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智慧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_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粒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适量的水分。每一个孩子都好比一粒饱满的、有生命力的种子,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其内在智慧的种子才会萌发。最近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薛发根老师执教的《猴子种果树》一课,让我深刻感受到他在课堂上高超的启迪学生智慧的策略。
  一、读中诱思——学生思维的种子渐渐萌发
  课始,薛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中有一些生词,我们先来认一认,接着出示大屏幕:
  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 (竖着排列)
  然后出示另外一组:
  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樱桃好吃树难栽 (竖着排列)
  薛老师一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一边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好词语。接着薛老师告诉学生,这是农民伯伯在种果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我们也叫做“农谚”。
  接着老师又出示两组词语:
  乌鸦、喜鹊、杜鹃(竖着排列)
  哇哇、喳喳、咕咕(竖着排列)
  在全部出示归类的词语串后,薛老师又让学生将这些词语横着读,第一行“梨树、乌鸦、哇哇、梨五杏四”;第二行“杏树、喜鹊、喳喳、杏四桃三”;第三行……教学中,薛老师亲切幽默的引导话语犹如温暖的春日朝阳,打开了学生的心门,让他们本身沉睡的思维犹如一粒粒种子慢慢苏醒、活跃,其内心的表达欲望仿佛新鲜的嫩芽渐次绽放。薛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让语言首先在学生的嘴上活起来。这也为后面讲故事环节的顺利进行设下了无痕迹的铺垫。
  二、信步闲聊——学生的思绪芬芳吐蕊
  特有的亲和、特有的幽默、特有的睿智、特有的闲适,形成了特有的“薛氏课堂风格”。课堂中,薛老师总是于闲庭信步的聊天之中,聊出学生思考学习的动机,聊出学生智慧火花的不断闪现,聊出学生接连口吐莲花的精彩。
  师:讲得越来越好了,优秀!比优秀更优秀叫什么?叫了不得。想不想試一试?
  生:想。
  师:给你一个机会,这样讲就比了不得还了不得了!出示:
  正当 的时候,一只 对猴子说:“ 。”
  猴子一想:“ ”于是就 。
  生: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一只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猴子一想:“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聊天式的课堂,一步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思维的小苗蓬蓬勃勃地生长着。此时,学生不由自主的想去试一试,讲一讲,他们的大脑在极速地运转着,“下一句是该谁出场了?猴子又遇到谁了?”文本的语言在他们的脑中活起来了。在一个个连续的情境中,学生正在进行语言的“郊游”。此刻学生的思绪的花朵芬芳吐蕊。
  三、创编续讲——学生的思韵直上云霄
  师:猴子一连几年没有种活樱桃树,你觉得这个猴子心情会怎么样?
  生:猴子会很失望、难过……
  师:小朋友,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吧?我们再来续编一下:正当猴子难过的时候?谁来了?会对猴子说什么?猴子一想,又怎么样了?自己编一编这个故事?
  生:猴子难过的时候,一只狮子“呼呼”地对猴子说: “猴弟,猴弟,我不安慰你,但是你要知道,你不耐心点儿,是什么也得不到的。猴子一想:“对,狮子说得对。我是没有耐心,听了那三只鸟的话,就不再坚持了。”于是猴子种了一棵苹果树。它天天浇水施肥。最后终于吃到了苹果。它高兴地把苹果分给了伙伴,自己也开心极了!(生讲得声情并茂)
  “创编续讲”这一话题的抛出,将文本的语言最终嵌入学生生命的历程,并且在续编中学生也明白了做事情要耐心、持之以恒,还要有主见等道理。学生的心智在更大的时空中得到舒展。
  四、家庭讲堂——学生的激情再度奔放
  (课终,薛老师让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并续编好故事)
  这一环节,给学生,也给所有听课的老师一个思考:以往“带着问号上课,画上句号下课”的认识是否应该改变一下?课堂是否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端点,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走向家庭,而家庭则成为学生兴趣和话题延伸的有一个空间。试想着,一个家庭中,孩子、爸爸、妈妈、奶奶、爷爷,一家人一起围绕这一话题,每个人都在思考着 、想象着、交谈着……孩子的思维再次被激发,想象的激情再度奔放,课堂生活也由此得到更为深刻和生动的回应、拓展。
  薛老师和学生的每一个话题,既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又是给学生智慧的萌发所需要的条件,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学生思维生长的“催化剂”。薛老师的心中有一杆“秤”,这“秤”就是他对学生的了解,对新课标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准确拿捏。有了这杆秤,再加上薛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学生的思维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生长的力量,他的课堂也才有了接连不断的精彩。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教学案例  学校安排我上一节公开课,挑来挑去选择了歌颂英雄人物的《船长》(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为教学内容。为了上好这节课,我钻研教材,对设计的教案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学时,我首先指导学生朗读,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情境。通过反复朗读,哈尔威高大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起来。接下来是对课文的感悟的环节。我问:“通过朗读,你认为哈尔威是什么样的人?”“英雄”“舍己为人”“忠于职守
写作是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性地表述的过程。这当中最核心的就是“人”,也就是小学生自我的存在。如今在作文教学中,却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过于注重技巧,过于重视语言的积累,而忽略了习作的本质。过于强调“术”,忽略作文教学应有的“道”,这本末倒置了。真正的作文教学,除了语言技巧的表达,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积淀,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自我表达,它强调的是厚积薄发。那么,在小
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精挑细选的短小精美的文学作品。海明威说:“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在似乎无物的水面之下,蕴藏着极丰富的“有”。语文教学就是与学生一起通过探究与填补空白来发现和阐释藏匿在文本中的语言知识与技巧的过程。如此的课堂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让学生感觉如饮甘醇,久而弥笃。那如何补白更具教育艺术呢?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现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的教学,谈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对话描写和景物描写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概括王冕的人物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和刻苦精神。  2.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文本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少年王冕》,学习了第一、二大段,知道
学生年龄小,其天性在于活泼好动,对外界充满好奇,想探索发生在身边的“为什么”,一举一动充满童真和童趣。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教师对知识点的灌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很少有教师会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出发,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轨。这种应试的、“填鸭式”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童真和童趣,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出现“学习无用论”的极端思想。以现在的学生作文为例,从中丝毫看不出他们应有的童
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精美的插图,具体形象,直观性强;同时又具有趣味性和启迪性,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如能巧妙地运用插图,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知识,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为正确、深刻地理解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常规的教法,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了解金字塔的有关知识。仅此教学,学生收获的仅仅是一些说明方法,但学生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字,走进文章的灵魂,走进金字塔,走进埃及,走进古文明。有了这样的困惑,我反复地研读教材时,“傲对碧空”一词跳入了我的眼帘,我想,如果我就是埃及的金字塔,我凭什么傲对碧空呢?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个文眼,以拟人的方法来教学全文。  
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已近四十个春秋,我却一直在追求一个梦想——与生共读。  这个梦想的种子早在年少时就深埋于我的心間。记得那个年代是无书可读的,家里的几本线装书都在“文化大革命”中付之一炬。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的启蒙老师唐显礼先生,是他在冬日里朗读的那篇《欧阳海之歌》温暖了我幼小的心灵,让书的魔力撩拨得我不能自已。  说来不怕笑话,我还有过“窃书”的经历。大约是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我去看望在外地工作的父
提起小学语文课本,总会勾起我们美好的回忆。当课文中或慷慨激昂,或行云流水的文字,渐渐远去随岁月模糊时,那一幅幅个性鲜明的插图却依然能够清晰浮现在脑海之中:白求恩在硝烟中为受伤的战士做手术;鲁迅书桌上那个花骨朵般的“早”字;蜿蜒起伏、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还有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男女老少……插图之所以会在我们的记忆中那般深刻,是因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被课本中直观形象的插图
观察我们的课堂,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自以为是的目标解读,脱离生活的豪言壮语,肤浅游离的文本阅读……在这样的课堂上,更多的是教者光彩照人,学生暗淡无光,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究其原因,少了两个字:尊重。只有尊重文本的内在联系,才能使教学环节更加简化;只有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教学目标更加简明;只有尊重生活的真实面目,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简约,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一、尊重文本的内在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