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贯彻党中央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的重要精神,着力破解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共青团组织活动为突破口,探索运用项目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团建活力,力求开拓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关 键 词] 项目化管理;基层团组织;活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46-02
党中央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群团组织必须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要切实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群众性。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在团十七大会议上指出,团的工作要把握住根本性问题,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同时指出,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键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
一、项目化管理模式在团组织活动中运用的可行性和重要
性分析
(一)可行性
传统的组织活动所具有的吸引力已经不再新鲜,学生希望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活动得到更多的自主权,在自己所属的各级团学组织中找到归属感,在开展活动时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并期望在活动中增长自身才干、增强自身素质、回报社会的同时,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他们希望淡化活动中来自上级的监督和命令色彩。
R·J·格雷厄姆认为,项目管理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调集到一起的资源组合,它与常规任务之间的关键区别是项目通常只做一次;项目是一项独特的工作努力,即按照某种规范及应用标准导入或者生产某种新产品或者某项新服务。这种工作努力应当在限定的时间、成本费用、人力资源及资财等项目参数内完成。
项目化管理以项目任务为目标,通过整合项目内外各种资源,使资源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项目的完成要通过个体或群体乃至整个项目组织通力合作方可达到需求和期望,这就是项目管理的意义。项目管理的根本就是资源整合,就是通过调配的资源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要平衡各利益主体间关系,而发挥项目团队协作能力最大化。对于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是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目的所在。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是在党团组织的大力领导下,乃至高校各个部门大力支持下,将校内外的物力、财力、信息等方面的资源进行优化。同时通过招投标方式,根据不同的活动项目,将人力组合也进行优化。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将团学活动视为项目进行开发管理,责任到团支部,责任到人,项目化管理组织团活动,优势更加明显,更加贴近学生需求,因为活动项目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团队设计。而且,学生之间申报的项目要通过向团总支投标、竞标、答辩等环节,那么就需要他们拿出更优秀的、更新颖的、更详尽的项目创意去与其他同学竞争。最重要的是,将校园活动、学生工作的主动权、执行权完全交给学生,学校的命令色彩得到淡化。
(二)重要性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家交流学院未实施项目化管理之前,活动中有部分团干团队协作能力较差,而且只懂得权利不懂得义务,在组织活动中缺乏创新意识。在项目化管理开展后,团组织活动更讲究团队协作,团队中成员站在团队的立场处理问题,尊重每一个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团队成员也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让团队中的每个人在项目中成为真正的操作者,从根本上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实施项目化管理紧跟当今时代发展步伐,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团活动更加广泛,活动覆盖面更加广,团员学生逐步从中体会到了品牌效应,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项目化管理成就了时代的发展,项目化管理理论为世界的经济、文化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强大的助推器作用。高校共青团工作为了适应社会大环境发展的要求和提升学生对于项目活动的整体把控能力,引入项目管理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共青团的日常工作之中。首先,在团组织活动中开展项目化管理工作,其次,将项目化管理工作经验推广至其他部门。项目化管理可以推动群团关系改革,激活基层团建活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如何在团组织活动中运用项目化管理模式
(一)项目的设立
项目的设立是团组织开展活动的前提条件,可以从项目设立的主体、原则、类别来进行归纳。从项目设立的主体来看,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为例,系团总支根据学校团建年度工作要点,结合本系学生工作特点,组织全体团干共同拟定本年度计划实施项目。从项目的设立原则上看,项目必须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活动辐射面广,服务全体学生。从项目设立的类别而言,团组织活动要兼顾青年学生的政治需求、技能需求、权益需求、文化需求等。例如过去一年,我系团总支曾举办“学习农垦精神、支部共建”“企业家大讲堂”“诚信校园行”等活动,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运作,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效果非常显著,深受学生喜爱。
(二)项目的组织实施
为了在团组织活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增强团组织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面激发基层团支部的活力,实现团聚活力、开拓创新,一般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中采取招投标制度,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1.招标
系团总支委员(包括指导团建工作的辅导员)组成项目工作组,每年九月,组织全体团干召开项目立项讨论会,会议结束后整理项目类别以及项目名称等资料进行发布,项目工作组按项目开展计划时间来逐项安排招标时间,每个项目的招标标准在招标公示时列明。各支部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投标书(即项目方案)。 2.投标
投标人由符合招标条件、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的一个或几个团支部、学生会策划部、社团策划小组以及宿舍团小组等组成,他们可以单独投标或者联合投标。投标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活动项目类别,并根据要求撰写标书,对项目的具体名称、项目目标、项目预算与保障、人员构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施步骤、项目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3.答辩
项目工作组根据标书数目,按照1∶3至1∶5的比例遴选出较佳的标书,组织投标人进行答辩。答辩时,先由投标人进行论述,然后进入提问答辩环节。除了评委(主要由项目工作者成员组成),现场的各团支部团员代表也可以参与提问,主要围绕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对投标人进行考查。通过答辩,项目工作组与团员代表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投票,选出中标者。最后,项目工作组正式授权中标人启动项目并做好公示及划拨启动经费。
4.监督实施
由项目工作组根据中标人标书中确定的项目目标、实施步骤等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助,并就中标人违反标书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从而保证活动项目的有效实施。
(三)项目的评估评优
活动的评估评优不仅是衡量团组织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肯定和激励团组织活动项目实施者的重要途径。项目的评估是指为了进一步改进团组织活动项目而收集、整理和比较的一个过程,检查团组织活动是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切实提高团组织工作的效率,推动团组织活动项目的发展以及共青团工作的开展。
三、项目化管理模式在团组织活动中运用的启示
(一)激发团支部、团员争先创优
通过项目化管理,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主角,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争先创优不再成为个别学生干部的特权,能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也真正调动了团支部、团小组的活力,人人争先创优,各个基层组织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有了项目化管理,五四评优活动更加有据可依,评估标准更容易量化,评价结果更深入民心,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可度更高。
(二)切实推动群团关系改革
项目化管理,使得效益最优化,管理艺术化。团组织活动通过项目化管理,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平等竞争,在协作中收获进步,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群团关系改革的表现,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学生不再是以往那种“只有交团费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团员”,有助于学生增强团员意识。
(三)引领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团组织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本身就是创新,假如能以此带领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全面创新,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真正焕发生机的突破口,将会迎来共青团工作的春天。如果项目化管理已深入到日常职能工作中去,将传统的职能性、一次性工作转化为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项目化管理的标准和体系。如社团管理工作、学生会管理工作作为项目来统一管理,可以减少重复活动,提高工作开展的整体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工作队伍要将团学活动和项目化管理的理念结合起来,必须建立起一个可行的保障机制。这个项目化管理机制中主要包括: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的一系列制度;要求所有参与项目团队的成员遵循项目管理原则;有清晰可行的项目管理流程等。
项目化管理给团组织工作带来了切实可行又有效的成果,但是切忌抱着那种一蹴而就的想法来对待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的进程。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各种奖励仪式和成果表彰,并在合适的范围内抓住时机进行推广,如可进行学年度项目评奖大会,选出“十佳项目团队”和“优秀项目成果”,并对优秀项目负责人进行奖励,如果条件允许,在校内或校外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将能全面激发团组织活力。
参考文献:
[1]毕星.项目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03.
[2]余培雄.关于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79-80.
[3]王承高,李春祖.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48-250.
[4]陈霞.项目化管理:高校共青团工作思路探索[J].生产力研究,2009(7).
[关 键 词] 项目化管理;基层团组织;活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46-02
党中央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群团组织必须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要切实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群众性。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在团十七大会议上指出,团的工作要把握住根本性问题,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同时指出,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键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
一、项目化管理模式在团组织活动中运用的可行性和重要
性分析
(一)可行性
传统的组织活动所具有的吸引力已经不再新鲜,学生希望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活动得到更多的自主权,在自己所属的各级团学组织中找到归属感,在开展活动时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并期望在活动中增长自身才干、增强自身素质、回报社会的同时,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他们希望淡化活动中来自上级的监督和命令色彩。
R·J·格雷厄姆认为,项目管理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调集到一起的资源组合,它与常规任务之间的关键区别是项目通常只做一次;项目是一项独特的工作努力,即按照某种规范及应用标准导入或者生产某种新产品或者某项新服务。这种工作努力应当在限定的时间、成本费用、人力资源及资财等项目参数内完成。
项目化管理以项目任务为目标,通过整合项目内外各种资源,使资源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项目的完成要通过个体或群体乃至整个项目组织通力合作方可达到需求和期望,这就是项目管理的意义。项目管理的根本就是资源整合,就是通过调配的资源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要平衡各利益主体间关系,而发挥项目团队协作能力最大化。对于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是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目的所在。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是在党团组织的大力领导下,乃至高校各个部门大力支持下,将校内外的物力、财力、信息等方面的资源进行优化。同时通过招投标方式,根据不同的活动项目,将人力组合也进行优化。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将团学活动视为项目进行开发管理,责任到团支部,责任到人,项目化管理组织团活动,优势更加明显,更加贴近学生需求,因为活动项目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团队设计。而且,学生之间申报的项目要通过向团总支投标、竞标、答辩等环节,那么就需要他们拿出更优秀的、更新颖的、更详尽的项目创意去与其他同学竞争。最重要的是,将校园活动、学生工作的主动权、执行权完全交给学生,学校的命令色彩得到淡化。
(二)重要性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家交流学院未实施项目化管理之前,活动中有部分团干团队协作能力较差,而且只懂得权利不懂得义务,在组织活动中缺乏创新意识。在项目化管理开展后,团组织活动更讲究团队协作,团队中成员站在团队的立场处理问题,尊重每一个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团队成员也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让团队中的每个人在项目中成为真正的操作者,从根本上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实施项目化管理紧跟当今时代发展步伐,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团活动更加广泛,活动覆盖面更加广,团员学生逐步从中体会到了品牌效应,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项目化管理成就了时代的发展,项目化管理理论为世界的经济、文化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强大的助推器作用。高校共青团工作为了适应社会大环境发展的要求和提升学生对于项目活动的整体把控能力,引入项目管理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共青团的日常工作之中。首先,在团组织活动中开展项目化管理工作,其次,将项目化管理工作经验推广至其他部门。项目化管理可以推动群团关系改革,激活基层团建活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如何在团组织活动中运用项目化管理模式
(一)项目的设立
项目的设立是团组织开展活动的前提条件,可以从项目设立的主体、原则、类别来进行归纳。从项目设立的主体来看,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为例,系团总支根据学校团建年度工作要点,结合本系学生工作特点,组织全体团干共同拟定本年度计划实施项目。从项目的设立原则上看,项目必须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活动辐射面广,服务全体学生。从项目设立的类别而言,团组织活动要兼顾青年学生的政治需求、技能需求、权益需求、文化需求等。例如过去一年,我系团总支曾举办“学习农垦精神、支部共建”“企业家大讲堂”“诚信校园行”等活动,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运作,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效果非常显著,深受学生喜爱。
(二)项目的组织实施
为了在团组织活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增强团组织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面激发基层团支部的活力,实现团聚活力、开拓创新,一般在项目的组织实施中采取招投标制度,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1.招标
系团总支委员(包括指导团建工作的辅导员)组成项目工作组,每年九月,组织全体团干召开项目立项讨论会,会议结束后整理项目类别以及项目名称等资料进行发布,项目工作组按项目开展计划时间来逐项安排招标时间,每个项目的招标标准在招标公示时列明。各支部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投标书(即项目方案)。 2.投标
投标人由符合招标条件、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的一个或几个团支部、学生会策划部、社团策划小组以及宿舍团小组等组成,他们可以单独投标或者联合投标。投标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活动项目类别,并根据要求撰写标书,对项目的具体名称、项目目标、项目预算与保障、人员构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施步骤、项目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3.答辩
项目工作组根据标书数目,按照1∶3至1∶5的比例遴选出较佳的标书,组织投标人进行答辩。答辩时,先由投标人进行论述,然后进入提问答辩环节。除了评委(主要由项目工作者成员组成),现场的各团支部团员代表也可以参与提问,主要围绕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对投标人进行考查。通过答辩,项目工作组与团员代表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投票,选出中标者。最后,项目工作组正式授权中标人启动项目并做好公示及划拨启动经费。
4.监督实施
由项目工作组根据中标人标书中确定的项目目标、实施步骤等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助,并就中标人违反标书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从而保证活动项目的有效实施。
(三)项目的评估评优
活动的评估评优不仅是衡量团组织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肯定和激励团组织活动项目实施者的重要途径。项目的评估是指为了进一步改进团组织活动项目而收集、整理和比较的一个过程,检查团组织活动是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切实提高团组织工作的效率,推动团组织活动项目的发展以及共青团工作的开展。
三、项目化管理模式在团组织活动中运用的启示
(一)激发团支部、团员争先创优
通过项目化管理,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主角,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争先创优不再成为个别学生干部的特权,能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也真正调动了团支部、团小组的活力,人人争先创优,各个基层组织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有了项目化管理,五四评优活动更加有据可依,评估标准更容易量化,评价结果更深入民心,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可度更高。
(二)切实推动群团关系改革
项目化管理,使得效益最优化,管理艺术化。团组织活动通过项目化管理,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平等竞争,在协作中收获进步,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群团关系改革的表现,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学生不再是以往那种“只有交团费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团员”,有助于学生增强团员意识。
(三)引领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团组织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本身就是创新,假如能以此带领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全面创新,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真正焕发生机的突破口,将会迎来共青团工作的春天。如果项目化管理已深入到日常职能工作中去,将传统的职能性、一次性工作转化为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项目化管理的标准和体系。如社团管理工作、学生会管理工作作为项目来统一管理,可以减少重复活动,提高工作开展的整体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工作队伍要将团学活动和项目化管理的理念结合起来,必须建立起一个可行的保障机制。这个项目化管理机制中主要包括: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的一系列制度;要求所有参与项目团队的成员遵循项目管理原则;有清晰可行的项目管理流程等。
项目化管理给团组织工作带来了切实可行又有效的成果,但是切忌抱着那种一蹴而就的想法来对待团学工作项目化管理的进程。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各种奖励仪式和成果表彰,并在合适的范围内抓住时机进行推广,如可进行学年度项目评奖大会,选出“十佳项目团队”和“优秀项目成果”,并对优秀项目负责人进行奖励,如果条件允许,在校内或校外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将能全面激发团组织活力。
参考文献:
[1]毕星.项目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03.
[2]余培雄.关于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79-80.
[3]王承高,李春祖.对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48-250.
[4]陈霞.项目化管理:高校共青团工作思路探索[J].生产力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