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者的理想主义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写给未来的你》一诗中,余光中希望他的孩子自始至终都是个理想主义者。
  依我21岁的年龄,自然够不着“成熟”二字,但也在“成长”这条必由之路上不紧不慢地走着。出发时的我,心如赤子,热血难凉,面不改色地背北岛、读食指、摘海子、顾城的诗句,觉得一切阻挠我通往理想主义的路障都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然而,人的成长往往不可控,经受几次打击就转换策略,撞上几堵南墙就调转方向,久而久之,洁白似雪的绸布被投入染缸,五颜六色地出来,孟子当年见此情景,不也是泫然落泪吗?在社会染缸之中,理想主义的色彩不断褪散,理想主义的基因不断消亡,执念不断磨损,时刻有激剧的反应发生,也就是不可抗力的社会反应吧。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理想主义是个好词语,至少并不贬义。青年们竞相成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在诗中,在信里,在生活中,理想主义是可以观察到的。拍去历史风尘的灰烬,我依旧能热切地感受到那种信仰,一如相信着太阳的光明和皎月的洁白。而放在今天,有人在公共场合谈论它,有人在酒席饭局提及它,有人在公开演讲赞美它,有人在字里行间鼓吹它,但说来讽刺,这些行为带有明显的表演性质,暗藏着功利的目的,本身就是反理想主义的表现。你若不相信这种口是心非,只管按照理想主义者的处事标准过上一阵子,保准被贴上“只认死理”“顽固落后”“呆板木讷”的标签。相比之下,千年之前的孔子倒像极了一名理想主义者,孔子对曾子语重心长地说“吾道一以贯之”,理想主义正是难在一以贯之,也贵在一以贯之。
  莫非,理想主义真的是一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苦差事?
  用北岛的诗句,来宣誓理想主义者的立场——“我不相信。”他们不相信人的一生不能过得光明磊落;他们不相信勇敢善良的品性难容于天地之间,他们要用一生去证道,证理想主义的道。或许他们早已预见了个人的失败,但那种理想主义必将胜利的信条使他们得以忍耐荆棘与泥潭。很多东西,是因为有人相信并坚持,才会存在。理想主义本不应存在,它全然违背了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但理想主义者的出现偏偏让它存在,就像苦心孤诣的发明家守护着自己的成果,他们付出代价将理想主义推上历史的舞台。这代价于他们个人而言未免过于沉重又昂贵,但对整个社会来说相当必要而珍惜。在秩序濒临崩塌的时刻总需要奋不顾身的猛士;在规则屡被跨越的关头必须有发声维护的勇者;在正义无法伸张、平等沦为笑谈的黑暗中怎么能缺少燃起炬火的理想主义者,而那发出光明的方式总是慷慨焚身。挺起身板,卷起袖子,发动精神,实干起来,理想主义者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那些坐在舞台下嘲弄的小丑,漠不关心的看客;那些躲在后台静坐的闲人,操纵规则的戏子,不必说了,都是理想主义憎恶的对象。
  人各有路,路各不同,就像放出的风筝,在天空画出形形色色的轨迹,有人追求功名,有人追求自由,有人追求利益,有人追求理想。同样生而为人,同样身处人间,理想主义者不过是依照信仰行事,以不变应万变,变也如不曾改变。他们在苦海翻涌浮沉,也在精神世界圆满。当收回风筝线,一切走向终结,在终极时刻的我们脑海显现画面,内心翻涌情感,理想主义者在这时看到的是美好,而非残缺;感到的是无悔,而非懊恼。当一生的所作所为化为影片在眼前连环展映,专属于理想主义者的纪录片将会是一片光明湛蓝的晴空,有干净的白云,有理想的飞鸟。或许这样的归宿会被评价为毫无意义,为实现精神世界的高尚而舍去现实世界的既得利益,精明的人们认为是一场亏本买卖,因而抗拒这种形式的交换。偶尔也会有人情愿,他们并不把人生当成生意,不把信仰放在天平的一端去衡量什么,以期得到等价的东西。他们保有可贵的天真,不由自主地觉得无价的信仰怎能用去交换呢?
  我不加遮掩地流露出对理想主义者的尊敬,但我无意去贬低那些非理想主义者,人世本就艰险,有时活着本身就是一场挑战。坚持理想主义的人固然可贵可敬,未能坚持的人也应得到理解。提起一口气去冲刺并非难事,但在漫延不绝的生活中时刻不松口气,未免过于严苛。我们多数都是平凡之人,不能永远年轻,不能永远将热泪留在眼眶,但若始终保有对一个更美好世界的乡愁,守着道德的底线和人性的希望,做到不以伤害他人为代价去追求目标,不以伪善虚假为工具去实现幸福,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做一个“温和的理想主义者”,是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活成的模样。坚守底线,坚秉希望,坚持原则,坚信人性,但不必分高下的坚决态度,他们并不与坚硬的潜规则硬碰硬,始终留有一塊干净的地方,做自己内心世界的国王,这便是我对“温和的理想主义者”的定义。就像法律将行为界定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积极行为,他们迎着黑暗、不公,就义无反顾地撞上去,定要得出个胜负。温和的理想主义者,温和而非温顺,虽然无意挥舞着拳头站在什么的对立面,但当面临考验与抉择时,他们依然能表现出毫不让步的决绝。
  平心而论,它的标准不及完全的理想主义者严苛,那简直是近乎完美的存在,因而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中往往收获悲壮的结局。若对人性有所体察,我们就知道强迫别人做到那种程度是不切实际的,这无异于将必然的悲剧结果强加于他人的人生,甚至要求别人成为温和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种不应当有的想法。将一个想法施加于他人,不论想法本身的优劣好坏,初衷如何,我们都不具有强加于人的权力。其实,消极的也是积极的,当一名温和的理想主义者抑制住不公正的念头,禁止自己做出黑暗的事情,光明正义就有生发出来的空间,希望的种子才得以播撒在现实的土壤。我们改变自己,世界也随之改变。
  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会一边不遗余力地付出,温和的理想主义者则默默履行本职义务。我无比热诚地希望,理想主义者成为那恒星,以理性的坚持,来呈现理想主义的气质。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出生在一个小村里,院子里住着三户人家,很杂乱。  我们家本在煤矿安家几十年,但在生我那年,我们赖以生存的富家滩煤矿开始资源枯竭,父亲被调在一个新开发的矿井,新建矿井条件简陋,大批的工人在河滩里搭着帐篷生活,下井出来了有时候澡塘里没水,穿着又旧又脏的窑衣就去食堂打饭吃了。没有办法,父亲把家从煤矿搬回了老家,一套不到四十平方米的里外间,住了整整八年,父亲才把我们又带回到了煤矿。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闽浙赣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红旗漫卷,盛况空前。王明向中央苏区派出曾洪易(后叛变)、关英等人到达省会葛源。关英是上海人,早期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生性豁达、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关英,看到那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快融入方志敏的激情建设中。  在葛源,个性独特的关英收获了一份肝胆相照的爱情。他教爱人汪菊媛骑马识字,唱歌演讲,教她从事革命斗争,为他美丽的娇妻写诗,为她作曲,他把战
期刊
十月份,我接替数学老师,又担任了班主任。  我非常喜欢自己的班主任角色,自我定位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一定是出色的班主任。命运安排吧,遇到了18年班主任生涯中最调皮、最活泼、最大胆的一帮学生,让我真正体会到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尤其在学生出走这一块,学校教育很无力。  第一次出走的是个男生,他的理由就是,不想念书了,要到社会上看看,等过一段时间想想会不会再回学校。班长告知我,他是从家里出走的,我立即和
期刊
小孩儿一周岁那年,我下岗了。和我一起的,还有很多怀抱梦想的大中专生。  中午给孩子过的生日,热热闹闹以后,下午和爱人带孩子到矿上的小吃街,带孩子吃豆腐脑儿。一大碗的豆腐脑儿居然快吃完了。之后,我们在矿上的公园游玩,那時候公园很美,人也很多,是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在公园的凉亭,我说:“今天一周岁了,让儿子走路看看。”  我的话刚落音,爱人就松开了双手。孩子歪戴着帽子,笑嘻嘻地蹒跚过来。我第一时间按下
期刊
江南塞北,地域有别,家常菜、家常饭各有风味和特色。南方有南方的规矩,北方有北方的习惯,大碗大碟,大口吃肉喝汤,是北方人的豪放;精致的青花瓷盘里盛上细丝儿碎末儿,自然是南方人的婉约了。我所在的皖北,地处中原的东部边缘,属于不南不北,不东不西,正式的菜系特色不分明,连家常菜、家常饭也很难说出特色来。  世纪之交的千禧年前后,我曾到苏杭一带农家做客,对那里寻常待客之道及其家常饭菜颇有印象。早餐时,主人领
期刊
东篱下的菊花是种的,南山种不得,陶渊明种菊,也把自己种进了南山。菊花开时,南山入秋,秋肃杀,大有况味。  菊花香,香气顺畅,浅浅地闻,是草气,青蒿、黄蒿、白蒿,统一为蒿香。菊花似乎是吃不得的,槐花可吃,月季可吃,栀子可吃,菊花如何吃?还真找不到出处。“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朝露清凉,秋菊微苦,如何烹制是个问题。菊为苦寒之花,以寒霜为号,绽放热烈。屈原大胸怀,取秋菊高洁,诉说情愫。菊乃
期刊
第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家乡,我多么希望能看到同学J的身影,我知道不可能,因为我没有告诉他,但我还是希望有奇迹,但是没有,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月台上,妈妈挽着爸爸胳膊,他们频频向我挥手。我从未离开过父母,心中充满了不舍,心上凄楚,忙閉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父母日益衰老的脸,风中的白发,忙又睁开眼。我不能让父母为我担心,再说这是件高兴的事,我不哭!我看到父母强忍着眼中的泪水,那是硬挤出来的笑容
期刊
清晨6点多,我去了附近的环城河公园放松身心。  春节以来,一直按要求宅在家里,被疫情闷了太久,我摘下口罩,大口呼吸这难得的新鲜空气。  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而西边还挂着几颗明亮的星星。脚下是清澈的、缓缓流淌的环城河,散发着积雪消融的寒气,隐约的似有若无的梅花暗香。周遭一片寂静,只听见自己“沙沙”的脚步声。  忽然,一只熟悉的曲子飘了过来,啊!是《天边》!循声望去,不远处的河岸上,一个萨克斯手正在
期刊
我第一次拒绝的人,是大表哥。  大表哥是我大姑家的孩子,他比我大3岁。我和大表哥关系很好,一起上学,一起干活儿,他对我非常照顾,我被人欺负时他替我出气,有好吃的先想到我,哪怕是一块烤红薯,也要和我分着吃。慢慢地,我们都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我进入体制内,大表哥经商,生意做得也不坏。  和大表哥第一次发生“争执”,是因为他的一通电话。  在一个冬天的午后,我正在村里走访贫困户,突然接到几个月没有联系
期刊
清明节这天,也就是父亲生日的前一天,我陪父母来到连云港。  春雨淅沥,暮色茫茫,汽车行驶在连云港海滨大道上,父亲透过迷蒙的烟雨,远眺大海。“多少年想看看大海的梦,今天总算实现了。”父亲对坐在旁边的母亲说。  被什么戳了一下,一阵酸楚。怪不得父亲近段时间常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山也爬不成了,如果有机会就到海边看看。  父亲教了一辈子书,除了陪母亲到北京、上海看病,再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就这两座城市,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