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讲究艺术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语文教学很是不易,费力不小,可是没什么效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1、重视提问艺术
  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怎样艺术地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2.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题,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2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淤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于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淤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于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2.4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其他文献
《车工工艺学》是机械加工和数控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广,包含了制图、公差及机械基础等课程的内容,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靠一般的教学方法是无法令其感兴趣的,也就无法令其学好这门课。在此就《车工工艺学》这门课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浅见,与同行探讨。  一、采用形象化教学  学生对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零件和毫无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的语言、挂图
期刊
唐代的韩愈为教师下了一个掷地有声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传道”被排在最先。道,道德也。可见德育之重要地位。清代的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提到:“善于教育者,必能注意学生之道德,以养成其优美之品格。”的确如此,学校须在养体开智之外,又以德育为重。  渗透德育,语文学科比其他高中学科更具优势。新课程标准认为高中语文“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科技被应用到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的时间较晚,因此,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一些新技术也不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人才。当然创新是要建立在能熟练掌握和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自从开展素质教育之后,学校和家长就更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各种潜能,争取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并没有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塑造美丽灵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学习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关系着学生的发展。离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谈什么新课改,简直是一句空话。下面我就谈一下如何开发教学资源,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 资源 合理开发 利用  一、优化教材,整合课本资源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不管到任何时候,课本还是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本文从“导学:导出阅读文章的章法;解读:读出生本的问题意识;延伸:伸出拓展意识”三大方面进行论述.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应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自身实践,内化为学生人格、精神和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中职学校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这既是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所决定,也是时代和社会赋予语文教学的使命。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教育  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重要影响,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
在高考过程中,现代文阅读日益呈开放趋势,需要教师灵活把握、灵活运用各种阅读训练方法。根据个人的亲身实践,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钻研。因此,要引导学生不断摸索、不断掌握各种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列举以下几种训练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不妥之处请不吝赐教。  一、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学习现代教学论这一课程,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使用大量的案例,深入的分析了怎样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性 课堂氛围 教学方法  李森说:“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对立统一的。”看到这句话,让我想起许多场景里的一些观念:部分教师认为一些现代教学模式是花架子;部分教师教学时完全否定了传统的教
研究背景:Caroli病是一种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以肝内胆管囊性扩张、胆囊囊肿,以及门静脉纤维化引起的先天性肝纤维化为主要表现,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疾病(ARP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