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不分店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几位清代的美食家都提到过一家著名的老字号——苏州的孙春阳南货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苏州孙春阳家有盐、甜二种,以盐者为佳”;金安清的《水窗春呓》记载:“火腿以金华为最,而苏州孙春阳茶腿尤胜之”;梁章钜的《浪迹续谈》说,“京中人讲求饮馔,无不推苏州孙春阳店之小菜为精品”;清代烹饪书《调鼎集》也这样记述,“熏鱼子出苏州孙春阳家,愈新愈妙”。
  “孙春阳家”乃是当时苏州城最出名的百货铺(类似于现在的百货超市),它的创办人孙春阳生活于明代万历年间。也就是说,当清代美食家袁枚为孙春阳南货铺出售的“盐冬笋烘片”所征服时,这家“百货超市”已经生存了二百年,期间历经了明清之际的改朝换代,从最初的“一小铺”,发展成为“天下闻名,铺中之物亦贡上用”的大品牌。
  孙家能够将家族企业经营了这么长的时间,应归功于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企业制度,根据清人钱泳《履园丛话》的记述,孙春阳南货铺“如州县署,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自明至今(清)已二百三四十年,子孙尚食其利,无他姓顶代者。”《浪迹续谈》也说孙铺“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所未有也。”
  从这些记录,可以看出孙春阳南货铺似乎是采取分门别类的开架摆货形式,并且有非常严格的财务制度(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与质量监管程序(选制之精,合郡所未有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亲去世后,家族财富往往要由儿子们均分。一般认为,这种“细胞分裂”式的分家代代相传,不仅动摇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造成企业内部矛盾,而且会使家族企业无法积累资金,很难进一步发展。但这主要是因为,家族企业掌门人在潜意识中将家族内部的各种利益群体对立起来,以为其中一方继承人的利益扩大,势必面临另一方利益的缩小,如此,在如何权衡和协调利益的问题上,即使耗费掌门人毕生精力,也难保未来各房子女不发生火并。其次,家族财富传承和遗产分配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承受企业的所有权,成为股东;另一个是承接企业的经营权,成为决策者和管理者。但在“诸子均分制”中,往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存在利益交叉,经营权并未完全独立于所有权,结果造成家族企业因权力内斗而走向解体。然而著名的胡开文墨店却通过“分家不分店”,有效地规避了上述诸种风险,从而维持了二百年以上,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清代徽商胡天注创立著名的胡开文墨店,他去世前将家产平均分为八股,分给八房子孙,这是“诸子均分制”,但同时,胡天注又规定,胡家墨业由单子执业,换言之,这叫做“分家不分店”,所有权拆成股份由诸子均分,经营权则归其中一房。孙春阳南货铺的家业继承,想来也是采用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方式,所以才有“子孙尚食其利”的记录。可惜的是,这家久负盛名的“孙春阳”最后亡于太平天国战火。
  在中国几千年的商业史里,传承数百年的老字号并不鲜见,这表明,“诸子均分制”并非中国企业不能做大做强、基业长青的根本制约,以中国人组织企业的商业经验和民族习惯,完全搞得成百年老店。对中国商人来说,最大的悲哀其实是,他们的企业并不是在市场上自然兴灭,而是被此一时彼一时的政治扞格(互相抵触,意见不合)所洗牌。
其他文献
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用一个部分专门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
期刊
最美乡村之石头村  石头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有着极其重要又极其平常的地位。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远古时代的女娲采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到现代人收藏美玉美石;从古代帝王刻制印玺发文布政,到普通百姓舂米碾麦,修房筑墙,无不使用石头。几千年来,在岁月冲刷下,城市、乡村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们回到那些古老村落里,重新感受石头的魅力。  河北·井陉县·于家石头村  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城
期刊
58岁刘爱和是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的一位铁匠,与铁锤铁砧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为周边的农户锻造了无数的铁制农具。1982年开始,他发挥打铁的技术特长,制造流动脱粒机和山芋粉碎机。两个月后,取得成功。他一边打铁,一边用两件新产品为乡亲们加工粮食,收效显著。1999年又成功研制了“水田轧滚耙”,与老式耙相比效率提高十多倍,且揉力强,耙过的田地无稻桩,获得国家专利。  一个乡村铁匠,成了庐江县泥河镇农机具厂厂
期刊
最近,“每天消失百个村庄”的消息引起各界讨论和反思。有人感慨,“农村都变城市了,地都没有了,以后大家都吃什么,农用土地越来越少,没人种地了。”也有人惋惜,“农村的那个家再也回不去了。”更有人呼吁,“保护农耕文化、留住根”。  有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有人说,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村和农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整齐划一的楼房替代了破败的泥土房,家门口上班替代了异乡打工漂泊,墙根下晒太阳的老农走进了社区文化室……  农村在变,农民的生活也跟着在变,足不出户就可以浇水施肥,动动手指头就能谈来订单……  日前,天津市依据“经济发展好,农民收入高;村庄环境美,生态条件优;文化引领强,和谐氛围浓”等标准,通过电视展播和大众体验、专家评委团实地考察、集中
期刊
背景: 教育部近日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00亿,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城市薄弱环节,包括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在边远地区开展学前教育巡回支教服务,扶持城市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支持进城增长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实行平等待遇。根据规划,2020年我国将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  编者: 农村学前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块“短板”,对于广大农村孩子来讲,落后的
期刊
11月1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京发布《2012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报告预计2012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有望接近10%,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但继续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市居民的难度加大。  《报告》指出,2012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实际增长12.3%。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
期刊
随着11月1日北京市社科院《北京法治发展报告2011》的发布,农村宅基地流转等问题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针对各地已形成隐形市场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北京市社科院课题组专家认为造成农村宅基地及农民住宅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滞后,建议北京可结合实际情况率先探索农村房屋制度,包括允许农村宅基地有条件流转。  课题组认为中国未来农村住房制度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明确基本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确保
期刊
“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营养午餐。”近日在湖南凤凰县支教的大三女生小梁连发微博,揭露支教看到的“营养午餐”现状,“国家拨款3元弄的营养午餐,到孩子手上,就是一盒牛奶、一片小面包,你们要让这些孩子饿死吗?”  通过支教志愿者的爆料,告诉我们两个事实:一是,某些地区的“营养午餐”未必有营养,毕竟一盒牛奶一片面包所包含的营养成分极为有限;二是,“营养午餐”对许多孩子来说可能不够吃。这也就意味着,国家旨在改
期刊
不知为何,大概是因为读了些书,做了点事,头上又戴了一顶小小的乌纱,几次被人问及,你的“座右铭”是什么?吾自诩口舌不算太笨,可要回答这个问题,着实有些为难。  “铭”,义之一,是写出或刻出来鞭策、勉励自己的文字。“座右铭”,自然是将此类文字放之座右(当然,不必太机械,放在座位附近亦可),以示铭记,刻意体行。即便推而广之,亦应是常挂嘴边、刻在脑际的格言警句。  说吾之座右铭难,是因从未想过立什么铭,当
期刊