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uoji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朝花夕拾》我们能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它就像一面镜子,既反映出鲁迅先生的精神生活,也反射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他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柔情,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很好范例。
  关键词:鲁迅; 《朝花夕拾》; 德育教育
  【案例背景】
  《朝花夕拾》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名著,它其中的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同时也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人文教材。通过《朝花夕拾》我们能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它就像一面镜子,既反映出鲁迅先生的精神生活,也反射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他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柔情,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很好范例。
  【案例回放】
  镜头一
  师:谈到《二十四孝图》,我们知道这本书主要讲了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
  最让鲁迅反感的两个有关“孝”的故事,一个是老莱娱亲,一个是郭巨埋儿,那个同学起来简单说说这两个故事
  生:(说故事)
  师:说说你的感受好吗?
  生:这不是真正的孝,是愚忠愚孝,为了孝,把儿子的性命都搭上了,我觉得不好。
  师:那你觉得,作为一名初中生,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
  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替妈妈锤锤背,帮爸爸洗洗脚。
  生:好好学习,报答父母。
  师:希望同学们说到做到,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镜头二
  师:鲁迅的童年有快乐,当然也有烦恼,这段烦恼来自谁呢?
  生:父亲。
  师:谁来说说这位父亲的形象?
  生:我觉得鲁迅的父亲是一个严肃、严厉,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和心理的人。因为鲁迅想去看他非常渴望的五猖会,但是父亲却让他背他并不理解的《鉴略》
  师:这里有两段对父亲的语言描写(展示幻灯片),谁能模仿父亲的口吻来读一读?
  生:(读)
  师:能读得再严厉些吗?
  师:你怎样看待这位父亲的行为?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生:我觉得父亲这样做容易压制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时适得其反。
  生:有一次周末,我已写了一段时间的作业,恰巧好长时间不见的几个朋友约我出去玩,可妈妈非逼我把作业全部写完再玩,结果人家等得不耐烦就走了,我的情绪非常的低落,作业也写得一塌糊涂。
  师:那你恨妈妈吗?
  生:怎么说呢?我也知道她为我好,就是有些不理解。
  师: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见解?
  生:我觉得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他们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方式有点不好。
  师:说得不错,其实鲁迅跟你一样,他虽对父亲有些不满,但他并不恨他的父亲。
  师:鲁迅一生中最大的悔是父亲临终时自己呼唤父亲没让父亲安心地离去,最大的痛是没治好父亲的病,从中我们能看出作者对父亲什么样的感情?
  生:爱父亲的感情。
  师: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方式方法可能让咱们同学不能接受,希望同学们多与父母沟通,多理解父母。
  镜头三
  师:为了救治那些像他父亲一样被误治的国民,鲁迅来到日本仙台,由此结识了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哪个同学说说你感受到的藤野先生。
  生:藤野先生穿着朴素、认真负责、严谨、热情、求实。
  师:最让鲁迅难忘的是哪一方面?试着分析一下。
  生:他的毫无民族偏见的感情,作为一个弱国国民,在日本留学受到了种种侮辱,先生不仅不歧视他,反而给予鲁迅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这让鲁迅非常感激。
  师:说的非常好,所以鲁迅在文章结尾给予了先生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美。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生:(齐读)
  师:与藤野先生不同的是日本学生对他的种种侮辱及中国人的麻木、卑怯、自私让鲁迅意识到要救国,医治他们的身体是没有用的,首先第一要义是拯救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精神,所以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从此走上执笔抗争的道路。弃医从文也是鲁迅爱国精神的体现。
  师:鲁迅为救国弃医从文,周恩来为救国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朱自清爱国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应该做点什么?
  生:努力学习,练好基本功
  生:有环保意识,保护环境
  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生:做一个遵纪守法,有文明有礼貌的人
  ……
  【案例分析】
  名著阅读是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多方面的积累,更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某些学生在阅读《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指定书目时,只注意故事情节,缺乏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及社会意义的有效、系统的认识,学生阅读收获不会很大,因此我觉得借助阅读交流课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德育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节阅读交流课上,让学生解读学习鲁迅及其作品是我着重实现的一个教学目标。鲁迅是一个让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作家。为什么这样说呢?熟悉是因为学生从小学就学过他的文章,对他的一些简介已是非常了解,但是鲁迅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尤其生活中的鲁迅是怎样的,在课前了解中我感觉同学们是非常模糊的。鲁迅作为一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影响力何其巨大,而《朝花夕拾》又恰是对鲁迅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和思想经历的回忆,基于此,我把解读鲁迅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我在倾听学生交流《朝花夕拾》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在梳理内容的环节中,学生交流到《二十四孝图》时,我设置“说一说两个有关孝的故事”、“谈一谈你的看法”、“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说说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等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孝,从而理解鲁迅对某些陋习的揭露和批判的情感(镜头一)。再如在分析人物形象的环节中,学生交流到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时,我引导学生去认识父亲的这一做法,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你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况吗”、“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做法”、“你恨你的父母吗?”、“鲁迅是如何对待父亲的这一做
  法的”等问题,既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做法,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鲁迅对父亲爱的情感,为人子的孝心(镜头二)。还有对鲁迅弃医从文思想的把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的爱国情感(镜头三)。这样,通过对内容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完成对鲁迅形象的解读,然后顺势推出一个问题“你觉得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对鲁迅的印象就会逐渐清晰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阅读鲁迅的小说,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个方向,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完善对鲁迅的认识和解读。
  鲁迅作为影响中国一个时代的历史人物,让初二学生去了解他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解读鲁迅,学习鲁迅,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名著阅读教育便于操作,可接受性强,学生从中多方面获益,是初中语文课堂进行德育工作的一种很好的新途径,教师智慧激趣,巧妙引导,合理调控,自然会让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考语文答题过程中应该重视的规范性,希望可以为广大高中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考; 语文答题; 规范性  规范答题应该是考生必备的基本功,尤其是语文学科,规范的作答能有效提高得分。  但在考试中,很多同学不能做到规范答题,这是很多同学失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考试中规范答题是确保语文成绩得分的基本保障。  一、对卷面书写进行规范  (一)确保书写格式的规范
期刊
摘要: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不知道有意识地进行观察,也不能很好地将平时的观察所得与习作紧密结合起来。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谈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观察能力训练:观察事物要深入、细致、广泛;要掌握观察的捕捉方法;如何进行观察技能技巧的训。通过这样的训练,小学生就能逐步掌握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从而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关键词:习作教学; 观察能力; 观察技能技巧  语
期刊
摘要:立美教育实质上是美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利用文质兼美的教材,培育学生美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在教育中立美,以立美为教育,从而达到立美立教与立美立人的实践统一,彰显美和美的作用,实现以美育人。  关键词:立美; 教育  立美教育的核心,是立美。立,是实践构成,美则是内涵和目的,其不同于别种教育的特点,说到底就在于一个字,美。美能不能立起来,是这种教育能不能构成的根本
期刊
摘要:书本是知识的宝库,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宝贵途径。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的宝贵途径,同时,也对学生提高自身品质,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阅读; 学习习惯; 能力培养; 有效措施  书籍是人类前进的阶梯,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利用书籍传播前人智慧的传统,“博闻强识”、“旁征博引”讲的就是人们对读书广泛的学者的尊称。同时,阅读也是提高人类知
期刊
摘要: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阅读和朗读占有重要地位。扎实有效的朗读指导对于孩子的语感培养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出发,挖掘如何扎实有效的进行朗读教学,在教朗读时使课堂充满灵动与活力。儿歌诵读、课内朗读的小技巧指导,对于低年级课堂中朗读灵动的生成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 朗读教学; 灵动课堂  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因种种意外给人以紧张,因灵动给人以惊喜。《语文课程标准》明
期刊
摘要:识字是语文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目标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师要积极探索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拓展学生识字的途径,使学生能够在低年级语文学习中掌握识字途径,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学生; 识字途径  文字是世界文明的象征,汉字是中国文明的象征,识字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小学低年级语文教
期刊
《日出》是曹禺先生继《雷雨》之后又一部经典话剧名著,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曹禺先生引用老子《道德经》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来为作品开篇。作品以交际花陈白露被银行家潘月亭包养的故事为主线,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层人士醉生梦死的生活和底层人士备受欺凌的悲惨命运,控诉了被金钱扭曲的人性,揭示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这一主题。  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可以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阅读中体验感悟,享受阅读的无限乐趣,提升语文素养。解读《新课标》,笔者体会到: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的阅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学习是个性化的、开放式的。  关键词:个性化; 教学; 阅读; 思考  思考·理解  教师的教也是个性化、开放式的。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
期刊
摘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作文教学,同时也是教师教学难点之一,不少小学生都没有写作文的兴趣,这提高了作文教学的难度。大部分小学生都缺乏作文写作能力,同时自身语言组织能力也比较差,作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或者语言都是临时拼凑的,写作内容十分空洞,缺乏条理性。怎样提升小学作文实际教学效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对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改善教学效
期刊
摘要:学生作文水平是评定语文作文教学效果甚至是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构建有效作文教学课堂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多途径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素材、拓展有关写作的专题训练、推行“一课一得”、开展鼓励性评价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作文; 有效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