构,反而将以往高高在上的管理层置于整个管理构架的最底层,而将直接对接用户需求的一线员工放在第一位,倒逼管理层提供满足用户需求所需的资源,从而打造出全新的“倒三角”式管理结构。
  三箭齐发,海尔果然魄力惊人。
  所有人都能看到在中国市场经济20年这个关键节点上,在大环境巨变的背景下,从不满足的海尔这三步棋的意图为何:收购三洋,意在其专利技术、品牌影响力,以及销售渠道;牵手凯雷,则剑指行业金融服务及子品牌“日日顺”的渠道扩张与服务能力;而从“金字塔”倒转为“倒三角”的管理构架,显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更迅速挖掘用户的需求,实现张瑞敏此前的“速胜”论。
  但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海尔会选择在企业多元化与国际化尝试20周年这样一个时机;更没有人知道,在海尔战略的这盘棋上,这三次显然意义深远的落子意味着什么——以股份收购扩张改变原有国际化过程中仅仅投资建厂的老路、试水服务疑似放弃对制造多元化的坚持、颠覆习以为常甚至卓有成效的管理模式——海尔的所作所为,看似不符常理。
  旁观者,只能一头雾水。这一局棋,却是当局者清。
  
  变者长盛
  身为CEO,张瑞敏当然清楚海尔要的是什么。
  “下面20年,海尔不会给自己定一个量化目标。我只希望企业能够真正地具备时代性。”时代性,张瑞敏貌似简单的一句话、一个词,却在平淡中对海尔提出了一个可以说做企业最高的挑战。当“基业长青”成为中国企业家的普遍共识时,殊不知实现这一点,依靠的其实就是保持企业能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而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否则企业不会成功;但要持续做到这一点,则挑战太大太大了。
  “时代的快速发展,会让内外环境激变,外部模式变化的时候,对于内部无疑就是挑战。”张瑞敏对《中外管理》平和中带着坚定。
  “在互联网时代”这六个字,正在成为张瑞敏新近的口头禅,成为他如今看到任何经营管理问题的核心前提。适逢第一轮互联网高潮之际、即2000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他就已开始重新审视时代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到底会给原先依靠车间和车轮的制造业带来什么呢?基于鼠标的虚网和基于物流的实网之间又怎么结合?这些问题我一直在寻找答案。”最后,还是已仙逝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给出了答案:互联网带来的影响不是规模,而是影响力。而2010年,Facebook的大行其道让张瑞敏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于是张瑞敏开始重新为海尔的未来布局谋篇。“影响这个时代——海尔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我甚至可以彻底颠覆我们的组织结构。”张瑞敏的话掷地有声。
  此时的海尔,已经从1984年那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企业。颠覆,谈何容易!
  海尔并非尝试转身的第一个巨人,西方企业史上被奉为神话的通用电气、IBM等制造业巨头,均有华丽转身的历史。然而在市场经济充分运行仅仅20年的中国,还没有哪一家领先于行业的企业,敢如此坚定地迈出自我变革的第一步。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叫做‘能因敌变化而致胜者,谓之神’。”张瑞敏对《中外管理》直言自己对于“变”的推崇。“这个时代的条件与背景都与企业初创时完全不同了,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认清楚变化的趋势。”张瑞敏如是说。
  
  巨人舞步
  然而变革,必然意味着冲击。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海尔还做不做制造?
  产能覆盖全产业链的海尔电器,正是依靠制造能力在竞争白热化的家电市场傲视群雄,然而在中国面临制造业升级“创造业”的瓶颈面前,没有人能够给海尔一个可以模仿的样板。
  美国两家家喻户晓的制造业企业,庞大的IBM选择将其PC制造业务脱手,籍此实现向服务业的全面转型;性感的苹果则是依靠乔布斯引领的创新风潮充分发掘单品时尚市场。但是显然这两种方式,看似都不完全适合已经浸淫制造业20余年、生产“过日子”产品的海尔。
  这时,张瑞敏一向敏锐的观察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决心借鉴这两家的不是表皮,而是本质:“苹果的本质是引领一个时代,是一种绝对创新精神的体现。海尔会在这个领域进行尝试,我们正在尝试着融入并且引领这个时代。”
  张瑞敏告诉《中外管理》,为了实现真正的创新,海尔经过多年“人单合一”模式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大范围的自主经营体覆盖,来自每一位员工的“自创新”,让海尔在每个领域的触角都成为无可复制的。
  作为国内竞争最充分的行业之一,中国家电业产量虽然已经占据了超过49%的全球产品消费份额,然而在国外市场,中国家电品牌市场占有率却不足3%。如此巨大的差距反映出的,是中国制造落后世界市场创新潮流的巨大差距。
  IBM的壮士断腕万不可取,苹果的创新引导覆盖不够,海尔将如何打造自己全新的制造模式?
  “无论制造还是服务,都不会改变海尔的本质:我们聚精会神地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从本质上抓住用户的需求、创造用户的需求,产品仅仅是载体。”张瑞敏的话颇有些大剑无锋的境界。
  围绕着用户需求,海尔已经开始了多种尝试,最为轰动业界的就是其子品牌“日日顺”的异军突起。
  2003年,海尔出资成立的日日顺,原本不过是打通三四线渠道上的一步闲棋冷子。然而到2009年,日日顺却已经能够为海尔提供超过40%的销售收入,显示出巨大的潜能。其间的关键问题在于,日日顺并非仅仅销售“海尔制造”,而是越来越多地扮演一个渠道商的角色——就连世界制造业的神话通用电气,在中国都不得不借道海尔。而据业界分析,此次海尔联手凯雷,主要目的就是借助其金融服务业的经验,进一步壮大日日顺的渠道服务,以及金融服务能力。这也就意味着,经过20年的积淀之后,海尔已经迈出了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第一步。
  “日日顺只是一种尝试,海尔的服务覆盖绝非这么简单。”张瑞敏所说的不简单,暗示着海尔在服务领域更大的勃勃雄心。
  早在1997年,业已声名鹊起的张瑞敏在出席《中外管理》杂志主办的“第七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时,就曾有过“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的著名演讲,时至今日此理念仍然广为传播,深深影响着一批企业界精英的决策与思考。如果海尔现今的思路是转型成为高端家电服务商,那对于这样一家积累近30年、有着数万员工的千亿级企业,应该如何找到出路?
  海尔用“将大企业做小”、化整为零的方式寻找到了解决方案。
  自2007年推行人单合一模式以来,海尔已经将7万多人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团队,细分为超过2000个小团队、“小公司”。而前文所述的近500个县网经营体的拆分实现,则将这“化整为零”的舞曲推向了高潮。
  对此,欧洲著名管理大师、管理教育家弗雷德蒙德•马利克评价说:“海尔的自主经营体是一种自治模式。所有的自主经营体实际上都是一个小的单个的企业,应该把自主经营体负责人视为一个企业的企业家。通过自主经营体这种模式可以把海尔在市场的潜力激活,甚至更大化。”此举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的家电巨人海尔,不仅将重新找到“小、快、灵”的创新、快速发展模式,更能在凭借集团优势,以大象之威,行群狼之事。海尔真正迈出了中国企业从生产巅峰向管理巅峰、从中国思维向国际思维的第一步。
  “到了战略拐点,企业必须放弃以前战略所采用的方式,而转向新的方式。像中国有海尔这样很好的例子。”“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如是说。
  
  大师们的谏言
  全方位的布局转型之后,海尔开始需求全新的管理根基以支撑自己的中国式创新之路。
  拜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管理实践与思想大师,成为这几年张瑞敏的必修课。
  “那些已经很成功的企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据张瑞敏介绍,在与GE的韦尔奇、IBM的郭士纳、日本的稻盛和夫等管理大师交流时,海尔的模式创新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但大环境问题,同样也在刺激着张瑞敏的思考。
  “韦尔奇的创举在于把大公司做小。但是他也说过:我在美国可以做到,因为在这个环境中,他只管创新就可以了。”韦尔奇暗指中国的企业环境与文化,尚不足以支撑新时代的创新方式。而另一位管理理论大师迈克尔•波特评价说:“张瑞敏是伟大的战略思想家,海尔的战略思路非常清楚,海尔的实践非常有竞争力、非常创新、很有吸引力。”但这位“战略管理之父”也进一步说:海尔的创新方向是没问题的,但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能否成功,我不知道。
  对此,张瑞敏深以为然:像杜拉克所说的,一个企业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基础管理,二是创新。没有基础管理则无法支持创新,没有创新只有基础管理则企业无法发展。现在中国企业就面临着这两难:要创新,基础管理可能不能支持;抓基础管理而没有创新,则无法在市场上去竞争。“Facebook能成功,是因为美国在举国支持创新。如果我们不能拥有举国支持创新的体制,中国出现引领全球的管理思想是很困难的。”执着的张瑞敏其实心知肚明。
  而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则用已经被证明的实践与海尔的新模式相印证。“稻盛和夫创新的‘阿米巴’,意思就是自繁殖,也是一种自组织。但是日本这种团队文化觉得创造了价值是大家的,而不是突出个人。”这正是海尔在实践中遇到的重大文化问题。
  在收购三洋冰箱业务后,海尔曾试图奖励其某一市场中的优秀团队,但奖金却没人要!受到奖励的日方小团队认为:这是整个企业团队的成绩,不肯独占其功。“这在中国文化中现在还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文化差异,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弥补这种差距,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卓越的管理者,一定是那种深谙管理模式与所在文化土壤之间关系的人。
  著有《管理大未来》等管理名著的美国战略研究大师加里•哈默,同样表现出了对海尔浓厚的兴趣,双方在旧金山机场的长谈险些耽误张瑞敏回国的飞机。“在哈默看来,之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创新与变革很少出现在大企业身上,原因就在于这需要对整个企业组织的颠覆、观念的颠覆,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动作,如果搞不好可能会全军覆没。”张瑞敏深知变革的压力和风险。
  尽管压力重重、困难重重,尽管包括张瑞敏自己在内,没有人能为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打保票,但海尔毕竟已经迈出了勇敢而坚实的第一步。张瑞敏和他所领导的海尔,对中国企业界最重要的价值也是最值得尊敬之处,不是某一次变革实践的成或败,而是勇于持续变革、自以为非的创新精神!前20年如此,后20年,依然如此!
  
  回想20年前的自己,您最想对当年的自己说点儿什么?
  张瑞敏:不要担心犯错误,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下做出适合的判断就可以了。
  您觉得海尔20多年来走到今天,最关键的是做对了什么?
  张瑞敏: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要在意做对或做错了什么,如果想要不犯错误,只能从70岁开始倒着往前活。最关键的是正视犯错误、走弯路的成长经历,这是一个蹒跚学步的过程。
  多年来,哪些主流管理思潮对您经营企业产生过重大影响?
  张瑞敏:我一直比较推崇彼得•杜拉克,他的管理方法几乎就是永恒的主题,永远也不会过时,并且非常成体系,可以直接指导实践。
  
其他文献
“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中外管理》首席理念综合就是创造!  如果说,事业创新的方法有什么高度概括的准则,那么非这四句莫属了!  这四句箴言,是我国《企业法》起草主持人、政经界和企业界十分敬仰的前辈袁宝华老先生提出的,也是袁老经常对年轻人讲到的四句话。甚至,给《中外管理》的三次题词,袁老都是用的这四句话。可见,在这位中国经济改革开拓者心目中,这十六个字的份量!  可以说
期刊
这是美国作家乔治威尔,对华盛顿在如日中天之际拒绝第三次担任总统时做出的评价。而华盛顿退出政坛的重大事件,也在世界范围内定下了共和制国家总统任职不超两届的惯例!  华盛顿的话题之所以成为《中外管理》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因为——华盛顿为每一位管理者树立了在权力面前如何划清“边界”,如何找到对个人和组织都最有利的临界点,从而避免为权力所伤害的典范。  权力还会伤人?是的,权力不仅对外有杀伤力,而且对内、对
期刊
这是IBM创始人之一小沃森的信念,小沃森还强调:“企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忠实遵守这些信念。我相信: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成功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和随之而来的挑战,它就必须时刻准备着,在它的整个生命中改变自己的一切,除了这些信念之外。”  抱持这样信念的创始人,所建立的公司必然是不同凡响的。IBM,这是《中外管理》极其关注的标杆型公司之一,在过往十几年的报道中,内容涉及到IBM的竟有近300篇!在其中一
期刊
组织提升篇  周鸿祎:建立优秀  团队三要点  建设一支优秀的团队,是整个创业过程中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建立一支优秀团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把握三个要点:  第一,不能以发财为目标,一定要有某种程度的理想主义情怀。我在互联网行业里干了十多年,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为了解决财务问题而凑在一起的团队能够最终走向成功的。相反,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出牛的互联网产品来,让人们的互联网生
期刊
GE,这家130多年的传奇企业,最引人注目之处还不仅是其琳琅满目的产品创新,而是它成为“世界级CEO摇篮”的传奇。  从通用电气第一任总裁查尔斯A.科芬,到“美国商业领袖”雷吉琼斯,再到“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进而到扫除韦尔奇弊政的继任者杰夫伊梅尔特,GE都不愧为“世界级CEO摇篮” 。  但是,《中外管理》发现:GE的接班人似乎并没有“统一制式”:从稳重保守的雷吉,到激进暴躁的韦尔奇,再到
期刊
“不是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难。”每年的年末年初,中国中小企业为自己的处境叹息呼喊,都似成惯例。而贷款难,总是一片呼声中的最强音。  但在形势并不被看好的2012年,也许会出现那么一缕光——早自2008年,招商银行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在苏州建立了小企业专营机构,这个专营机构获得了招行总行的特殊“优待”:没有拉存款的任务,而是摸索怎么给小企业贷款才能既减少风险,又降低成本。“3年下来探索出一条道路,今
期刊
作为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的研究领域很独特,专门研究企业长寿问题,以及怎样才能做到“基业长青”,并先后以《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两本著作奠定了自己在管理学界的地位,  2003年年初,为了推广吉姆柯林斯的思想,《中外管理》曾组织九位学术和企业界人士相聚一堂。当时,一上来,与会者就对吉姆柯林斯的理论表示惊讶:因为符合其卓越标准的公司,并不是最有名望的偶像公司——最优秀的卓越企业,几乎都是默默无闻
期刊
在美国、在欧洲,以及在亚洲,中远在全球的合作伙伴亲切地称中远集团董事长魏家福为“Captain Wei”(魏船长)。尽管,魏家福所掌管的,可远不是一条船,而是在全球各地的八百多条船、全球规模第二的世界级航运巨头。2010年的年报显示: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贸易低迷阴云下,中远集团依然实现营业收入1641.51亿元,增长38.15%,并因此在2011年《财富》全球500强中排名第389位。  这家历史悠
期刊
尽管反复表示面临与时俱进的挑战,相信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的心里还是乐开了花。这个他所效力了二十余年的市场,如今已成为安利全球无可争议的最大。2010年,中国区更奉献出高达32亿美元(约合220亿人民币)的营业额,即便在安利全球任何一个单体市场的历史上,如此辉煌也从未有过。  其实,很少有跨国公司的“中国之行”如安利一样充满着曲折和争议。前半段几乎是一部危机管理大全,后半段是更深的融入和发力。20
期刊
2011年对于微软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5月底微软亚太研发集团(ARD)总部大楼正式在北京中关村投入运营。这意味着微软在总部之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落户中国。承担着公司全球最重要的研发任务,以及百分之百的制造,这对于一个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环境里成长了19年的外企分公司来说,意义非凡。  不过在张亚勤,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的眼里,微软在中国的布局已经不能用“分公司”来概括了。“我经常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