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关键举措,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高一数学教师应该以学定教、完善数学思维框架、加强学法指导、落实因材施教并加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一;数学;核心素养;思维能力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009
前言
进入高中之后,数学的学习难度会直线上升,所以很多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数学成绩却不断下降。这主要是为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初中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在高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核心素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能够适应自身与社会终身发展的品质与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由数学知识、核心能力、数学思考以及数学态度等方面共同构成的,同时数学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数学思维能力【1】。
2.高一学生数学思维现状
从初中进入高中之后,很多学生的数学思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学生的数学思维较为浅显。很多学生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灵活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更无法举一反三【2】。第二,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同,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感悟能力也不同,这很容易造成思维障碍。第三,学生的数学思维较为固化。在长期的数学训练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定向化的思维模式,且这种模式很难转变,而这种模式不利于高中数学的学习。
3.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一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3.1以学定教
高中数学知识比初中数学知识难很多,且这两个阶段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好,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快速适应高一的数学学习,所以高一数学教师应该以学定教,将高中数学知识与初中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教师可以进行知识梳理。教师需要对初中数学教材以及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与挖掘,找出其中有联系的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并进行系统教学。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接受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实施以學定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并逐渐转变思维方式。
3.2完善数学思维框架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数学思维方式,所以在进入高一之后遇到难题时仍然会利用这种思维习惯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揣摩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解题思路,明确学生数学思维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这些问题完善数学思维框架,利用学生不理解的概念、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思维障碍在哪,从而转变思维方式,形成适合高中数学学习的思维模式。
3.3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学法指导。在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初中生的思维存在惰性,当遇见难题时不愿意思考,更愿意等待教师的讲解,所以在高中教师应该加强学法指导【3】。例如,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需要鼓励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此外,教师需要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启发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变为具体形象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例如,在讲解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应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形结合这种思想讲解函数的应用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函数应用的同时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第二,教师需要利用类比启发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类比法是常用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新旧知识的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
3.4落实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数学思维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原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之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并利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3.5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情境当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并形成数学思维。
结语:
在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一数学教师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同时,教师也应该抓住高一这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利用多种手段手段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凌敏. 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32(014):580.
[2]康世强. 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9, 024(006):192.
[3]张小敏. 核心素养角度下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1(009):195.
关键词:高一;数学;核心素养;思维能力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009
前言
进入高中之后,数学的学习难度会直线上升,所以很多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数学成绩却不断下降。这主要是为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不同于初中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在高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核心素养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能够适应自身与社会终身发展的品质与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由数学知识、核心能力、数学思考以及数学态度等方面共同构成的,同时数学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数学思维能力【1】。
2.高一学生数学思维现状
从初中进入高中之后,很多学生的数学思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学生的数学思维较为浅显。很多学生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灵活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更无法举一反三【2】。第二,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同,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感悟能力也不同,这很容易造成思维障碍。第三,学生的数学思维较为固化。在长期的数学训练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定向化的思维模式,且这种模式很难转变,而这种模式不利于高中数学的学习。
3.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一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3.1以学定教
高中数学知识比初中数学知识难很多,且这两个阶段的知识衔接不是很好,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快速适应高一的数学学习,所以高一数学教师应该以学定教,将高中数学知识与初中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教师可以进行知识梳理。教师需要对初中数学教材以及高中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与挖掘,找出其中有联系的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并进行系统教学。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接受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实施以學定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并逐渐转变思维方式。
3.2完善数学思维框架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数学思维方式,所以在进入高一之后遇到难题时仍然会利用这种思维习惯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揣摩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解题思路,明确学生数学思维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这些问题完善数学思维框架,利用学生不理解的概念、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思维障碍在哪,从而转变思维方式,形成适合高中数学学习的思维模式。
3.3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学法指导。在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初中生的思维存在惰性,当遇见难题时不愿意思考,更愿意等待教师的讲解,所以在高中教师应该加强学法指导【3】。例如,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需要鼓励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此外,教师需要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启发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变为具体形象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例如,在讲解到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应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形结合这种思想讲解函数的应用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函数应用的同时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第二,教师需要利用类比启发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类比法是常用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新旧知识的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
3.4落实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数学思维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原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之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并利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3.5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情境当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并形成数学思维。
结语:
在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一数学教师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同时,教师也应该抓住高一这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利用多种手段手段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凌敏. 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32(014):580.
[2]康世强. 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9, 024(006):192.
[3]张小敏. 核心素养角度下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1(00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